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进攻方向
冈村宁次收缩防线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衡阳会战日军损失太重了。3个师团全军覆没,第58师团也几乎全军覆没,带来的后果是,即使有兵源,也会因为无合格骨干力量,组建的军队无法形成战斗力。不收缩防线,日军防守就会到处是漏洞,被国军击溃一点,就可能造成全线动摇,冈村宁次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同时他也希望国军在收复了部分失地后能停下进攻的脚步,让第11军能得到喘息之机。
陪都重庆全城陷到狂热之中,到处都是庆祝胜利的人群。自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来,国军还从未取得到如此大胜,不但消灭了大批日军,还收复了多处失地。第6战区收复宜昌,使得重庆的安全更有了保障。西南大后方民众进步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念。
常申凯这两天心情都好了很多,胜利者不接受遣责,美国政府及总统罗斯福的电文措辞都客气了许多。美军在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战役也取得了胜利,美军准备群岛为基地轰炸日本本土,破坏其工业生产能力。同时美军放弃了在中国沿岸登陆计划,而选择进攻菲律宾。菲律宾作为美国曾经的殖民地,占领菲律宾为既能切断日本与东南亚的资源通道,又能利用群岛作为海军基地。麦克阿瑟曾从菲律宾撤退,重返该地具有个人和国家的双重复仇色彩。
美国政府与国府进行了沟通,要求国府继续进攻,拖住更多的日军,阻止日军派更多的部队进入太平洋战场,减轻美军太平洋战场压力。常申凯原则上答应了美国政府的要求,但也提出加大援助物资的数量及中印公路的运量的要求,也要求美国政府提供相应的资金贷款援助。美国政府满口答应,关于常申凯与史迪威的矛盾处理上,美国政府选择答应了常申凯的要求,更换中国战区参谋长人选。国府投桃报李,请求美军训练更多的美械师。他从此次长衡会战中也看出来了,美械部队新3军、新6军、第5军、第8军、第71军、第74军在战役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美械部人与国内部队相比,无论在战斗意志,还是战斗能力上都更胜一筹。能提升部队战斗力的事干嘛不做,至于美军对国军的影响,常申凯相信只要自己操作得当,这完全不是问题。
国府军委会高级将领开会,讨论下一步国军的进攻方向。国军收复了部分失地后,国党中有不少人认为见好就收,不要和日军硬碰硬,要保存国军实力有利于战后规划。常申凯也是没有这样的心思,但考虑到这是美军要求,而且事关战后国际上利益分配的问题,国府选择了进攻。延安在黄河以北敌后根据地发展很好,这刺激到到了国党,国党有意限制,但效果不佳,此次选择进攻也有相互较劲的意味。
军委会会议上,还讨论了另外一个议题:新疆盛世才的问题。从获得的情报国府得知,盛世才又开始左右横跳,其试图以“中共分子”或“日本间谍”罪名逮捕国民党人员,并请求苏联出兵驱逐中央军,但遭苏联拒绝。苏联不信任此人,还将此事通报了国府,其部下也拒绝执行进攻中央军的命令。由于长衡会战的胜利结束,国军机动兵力有了些富余,军委会决定空运第5军到迪化,同时为弥补新疆中央军兵力不足的问题,调青海马步芳一个骑兵师进驻新疆,以防不测。国府是既防盛世才,也是防苏联,国府对苏联也是充满警惕。
关于国军的下一步攻击方向,军委会上有了分歧,陈诚主张攻击武汉日军第11军,趁其虚弱,攻取荆襄。白健生则建议加强第5战区力量,攻击第11军与豫中日军结合部,第5战区目前还掌握着确山至信阳段,第5战区加强力量后,可彻底切断日军两部之间联系。之后是向北恢复豫中还是向东跨过黄泛区都非常方便。何应钦则认为应加强第1战区力量恢复豫中会战失地。三人都各自的理由,常申凯一时无法决定,但接下来白健生一番话让他下定了决心。
白健生言道,日军肯定预判我军会攻击第11军,会做出针对性部署,况且攻城也必将损失我军大量力量。而加强第五战区力量则不同,可以出奇不遇。美军不是要轰炸日本本土吗,我们把轰炸机移到老河口从发,轰炸完日本本土后,日军必将报复,我军可以以逸待劳,消灭日军有生力量,之后再从鄂北、豫西出发,向东、向北攻击日军,阻力会小很多。
大兴安岭密营,李振华也收到了山东军区转发过来的长衡会战资料,并附带了延安总部一份情报,情报内容是国府军委会开会的简报。李振华眼中冒出精光,国军第5军、马步芳骑兵师进驻新疆,在他看来是好事,让他看到了解决心中难题的一束亮光。
8月中旬,杜聿明随第5军先头部队第200师很快空运至迪化,并迅速接管了迪化城防。国府命令朱绍良、徐恩曾护送盛世才乘专机经兰州飞往重庆,迫使盛世才最后交出权力就任国府农林部部长,同时任命吴忠信为新疆省政府主席,杜聿明就任新疆警备司令,全面接管了新疆的军事力量,随着第5军余部、马步芳骑兵陆续抵达迪化,新疆彻底落入国府手中,新疆盛世才时代结束。
李振华致电山东军区转总部,建议新疆我党掌握的力量采取低调发展的路线,尽量避免新疆事态激化,李振华认为以目前抗日的大形势下,不适合在新疆有大动作,这对抗日统一战线不利,对整体抗战不利。国军精锐第5军进入新疆,意味着国府针对新疆动荡将采取强硬的措施,李振华希望我党新疆力量不要去触这个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