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黑粉围堵四合院
苏明远正坐在葡萄架下临《九成宫》,忽闻院外传来熙攘的人声,夹杂着\"骗子滚出娱乐圈\"的叫骂。他握着笔的手顿了顿,墨汁在\"险\"字的折笔处洇开个小团,倒像是谁在宣纸上吐了口怨气。
\"苏先生,黑粉把胡同堵死了。\"小助理扒着门缝往里看,声音里带着颤音,\"好多人举着横幅,还有人拎着鸡蛋......\"
\"慌什么?\"苏明远放下笔,用镇纸压平宣纸,\"当年孔夫子周游列国,还遇过陈蔡之厄呢,何况我这小小的四合院?\"他起身掸了掸青衫上的墨点,忽然想起林婉儿今早出门前塞给他的薄荷香囊,便从腰间摘下来递给小助理,\"去,把这香囊挂在门角,省得血腥味熏了葡萄藤。\"
院外的叫骂声愈发清晰。苏明远隔着门听见有人说\"肯定是炒作,哪有人能背《四库全书》\",又有人应和\"就是,说不定背后有团队操盘\",不禁哑然失笑——现代人总爱把一切都归为\"炒作\",倒像是离开了\"套路\"就看不懂真心了。
\"诸君远道而来,可愿听吾一言?\"他抬手叩响门环,声音清亮如击磬。
叫骂声短暂地停了停,随即有人喊:\"少装模作样!有本事开门啊!\"
\"就是!不敢面对真相就躲着当缩头乌龟?\"
苏明远挑眉,冲小助理点点头。木门\"吱呀\"一声打开,阳光劈头盖脸砸进来,照见三十多个男女老少堵在胡同里,举着\"打假古代骗子\"的横幅,为首的中年女人手里拎着个塑料筐,里面的鸡蛋正晃晃悠悠。
\"列位看官,\"苏明远双手负在身后,不卑不亢地一拱手,\"明远何德何能,劳诸位大驾?\"
\"少来这套!\"
中年女人往前一步,\"我们要真相!你到底是不是穿越的?是不是背了稿子?\"她身后的年轻男孩举着手机直播,镜头扫过苏明远的青衫时,弹幕里立刻弹出\"作秀博眼球\"的字样。
苏明远忽然注意到人群里有个穿校服的小姑娘,手里攥着本《宋词三百首》,正躲在大人身后偷偷看他。他想起上次在书店签售,这小姑娘曾问他\"古人真的会用毛笔写作业吗\",便冲她微微颔首。小姑娘脸一红,慌忙把书藏在背后。
\"诸君要真相,\"苏明远开口,\"那便向容明远问个问题——\"他忽然指着中年女人的塑料筐,\"您这筐里的鸡蛋,可是从胡同口王大爷的菜摊上买的?\"
中年女人一愣:\"你怎么知道?\"
\"方才闻见鸡蛋腥味里混着黄瓜香,\"苏明远笑道,\"王大爷的菜摊就在胡同口,今早我还见他给李婶儿称黄瓜呢。\"人群里响起一阵窃笑,中年女人的脸微微发红。
就在这时,忽然有人从后排扔来个鸡蛋。苏明远眼疾手快,侧身避开,鸡蛋\"啪\"地砸在门框上,蛋液顺着木纹往下流,在青砖上划出道黏腻的痕迹。小助理惊呼一声,下意识往前半步,却被苏明远轻轻拦住。
\"没事。\"他弯腰捡起门角的笤帚,\"古人云'宾至如归',既然来了,便是客。\"说着便要去扫地上的蛋液。
\"苏先生!\"小助理急了,\"您怎么能亲自扫......\"
\"有何不可?\"苏明远头也不抬,\"当年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却能'晨兴理荒秽',扫个蛋液算什么?\"他忽然瞥见那个穿校服的小姑娘悄悄递来块抹布,便笑着接过来,\"多谢姑娘。\"
人群里的气氛渐渐有些微妙。有人开始交头接耳:\"他怎么真扫啊?就是,一般明星早叫保安了。\"那个直播的年轻男孩忽然把镜头转向地面,弹幕里开始出现\"有点惨过分了\"的字样。
\"诸君看这蛋液,\"苏明远直起腰,用抹布擦着手,\"黏黏糊糊的,看着难受,可若是拿它来和面包饺子,倒能做出美味。\"
他忽然望向中年女人,\"就像诸位的怒气,若能化作对文化的关心,岂不是更好?\"
中年女人张了张嘴,忽然说:\"你......你真的能背《永乐大典》?\"
\"昨日直播默写的片段,诸君可曾对照过?\"苏明远反问,\"明远不才,却敢说一句'字字有来历'。\"他忽然看见人群里有个戴眼镜的男人正在翻手机,便笑道,\"那位先生可是在查《冠礼》篇?不妨说说,明远写的'三加弥尊',是否有误?\"
男人愣了愣,尴尬地咳嗽两声:\"倒......倒是没错。\"
\"其实明远昨日写的时候,\"苏明远忽然轻笑,\"还在'醮用酒'旁画了个小酒盏。只因想起有位姑娘说,现代婚礼少了'合卺酒'的仪式,实在可惜。\"他望向那个穿校服的小姑娘,\"姑娘可知'合卺酒'是什么?\"
小姑娘下意识回答:\"是......是古代婚礼上喝的酒,用葫芦分成两半,夫妻各喝一半。\"
\"正是。\"
