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青城牧人乃孟

第101章 舍利子

为了避开安禄山的大军,小七特意驾车向西南绕行,时间不长,就来到了法门寺。乐山感念当初法雨禅师的恩情,正好也准备去向住持拜别。

正值盛夏,法门寺内却是林木森幽,禅鸣不绝于耳。法雨禅师正率僧众参禅礼佛,闻听小沙弥通报,当即停了诵经,带着师弟法空直接迎了出来。

“原来是故人到访,老衲日观天象,见乌云滚滚自东来,然乌云中又带着红霞,原来是少侠贵人将至。”

“大师,岂敢,岂敢。在下路经贵寺,来拜谢两位大师的救命之恩。如今山河破碎,下次再见不知道是何时何日。”乐山拱手深深一拜。

“如今烽火连天,少侠还能记得弊寺,更是不易,少侠快请进。”法雨还礼,请乐山进寺详叙。乐山为为难的看了一眼车上,想要推辞。

法雨也看出了乐山的为难,不禁问道:“少侠缘何如此匆匆?”

“大师可还记得上次与我同去的韦宰相的千金?”

“老衲记得,不知道韦小姐现在何处?”

“实不相瞒,韦雪受了重伤,此刻正在车中,我正是护送她去庐山访名医,所以不敢耽搁。”

“韦小姐受了什么伤,可否让老衲看一看?”

乐山想起了之前自己被救的情景,说不定法雨、法空两位大师真的能有办法救韦雪也未可知。乐山赶紧和小七一起将韦雪抬进了寺院的客房,并把武痴如何用剑气伤了韦雪,崔神医如何诊断尽数告诉了大师。

法雨禅师听完乐山的叙述,皱了皱眉,和身边的小沙弥耳语了两句,小沙弥随即跑了出去,不一会搀扶着一位银髯老僧走了进来。法雨向乐山介绍道:“这是我的师叔,云慧,在医术方面有些修为,也曾为则天皇帝请过脉,少侠不介意,不妨让我师叔为韦小姐看一看伤势。”

乐山听闻,自是感激不尽,一行人退出了厢房,来到法雨的会客禅房等候。两个时辰的光景,乐山把这一路的所见所闻,尤其是长安的陷落的情况向法雨一一道来。法雨似对浩劫已了然于胸,只是微微的点着头没有说话。

正谈话间,小沙弥再次跑来跟法雨耳语了几句,法雨请乐山稍坐,出去了一炷香的功夫才又回来。

“少侠,我师叔年纪大了,不常和陌生人说话,故此我去问清了来和你说。”

“韦雪怎么样?”乐山急切的想知道结果,别的都不在意。

“韦小姐的伤势确实很重,幸而你们已经用药稳住了她的心脉,只是此药内服,虽然可以固本,却是凶猛,用多了恐会适得其反,伤及身体其他部分。我师叔用他配制的太乙黑膏为小姐的伤口做了外敷,又请法空师弟用内力帮助膏药渗透,应该能够确保韦小姐的性命暂时无虞。”

“暂时?”

“你们那位神医说的没错,剑气伤了心脉,无论是你们的白琅霜还是师叔的太乙黑膏都只能治标,治不了本。现在也只能希望你们说的那两位女神医能有治本的办法。”

“经过师叔一番治疗之后,你们此后只需每隔三天换一次太乙黑膏,同时白琅霜减半服用,到达庐山之前,韦小姐应该不会有大碍。”

乐山万分感激,再次施以大礼。法雨双手扶起,微微一笑说道:“少侠,你我缘分不浅,不必言谢,我也有一个不情之请。”

“大师数次有大恩与我,无论大师要我做什么,乐山必然赴汤蹈火。”

“你可知这法门寺为何香火隆昌?”

“我曾听闻武则天皇帝曾数次到法门寺礼佛,因而隆昌?”乐山在少林修行的时候,也听师傅们说过一些天下名寺的故事。

“那你可知,武则天皇帝为什么推崇法门寺?”

