第297章 主灶的位置

若能在武馆习得国术,即便达不到传说中的境界,至少能强健筋骨,危难时多一份自保之力,也算值得。

李保国对徒弟的询问并不意外。

这年头,知晓内情的人谁不想多些防身之术?

"柱子,习武点到为止即可。真要学国术,各家武馆都有秘传,门户之见比我们厨行更甚。"

掌勺多年的李保国见多识广,对国术门道有所了解。

那些真功夫讲究单脉相传,找不到合适弟子宁可失传,外人根本无从接触。

"我明白,就当强身健体也好。"

何雨柱点头应道。

国术不可强求,能学到基础功夫便已知足。

再者有系统加持,说不定习武时还能有意外之喜?

见徒弟陷入沉思,李保国又叮嘱几句。

他唯恐柱子耽误了厨艺精进。

眼下时局虽乱,可厨子安身立命之本仍是手上功夫。柱子天赋异禀,将来有望进入国宾馆,若因习武荒废厨艺,才是得不偿失。

师徒二人又闲聊片刻,眼看时钟指向七点半。

夜色渐深,加上近来城里不太平,李保国未再挽留,只叮嘱徒弟路上小心。

这时肖秋珍提着两个饭盒走来。

"柱子,师娘给你热好了,带回去给雨水吃。"

何雨柱心头涌起暖意:"多谢师娘。"

"傻孩子,自家人何必客套。下次把雨水带来,我们还没见过呢。"

何雨柱连声应下,辞别师父师娘快步返家。

回到四合院已是晚上八点。

许是听了师父讲述的时局,又独自夜行,何雨柱一路都绷紧神经。

这也难怪,即便有系统相助,他终究是凡人之躯,真遇变故依然束手无策。

不过习武之事,他已铭记于心。

待到鸿宾楼轮休之日,何雨柱打算去城中武馆一探究竟。

师父虽言武馆不传国术,但总能学到些强身之法。

夜深人静,空气中透着丝丝凉意。

何雨柱躺在床上感到些许寒意,裹紧了被子。转头看见雨水在小床上酣睡,他起身为她轻轻披上件外衣。

随后闭目凝神,回想这一日经历。

十五岁的少年带着五岁的妹妹,在这动荡年代想要安稳度日,必须步步为营。

......

次日拂晓,天光微明。

何雨柱已在中院水池边清洗昨夜用过的饭盒。

整理完毕,何雨柱把饭盒搁进屋内,转身来到院子里。

凭着前世残留的印象,他摆出个奇怪的姿势,双臂徐徐摆动,那模样活像在进行康复治疗。

反复试了几遍,何雨柱苦笑着叹了口气。

果然,系统纹丝不动,胡乱练习果然不管用。

他刚才做的其实是广播体操。

这动作若叫体育老师瞧见,准得挨一顿训斥。

但要一个成年人模仿小学生的广播体操,确实有些强人所难。

本想着也许能靠体操激活系统,可惜未能如愿。

想要强身健体,还是得去武馆正经拜师学艺。

正打算回屋给雨水准备早饭,许大茂晃晃悠悠从后院走了过来。

瞧见何雨柱,许大茂明显一愣:"哟,傻——"

话到嘴边硬生生改了口:"柱子,这大清早的不睡觉,在这儿跳大神呢?"

看着何雨柱那滑稽的动作,许大茂噗嗤笑出了声。

"你这张嘴要是不用,可以考虑捐出去。"何雨柱毫不客气地回怼。

"嘿,柱子,你骂谁呢?"许大茂顿时火冒三丈。

以前傻柱说话就够招人烦的,现在居然还敢当面讽刺他?

何雨柱懒得跟他纠缠,天寒地冻的,回屋暖暖身子给雨水做饭多舒服。

"这该死的傻柱......"见何雨柱头也不回地进屋,许大茂气得朝空气踹了一脚,又脱口喊出了那个绰号。

"当个破厨子有什么了不起的?整天端着个架子!"

提到厨子这个身份,许大茂心里更加不平衡。

他和何雨柱向来水火不容。

早年上学时,他还能在文化课上压何雨柱一头,自觉高人一等。

可自从何雨柱进了鸿宾楼当厨师,整个人都趾高气扬起来。

相比之下,自己还是个学生反倒显得寒酸——毕竟人家已经能领工资了。

昨晚他软磨硬泡了半天,总算说服父亲提前联系了放映师傅,答应让他放学后去学手艺。

当然前提是许大茂不能耽误学业,最近也得安分守己,少在外面惹是生非。

老许的人脉虽比不上李保国,但也察觉到城里近来风声紧,这才特意叮嘱儿子收敛点。

可许大茂哪会把这话放在心上?

他满脑子想的都是放学后能去放映师傅家亲手摸摸放映机。

那可是稀罕的洋玩意儿,等回了院子,非得好好显摆一番不可!

到时候何雨柱这个破厨子的身份,就更不被他放在眼里了!

......

晌午时分,鸿宾楼后厨。

何雨柱刚踏进门,就看见杨老板早已在后院等候多时。

这熟悉的场景让何雨柱有些尴尬,这两天每次来都能碰见杨老板,倒显得自己像是迟到了似的。

此刻,杨国涛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喜色。

"柱子,今天有好几桌贵客专门点名要你掌勺。"

杨老板的语气透着兴奋。

这几日何雨柱在后厨的表现赢得了不少赞誉,甚至几位老主顾专程来品尝他的手艺。

这足以证明,他的厨艺完全配得上主灶的位置!

原本杨老板提拔何雨柱当主灶,多少带点投资的意味。

可没想到,他的表现比许多老师傅还要出色。

能让老顾客专门点名预订,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旁边的师兄弟们听了,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

行内人都清楚,被客人点名意味着什么。

"何师傅,恭喜啊!"

"是啊,看来咱们鸿宾楼又要多一位能独当一面的主厨了。"

先前大家还习惯叫他"柱子",可自从他升任主灶又被客人认可后,众人心服口服地改口称起了"何师傅"。

后厨几位掌勺的大师傅看在眼里,并没有生出半分妒忌之心。

他们心里明白得很,就算是自己这把年纪的老师傅,也不见得能像何雨柱这样让客人专门冲着招牌来吃饭——况且这孩子才多大年纪?

这般惊人的天赋,再加上李保国师傅亲传弟子的身份,虽说名义上还是主灶师傅,可后厨上下谁也不敢真把他当成普通厨子对待。

杨国涛在后院又细细嘱咐了何雨柱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