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青城牧人乃孟

第89章 山崩地裂

传令兵的话还没有说完,整个议事厅已经坍塌下来,瓦砾纷纷向着众人的头顶砸来,地面也出现裂缝,一时间天昏地暗。

眼看着众人就要被埋,乐山大呵了一声,“王子,快跑!天赐,救大人!”自己一个箭步,先跳到了距离自己稍近的太子李亨身边,一把提溜起李亨的脖颈,一提气,向瓦砾落下的缝隙中飞了出去。

史天赐听见乐山的招呼也不知道该救哪个大人,建宁王李倓就在他身边,天赐冲过去直接把扛在了肩上,跟着乐山的方向跃了出去。凤迦异武功平平,无力救人,只能自保,跟在二人身后躲避着瓦砾,已然吃力。

吴绪芝、李贞元都会些武功,和一些参将一起跌跌爬爬、踉踉跄跄的逃出生天,却各个都是灰头土脸、狼狈不堪,更多的人却被埋在了瓦砾之下。

几人从宅子里跳出来的时候,整个建筑已经彻底坍塌。再展眼望去,整个古城已经化作废墟,远处的三尖山泥石李倓聚下,大唐连营纷纷陷入草甸上的一条条大裂缝里。真是山崩地裂,哀鸿遍野。

乐山,等人也是灰头土脸,好不容易跳上了一堆断壁残垣,把李亨、李倓放了下来。李亨还未从惊恐中清醒过来,已经又被眼前的景象吓得目瞪口呆、面如土色。

明明是未时,却是天昏地暗,所有的一切仿佛都在这一刻停止了,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的生命也是。无论是久经江湖的,还是身经百战的,谁也没有见过这样的末日浩劫,所有人楞在当场,不知所措。

(《九月青城》这本小说的创作开始于2006年末,写到这里的时候发生了2008年的5.12大地震。当时我有过要把那个灾难性的时刻写在书里的想法,纪念所有逝去的人,纪念所有为此努力过的人。于是多年以后,便有了这一章的文字。)

过了好一会,大家才缓过神来,这不是什么偷袭,而是百年不遇的大地震。

大家才刚刚缓过神来,大地又再次摇晃起来,刚刚没有倒塌的几座断壁残垣也坠成了粉末。山上滚落了更多的巨石,有些甚至砸到了唐军驻扎的坝子上。

又隔了很久,一切稍稍平静下来,陆陆续续有人从瓦砾下爬出来,乐山、天赐和凤迦异将他们拉到高处。吴绪芝、李贞元等人爬到李亨身边,查看询问太子是否无恙。

李亨兀自呆在当场,看着天地一片灰暗,不知所措。幸而唐军除了少部分将官驻扎在城里被埋之外,大部分军队都驻扎在野外帐篷里,帐篷都倾覆了,但不至于压死压伤太多的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陆陆续续的有人从废墟和惊恐中站立起来。也慢慢的有未受伤的士兵开始帮助身边的人,并有军士带着士兵向古城这边靠拢,实施救援。

之前那老太监也是命大,从瓦砾堆中拱了出来,满脸血污,朝着李亨脚下爬了过来,“殿下!殿下!”的哭喊着。

吴绪芝请李亨和李倓向城外的草甸子移步,以防再有余震,乐山等也跟随其后。刚刚进入二月,草甸子的草原本还是黄的,现在却被从大地震中死里逃生的士兵们占满了,各个丢盔弃甲,七零八落,黑压压的一片。

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幸存的将官围绕着李亨在草甸子边缘搭了临时指挥所,开始组织整理剩余的人员和物资。凤迦异走进李亨身边,单膝跪拜道:“太子殿下,我担心太和城也遭遇地震,想请殿下允许我先回城探视。”

李亨此刻还有些魂不守舍,未置可否,只是挥了挥手,示意跪着的人起来说话。凤迦异以为李亨是怕自己一去不返,于是接着说道:“如果殿下愿意接受吴大人之前说的由我携兵参军,我回南诏探视过情况后必定回还。”