“在下不知。”

“因为弊寺供奉着佛祖舍利。”

“法门寺有佛祖舍利!”乐山为之一惊。在少林虽然主要是习武,但各类佛经还是必修课,佛祖舍利的故事自然也是了然于胸。

释迦摩尼入灭后七日,弟子们架起香木焚化佛陀遗体,荼毗后从灰烬中得佛舍利八斛四斗。其中大部分是无色彩珠,只有四颗佛牙、一截指骨、两根锁骨、部分头骨是遗骸。后阿育王统一印度,使诸鬼神在各处造了八万四千舍利塔分别供奉舍利,华夏就有十九处。但这只是佛经中记载的传说,没想到法门寺就是其中一处。

“法门寺历代都供奉佛主指骨舍利之地,只是历经改朝换代,未免旁生枝节,圣物蒙难,所以从来都是密不外宣,只有每朝的皇家圣人、朝廷大员知晓。太宗、则天皇帝也都是因此数次来法门寺迎奉舍利,并曾诏启舍利入宫瞻礼,武则天皇帝更是曾舍寝衣帐、造金棺银椁。可是说是太宗和则天皇帝成全了法门寺,也可以说是我佛舍利成全了太宗和则天皇帝。”

“原来法门寺有如此来历,难怪各位大师有如此修为。”乐山啧啧称奇,“不知道大师需要我做什么?”

“我需要你把它带走。”

“把谁带走?”乐山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佛祖舍利。”法雨禅师很平淡的说。

“什么?”乐山却大惊失色。

“天地不仁,国难当头。长安已落入贼寇之手,不日弊寺也难逃浩劫。舍利是圣物,当供奉于盛世,留与后世,不可毁于乱世。安禄山乱臣贼子,舍利一旦落入他手,我等愧对佛主,愧对历代法门寺高僧,也愧对太宗和则天皇帝。”

“舍利既然如此重要,皇帝为什么不派兵马来保护,即便保护不了,也可以将舍利带离险地啊。”

“施主有所不知,当朝天子崇尚的是道教,没有灭佛已经是手下留情,又怎么会派人来守护舍利呢?”

看着乐山惊讶的表情,法雨接着说道:“大唐开国便尊道教,是因为太祖皇帝认老子为祖先。后来则天皇帝和太平公主代唐为帝,就故意贬低老子的地位,提倡佛教。至玄宗皇帝从太平公主手里夺了江山之后,便下了一道诏书指责僧人“诡托禅观,妄陈祸福,事涉左道,深败大猷”,再次扬道抑佛,所以本朝的香火,已经大不如前了。”

“不瞒二位大师,在下也曾在少林修行数年,少林寺确实达官贵人们趋之若鹜之地,所以我还真的不知道本朝扬道抑佛之事。”乐视想起了那段藏污纳垢的少林往事。

“少林是因为十三棍僧救过太宗皇帝的命,历来有皇子入寺历练的传统,你口中的那帮达官贵人们送子弟入少林,无非都是为了相互勾连,哪里有真正修行之人。”原来法雨禅师对少林的事情也一清二楚。

“如今皇帝年纪日长,更加思慕长生,笃信神仙。在见过道士张果之后,不仅迷恋炼丹,还把老子尊为大圣祖高上金阙玄元天皇大帝,日夜膜拜。你说他又怎么会在意这法门寺里还有佛主舍利,更何况是在这兵荒马乱之中,他的那些灵丹妙药可是要重要的多。”

“那你们可以带着舍利速速离开,为何要交到我手?”乐山还是愕然中不知所以。

“我们不仅要守护舍利子,也要守护法门寺。我们走的了,寺走不了。况且我们就算有人带着舍利走了,安禄山也不会轻易罢手,你是个寻常人,贼人不会想到你会带走舍利。”

“此事干系重大,乐山不敢轻言。”

“施主,请随老衲来。”法雨双掌合十,目光坚毅,见乐山犹豫不定,遂引着他走出禅房,往真身宝塔而来。

法空禅师已经在宝塔正门等候,见师兄和乐山到来,提起一盏长明灯走在了二人的前面。乐山正在奇怪,大白天的为什么要点灯,法空却没有往塔上走,而是沿着一条昏暗的通道走向了地下。

通道越走越深,越走越窄,也越走越暗,很快就没有了日光,幸亏有长明灯才能看得清路。走到一处石门,似乎已经没有了路,法空把瞪交到了法雨的手中,自己催动内力,缓缓的将石门打开。

