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枯笔忠魂

庚申日,宜祭祀,忌口舌。

演播厅后台的化妆间里,苏明远对着镜子反复调整襕衫的系带。月白色布料上暗纹绣着十二章纹,那是林婉儿熬夜赶制的,说是“现代舞台得有仪式感”。他指尖抚过袖口的“精忠”二字刺绣,忽然想起昨日在琉璃厂见着的岳家箭簇,铁锈斑斑却依旧锋利。

“明远,岳先生到了。”李芳推开门,难得没穿职业装,而是换了件改良汉服,裙裾上绣着水墨岳飞像,“记住,一会儿别行大礼,岳先生膝盖不好。”

“李姑娘放心,”他将狼毫笔插进腰间笔袋,“昨日通电话时,在下已向先生行过‘肃揖’,先生还笑说‘现代揖礼比古代省劲儿’。”

演播厅灯光转暗时,苏明远正站在舞台中央的书案前。案头摆着三块古砚,分别盛着松烟、油烟、漆烟墨,旁边立着从故宫借来的南宋羊毫笔。Led屏投出《清明上河图》片段,却被他抬手挥毫,墨汁在透明幕布上晕开,硬生生“盖”住了画中的汴河舟船。

掌声中,一位拄着龙头拐杖的老人缓步走上台。他身着藏青唐装,胸前别着枚褪色的“岳”字徽章,身后跟着个抱着红绸木盒的年轻人——那盒子四角包铜,上刻“岳氏家藏”四字,正是昨日苏明远在祠堂见过的款式。

“诸位,”岳承宗抬手作揖,拐杖头的铜龙在灯光下泛着幽光,“老朽是岳武穆第三十二代孙,今日带了件‘压箱底’的东西。”他朝年轻人示意,木盒缓缓打开,露出半卷泛黄的宣纸,“这是《武穆遗书》残页,记载着先祖行军时的‘墨战’之法。”

苏明远瞳孔骤缩,只见残页上“以笔为刃,以墨为兵”八字赫然在目,字迹虽已模糊,却仍有凌厉之气扑面而来。他忽然想起往生司刺客腰间的青铜腰牌,那上面的云雷纹竟与残页边缘的暗纹如出一辙。

“昨儿有人说苏小友‘舞墨亵渎英烈’,”岳承宗用拐杖轻点舞台,“老朽就来问问——诸位可知,先祖当年在朱仙镇,用什么写战报?”

台下一片寂静。老人忽然朗笑,从袖口摸出块磨损的墨锭:“是用敌人的血混着松烟磨的墨!这墨写的‘痛歼金贼’四字,至今还刻在朱仙镇的石壁上——比之今日的‘喷墨打印机’,哪个更有血气?”

弹幕里突然飘过条评论:“那他用碎砚台是什么意思?”

“问得好!”岳承宗转身指向苏明远的书案,“小友昨日直播时用的‘枯笔’,在《武穆遗书》里叫‘断剑势’,笔尖干涩如断刃,正合‘壮志饥餐胡虏肉’的愤懑;这‘涨墨’呢,唤作‘饮马池’,墨色晕染如江河奔涌,恰是‘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他忽然剧烈咳嗽,年轻人连忙递上保温杯,“咳咳……老朽年轻时学过先祖的‘枪挑滑车’,那枪尖挑落的,不正是这墨汁里的锋芒?”

苏明远看着老人剧烈起伏的胸口,忽然想起庆朝老将军讲武时的模样。他下意识上前半步,却见老人朝他眨眼,拐杖在地上轻轻敲出“咚、咚、咚”的节奏——竟是《满江红》的鼓点。

正当掌声雷动时,演播厅侧门突然被撞开。陈浩然穿着荧光绿卫衣闯进来,身后跟着举着摄像机的助理。他喘着气指向岳承宗:“你、你怎么证明自己是岳飞后人?说不定是苏明远雇的群演!”

