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点苍山
“青城之宝。”云诚大师沉吟了一身,笑容微微收敛了一下,又立刻恢复了正常,问道,“你说的青城,可是青城山的青城?”
“正是!”乐山抢先答道。
“青城山的宝贝,应该去问青城山的人,老衲又如何会知道呢。不过,无为师傅在离开少林之前到确实经常提起青城山的青城道人,两人似乎私交甚好。”
“无为大师认识李青城?”乐山和韦雪不禁有些惊讶,尤其是乐山,一个是自己父亲,一个是在少林与自己有恩之人,没想到二人竟然能连系到一起。
“当年,无为,李青城,还有武当的如松道人,那可是武林里声名鹊起的青年翘楚。他们三个人不仅认识,听无为师傅说,他们还曾想联手作一番大事。只可惜,造化弄人,如今这三位扛鼎人物,居然都销声匿迹了。”
没想到自己的父亲和无为、如松都是旧相识,想起在武当山一幕幕诡异的场景,乐山觉得迷雾中开始有些细条逐渐清晰起来,却又不知道如何找到将所有事情联系起来的源头。
“大师可否记得,那是什么时候的事?”韦雪追问道。
“让贫僧想一想。”云诚摸摸自己的光头,思索了片刻说道,“我如果没有记错,大约是二十多年前。”
韦雪点了头,心中有了数。
“施主,你刚刚不是问这法华经变画的是什么嘛,还是让我来跟你讲讲吧。”看到乐山有些迷失的眼神,云诚大师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岔开了话题。
“师叔叫我乐山便是。”乐山回过神来,走到桌前看向画作。
只见宣纸画着一座着火的房子,一群小儿正在宅院中玩耍,对于起火之事浑然不知。门外一长者牵引着三辆大车,分别是鹿车、牛车、羊车,车上装满了奇珍异宝。老者伸手召唤小儿,小儿回首转身,脱离火海。宅院的下方有地狱恶鬼正在伸出魔抓,而天上则有诸神飞天下凡。画中的人物都是简单的线条勾勒,几乎不着色彩,孩童的稚气,长者的焦虑,恶鬼的狰狞,飞天的飘逸全都展现的惟妙惟肖。唯有宅院里的大火和车上的珍宝被施以了浓墨重彩,让人感觉到极大的反差。
“这是法华经里的一个故事,说的是人们深处苦难和危险的险境却不自知,佛以种种美好的事物引导人们脱离险恶,回头是岸。”
乐山在少林的时候也曾诵读过法华经,但只背诵枯燥的经文,却不知其中还有如此奥义的故事。
“如今大唐的百姓,就像这宅院里的孩童,大难将至,却还浑然不知。”云诚此刻收起了笑容,满脸的严肃。
“大师此话怎讲?”
“开元以来,太平已久,然而藩镇割据,危机四伏,圣人无为,奸佞当道,天下大乱只是时间的问题。朝廷放着那么多的隐患不管,却兴师动众征伐南诏,也不正是金瓯残缺的征兆嘛?”
乐山听着云诚大师的话,默默点头。从自己离开青城山流落长安,从少林到江宁,再到这一路寻找青城之宝,黎民百姓的日子不算好过,但也说不上生灵涂炭。但如果真如云诚大师说的那样,烽烟再起,老百姓的命运又会怎样,真的会这样嘛,自己也想也不敢去想。
“会有像师叔画中的长者,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人嘛?”