石门打开的那一瞬间,金光万丈,整个石室被照的闪闪发光。乐山努力让自己的眼睛适应了一下,发现原来是石桌上放着一个黄金宝函。乐山心知,法雨是带自己来看佛祖舍利,而舍利就在这宝函之中。

法雨把灯放在了石桌上,和法空二人双手合十拜了三拜。紧接着,法空,打开宝函,取出里面的器物,乐山神情紧张,期待却又不知道自己将看到的是怎么样的圣物。

谁知法空从宝函里取出的却是另一个宝函,质地略有不同,却也熠熠发光。紧接着,法空又从一个接一个的取出了七层宝函,直到最后一个被打开的时候,乐山目瞪口呆。

最小的宝函里装着两枚白色的指骨,一枚美如白玉,一枚颜色略黄,形状、大小几乎一模一样。

“怎么会有两个?”乐山脱口而出,但随即觉得有些不妥,佛祖舍利就在眼前,无论如何也应该先参拜了再说。

乐山有点惊慌失措,赶紧合掌准备大礼参拜。不知道是不是太紧张的缘故,一拜下去的时候太用力,竟然把放在桌上的长明灯碰倒了。长明灯落地,乐山大惊失色,赶紧伸手去捡,法空也皱了一下眉头,迅速去扶,以免灯油散落,亵渎了圣物。然后长明灯在地上滚了半圈,待乐山捡起来的时候,居然半滴灯油都没有洒,灯也没有灭。

“这就是佛祖舍利。”法雨微微一笑,一语双关,不知道是在说眼前的指骨,还是说乐山正在面对的不可思议。

乐山已经看着手里的长明灯,再看看舍利,已经呆在了当场,仿佛整个灵魂已经被抽离了身体。舍利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发出五色的光华,也没有佛光出现在周围,它只是静静的立在那里,和普通的指骨无异。然后它却轻描淡写的用让人无法理解的神迹坚定了你对它的敬畏和崇拜。

“这一根是则天皇帝让能工巧匠,用白玉雕成的影骨。”法雨禅师指了指那根颜色略白的指骨说,“女皇帝可能早就料到会有大唐盛世不在,圣物蒙难的一天,故此做了替代品,以防万一。”

“而这一根,就是佛祖的真身舍利。”法雨说着,居然轻描淡写的拿起了另一根指骨舍利放在了乐山的手里。

乐山双手捧着舍利,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这居然就是佛祖的真身舍利,而此刻它就这么简单的躺在自己的手里。

“施主,老衲第一次见你的时候,就说过了,你不是与宗室有因,就是和我佛有缘。佛祖舍利也只能落在和它有因果的人手里。”法雨自己拿起了那根白玉影骨,接着说:“而它,在安禄山大军到来的时候,让他们看着我捏碎影骨,然后自焚,断了他们再寻佛祖舍利的念头。”

“大师!”乐山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大师的平静似乎这一切都是顺乎自然。

“我心已决,以身侍佛,是我最大的心愿。死是容易的,而施主你,带着它,护着它,有朝一日,度过劫难,带它回法门寺,让万世后人都能再见圣物,这才是更大的责任。看在弊寺曾经两次帮过少侠的情分上,请施主帮老衲,帮法门寺,帮天下信众这个忙。”

乐山双手高捧舍利,双膝跪地,冲着法雨拜了三拜,拜舍利子、拜大师、拜舍身护法的情怀。

第二天一早,法雨禅师没有再来见乐山,而是让法空来送乐山他们尽快离开。乐山和小七收拾好车驾,安顿好韦雪,向着法雨禅师的禅房方向拜了三拜,心知再也没有机会见到大师了,心中的悲凉油然而生。

“师兄有一句话让我带给你。”法空把乐山送到山门外。

“大师请讲。”乐山闻听法雨禅师还有嘱托,立刻毕恭毕敬。

“师兄让我为你是否还记得第一次见面时,他嘱托的话。”

“钟鼓歇时魔舞散,无功德乃大公德。”乐山不自主的摸了摸法雨赠的佛珠,佛珠一直在手上,大师的话也一直在心头。只是这佛诫到底时什么意思,乐山至今未能参透。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师兄没有更多的话了,请各位施主速速上路。”法空单掌施礼,道: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