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陈浩然遭往生司威胁
小满这第三十六章:天的晨光格外刺眼。
陈浩然睁开眼时,第一眼看到的不是天花板,而是枕边那封雪白的信笺。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正好落在信封上,火漆印上的鱼纹在光线里泛着诡异的青色光泽。
他的手指刚触到信封就缩了回来,像是被烫着了。那纸张的质地他认得——雪浪纸,庆朝官宦人家专用的信纸,薄如蝉翼却滴水不渗。上个月拍古装剧时,道具组花了三万块才仿制出类似的质感。
"李姐!"陈浩然的声音劈了叉。保姆慌慌张张跑进来,手里还拿着擦了一半的花瓶。
"这、这东西哪来的?"
保姆茫然摇头:"我早上来打扫时就在这儿了...还以为是小陈总您自己放的。"
陈浩然一把抓过信封,火漆碎裂的声音清脆得可怕。展开信纸,一行工整的楷书刺入眼帘:
「再阻归乡路,必遭天谴。」
落款处画着一条简笔鱼纹,与三个月前苏明远缴获的那柄短刃上的纹饰一模一样。
手机从颤抖的手中滑落,砸在羊毛地毯上闷响一声。陈浩然突然觉得房间里的空调开得太足了,冷风顺着他的脊梁往上爬,在后颈处凝成一片鸡皮疙瘩。
"他们怎么找到我的?"他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揪紧了真丝床单。这栋别墅的安保系统花了七位数,指纹锁、虹膜识别、24小时巡逻的保安...而往生司的人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把威胁信放在了他的枕边。
保姆担忧地看着他:"小陈总,您脸色很差..."
陈浩然猛地抓起手机,拨通了李芳的电话。等待接通的十几秒里,他的目光不受控制地在房间里扫视——衣柜缝隙、窗帘褶皱、浴室磨砂玻璃后...每一个阴影都像是藏着双眼睛。
"喂?"李芳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
"他们找上我了!"陈浩然几乎是在吼,"往生司,就在我床头放了警告信!"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打火机清脆的声响。
"你以为只有苏明远是目标?"李芳的冷笑声混着吐烟的动静,"往生司容不得任何阻碍他们的人——包括用'古风'炒作的你。"
陈浩然觉得喉咙发紧:"我、我炒作?那些传统文化推广..."
"省省吧,"李芳打断他,"你连《三字经》都背不全,真当往生司是傻子?他们比谁都清楚谁是真心在传承,谁在借壳上市。"
电话挂断后的忙音像是一把小锤,敲得陈浩然太阳穴突突直跳。他机械地走到落地窗前,二十二层的高度让整个城市尽收眼底。晨雾中的高楼像是无数柄利剑,而他就站在其中一柄的顶端,随时可能坠落。
保姆小心翼翼地退出房间,留下他一个人对着玻璃上自己的倒影发呆。镜中的男人眼下泛青,嘴唇干裂,昂贵的真丝睡衣皱巴巴地贴在身上——哪里还有半点"古风贵公子"的影子?
书架上那套精装《四书五经》突然刺痛了他的眼睛。那是去年为了立人设买的,连塑封都没拆。陈浩然鬼使神差地走过去,手指划过烫金的书脊,最后抽出一本《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他磕磕绊绊地念出声,童年时父亲戒尺打在掌心的疼痛突然复苏。那个总是醉醺醺的中学语文老师,逼着六岁的他每天背十句《三字经》,背错一个字就是一戒尺。
"性相近...习相远..."陈浩然的额头抵在冰凉的书架上。他忽然想起第一次见到苏明远的场景——那个穿青衫的男人在直播里随口背出《礼记》的篇章,眼神温柔得像在谈论老友。
门铃响起时,陈浩然差点跳起来。监控屏幕上是苏明远那张让他又妒又恨的脸,青衫布鞋,手里还提着个竹编的食盒。
"你来干什么?"陈浩然打开通话器,声音比预想的还要嘶哑。
屏幕里的苏明远抬起头,目光仿佛能穿透摄像头直视他:"小满时节,带了点艾草糕。"
陈浩然想拒绝,手指却自作主张地按了解锁键。
电梯上行的几十秒里,他手忙脚乱地试图收拾房间——把散落的剧本塞进抽屉,将喝了一半的威士忌藏到床头柜后面,最后还不忘把《三字经》摊开放在茶几上。
苏明远进门时带来的不止是艾草香。那种若有若无的墨香,像是从很远的时空中飘来,让陈浩然想起小时候过年,爷爷写春联时磨的墨。
"临时抱佛脚?"苏明远的目光扫过茶几上的《三字经》,嘴角微微上扬。
陈浩然的脸腾地烧了起来:"关你什么事!"
苏明远不以为忤,自顾自地打开食盒。翠绿的艾草糕整齐码放着,每一块都印着云雷纹。他取出一个青瓷杯,从保温瓶里倒出琥珀色的液体。
"决明子茶,"他推过杯子,"清肝明目。"
陈浩然没接。他抓起那封警告信拍在桌上:"少假惺惺的!往生司找上我了,你满意了?"
