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设想新交通工具
鸣人的设想中的交通工具目前有:第一种:轨道车。
特点:双核驱动悬浮: 车厢底部铭刻着螺旋状(鸣人特色)与勾玉状(佐助特色)交织的复合查克拉回路。
它并非单纯磁悬浮,而是鸣人的“查克拉涡流”提供基础升力与推进。
佐助的“雷遁导引技术”精确控制悬浮高度、轨道吸附与能量流向,形成稳定的“查克拉共鸣悬浮”。
悬浮时,轨道与车厢接触点会激发出金色的螺旋光晕(鸣人)与紫色的电弧(佐助)。
可以沿地面轨道循环运行,停靠所有星港层主要节点。
外观设计:
车厢主体为深空蓝或银灰色(两种颜色),辅以亮橙色(鸣人/九尾)的螺旋线条与紫色(佐助/雷遁/须佐能乎)的闪电状纹饰贯穿车身。
车头设计融合了漩涡状进气格栅(鸣人)与锐利的楔形轮廓(佐助),车尾灯光呈现勾玉排列(佐助)。
车厢连接处有查克拉传导形成的、如同“须佐能乎肋骨”般的能量骨架(佐助)包裹,内部却散发着温暖的金色光芒(鸣人),象征外冷内热的守护。
功能:大众通勤工具,适应高人流物流交汇需求。
不过具体管这个交通工具叫什么名字还要跟佐助商量一下。
交通工具二:九尾查克拉飞艇
特点:九尾查克拉核心驱动: 核心是模拟九尾查克拉的“阳遁查克拉聚变炉”。
引擎喷射出炽热如九尾查克拉外衣的橙红光焰,高速飞行时船体轮廓仿佛包裹着一层查克拉狐影。
外观设计: 流线型设计融合九尾狐首特征,尾部有如同九条查克拉尾的导流/稳定翼。
主色调橙黑,漩涡标识醒目。
垂直起降与超高速巡航: 强大查克拉喷射实现垂直起降,空中速度远超常规飞行器。
阳炎护盾: 船体表面覆盖由阳遁查克拉形成的坚韧护盾,抵御恶劣空域环境。
功能:快速运输: 承担星港层之间、人员投送、紧急物资运输、重要人物接送任务。
远程跨域航行: 具备极长续航,是能从零域达到其他国家。
移动指挥节点(特殊情况下): 大型号可作空中指挥中心。
力量象征: 是鸣人力量与意志的具象化体现,航行本身即传递着“鸣人”公平的信念。
鸣人决定具体的名字等一会佐助醒来了,让对方取一下好了,自己在取名这方面真的没天赋。
鸣人有了两种交通工具的大致设想,便动手开始制作,毕竟这种事情拖着也没必要。
鸣人直接用飞雷神移动到终结谷。
鸣人深吸一口气,双手瞬间结印,速度快得留下残影。
“多重影分身之术!”
“砰!砰!砰!砰!砰!砰!……”
刹那间,数以百计、千计的金色身影如同爆炸般充斥了整个终结谷的底部空地!
每一个影分身都继承了鸣人此刻的兴奋与专注,眼神锐利如刀。
不需要过多指令,他们瞬间理解了本体的意图。
“兄弟们!开工了!”
上千个鸣人齐声大吼,声浪震得瀑布水雾都为之一滞。
一部分影分身如同金色洪流般冲向终结谷周围的岩壁和森林。
他们的双手覆盖上浓郁的九尾查克拉,或化爪,或成拳,狠狠击向山岩巨木!
“轰隆!”
