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有钱给她造
齐泽兰也不瞒着沈予欢,沉吟片刻道:闻:“我想做服装生意!”
“服装生意?”沈予欢诧异:“服装生意广省那边比较好吧?你们是要举家搬迁到广省那边吗?”
“那边确实服装生意比较好,不过我们不打算搬到那边,我想把服装运到京市来卖!”齐泽兰对沈予欢这个救命恩人是一点都不瞒着,说道:
“我前夫是广省那边的,我跟他去那边生活过几年,也认识了一些做服装生意的朋友,他们得知了我现在的困难,说想带我入行,我呢,也仔细考察过京市这边的市场,发现服装生意确实很有潜力,我想拼一把试试。”
这下子,别说是沈予欢了,就连谢廷川和小马,都看向了齐泽兰。
这个时代,一个女人能有这样大的魄力和决心,实在少见!
沈予欢也对齐泽兰刮目相看。
作为穿越者,她当然清楚八十年代的服装市场潜力巨大。
齐泽兰有这样的眼光和魄力,成功的几率很高!
想到这儿,她心头猛地一动。
她不是一直在发愁给二哥二嫂找什么出路吗?眼前不就是个绝佳的机会!
她可以投资齐泽兰啊!
这个念头冒出来,沈予欢越想越觉得可行。
“你那几个朋友靠得住吗?”她又问。
这个齐泽兰是能保证的:“靠得住!他们本来想免费帮我翻身的,是我不愿意欠这么大的人情,所以我想自已赌一把,成败我都认了!”
“翻身?”沈予欢诧异。
能用到翻身这个词,意味着的是,她曾经是辉煌过的!
果然,齐泽兰下一秒就笑道:“其实我是做过生意的!”
接着,沈予欢、谢廷川和小马三人,从齐泽兰口中得知了一段令人唏嘘又愤慨的往事。
原来,齐泽兰当初下乡是去了东北,在那里和同是知青的一个男青年相恋结婚。
后来知青回城,她就跟着丈夫去了南方广省。
恰逢改开,特区经济火热,掀起了做生意的热潮,他们夫妻俩也不例外。
齐泽兰是个非常有能力的人,协助丈夫开了一家玩具厂,厂里大部分的业务,都是她亲自谈下来的。
可万万没想到,她的前夫是个狼心狗肺的东西!
趁着她怀孕期间,跟厂里的一个女工好上了!
更可恨的是,因为玩具厂是登记在丈夫名下的,齐泽兰辛苦打拼的一切,在法律上跟她毫无关系!
而她因为过于相信他,相信他们当地的风俗——事实婚姻比结婚证更重要。
所以他们只办了酒席,没有领结婚证!
她忙活一场到头来竟然是一场空!
她一气之下,挺着大肚子,揣着仅有的积蓄,就踏上了回京的火车。
虽然回来了,但她心中憋着不甘和愤懑。
她不甘心自已辛苦打下的基业就这么拱手让人,更不甘心前夫拿着用她心血换来的钱,跟小三逍遥快活!
而她自已,却因为没有钱,只能拖着孩子依靠年迈的父母,看着父母为自已操心,头发都愁白了!
所以出了月子,身体稍微恢复些,她就憋着一股劲,想要再次创业,东山再起!
恰好,她在广省的几个朋友得知了她的遭遇,辗转联系上她,表示愿意帮助她。
她一咬牙,就决定要干!
但她不愿意白白欠朋友这么大的人情,手里又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
一家人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卖掉家里唯一值点钱的老宅子。
沈予欢、谢廷川和小马听完,哑然失声,看向齐泽兰的目光都十分震惊和敬佩。
谁能想到,外表这样清秀柔弱的姑娘,竟然这么厉害和果断?
“不过,”齐泽兰又强调:“虽然我是想买房翻身,但您不需要同情我,它确实很破,您要是看得上它,我就便宜卖给你,也算是还了您一个恩情,您要是不愿意,我也不勉强,我之后在找别的买主就可以了,回头再帮您打听打听附近还有没有其他合适的房子卖。”
“不是,”沈予欢立刻说:“你们家的房子,我真不嫌它破!顶多买回来装修一下就行了,不过,我看得出来,叔叔阿姨对这房子感情很深,要不,能不卖的话就别卖了吧!”
“啊?”齐父齐母一听沈予欢是因为他们舍不得才不买,连忙急切地解释:
“这房子是我们家祖上传下来的,我们确实很舍不得。但是,我们既然决定要卖,那肯定是做好了心理准备的!兰兰要做生意,我们支持她!就算不卖给你,我们也会卖给其他人……”
齐泽兰看向父母,眼圈瞬间红了。
她何尝不知道父母对这老宅的感情有多深?在老一辈人眼里,房子就是根!
而且,这个房子也是他们历经很多委屈才把那些企图霸占房子的租客赶走的,这意义更不一样了。
她也不想卖,可是……
“如果你们信得过我的话,我劝你们最好不要卖,”沈予欢又说,在大家又都看向的时候,她含糊地说道:“现在国家在大力发展经济,在未来,房价肯定会上涨,尤其是,你们这样的房子。”
说完,她低头看了一下地。
谢廷川???
他秒懂,惊愕的看着沈予欢。
其他人懵懵懂懂,但大概意思也都听懂了:“这……”
沈予欢也是即将有求于齐泽兰,帮她带飞她二哥二嫂,才给齐泽兰他们暗示了这么一条路子,所以在他们开口即将问的时候,她就说:
“不过这只是我的猜测,反正看你们吧,就算不升值,毕竟也是有感情的房子,能留下自然是留下的好!”
“可是,做生意没钱啊……”齐母喃喃。
齐泽兰脸上的挣扎越发重了。
沈予欢终于能进入正题了,她正了正脸色,说道:
“如果你们不想卖房,可以不卖,至于做生意的本钱,我可以给你们投!”
谢廷川刚刚从沈予欢那含糊但透着巨大信息的话中回过神,又听到了她这么一句话:“……”她真是想一出是一出!
好吧,家里有钱给她造!
要不然留着也没用,花出去还能促进经济发展,为社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