李亨被这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击溃了心神,对南诏之事已无兴致。凤迦异和乐山等随即起身,挑了几匹快马向南诏城疾驰而去。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牵挂的人,尤其是在这天灾来临的时候。李倓和老太监扶着父亲李亨,吴绪芝和李贞元在后跟随,歪歪倒倒的和赶来护驾的大部队会合。

三人回到南诏太和城城的时候,远远的就看到了城垣有部分的坍塌,不由得更加归心似箭,催马向前。进城之后,一路也是断壁残垣,废墟下露出的残肢断臂让人触目惊心。

老百姓坐在瓦砾上哭喊的、来回奔跑救灾的,乱作一团。不过受灾的情况似乎并没有唐军驻扎的地方严重,很多建筑物并没有倾覆,远处的皇宫也是屹立不倒。看来太和城并不是震中,几个人稍微松了一口气。

凤迦异直奔皇宫,乐山和天赐回到馆驿。馆驿的建筑有部分的坍塌,中庭满是扬起的灰尘,人影在灰尘中闪动,一时辨不清方向。史天赐大声叫着蒋灵儿的名字,乐山想要开口呼唤韦雪,犹豫了一下,但终于还是大声的叫出口。

“我们在这!”没想到很快听到了回应,二人欣喜若狂,向着声音发出的方向狂奔过来。来到近前,终于看清了灵儿、韦雪和雪奴的身影,原来几个人正在帮助庭院里其他受伤的人。

“你没事吧?”天赐一把拉住蒋灵儿,仔细端详着她的脸。蒋灵儿一头扎进天赐的怀中,忍耐了许久的等待、担心、劫后余生都化作了嚎啕大哭。

乐山也来到了韦雪的面前,不知道自己该问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就这么直愣愣的看着韦雪。韦雪满脸满身的灰尘,手臂上似乎还流着血,一行眼泪也瞬间流了下来,在满是灰尘的脸上滑出两道深深的印记。是珍惜、是欣喜、还是心痛,谁也说不清。小小的雪奴,拉着韦雪的衣服,也傻愣愣的抬起头看着两人沉默许久后终于忍不住说:“乐山哥哥,你终于回来了,阿姊的手受伤了。”

乐山一把抓起韦雪的手臂,正要仔细观瞧,韦雪却脸一红缩回了手,道:“没事,刚刚墙塌的时候,用手挡了一下,没什么大碍。”这时候神鹰也从天而降,落在韦雪的肩膀上,看来短短几天时间,只听凤迦异话的灵兽已经变成了韦雪的好朋友。韦雪用手摸摸神鹰的头,神鹰抖了抖翅膀,扇起了韦雪头上的尘土。

“大家都没事就好。”乐山的心也砰砰的跳的好快,面对武林高手或者千军万马的时候也没有这样的紧张。幸好这个时候天赐和灵儿也走了过来,大家笑中带泪,劫后余生,没有什么比自己关心的人都在更加重要。也没有什么比经历这样的劫难更能人让人明白自己在意的是什么,更能把人的心紧紧的拴在一起。

南诏城受灾的情况不算非常严重,整理了几天之后,受灾的民众纷纷得到了临时的安置。乐山等人也来到皇宫与凤迦异商议下一步的计划。

“王子还是决定要去做唐军的人质嘛?”

“我已经禀明父王,父王也同意我们带领三千兵马随唐军一起回返长安。”

“这次地震,唐军伤亡不少,加上安禄山起兵之事,李亨应该已经无暇顾及南诏。”史天赐有些不理解凤迦异的决定,“王子为何还要只身犯险呢?”

“吴司马提出让我代替父王,已经是在李亨面前为我们尽力而为,我不能让吴大人为难。况且这也是我们和大唐修好的机会,否则以后一旦平定了安禄山,大唐再来秋后算账,遭殃的还是南诏的军民。”

“我正好也想要回长安,不如随王子一道,和唐军一起回返长安,大家还能有个照应。”听乐山他们说了安禄山起兵之事,可能已经攻占洛阳,直逼潼关之后,韦雪更加归心似箭。

“我也同意大家一起走,这次我们也算救了李亨的性命,我想他应该不会太为难我们。战事已起,跟随大部队,也会安全一些。”乐山明白韦雪的心思,也明白凤迦异的想法,这是一举两得之计。

“不过走之前,我还有一个心愿未了。”韦雪把手臂上的铁臂钏取了下来,托在手心里对乐山说。

“你打算把它?”

