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鱼霸横行

二月二十八的清晨,王谦和于子明赶着装满冻鱼的爬犁向县城进发。自从三个屯子达成协议后,冬捕的收获越来越好,今天这车鱼少说能卖两百块钱。

"谦哥,等卖了钱,我想给玉兰买个缝纫机。"于子明美滋滋地盘算着,"她老念叨要给孩子做衣服。"

王谦笑着点头:"应该的。我打算给小荷买台收音机,解解闷。"

正说着,前方路口突然闪出三个陌生男子,拦住了去路。领头的是个满脸横肉的胖子,穿着时兴的皮夹克,嘴里叼着烟卷。

"两位兄弟,这是去哪啊?"胖子眯着眼睛问,语气不善。

王谦勒住缰绳:"去县城卖鱼。劳驾让让路。"

胖子不但不让,反而走近爬犁,掀开草帘子看了看冻鱼:"哟,品相不错啊。"他吐了个烟圈,"这样吧,这些鱼我全要了,按市价七折。"

"七折?"于子明瞪大眼睛,"你咋不去抢呢?"

胖子脸色一沉:"小子,说话注意点。我是为你们好,县城市场现在归龙哥管,生面孔进去要交'管理费',比我这折扣还狠。"

王谦心中一凛——龙哥?不就是去年那伙偷猎者的靠山吗?听说后来被抓了,怎么又冒出来了?

"谢谢好意,"王谦不卑不亢,"我们有公社开的自产自销证明,不用交什么管理费。"

胖子冷笑一声,突然吹了声口哨。路边林子里又钻出五六个混混,手里拿着木棍和铁链,把爬犁团团围住。

"敬酒不吃吃罚酒是吧?"胖子一把抓住缰绳,"今天这鱼,卖也得卖,不卖也得卖!"

老黑狗见状,狂吠着扑向胖子。旁边一个混混抡起铁链就要打狗,王谦眼疾手快,一鞭子抽在那人手腕上!

"谁敢动我的狗!"王谦怒喝一声,从爬犁底下抽出备用的冰镩。

于子明也抄起了鱼叉,两人背靠背站着,与混混们对峙。胖子见他们不好惹,悻悻地松开缰绳:"行,你们牛逼。不过记住了,从今往后,这片的鱼获我们龙哥包了!谁想自己卖,先问问兄弟们答不答应!"

放完狠话,混混们骂骂咧咧地撤了。王谦和于子明不敢耽搁,赶紧赶着爬犁离开。

"谦哥,这事咋整?"于子明忧心忡忡地问。

王谦眉头紧锁:"先卖鱼,回屯再商量。"

县城的早市比往常冷清了许多。几个熟悉的鱼贩子看到王谦,只是远远地点头,不敢过来搭话。一个卖菜的老太太偷偷告诉他们:"龙哥的人放话了,谁敢买你们的鱼,就砸谁的摊子。"

无奈之下,两人只好以低价把鱼卖给了一家国营饭店。回屯的路上,于子明气得直骂娘:"这帮畜生!断了咱们的财路!"

王谦沉思良久:"光靠咱们对付不了这帮混混,得联合三个屯子的力量。"

当天下午,牙狗屯的大队部里人头攒动。不仅本屯的猎户来了,青松屯的刘长富和黑水屯的李队长也带着人赶到了。老赵把早上的遭遇一说,众人顿时炸开了锅。

"反了他们了!"刘长富拍案而起,"咱们三个屯上百号壮劳力,还怕几个混混?"

李队长比较冷静:"硬拼不是办法。这帮人有背景,听说龙哥的姐夫是县里的干部。"

七爷抽着旱烟,一直没说话。等众人吵够了,老人家才敲了敲烟袋锅:"我有个主意。"

所有人都安静下来。七爷慢慢说道:"咱们不进城卖鱼了,改送货上门。"

"送货上门?"众人面面相觑。

"对,"七爷眼中闪着精光,"县城不让卖,咱们就卖给周边厂矿的食堂。我认识几个老关系,应该能牵上线。"

王谦眼前一亮:"还可以联系公社,以集体名义跟单位签供货合同。这样就是公对公,混混们不敢插手!"

说干就干。老赵负责跑公社办手续;七爷联系老关系;王谦和于子明则准备样品,去附近厂矿洽谈。

杜小荷挺着肚子给丈夫准备行装:"路上小心,那些人肯定不甘心。"

王谦亲了亲她的额头:"放心,这次我们走大路,人多他们不敢怎样。"

第二天一早,一支特殊的"商队"出发了——三架爬犁装满了冻鱼,由王谦、刘长富和李队长各带一队人护送。老黑狗跑在前面探路,警惕地观察着四周。

第一站是十里外的红星林场。场长尝了他们的鱼,当场签了每周三百斤的订单:"野生鱼比养殖的香多了,工人们肯定喜欢!"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又拿下了煤矿、水泥厂和铁路工区的订单。价格虽然比市场略低,但胜在稳定,还不受混混干扰。

正当三个屯子为找到新销路而欢欣鼓舞时,危机却悄然降临。

二月最后一天的傍晚,王谦刚从林场回来,就被老赵急急忙忙叫到了大队部。七爷、刘长富和李队长都在,个个脸色凝重。

"出事了,"老赵递过一张纸条,"今天下午有人塞到大队部门缝里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纸条上歪歪扭扭地写着:"三天内停止送鱼,否则烧屯!——龙哥"

"猖狂!"王谦气得把纸条拍在桌上。

刘长富咬牙切齿:"我媳妇说,今天有几个生面孔在青松屯转悠,打听咱们的鱼往哪送。"

李队长比较冷静:"这事得报警吧?"

