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乏力
长姐可算是要生了。
沈挽迫不及待想见到小外甥,只是想到前世生产之痛,长姐肚子那么大,孩子绝不会小,还不知道要吃多少的苦头。
这会儿已经是傍晚了,沈挽没法去昭平伯府,希望明天一早起来,就能收到昭平伯府送来的好消息。
这一夜,沈挽都在替长姐祈福,希望能母子平安。
早上醒来,珊瑚银钏进屋伺候,沈挽起床就问道,“昭平伯府可派人来报喜了?”
珊瑚摇头,“还没有……”
昭平伯夫人知道她记挂长姐,要是生了,肯定会第一时间派人来向她报喜。
沈挽也知道生孩子快不了,尤其长姐是头胎,生的慢的,生三天三夜的都有。
但不知为何,沈挽就是隐隐心不安,担心长姐生产会不顺利。
女子生产,一只脚踏入鬼门关,不能不担心,长姐的命好不容易才保住,沈挽不希望有任何的闪失。
用过早膳,沈挽就要去昭平伯府,谢景御不方便陪她一起,让陈平护送。
只是沈挽出府时,眼皮跳的厉害,心也慌乱的不行,像是要出事的预感。
沈挽一只脚都迈出门槛了,转身吩咐周管事,“派人进宫请赵院正,让他去昭平伯府。”
周管事知道昭平伯世子夫人在生产,但要有事,昭平伯府会给他请太医的,用不着世子妃请赵院正啊。
但沈挽的丫鬟病倒,赵院正都来看了,也算是随叫随到了。
周管事应下,赶忙让人拿着王爷的帖子去太医院请赵院正。
沈挽带着珊瑚银钏,坐马车去昭平伯府。
昭平伯府小厮看到靖北王府的马车,就知道是沈挽来了,靖北王世子妃和他们世子夫人姐妹情深,肚子都这么大了,还赶来昭平伯府等世子夫人生产。
小厮赶紧过来帮着搬踩脚凳,珊瑚从马车里出来,就问道,“我家大姑奶奶生了吗?”
小厮摇头,“还没生。”
沈挽迈步进昭平伯府,丫鬟带路,沈挽去沈妤住的院子。
才走到院门口,就看到云氏出来,云氏一脸担忧,“你怎么也来了?”
沈挽道,“我不放心,来看看。”
云氏道,“娘在这里,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产房你也不能进,你回去吧。”
云氏怕沈挽听到沈妤的叫疼声,回头会害怕,影响腹中胎儿。
要沈挽没经历过生产之痛,她肯定会怕,可她前世都生过两个孩子,还能怕吗?
沈挽道,“我不怕,我都来了,娘忍心让我白跑一趟吗?我要看到小外甥再回去。”
沈挽性子倔起来,那也是几头牛都拉不动的,云氏也就没执意要沈挽回去了。
若非沈挽,沈妤早就命丧悬崖底下了,沈挽是沈妤的福星,有沈挽在,云氏也会心安几分。
院子里,昭平伯世子和昭平伯夫人都在。
昭平伯世子急的直来回走。
昭平伯夫人手在颤抖。
皆是一脸焦急。
沈挽给昭平伯夫人见了个礼,昭平伯夫人都有些惶恐,沈挽不是沈暨和云氏亲生,云氏又一直格外让沈挽孝敬蔺老太傅蔺老夫人,昭平伯夫人还能猜不到沈挽的身份。
即便没有认祖归宗,那也是皇上最宠爱的公主,哪能纡尊降贵给她行礼,但她给沈挽行礼也不行。
昭平伯夫人道,“世子妃和妤儿姐妹情深,令人感动,你这身子重也不能久站,去正堂等吧。”
沈挽道,“我待会儿再去。”
她陪云氏等一会儿,然后就发现昭平伯府怕有闪失,以防万一,也请了大夫。
只是没怎么听到沈妤叫疼声,沈挽越发不安。
约莫一刻钟,云氏让沈挽进屋,沈挽也有些站不住了,然而就在她转身时,门打开了,稳婆出来道,“情况不妙,产妇肚子太大,宫缩乏力,难产了,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云氏脸色惨白,摇摇欲坠。
稳婆这话是要他们想好是保大还是保小。
昭平伯世子问道,“这话是什么意思?”
稳婆道,“再生不下来,不止孩子保不住,大人也危险,若只能保一个人,你们是要保大人还是……”
“保大人!”
昭平伯世子声音颤抖。
这个选择,在沈挽意料之中。
沈妤出嫁后,昭平伯世子蹉跎几年都没有议亲,他要以子嗣为重,孩子早满地跑了。
昭平伯夫人则道,“快让大夫进去看看。”
大夫在正堂喝茶,闻言,赶紧把茶盏放下,拎着药箱子就进了产房。
见云氏脸色苍白,沈挽道,“娘,长姐不会有事的……”
只要稳婆保沈妤,沈妤不会有事,可孩子怎么办?
怀胎十月,好不容易熬到要生了,最后保不住,做娘的怎么受得了这个打击。
她这个女儿怎么就生的这么命苦。
云氏心疼的眼泪在眸底打转,却帮不上什么忙。
在子嗣面前,昭平伯世子能选择沈妤,云氏就很感激了,女子出嫁后,生产时遇到两难抉择,由婆家说了算,哪怕她在这里,要昭平伯府铁了心保孩子,她这个做娘的都不一定能拦得住。
大夫进产房,不到半盏茶的功夫,稳婆又出来了,是另外一个稳婆。
对于沈妤这一胎,昭平伯府很看重,因为肚子大,怕生产不顺,昭平伯府请了两个稳婆接生。
稳婆道,“大夫施针,但也没什么用,你们尽快做决定吧。”
昭平伯世子道,“我说了,保大人!”
声音很大,吓了稳婆一跳。
稳婆替人接生,这样的事都是长辈拿主意的,昭平伯夫人和云氏没说话,稳婆不知道该不该听昭平伯世子的,多问一句免得出错。
昭平伯夫人道,“保世子夫人……”
云氏握着沈挽的手,声音颤抖,“母子平安,一点希望都没有吗?”
要能母子平安,哪个稳婆不想啊。
稳婆没说什么,把门关上了。
珊瑚站在沈挽身后,道,“世子妃,赵院正来了。”
沈挽回头,就见赵院正进来,身后还跟着位太医。
赵院正过来,给沈挽行礼,然后道,“我虽是太医院院正,但女子生产,林太医更为擅长,我便将他也带来了。”
“有劳赵院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