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不能让他活着回来
东京汴梁城门下,披着夜幕,数万大宋禁军整装待发
兵将队列一侧,张邦昌侍候着自己的主子李邦彦,满眼欣慰的扫视面前的将士
他身前,四个戎装掼甲的武将撑着手,向前微躬着身子,对着李邦彦尽是一脸的恭谦之色
张邦昌侧头瞄了李邦彦一眼,见其面无表情,知道该自己表现的时候到了,坦言对四人道:
“金人围城的时候,不论是朝中还是在野,那么多人诟病你等怯战,是李大人舍命保下的你们的性命!”
“这次西北剿匪,是让你们洗刷身上污名的最佳时机,李大人是顶着满朝文武的压力,才给你们争取来的机会,你等要思衬报效,切不可辜负了李大人一片良苦用心……”
四个顶盔掼甲的武将闻言,本来欠着的身子,躬的更低了
李邦彦见状,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成,和颜悦色道:
“不碍事不碍事……”
“老夫不懂军事,那金人围城时,若没有众位将士浴血拼杀,这一城的百姓岂有今日的性命”
“老夫和这阖城的百姓,念你们的恩泽……”
听到李邦彦如此谦虚的礼贤下士,几个人互相对视一眼,赶紧躬身下跪施礼:
“我等一介武夫,作战不利,全仰仗大人照拂……”
“起来起来……”
张邦昌听到自己主子发话了,赶忙上前一一搀起
“几位将军不要有过多的压力,朝中的事,老夫替你们顶着!”
“但这剿匪安民,乃是吾辈分内的事,就全仰仗,仰仗几位将军了……”
说着话,李邦彦缓缓抬手,向着几个武将的方向躬身一礼,
……
不光是四个人受宠若惊,连一旁不远处的将士看到这一幕,那李邦彦与张邦昌两人的态度间的反差,在视线中形成鲜明的对比,李邦彦在张邦昌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的平易近人
……
几个人之间互相行礼之后,李邦彦缓缓抬手,送别上四军将士队列出城
李邦彦张邦昌二人站在街角处,遥望这浩浩荡荡出城的禁军,眼神中均流露出复杂多变的情绪
直到最后一列将士慢慢远去,李邦彦才缓缓开口:
“子能……你知道我为什么非要让上四军出城……”
张邦昌听见李邦彦的声音,赶忙躬身一礼:
“大人是为了能尽快的替官家解了那西北的燃眉之急?……”
别说李邦彦精明一世,此时就是有个孩子站在旁边,也能看得出张邦昌在故意装傻献媚
可就是这份献媚,看在李邦彦的眼里,就是分寸
“我闻听,那镇朔军中人,竟然在其治下,实行半税!……家中无壮劳力者,竟然还免税!……”
“这人想干什么!”
说着话,李邦彦本来和颜悦色的脸上,已经浮现了一抹瘟怒
“大人忧虑的是!这种乡野匹夫,一朝得势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是该好好敲打敲打!”
李邦彦闻言,轻轻叹了一口气:
“我本以为,就是一隅的匹夫而已,好歹就打发了,但是那种师道麾下的西军,竟然战他不能……”
李邦彦听到这,心里猛的咯噔一下!态度从谦卑向愧疚急转直下!
“唉……都怨下官不学无术,若是下官懂军事,便可为大人分忧,平定那西北一隅,免得大人无谓的烦忧……”
李邦彦闻言,也没搭茬,向前缓缓走了两步,目光向轿子的方向远眺
张邦昌敏锐的观察到这一丝的动态,赶忙回身对着轿夫呼喊:
“回府”
……
李邦彦府中后院偏隅一小院内,
身着一身黑衣的李良,一脸焦急的立于李邦彦书房门口,能看得出,他心中此刻无比迫切的想要见到自己的主子
这是全府上下李邦彦唯一赐予他一人的特权,平日里不要说在书房里外徘徊,就是进这个院子都得丢了性命
李良正在书房门口焦急的等候,就听见套院外淅淅索索的脚步声由远而近
听见脚步声的李良瞬间俯身,警觉的分辨着脚步声的主人……
不多时,李邦彦出现在小院的院门处,他自然看到了一脸焦急的李良
“什么事!”
李邦彦一改刚刚在人前的谦和,神色凝重的质问道:
“主人……”
李良向着书房门口处做出一个请的手势
李邦彦见状知道自己这手下生平谨慎的性子,也不做过多询问,快步走进书房:
“主人,那西军,降了镇朔军!……”
说着话,李良一脸愧疚胆怯的猛然跪倒
只是一句话出口,李邦彦一张老脸上皆被惊慌所占据:
“降了?……”
听到李邦彦不可置信的重复追问,李良更加惶恐,趴在地上哆哆嗦嗦的汇报:
“军中内线传来消息,那种师道杀了一众监军太监,降了镇朔军……”
“是打完,没打过,降了?还是直接就降了!”
李邦彦不敢相信自己耳朵听到的消息,这消息对于他来说太过于雷人
那种师道虽与自己不是一路人,但若论战力,这西军绝不是草包,尤其是那种师道一直以来的所作所为,怎么看也不像是卖主求荣的人,怎么会降了
“事发突然,军中暗线来不及了结种师道兄弟俩,至使事态发展超出主人预料,属下该死……”
李良浑身颤抖的匍匐在地,恐惧的甚至不敢抬一下头,只听得李邦彦像是质问,又像是在喃喃自语:
“这西军……是李纲所荐,若是出了卖主求荣之徒,那李纲……”
想到这,李邦彦竟不自觉的笑出声……
“李纲啊李纲……与老夫针锋相对时,你可曾想到,你也有今天……”
李良听到自己主人喃喃自语般的嘀咕,从信息中他能听得出来,这西军投敌的举动,还间接的帮自己主子构陷了政敌……
不等李良想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李邦彦回首快步走到李良身边道:
“你现在速速带贴身的心腹去李纲营中,相机行事,记住,不能让他活着回到汴梁城!”
……
月黑风高下的独桥上,一中年人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做垂钓状,端坐于桥边,周身氛围死寂
一阵夜风吹过,李良一席黑衣,披着月色,快步接近
……
两人身影相交的一刻,李良不露声色的将一个曲卷的纸团,投入桥边的鱼篓中,身形从容的淡去
垂钓的中年人从容的在鱼篓中掏出纸团:
“西军降,镇朔军一路东进,李邦彦命我去监视李纲,伺机捕杀……”
中年人缓缓抬头,月色慢慢映照着他的侧脸
此时即便再熟悉的人,也辨认不出,这是那御史中丞的秦桧,秦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