坚硬的岩石在阳遁查克拉的冲击下如同豆腐般碎裂,被精准地剥离、塑形。
粗壮的巨木被连根拔起,在查克拉的包裹下迅速被剥离树皮、分解成规整的木料单元。
金属矿石被从岩层中硬生生“提炼”出来,在高温查克拉的熔炼下瞬间化作滚烫的金属液流。
又在影分身精准的查克拉控制下冷却成型为各种规格的板材、骨架、管道。
整个终结谷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由查克拉驱动的露天工厂。
岩石、木材、金属在鸣人影分身们狂暴而精准的力量下,被迅速拆解、提纯、塑形,化作最基础的建造材料。
整个过程充满了力量感与破坏性,却又在鸣人强大的意志控制下,朝着建设的目标狂飙突进。
这时候鸣人本体回到了他和佐助住的山洞里面。
山洞内弥漫着破晓前特有的清冽与沉静。
漩涡鸣人轻巧地闪身进来,仿佛怕惊扰了这片安宁,更怕吵醒了里间沉睡的人。
他深吸一口气,晨间微凉的空气带着泥土和岩石的气息,让鸣人感觉很舒服。
目光下意识地飘向内室那扇简陋的门帘——佐助还在睡。
“好嘞,开工!”
鸣人搓了搓手,脸上是藏不住的干劲,心底却涌动着一股特别的温柔。
他熟练地点燃了灶台上的小炉,深褐色的陶锅里注入清水和干燥的鲣鱼花。
不多时,一缕带着海洋气息的、沉稳而鲜美的暖香便开始在空气中氤氲开来,这是所有美味的基底。
他小心翼翼地拉开冰箱门,尽量不让门轴发出噪音。
昨晚就分门别类腌好的食材:闪着银灰光泽的秋刀鱼,鱼身被细密的海盐和清冽的酒液浸润了一夜。
碧绿的青江菜,用盐和柚子皮轻轻揉搓过,显出脆生的姿态。
嫩滑如凝脂的豆腐,静静沉在冷水中;还有那一小堆圆润饱满的番茄。
佐助那家伙,总是嫌弃刚从冰柜拿出来的番茄太凉,口感不好。
鸣人特意没把它们放进去,此刻它们正依偎在离灶台不远、被炉火余温烘烤着的石台上,表皮微微泛着暖意。
第一道主菜是味噌秋刀鱼。
这鱼可是昨天影分身们在山涧里守了大半天的成果,新鲜得仿佛还带着溪水的活力。
鸣人将它取出,用厨房纸吸干多余的水分,指腹感受着鱼身的紧致。
锋利的刀尖斜斜切入银亮的鱼皮,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三道漂亮的刀痕瞬间绽开,便于入味。
他取来小刷子,蘸上琥珀色的淡口酱油,细致地涂抹鱼身。
炭炉里的火苗跳跃着,舔舐着铁网,当鱼皮接触滚烫铁网的瞬间。
“滋啦——”一声悦耳的脆响在寂静的山洞里格外清晰,鱼皮迅速卷曲、焦黄,油脂被逼出,散发出原始而诱人的焦香。
鱼皮“滋啦”绽开时,鸣人拿出两个小陶钵。
深棕色的赤味噌厚重浓郁,米白色的白味噌则柔和清甜。
他用小勺精确地按三比一的比例调和,再加入一点点磨得极细的新鲜柚皮碎末。
鱼烤到七分熟,味噌薄薄覆上去,再烤十秒——味噌的焦香与鱼油混成一股勾人的味道。
第二道菜是佐助的“专属回忆”——番茄厚蛋烧。
鸣人记得他偶尔提起过,宇智波族地附近那家小店的味道。
他拿出珍藏的、品质极好的鸡蛋,蛋液金黄澄澈。
为了追求那难以言喻的“旨味”,鸣人毫不犹豫地舀了一小勺还在咕嘟冒泡的鲣鱼高汤加入蛋液,再撒上一点点细盐。
精心烘暖的番茄被切成极细小的丁,红宝石般散落在金黄的蛋液里。
平底锅烧热,刷上薄油,倒入第一层蛋液。
待底部凝固表面尚带湿润时,便撒上一些番茄丁,用筷子小心地卷起成筒状,推到锅边。
再倒入蛋液,轻轻抬起之前的蛋卷,让新蛋液流入下方,重复这个过程。
每卷好一层,他都会用刷子蘸取微甜的味醂,轻轻刷在表面,增添光泽和一丝清甜。层层叠叠,耐心十足。
最后出锅,用湿润的刀切成六段,每一段的断面都如同精心描绘的画卷。
金黄松软的蛋层间,镶嵌着融化了的、橘红色的番茄丁,边缘浸润着味醂的微光,果然像极了被夕阳染透的、层次丰富的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