“老衲也不知道,也许施主就是那个人,也未可知。”
“我?”乐山哑然。
“每个人都要自救,这个世界才有救,这也是我佛教化每个人向善的原因。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救世主,也都有可能是众生的救世主。”
云诚大师说的深奥,见乐山一时无法理解,变指着旁边的另一副画对乐山说:“施主,你再来看看这个。”
乐山和韦雪把目光移到旁边,这是一幅比法华经变大的多的画作,但似乎并未完工。只见此图构图复杂,以鱼骨结构展开,中间是释迦摩尼,佛主两侧是文殊、普贤,迦叶、阿难等众弟子。佛主身后是恢弘的天宫楼阁,万千飞天正在宫殿上空或撒花,或起舞,或弹琴,或吹箫。再往佛主脚下看,却是一个个人物造像,有人在狩猎,有人在分娩,有人被关在牢中,有人在吃斋念佛。每一个人人物虽然都只有寥寥数笔,但个个秀骨清相,褒衣博带,活灵活现。有些人物似乎还没有画全,亭台楼阁更是只有一个框架,墨迹未干。
“韦姑娘,可曾识得此画?”云诚大师先是望向了韦雪。
“小女子未曾见过。”韦雪有些羞涩得低下了头,
“此乃观无量寿经变。”云诚再次露出了他慈祥的微笑。
“王舍城的国王瓶沙王有一太子名阿闍世,自幼受国王和王后的宠爱,太子长大成人之后,一天突然心生恶念,篡夺王位,将父王幽闭在七重深牢,断绝食物,欲将其饿死。王后韦提奚夫人十分挂念国王,便将蜜面涂在身上,以葡萄汁灌于璎珞之中,混入狱中,从身上取下蜜面和葡萄汁给国王充饥。经过二十余日,国王并未饿死。阿闍世生疑,拷问狱卒,得知王后所为,大怒,立即用铁钉钉死了父王,并持剑欲杀王后,被大臣们苦苦相劝才作罢。王后被幽禁于深宫,每日向佛遥礼,她不解的是为何自己痛爱的儿子会如此狠心。佛于是率众弟子来到王宫为她讲述姻缘。”
乐山和韦雪随着云诚大师的讲述,望向画中的内容,一下就被抓了进去,原来每一个画面都是故事的一部分。
“原来瓶沙王年老无子,盼子心切,便请相师占卜,相师告知国王当有一子,但此子在山中修行,待功德圆满之后就会来投胎。国王心急,便派人到山中断了修行者的水源,让他饥渴而死。但等了若干时日,王后并未怀孕,国王又问相师,相师说他此刻化身为兔子,在山中生活,只待兔子寿终,就来投生。国王于是派人到山中打猎,凡猎兔子,皆以铁钉钉死。之后王后终于怀孕,并生下了阿闍世太子。王后听罢,无限悔恨,佛便教他十六种摆脱尘世烦恼、达到极乐境界的方法,即十六观。”
“大师这画里的每一个人物拿出来都可以算的上是一幅上品。”韦雪仔细端详着画里的线条,真是美不胜收。韦雪在相府里看过韦见素的不少收藏,不乏历代名画,但是云诚这幅画里的每一个细节拿出来,几乎都可以和那些名画媲美,更不用说整幅画作的恢宏。
“原来这故事是想说事事都有因果循环,佛法真是博大精深,却又鞭辟入里。”乐山却陷入在了佛经的故事里,不能自拔。命运自有安排,强行改变的命运未必是更好的安排。自己在苦苦寻找的答案是否是自己真的想要的答案,命运对于自己的安排又会是怎样的呢。
云诚大师在一旁默默的看着乐山,并没有打断他的思路,反倒是韦雪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轻唤了一声。
“李大哥,时候已经不早了,我们不要影响大师休息。”
乐山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向大师致歉。
“施主,我看你和我佛颇有机缘,不如老衲这两幅画就送与施主。”
“这怎么能行。”乐山受宠若惊。
“老衲本就是待在这旧都城里无事可做,才画画打发时间,等我回到鸡足山,自然会把他们画成壁画的。我自己留着,不如送与施主,也许有一天施主能派做它用。”
“可是大师这幅观无量寿经变还没有画完。”乐山明白,人如果有心愿未了,心里是很难放下的。
“放下即可。”云诚大师仿佛看透了乐山的心思,“人生会有很多的未尽之事,也许会有比我更适合的人完成它。”
“希望施主有缘能到鸡足山一叙,我带你们去华首门朝拜迦叶尊者。”
乐山毕恭毕敬的接过云诚大师卷好的两幅画,和韦雪一同拜谢,离开了大师的房间。
“你说刚刚那黑衣人偷袭你,我也遇到了,到底是什么?”乐山关心韦雪的安全,却又不便直接表露。
“难道是安禄山的人?”韦雪心中也有很多的疑问,似乎在回答乐山,又似乎在自问自答,“但刚刚他们用的不是天狼烟。”
“可惜天赐让贼人跑了,不然一定可以问出究竟。”
“君子卫终于来找你了?”
