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金属成分分析仪

吃了顿色香味俱全的红烧肉配米饭,饭后,众人纷纷回到实验室,赵组长组织大家开会。他站在会议桌前,手里拿着一份报告,神色凝重地说道:“各位,经过这几天的努力,我们已经基本搞清楚这款火箭的原理和构造,接下来,我们的重点就是分析它的材料,大家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提出来。”

一名技术人员站起身来:“赵组长,关于材料分析,我觉得我们可以通过化学成分分析,这些实验好多大学和研究所都能做,不过这样可能比较慢,而且也不一定准确。”

王为民知道这种分析方法:用化学成分分析材料,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得出材料的大致成分,但无法精确了解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对于火箭这种高精度武器来说,恐怕不够准确。

另名技术员打断道:“不行,这种方法太粗糙了,火箭的材料肯定非常特殊,我们必须进行更精确的分析,我觉得可以采用重量分析法或滴定分析法,这样虽然耗时较长,麻烦一点,但准确性会更高一些。”

赵组长听后,点了点头:“嗯,这两种方法倒是可以考虑,不过这些材料分析的工作已经交给了有色金属研究所,只是他们那的工作比较多,进度可能会比较慢,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还是得自已想办法。”

王为民思索了片刻,说道:“赵组长,我记得国外有种观察法,叫做微观组织观察,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金属的内部结构,这种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到材料的微观组织和缺陷,对于分析材料的性能和成分非常有帮助,只不过,这种设备和技术目前被国外封锁,我们国内还没有。”

王为民喝了口茶,继续道:“还有种方法,就是利用x射线衍射相分析(haseanalysisofxraydiffra),利用x射线在晶体物质中的衍射效应进行物质结构分析的技术。”

赵组长道:“仔细说说。”

王为民解释道:“1912年,腐国人劳埃和他的同伴根据理论预见,用实验证实了x射线与晶体相遇时能发生衍射现象,并且证明了x射线具有电磁波的性质,成为x射线衍射学的第一个里程碑。

实验证明,当一束单色x射线入射到晶体时,由于晶体是由原子规则排列成的晶胞组成,这些规则排列的原子间距离与入射x射线波长有相同数量级,故由不同原子散射的x射线相互干涉,在某些特殊方向上产生强x射线衍射,衍射线在空间分布的方位和强度,与晶体结构密切相关。

这就是x射线衍射的基本原理。

衍射线空间方位与晶体结构的关系可用布拉格方程表示:2dsθ=nλ式中:λ是x射线的波长;θ是布拉格角;d是结晶面间隔;n是整数。

波长λ可用已知的x射线衍射角测定,进而求得面间隔,即结晶内原子或离子的规则排列状态。

将求出的衍射x射线强度和面间隔与已知的表对照,即可确定试样结晶的物质结构,此即定性分析。

从衍射x射线强度的比较,可进行定量分析。”

王为民讲了一大段理论分析,还好在座的都是理科高材生,都能听懂,赵组长和众技术人员听着王为民的讲解,脸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

一名技术人员说道:“王工,你这理论分析得太透彻了,要是我们有这种设备,那材料分析的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王为民叹了口气:“是啊,可惜这种设备和技术目前还被还只是理论,要想造出这样的金属成分分析仪,前提是得有计算机,正好,我们厂就有计算机,只不过,我们厂的计算机主要是用于计算,对于材料分析这种高精度的实验,恐怕还需要进行一些改造和升级,才能满足需求。”

赵组长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哦?既然有解决办法,那还等什么立刻组织人员,对你们厂的计算机进行改造和升级,争取早日造出金属成分分析仪,我看这个仪器,不仅仅是能用于这次火箭材料的分析,对于我们其它材料,也能分析。”

王为民点了点头:“没错,赵组长,理论上是这样的,只要有对照表,什么材料都能分析。

只是,就算是有计算机,以现在的技术,要想造出金属成分分析仪,还是困难重重。

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对照表的事,没有对照表,就无法确定材料的成分和结构,而对照表的制作,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和样本,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作。

其次,计算机还需要又相当大的存储量,以及高速的处理能力,才能满足金属成分分析仪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的需求。

而且,金属成分分析仪的设计和制造,也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丰富的经验,这些都是目前我们面临的难题。”

赵组长听后,沉默了片刻,然后说道:“困难肯定是有的,但这不是我们退缩的理由,为民同志,你既然有了思路,就要大胆地去尝试,我们三机部会全力支持你的。

这样,关于对照表的问题,我会联系相关大学和各大研究所,让他们提供实验数据和样本,至于计算机的问题,你们轧钢厂也有,想办法改造改造。”

王为民脸上露出苦笑的表情,心道:这改造计算机,现在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啊,不过,既然赵组长都这么说了,那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王为民站起身来:“行,赵组长,那我们试试。”

赵组长满意地点了点,头严肃地说道:“为民同志,不是试试,是一定要成功,国家现在正需要我们这些技术人员,为国家造出这样的设备,你明白这个任务的重要性。”

王为民神色坚定地点了点头:“我明白,赵组长,我一定会尽我所能,完成任务。”

赵组长拍了拍王为民的肩膀:“好,我相信你,有什么需要,需要什么样的人和设备,尽管提出来,我们三机部一定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