“这是柏洁夫人的遗物,它是属于大理的,我想把它还回去。”

“好,我陪你去。”

第二天一早,乐山和韦雪雇了一艘小渔船,行驶到洱海的中间。此时的洱海风平浪静,再也没有了前几日的波涛汹涌,韦雪望着远处的点苍山,想念着公主和阿龙,以及在大理经历的一切,默默的将铁臂钏丢向了大海的中央。

数日之后,一切整装待发,凤迦异告别父王,领着三千南诏兵马、部分黄金和粮草,还有金雕,与乐山等一行朝着大唐驻军的三尖山而来。行至唐军驻地,只见唐军兵马已有开拔的迹象,粮草辎重正在集结运输。众人先行求见吴绪芝和李贞元,很快在先锋营帐见到了披挂整齐的吴绪芝,一身戎装,意气风发。

“你们真的信守诺言回来了,看来我没有看错人。”

“君子一言,何况这是两国相交!”凤迦异深施一礼,道,“只是南诏也遭了难,现在能动用的兵马和辎重只有我带来的这一些,其余的日后必定补上。”

吴绪芝非常欣赏凤迦异的一诺千金,也不枉费自己在建宁王和太子面前极力斡旋。

“吴大人这是要何往?”乐山看着吴绪芝的打扮,忍不住问道。

“太子命我沿途召集抗敌的力量,李贞元李将军已经先行开拔,支援潼关去了。”

“太好了!”

“现在局势吃紧。”吴绪芝叹了一口气说道,“探子最新来报,安禄山的大军已经直逼潼关。高仙芝将军坚持固守潼关,却因玄宗皇帝听信谗言,同封常清将军一起被就地正法了!”

曾经驰骋边疆让人闻风丧胆的帝国双姝居然被皇帝斩首了,众人不禁唏嘘不已,同时又为战事的惨烈和朝廷的昏聩所震惊。

吴绪芝眼眶有些红,接着说道:“敌军主力来势凶猛,大唐目前的军力只有固守潼关,并无力反击。但皇帝此举无疑逼迫其余守将贸然出击,恐潼关也将不日失守。”

”潼关一旦失守,那长安岂不是岌岌可危?”众人之中,韦雪最清楚潼关的战略意义。

“所幸,各地还是有尽忠报国之士揭竿而起,反抗叛军。常山的颜杲卿,平原的颜真卿,真源的张巡纷纷起兵讨贼,为我们争取了时间。”

“常山颜杲卿,那不正是自己师弟颜季明的阿爷嘛?”乐山闻言,立刻询问吴绪芝道,“请问大人,常山的战况如何?”

“安禄山命史思明攻打常山郡。颜杲卿昼夜防守,拼死作战。但城内兵员短少,向友军求援未果,寡御敌物资全部用完。不敌众,城池陷落,颜杲卿及其部将被叛军俘获,已被送到洛阳。”

乐山闻听常山陷落,不由得愣在当场,自己还曾答应颜季明有朝一日,一起报效国家,如今师弟却危在旦夕,生死不知。

“此去,不知道还有没有见面的机会。太子殿下正在用人之际,国家也正在危亡之机,我希望几位能报效军前,建功立业,救百姓于水火。”吴绪芝不敢再耽搁,向众人一拱手,上马扬鞭而去。

吴绪芝已经派人向太子通报了情况,但是李亨还是对几个人真能回来感到意外。此时的李亨已经从大地震的恍惚中清醒过来,加之乐山等人对他有救命之恩,又履约而来,不由得刮目相看。不再追究剩余的黄金和辎重,而叫是凤迦异禀明南诏王,能够派人照顾在地震中受伤的近万大唐士兵即可。

凤迦异与其所带的三千兵马被安排在了前锋营,和李贞元同属建宁王李倓帐下。乐山和史天赐因为还带着女眷,被安置在了中军偏帐,韦雪和蒋灵儿与李亨的宫女侍从们住在一起。简短节说,不日大军即启程向北,一路向长安涉水拔山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