“我正要去寻他问话。”
“我与你一道去。”
君子卫那人伤的不轻,但却顾不得自己的伤势,向韦雪道出了实情。原来韦雪一直以来的怀疑都没有错,君子卫里不仅有奸细,这奸细还不是别人,正是韦见素最为赏识的老二。老二带着老五、老六一起投诚了拱卫司,君子卫已经危机四伏,韦见素捉襟见肘。是阿大派了这无名小卒来寻韦雪,一方面提醒她老二已经倒戈,另一方面也希望她速回长安。
两日之后,凤迦异归集了旧部五千人,与原本的两万部队并在一处,准备再次开拔前往南诏现在的都城,大理太和城。凤迦异原本打算把旧都城撤空,以防唐军分兵偷袭,但旧都剩下的本就是些老弱病残,无法跟上大部队的步伐,云诚主动提出来留守,其他人则一路向北,直奔太和城而来。
这太和城是南诏现在的都城,距离垅圩图山一百五十里,南面洱海,背靠点苍山,既有天然屏障,又有丰富物产,可谓易守难攻,也难怪凤迦异的祖父匹逻阁在统一六诏之后要迁都至此。乐山等人才刚刚转过龙尾关进入大理,就被眼前的景色深深的震撼了。
韦雪曾听父亲提起过南诏,当时自己就问过父亲,这洱海在群山之中,为什么叫海。韦见素当时开玩笑的说,你有朝一日去看过就明白了。
今天韦雪终于明白了,虽然自己没有见过真正的大海,但眼前的洱海比自己见过的任何湖泊都要广阔,无边无际的延申开去,仿佛看不到尽头。此时正是酉时三刻,如若在长安,天色已经落黑,大理的太阳却才刚刚往点苍山后面垂下去。余光透过云层洒落在洱海上,泛起波光粼粼。点苍山与洱海之间,是些农田,有农人正在焚烧秸秆,暮色下的青烟缭绕,仿佛人间仙境。虽然已是入冬的季节,但这南诏与中原不同,气候温暖,一年下来农作物可以生长好几季。
凤迦异率部回太和城向父王阁罗凤禀报,安排乐山等人在城内一客栈里休息。蒋灵儿的伤势已经基本康复,但觉得拖累了大家一路,现在被困在这羊苴咩城里是自己的责任,所以郁郁寡欢。据探子来报,唐军果然分兵两路,一路赶往垅圩图山的南诏旧都,一路向太和城进发,但距离大理还有两三百里,尚需时日。于是趁着这个空隙,韦雪拉着蒋灵儿去点苍山上散心,一听说有的玩,雪奴自是不会放过,乐山和史天赐不放心几位姑娘的安全,便也一道同行。
这点苍山由十九座山峰从北至南组成,分别是云弄、沧浪、五台、莲花、白云、鹤云、三阳、兰峰、雪人、应乐、观音、中和、龙泉、玉局、马龙、圣应、佛顶、马耳、斜阳。这些山峰高耸入云,巍峨雄壮。十九峰,每两峰之间都有一条溪水奔泻而下,流入洱海,被称为十八溪,依次为:霞移、万花、阳溪、茫涌、锦溪、灵泉、白石、双鸳、隐仙、梅溪、桃溪、中溪、绿玉、龙溪、清碧、莫残、葶溟、阳南。溪水蜿蜒奔涌,灵动清澈,滋养了点苍山万物。
这十九峰和十八溪,相互缠绕,一个威严,一个柔情,像极了一对恋人,相辅相成。
据说这玉局峰和马龙峰之间的龙溪是整个点苍山之中最美的地方,乐山几人在本地向导的带领下,便沿着山坳之间的小路攀爬了上来。
已经是腊月的季节,点苍山的山脚下却还是茶花盛开,如同点缀在点苍山里的群仙,摇曳着身姿。火苗似的红,如雪般的白,还有温暖的乳黄色,千姿百态,与苍松翠柏结合在一起,相得益彰香。再往山上走,却又换了一番风景,温度逐渐降低,不见鲜花却只有苍松翠柏,酋然鹤骨。一路走上来,虽然山路有些崎岖,但众人的心情都好了很多。经过之前的颠沛和战乱,所有人的心里都如同纠缠着阴霾,如今被这山里清新的风吹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