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奇林探幽入桃源
且说自欧阳剑之事后,过了几日,清悦与武艺方才回到清泉山庄。清洛得知欧阳剑似乎并未离世,心中的悲戚竟不知不觉间淡了几分,不再如之前那般痛彻心扉。
清悦见姐姐这般,以为她已然从痛苦的泥沼中走出,心中很是欢喜。这日,阳光明媚,微风轻拂,二人相伴来到奇林坡。奇林坡乃是清洛平日里最能放松身心之处,此地风光旖旎,景色如画,宛如人间仙境。坡上的村民们纯朴又可爱,他们的笑容如同春日暖阳,温暖人心。
二人与周礼先生一同来到学堂。只见学堂坐落于坡上一处开阔之地,青瓦白墙,古朴典雅。学堂的大门上方,高悬着一块匾额,上书“育德堂”三个大字,笔锋刚劲有力,透着一股庄重之气。走进学堂,院内栽满了松柏,枝干苍劲,郁郁葱葱,仿佛在默默守护着这一方知识的净土。
学堂的教室宽敞明亮,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孩子们正端坐在桌前,认真诵读着诗书,那朗朗的读书声清脆悦耳,如同一曲美妙的乐章,在空气中回荡。清洛站在教室门口,静静聆听着,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眼中满是对孩子们的期许。
在那古朴的“育德堂”内,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下斑驳的光影。周礼先生身着一袭素色长袍,头戴方巾,面容和蔼却不失庄重,正站在讲堂之上,为孩子们授课。
他手持书卷,目光温和地扫过台下那一张张稚嫩而专注的脸庞,缓缓开口:“今日,吾与诸生共习《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乃至理名言,诸君当铭记于心。”周礼先生的声音醇厚而沉稳,仿若带着岁月的沉淀,在教室里悠悠回荡。
孩子们挺直了脊梁,双手规矩地放在桌上,眼睛紧紧盯着周礼先生,眼神中满是对知识的渴望。其中一个扎着双髻的孩童,微微歪着头,似在细细琢磨着话语中的深意;另有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口中念念有词,像是在反复咀嚼这些字句。
周礼先生见状,微微一笑,放下书卷,踱步来到孩子们中间。他轻轻拍了拍那个扎双髻孩童的头,说道:“思明,你且说说,对这几句作何理解?”思明有些羞涩地站起身来,小脸涨得通红,怯生生地说道:“先生,弟子以为,这句话是说学习之后时常温习,是件快乐的事;有朋友从远方来,也是高兴的;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便是君子。”
周礼先生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点头道:“思明所言极是。然此句之意,远不止于此。学习,乃修身之道,常习之,可日有所进,此为一乐;朋友不远千里而来,共叙情谊,分享学识,此又一乐;为人处世,难免遭人误解,若能不怨不怒,坚守本心,方显君子风范,此乐更深沉也。”
孩子们听了,纷纷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不住地点头。周礼先生回到讲台,拿起书卷,继续说道:“诸君求学,不仅要明其字,更要悟其理,方能学以致用,修身齐家。来,随吾一同诵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孩子们齐声诵读,那清脆而响亮的声音,仿佛带着无尽的希望与活力,从“育德堂”中传出,在奇林坡的上空久久回荡。
清悦生性不喜读书,不多时便觉得乏味,于是独自一人早早从后门离开了学堂。她漫步来到山林,只见漫山遍野,繁花似锦,五彩斑斓的花朵争奇斗艳,芬芳四溢。微风拂过,花朵轻轻摇曳,仿佛在向她点头致意。清悦深吸一口气,那清新的花香沁人心脾,令她心情格外舒畅。
正在这时,一只雪白的小兔子从林子里蹿了出来。小兔子浑身毛茸茸的,两只耳朵高高竖起,红宝石般的眼睛滴溜溜地转着,可爱极了。清悦见了,顿时童心大起,忍不住追了上去。她一边追,一边笑着喊道:“小兔子,你别跑呀!”然而,她只顾着追逐兔子,不知不觉间,竟来到了林间深处。
此处别有一番天地,只见青山环抱,绿水潺潺。一条清澈见底的湖水宛如一条碧绿的丝带,蜿蜒在山谷之间。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闪烁着金色的光芒。清悦走近湖边,只见湖底的沙石、水草清晰可见,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时而跃出水面,时而穿梭于水草之间,溅起一串串晶莹的水花。
湖水中央,有一只小船随波荡漾。船上的船夫瞧见清悦,高声喊道:“姑娘,你要去对面的桃源村吗?”清悦抬眼望去,只见那小船在湖面上摇曳生姿,仿佛在召唤着她。她心中一动,笑道:“可以啊!”