"报过了,"老赵叹了口气,"派出所说没实质证据,只能加强巡逻。"

七爷吐出一口烟圈:"看来得做两手准备。"

当晚,三个屯子的青壮年秘密集合,制定了详细的防御计划。王谦提议组建联防队,轮流巡逻;刘长富建议在屯口设暗哨;李队长则贡献了几把自制的"土炮"——用铁管做的火药枪,声势吓人但不会致命。

杜小荷挺着肚子帮联防队准备干粮和药品。王谦心疼地劝她休息,她却摇摇头:"屯里的事就是咱家的事。我虽不能上阵,但后勤还能帮上忙。"

第三天黄昏,警报终于来了——蹲守在县道旁的杜鹏气喘吁吁地跑回屯:"来了!三辆拖拉机,至少二十号人!"

王谦立刻敲响了挂在老榆树下的铁钟,清脆的钟声在暮色中传遍全屯。男人们抄起家伙迅速集合,妇女和儿童则按计划躲进了大队部的仓库。

"记住,"王谦站在碾盘上嘱咐,"咱们主要是吓阻,别真闹出人命。"

远处已经能看到拖拉机的灯光和嘈杂的人声。龙哥的人显然没料到会遭遇有组织的抵抗——三个屯子的上百号壮劳力手持火把、猎枪和锄头,在屯口严阵以待!

领头的还是那个胖子,见状顿时怂了,躲在人群后面喊话:"别...别误会!我们是来谈生意的!"

"谈生意带棍棒做什么?"刘长富厉声质问。

混混们哑口无言。突然,一个瘦高个从拖拉机上跳下来,穿着呢子大衣,一副干部模样:"乡亲们,我是县供销社的副主任钱友德。你们这样抗拒市场管理,是要犯错误的!"

老赵站出来:"钱主任,我们有公社开的自产自销证明,合理合法。倒是这些人,"他指了指混混们,"强买强卖,还威胁烧屯,该当何罪?"

钱友德被怼得脸色铁青:"胡说八道!谁看见我的人威胁你们了?"

就在这时,杜鹏突然从人群中钻出来,举起一个录音机:"我都录下来了!三天前他们在县道拦车,说要包我们的鱼!"

原来机灵的杜鹏早就留了一手,用王谦从林场带回来的录音机,录下了那天胖子的威胁话语。录音虽然嘈杂,但"不卖也得卖"、"问问兄弟们答不答应"等关键句清晰可辨。

钱友德顿时慌了,转身就要走。王谦一个箭步拦住他:"钱主任别急啊,既然来了,不如到公社派出所坐坐,把这事说清楚?"

"对!送派出所!"众人齐声高呼,声势震天。

混混们见势不妙,丢下棍棒四散而逃。钱友德也想溜,被刘长富一把揪住后领:"钱主任,您可是'领导',得给我们主持公道啊!"

公社派出所连夜审讯,钱友德很快就招了——原来他利用职务之便,和小舅子龙哥勾结,垄断县城的水产市场,从中牟取暴利。这次见三个屯子的冬捕红火,就想如法炮制,没想到踢到了铁板。

第二天一早,县里的吉普车开进了牙狗屯。分管工商的副县长亲自来道歉,承诺严惩钱友德一伙,并保证三个屯子的鱼获可以自由销售。

消息传开,三个屯子欢欣鼓舞。当晚,牙狗屯摆起了庆功宴,青松屯和黑水屯的人都来了。七爷被请到上座,老人家乐呵呵地抿着酒,看着三个屯子的年轻人称兄道弟,其乐融融。

"谦儿啊,"七爷把王谦叫到身边,"这事你办得好。既保住了乡亲们的利益,又增进了三个屯子的团结。"

王谦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都是大家伙的功劳。特别是杜鹏,那录音机的主意太绝了。"

杜鹏被夸得满脸通红,躲到姐姐身后。杜小荷挺着肚子,脸上满是自豪的笑容。

宴席上,三个屯子的代表正式签署了"联合冬捕协议",约定今后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王谦还被推举为联合捕鱼队的队长,负责统筹生产和销售。

夜深了,客人们陆续告辞。王谦和杜小荷站在院门口送客,望着远处连绵的雪山和近处炊烟袅袅的屯子,心中满是欣慰。

"谦哥,"杜小荷轻声说,"等孩子出生了,这世上又多了两个小战士。"

王谦搂住妻子的肩膀:"嗯,教他们打猎,教他们捕鱼,更要教他们守护家园。"

远处传来屯里老人哼唱的古调:

"二月里来风雪狂,

三屯同心战强梁。

不惧权贵护正道,

浩然正气万年长..."

喜欢重生后:带着小青梅赶山在兴安岭请大家收藏:()重生后:带着小青梅赶山在兴安岭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