苏明远点头,\"你看,这些被诸君视为'封建糟粕'的礼仪,其实蕴含着古人对婚姻的敬畏。就像这蛋液,\"他指了指地上的痕迹,\"若只看它砸在门上的样子,只觉脏乱,但若换个角度......\"
\"苏先生!\"忽然有个沙哑的声音从人群后传来。众人回头,只见王大爷拄着拐杖挤进来,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纸,\"你上次在直播间背的《三字经》,我孙子说和课本不一样,你能不能......\"
\"王大爷,\"
苏明远笑着迎上去,\"明远正要去您家讨槐花包子呢,不如咱们进屋说?\"他忽然转向人群,\"诸位若不嫌弃,不妨进来喝杯茶,咱们边喝边聊。\"
胡同里一时静得能听见蝉鸣。那个直播的男孩忽然说:\"要不......咱们进去看看?\"中年女人犹豫了一下,拎着塑料筐往里走,边走边嘟囔:\"我可没说相信你,就是......就是想看看古代人怎么喝茶。\"
苏明远领着众人穿过垂花门,葡萄架的阴影顿时漫上来,暑气消了大半。小助理忙去搬桌椅,苏明远则从博古架上取下一套茶具——是林婉儿送的现代仿汝窑,天青色的茶盏上绘着云雷纹。
\"诸位请看,\"他提起紫砂壶,\"这是宜兴紫砂壶,虽非古董,却也有几分古意。\"开水冲进茶盏时,蒸腾的热气里飘出淡淡茶香,\"此乃明前龙井,诸君且闻闻,可比古人的'蒙顶甘露'?\"
穿校服的小姑娘忽然指着墙上的字:\"苏先生,这是您默写的《永乐大典》吗?\"
\"正是。\"苏明远将茶盏递给她,\"昨日写至'礼毕,主人拜送宾'时,忽然想起李经纪人冒雨闯直播间的样子,便在旁边画了把油纸伞。\"他忽然望向那个戴眼镜的男人,\"先生可曾看见?\"
男人盯着长卷,忽然说:\"这......这字力透纸背,确实不像现代人能写出来的。\"
\"现代人?\"苏明远挑眉,\"难道写好毛笔字,非得是'古代人'?\"他忽然从笔筒里抽出一支狼毫,递给中年女人,\"大姐不妨试试?\"
中年女人慌忙摆手:\"我哪会这个!\"
\"不难的,\"苏明远笑道,\"就像您包饺子,手法熟了,自然好看。\"他忽然转向直播的男孩,\"小哥若是直播,不妨教教观众握笔姿势?\"
男孩愣了愣,举起手机对准苏明远。只见他握住中年女人的手,在宣纸上轻轻写下个\"礼\"字:\"横要平,竖要直,就像做人,得端正。\"中年女人看着纸上歪歪扭扭的字,忽然笑出声:\"我这字,跟狗爬似的。\"
\"当年我第一次握笔,\"苏明远想起启蒙先生用戒尺敲他手心的情景,\"比这还难看呢。\"
阳光透过葡萄叶的缝隙洒在茶桌上,青瓷茶盏里的茶汤泛起金色的光斑。不知谁的手机里忽然响起《高山流水》的古琴曲,穿校服的小姑娘跟着轻轻哼唱,中年女人开始和小助理讨论\"古代人怎么洗衣服\",戴眼镜的男人则在研究墙上的书法。直播间的弹幕里,\"对不起误会了\"的字样渐渐刷满屏幕。
临走时,中年女人把半筐鸡蛋塞给小助理:\"给苏先生补补身子,写那么多字,费脑子。\"穿校服的小姑娘则红着脸递上一张纸条:\"苏先生,这是我写的《青玉案》,您能帮我看看吗?\"
苏明远站在院门口,看着人群渐渐消失在胡同尽头。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映在青石板上,像幅被晚风揉皱的古画。小助理抱着鸡蛋嘟囔:\"这群人来得凶,走得倒快。\"
\"人心嘛,\"苏明远望着天边的火烧云,\"就像这夏天的雨,来得急,去得也急。\"他忽然弯腰捡起地上的横幅,\"'打假古代骗子'......\"嘴角一扬,将横幅翻过来,\"正好拿来当宣纸,明日教大家写'福'字。\"
小助理看着他手里的横幅,忽然笑出声:\"苏先生,您这算不算'变废为宝'?\"
\"岂止是变废为宝,\"苏明远望着葡萄架上newly结的小葡萄,\"你看这葡萄,春天时还只是藤蔓,如今却能结果。人心啊,\"他轻轻拂过横幅上的油墨字,\"只要肯给点阳光,总会发芽的。\"
暮色渐浓时,四合院的灯亮了。某个直播间的回放里,苏明远教中年女人写字的片段被反复观看,弹幕里飘着\"原来传统文化这么有意思苏先生真的在用心传承\"的字样。而在胡同口,王大爷正跟李婶儿说:\"明远那孩子,扫蛋液时都带着书生气,哪像骗子?\"
风穿过垂花门,掀起廊下的竹帘。苏明远坐在书桌前,铺开那张\"打假\"横幅,狼毫在砚台里转了三转,忽然想起《论语》里的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他提笔写下个\"和\"字,墨香混着院外的槐花香,悄悄漫过窗棂,融进渐深的夜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