苏明远的目光在信纸上停留片刻,竟露出一丝了然的神色。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喉结在修长的脖颈上滑动。
"陈公子,"放下茶杯时,他的声音轻得像叹息,"往生司怕的不是你,是所有让古代文化活起来的人。"
窗外的阳光忽然强烈起来,照得信纸上的墨迹闪闪发亮。陈浩然盯着那个鱼纹,突然想起小时候在河边见过的一条死鱼——眼睛浑浊地凸着,嘴张得老大,像是要吞下整条河的怨恨。
"你就不怕吗?"他听见自己问。
苏明远的手指轻轻摩挲着青瓷杯上的冰裂纹。阳光透过茶水,在他指间投下晃动的光斑。
"怕,"他的目光落在远处某一点上,仿佛在看某个不存在于这个时空的景象,"但更怕百年后,没人记得庆朝的状元曾在现代的舞台上唱《诗经》。"
陈浩然突然觉得呼吸困难。这个回答太真实了,真实得像是撕开了什么长久以来结痂的伤口。他想起自己第一次登台表演,紧张得忘词时,台下观众嘲笑的嘴脸。
"他们...往生司到底是什么人?"陈浩然的声音低了下来。
苏明远从袖中取出一方素白手帕,展开后竟是张精细的舆图。陈浩然凑近看,认出是本市地图,但上面标注的全是些古怪名称:"青龙位"、"白虎煞"、"聚阴池"...
"他们相信,"苏明远的手指停在地图西北角的一个红点上,"现代城市建在古时的'龙眠之地'上,只要切断所有唤醒'龙气'的传承,就能打开什么'归乡之门'。"
陈浩然盯着那个红点——正是他投资的"古风主题乐园"选址。
"荒谬..."他干笑一声,却想起工地上的怪事:上周刚立起来的仿古牌坊无缘无故倒塌,监控只拍到一阵怪风。
苏明远叠起手帕:"三百年前,庆朝也有人相信类似的说法。"他的眼神忽然变得遥远,"钦天监有个老术士,说皇宫地底睡着条黑龙..."
窗外飘过一片乌云,房间骤然暗了下来。陈浩然莫名打了个寒颤。
"后来呢?"
"后来他试图烧毁翰林院的藏书,"苏明远轻轻摇头,"说那些文字是'镇龙的锁链'。"
陈浩然突然意识到什么:"你...你当时在场?"
苏明远没有直接回答。他起身走到落地窗前,阳光重新穿透云层,给他的青衫镀上一层金边。从这个角度看去,他仿佛与远处的高楼融为一体,又似乎随时会化作一缕烟消散。
"陈公子,你相信人会梦见未来吗?"
陈浩然愣住了。他想起自己经常做的一个梦:穿着古装站在高台上,台下是无数模糊的面孔,而他张口却发不出声音。
"我...我不知道。"
苏明远转过身,阳光从他背后照过来,面容隐在阴影中:"往生司的人相信。他们自称在做'归乡之梦',说梦中有个声音指引他们..."
一阵刺耳的手机铃声打断了他。陈浩然的经纪人打来电话,提醒他下午的广告拍摄。挂断后,房间里突然安静得可怕。
"我得走了。"苏明远从怀中取出一本薄册子放在茶几上,《庆朝礼仪简编》的烫金标题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陈浩然没有起身相送。他听着苏明远的脚步声消失在电梯里,才慢慢翻开那本书。扉页上墨迹未干:
「护道者,不分敌友。」
落款处画着个小小的云雷纹,与食盒里艾草糕上的纹样一模一样。
陈浩然走到窗前,看见苏明远的身影出现在楼下。那个青衫书生走在熙攘的人群中,像是一滴墨落入彩色的海洋,格格不入却又奇异地和谐。
远处,几个穿着汉服的年轻人举着自拍杆走过,衣袂飘飘的样子像极了陈浩然梦里见过的景象。他突然很想知道,三百年前的街道上,是否也有这样一个站在高处眺望的人,看着穿异族服饰的百姓走过,心中充满同样的迷茫与恐惧。
手机又响起来,是主题乐园项目经理的来电。陈浩然盯着屏幕上闪烁的"紧急"二字,手指悬在空中迟迟未按。窗玻璃上,他的倒影与远处苏明远的身影奇妙地重叠在一起,像是两个时空的短暂交汇。
最终,他按下接听键,声音出乎意料地平静:"把设计图发给我,所有仿古建筑都要重新审核...对,找真正的古建筑专家。"
挂掉电话,陈浩然拿起一块艾草糕咬了一口。清香中带着微苦的味道在口腔中弥漫,莫名让他想起小时候生病,奶奶熬的那碗草药。
茶几上的《三字经》被风吹开一页,正好停在"昔孟母,择邻处"那一行。陈浩然轻轻抚平书页,突然发现自己能流利地背出接下来的内容。
窗外,一片槐花被风吹上二十二层的高空,轻轻贴在玻璃上,像是一个来自远方的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