全场哗然。岳承宗却不恼,慢悠悠打开随身的布包,取出一本泛黄的《岳氏宗谱》:“陈公子要看‘证据’?这儿有光绪年间的族谱批注,还有——”他从宗谱里抖出张泛黄的照片,“这是老朽祖父在淞沪会战时的留影,背包上绣的‘精忠’二字,正是先祖手书的拓本。”

陈浩然盯着照片里的钢盔,忽然嗤笑:“现代人谁还信这老掉牙的东西?说不定是ps的……”话音未落,他脚下一滑,整个人摔在书案上,打翻了盛着漆烟墨的砚台。黑色墨汁顺着他的卫衣往下流,在荧光绿布料上晕成难看的色块,像极了戏台上的丑角脸谱。

“竖子无礼!”苏明远本能地伸手去扶,却被岳承宗用拐杖拦住。老人看着陈浩然狼狈的模样,忽然朗笑:“当年先祖帐下有个‘泼墨参军’,专司用墨汁骂阵,今日陈公子这‘墨衣’,倒像是得了真传!”

全场哄笑。陈浩然涨红了脸,助理连忙递上湿纸巾,却不小心蹭花了他脸上的妆,眼线晕成两条黑虫,惹得弹幕里一片“哈哈”。

暮色浸染演播厅时,岳承宗执意要在舞台上写幅字。苏明远连忙铺好宣纸,将三支毛笔递到老人面前。老人却摇摇头,从袖口摸出支竹制铅笔:“老朽试试这‘现代毛笔’。”

铅笔在宣纸上沙沙作响,写下“墨魂”二字。苏明远凑近一看,只见“墨”字的“土”部写成了枪尖形状,“魂”字的“鬼”毕竟有几分像狼毫笔锋。

“小友啊,”岳承宗放下铅笔,手背上的老年斑在灯光下像极了古墨斑点,“先祖的‘精忠’是活的,不是供在神龛里的死物。你用毛笔写现代歌,老朽用铅笔写古代魂,说到底——”他指向窗外渐暗的天色,“都是这黑土地里长出的苗。”

苏明远忽然想起祠堂里那本带血痕的《岳武穆集》,想起昨夜梦见的朱仙镇战场,铁枪与狼毫在月光下交相辉映。他摸出腰间玉佩,触感温润,竟与老人手中的铅笔温度相近。

卸妆间里,林婉儿正用棉签帮苏明远擦拭袖口的墨渍:“刚才陈浩然摔那跤,真像咱们剧组的丑角戏。”

“他这一摔,倒摔出了‘墨戏’的真谛。”苏明远看着镜中自己眉心的朱砂痣——那是岳承宗亲手点的,说是“文人武将,眉心都该有颗忠魂痣”,“对了,岳先生说下次要教你‘枪挑滑车’的身段?”

“得了吧,”林婉儿噗嗤笑出声,“他教我用红缨枪比心,说‘这叫古今合璧’。”她忽然从包里掏出个油纸包,“喏,岳先生送的‘武穆饼’,说是用《齐民要术》的方子做的。”

苏明远咬下一口,酥脆中带着墨香,竟吃出几分松烟墨的清苦。窗外传来夜归人的自行车铃声,他忽然想起岳承宗离开时的背影——老人拒绝了保姆车,非要坐老式三轮车,说是“听听现代的车轮声,像当年的战马銮铃”。

手机震动,李芳发来消息:“陈浩然团队道歉了,说要‘学习传统文化’。”苏明远看着屏幕里的“道歉声明”,落款处的“陈浩然”签名歪歪扭扭,倒像是用枪尖刻的。

他望向窗外,暮色中的城市华灯初上,远处的古建筑与摩天大楼交相辉映。腰间的玉佩忽然轻颤,仿佛有墨香从千里之外飘来,与现代街道的咖啡香、食物香混在一起,酿成了一味奇特的“古今合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