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谁让你们世家子弟瞧不上县学
这不是书,这是把衙门里的那些弯弯绕绕,那些世家子弟生来就懂的门道,掰开了,揉碎了,明明白白塞到了他手里!
他紧紧抱着这套书,如同抱住了溺水时唯一的浮木,对着属官深深一揖,腰杆却在不自觉中挺得笔直。
王二也领到了书,他识字不多,但看着里面清晰的图示和分明的条目,尤其是看到“斗殴致伤案医药费计算标准及调解流程”时,激动得直拍大腿:“远哥儿!神了!这书真神了!连赔多少钱,怎么劝架都写得一清二楚!咱们……咱们真能跟那些少爷们掰掰手腕了!”
周围的寒门学子们无不如此,小心翼翼地用最干净的布包好书,紧紧搂在怀里,脸上是混杂着激动和难以置信的光彩。
压抑的欢呼瞬间爆发,震得屋顶的积灰簌簌落下。
无数双带着冻疮,沾着泥灰的手争先恐后地伸向木箱,小心翼翼地捧起属于自己的那套书。
张远只是粗略的翻看了一遍,便已经认识到此书的珍贵。
他紧紧抱住那套沉甸甸的书,指关节因用力而发白。
冰凉的封皮贴着滚烫的胸口,他深吸一口气,崭新的油墨和纸张气味涌入鼻腔,带着一种近乎神圣的希望力量。
他猛地回头,看向同样激动得满脸通红的王二,两人眼中都燃着同样炽烈的火焰。
“远哥!有这书,府试,咱拼了!”王二嗓子都喊劈了。
务本坊,安邑坊的街巷里,第一次不是因为苦难,而是因为希望,弥漫着一种沉甸甸的暖意。
然而,这股暖流对于高踞在平康坊,崇仁坊深宅大院里的世家而言。
起初不过是几声充满不屑的嗤笑。
“还《贞观实务通鉴》?”
几个正在诗会的世家子弟,得到消息之后。
崔鸣渊端起冰镇葡萄酒,却是嘲笑道:“呵,东宫这是黔驴技穷了吧,以为县试凭借一套《三年科考》让寒门上了位。”
“便以为再出一套类似的书,就能彻底连府试也把控了?”
“当真是笑话,我等世家可是已经打通了上下一切关节,就等这府试上大放异彩呢!”
“结果这东宫还在弄这等糊弄泥腿子的玩意儿?”
“崔兄说的没错!”一旁的卢昭麟也笑着说到:“实务之道,存乎一心,贵在机变,岂是死书能框定的?”
“我倒要看看......”姓卢的也端起酒杯,一脸不屑的宣扬道:“府试上,且看泥腿子捧着这宝典,能答出几分人样!”
围绕着二人的其他几个世家子弟顿时哄笑起来,一个个脸上也全都满是不屑。
有一个更是撇嘴道:“明远兄兆麟兄高见!”
“衙门实务那是咱们世家子弟从小耳濡目染!”
“一帮泥腿子想凭借几本书便在这方面压咱们一头,那颗真是想多了!”
“当真以为衙门那繁杂沉疴的实务,是几本书就能完全概括的?”
“真是笑话......”诸多世家之人听到这个消息,一开始还有些瞧不上。
可是后来......
还是有人忍不住打探了一下这《贞观实务通鉴》的虚实之后。
结果这一打探,却是立马就坐不住了!
崇仁坊,清河崔氏别院密室。
崔敦礼脸色铁青,面前摊开的,正是管家费尽心机,花了重金从一个万年县学寒门学子手中“借阅”来的《贞观府试实务通鉴》。
旁边还放着一份誊抄的东宫谕令副本。
太子的谕令倒是不重要,崔敦礼一页一页翻看着面前的书册。
可是他越翻,那脸色却越是阴沉。
书页哗哗作响,上面一条条清晰无比的实务操作标准,得分扣点详解,像一把把冰冷的尺子,精准地量度着每一个可能的操作空间。
“釜底抽薪…好一个釜底抽薪!”崔敦礼的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干涩嘶哑,“判案,钱粮,河工…每一步都钉死了!有了这书,阅卷官还怎么动手脚?稍有偏差,就是授人以柄!”
“好一个《实务通鉴》!好一个唯一评判标准!”崔敦礼的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带着刻骨的寒意,“李承乾……还有他背后那个高人!这是要把我世家子弟架在火上烤!”
崔知温在一旁,脸色同样难看:“父亲,此书内容……太狠了!将衙门里那些弯弯绕绕的门道,全都摊开了摆在了明面上!判卷有了这铁尺子,我们之前打点那些阅卷官……怕是要大打折扣!他们再想偏袒,也得掂量掂量那‘存档备查’四个字的分量!”
“何止大打折扣!”崔敦礼猛地一拍桌子,“若按此标准严格执行,那些泥腿子有了‘最优解’的答案去背,分数绝不会低!而我们的人,就算答得再好,若被阅卷官‘严判’挑刺,分数也高不到哪去!此消彼长……府试上榜的寒门人数,恐怕……”
他没说下去,但密室中所有人都感到一股沉重的窒息感。
县试榜首被寒门摘走已是奇耻大辱,若府试再让寒门大面积上榜,世家的脸面将彻底扫地!
“不能坐以待毙!”崔知温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我们也得弄到此书!而且要快!让族中子弟立刻研习!他们基础好,有了这‘标准答案’,定能压过那些只会死记硬背的泥腿子!”
“说得轻巧!”一个负责族学的长老苦笑,“书呢?东宫只免费发给县学寒门生员!”
“而且我还悄悄派我家老三去万年县县学试过!”
“结果那老教榆竟然说什么东宫数日前就已经核对过县学学子名录”
“所以,我们的人,要么没入学籍,要么身份不符!”
“现在就算如了县学,县学也不会又免费的的《贞观实务通鉴》发放。”
“通过县学获取此书这条路子,算是彻底堵上了。”这族老一脸懊悔的说着。
“更重要的是,这书不像此前的《三年科考》,在市面上根本买不到!”
“就族长您手里这套,还是我找了个寒门小子重金买来的,足足五十贯钱的天价!”
“都能在外城买个小院子安家落户了!”
“买不到?”崔敦礼眼神一凝,“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派人去!不管花多少钱,也要弄几套回来!先让族中最顶尖的子弟研习,再想办法复刻!三个月……如果不惜代价,时间上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