于是,清悦轻盈地踏上小船。船夫轻轻摇起船桨,小船缓缓驶向湖心。清悦坐在船头,感受着拂面的微风,望着四周如画的美景,心中不禁陶醉其中。湖水清澈透明,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天空、山峦和树木,美轮美奂。
不多时,小船便来到了对岸。清悦踏上岸,眼前的桃源村宛如一幅古朴的画卷,徐徐展开。村口,几棵古老的大树枝叶繁茂,仿佛是村庄的守护者。树下,几位老人正悠闲地坐着聊天,脸上洋溢着祥和的笑容。
走进村子,一条石板路蜿蜒穿过整个村庄。道路两旁,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一座座茅屋,茅屋的烟囱里,正冒着袅袅炊烟。村中的孩子们在道路上嬉笑玩耍,他们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悦耳。村子的中央,有一口古井,井边围着几位村妇,她们一边打水,一边唠着家常,脸上洋溢着朴实的笑容。
清悦漫步在村子里,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祥和,没有尘世的喧嚣与纷争。她心中暗自惊叹,没想到世间竟有如此世外桃源。
“这桃源村,当真如仙境一般。”清悦不禁喃喃自语,脸上露出陶醉的神情。她沿着石板路继续前行,欣赏着沿途的美景,心中充满了惊喜与好奇。
不知不觉间,清悦来到了村子的尽头。此处有一座小小的庭院,庭院的门半掩着,从里面传出阵阵悠扬的琴声。清悦心中好奇,轻轻推开院门,只见院内一位身着素衣的女子正坐在琴桌前,专注地弹奏着古琴。女子面容秀丽,神色温婉,仿佛与这桃源村融为一体。
清悦静静地站在一旁,聆听着那美妙的琴声。琴声如潺潺流水,又似黄莺啼鸣,时而婉转悠扬,时而激昂澎湃。清悦听得如痴如醉,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一曲终了,女子缓缓抬起头,看到清悦,微微一愣,随即展颜一笑,说道:“姑娘,你是何人?为何会来到这桃源村?”清悦赶忙行礼,说道:“我叫清悦,偶然间来到此处,被姐姐的琴声所吸引,冒昧打扰,还望姐姐恕罪。”
女子微笑着起身,说道:“无妨。这桃源村平日里鲜有人至,今日能有姑娘前来,也是缘分。我叫婉娘,不知姑娘从何而来?”清悦便将自己从清泉山庄来此的经过,简略地说了一遍。婉娘听完,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说道:“原来如此。这清泉山庄我也曾听闻,乃是一处富贵之地。只是,我这桃源村虽比不上山庄繁华,却也有着独特的宁静。”
清悦笑道:“姐姐所言极是。我初来此地,便觉这里宛如世外桃源,宁静祥和,让人心旷神怡。”婉娘说道:“姑娘若喜欢,不妨多留些时日。”清悦心中一动,她确实对这桃源村心生喜爱,只是不知姐姐清洛那边……
清悦思索片刻后,说道:“多谢姐姐好意,只是我此次出来,未曾告知姐姐,恐怕她会担心。待我回去告知姐姐一声,若姐姐允许,我定再来叨扰。”婉娘点头道:“如此也好。只是这桃源村地处偏僻,姑娘往来可要小心。”
清悦应道:“多谢姐姐关心,我会小心的。”说罢,清悦与婉娘又交谈了几句,便告辞离开。她沿着原路返回,心中满是对桃源村的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