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4章 审问

顾文崇破案的速度并不慢,但他查到的狱卒只是拿钱办事,对方和他接触全程蒙面,藏头露尾,狱卒也不知道那人的身份。

案子查到这一步,开始陷入僵局。

顾文崇是刑部负有盛名的刑部郎中,手里不只这一个案子,再加上周勇的身份并未查明,刑部也没人拿他当回事,这个案子就暂时搁浅了。

若非高烨学突然找上门,周勇这个卷宗只会继续在刑部档案房中吃土。

高烨学看完卷宗,同时在脑海中过了一遍,问道:“顾大人,杀死周勇的狱卒刘三可还在?”

顾文崇点头:“就在大牢里管着。”

因为此案还没有彻底破案,对刘三的判决也没进行,所以暂时收押在刑部大牢。

高烨学起身:“劳烦顾大人派人带我们去见见刘三。”

顾文崇看他:“我带你们去。”

“有劳顾大人。”

张骞熙和姜涛君落后两人几步,低声道:“这个顾文崇明显对大人有敌意。”

姜涛君不以为意:“被人踩着脑袋扬名,有敌意很正常,他现在能配合我们,已经不错了。”

张骞熙心想也是。

自从公主府凤冠失窃案后,顾文崇的风头都被高烨学抢了。

一行人穿过几道院门,走进刑部大牢的刑房,顾文崇吩咐狱卒把刘三带到刑房。

没一会儿,刘三带到。

被关在大牢一个月,刘三蓬头垢面,双眼无神,显然已经失去了生的欲望。

顾文崇微微皱眉:“一已之私,落得如此下场,刘三你可后悔?”

刘三垂着脑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只要能给娘治病,没什么好后悔的。”

倒是个孝子!

高烨学道:“你娘的病治好了,但要白发人送黑发人,心情悲怆之下又能活多久?家中无人奉养,又能过得多好?”

刘三看向高烨学:“大人能可怜我那老娘,把小人放了吗?”

“朝廷法度在此,本官岂能违之?”

刘三眼神黯淡:“那大人说这么多有什么用?”

“但若是你能配合官府找到幕后主使,戴罪立功,可免除死罪,只要你还活着,你娘就不会断了活下去的心气。”

刘三苦笑:“大人,小人被抓住后不曾隐瞒过一丝一毫。”

他只是拿银子办事,事情败露被抓,他招供招得很详细,也有戴罪立功的念头,但奈何他知道得真的不多。

高烨学却没有失望,只是问道:“那人是何时找到你的?”

顾文崇听言很想说这些卷宗中都有,但他想到刑部尚书亲自下令让他们配合缉捕司办案,又把话咽了回去,高烨学如何查案是他自已的事,顾文崇没必要插手。

刘三道:“在周勇被抓的当日深夜。”

“你母亲病重需要银子的事,刑部都有谁知道?”

“牢房的牢头和几个狱卒都知道,因为小人找他们借过银子。”“将幕后之人收买你的整个整个过程详细说一遍。”

刘三回忆道:“那日深夜,小人下值回家,刚走进胡同,就被一个黑衣人拦住,对方将刀架在小人脖子上,给了小人两个选择,一个是被黑衣人杀死,一个是手下黑衣人给的五十两银子,杀了周勇。”

遇到这种事,大多数人都会选第二人,因为看似是两个选择,其实只有一个。

高烨学问:“你就没想过将此事告知刑部?”

刘三神情复杂:“想过,但小人已经被人盯上,若是上报,周勇可能会无事,但小人会没命,而且我娘确实需要银子治病。”

说白了,刘三想活,也想给他娘治病。

“用腰带勒死周勇,是你的主意还是黑衣人教你的?”

刘三道:“是小人自已想的,小人想着如果周勇是自杀,小人就能活下去。”

在黑衣人眼里,那五十两银子其实是刘三的卖命钱。

高烨学扭头看向顾文崇:“顾大人,麻烦派人将知晓刘三需要银子的那几个带过来。”

顾文崇点头,看向一旁的衙役:“去把人带来。”

周勇前脚被抓,当天晚上就有人找到刘三,显然是对他的情况有所了解,那几人确实有嫌疑。

顾文崇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只可惜他没审出什么。

没一会儿,那几人带到。

那几个人一看到刘三,就明白自已被带来的原因,也没有惊慌失措,等着高烨学询问。

高烨学打量面前这五个人,一一与他们对视,几人不明所以,都有些害怕地移开视线。

高烨学微微皱眉,从表情来看,他们似乎都没有嫌疑。

他略微沉吟,问道:“刘三母亲重病需要银子这事,你们和谁说过?”

五个人一同摇头:“没有,大人。”

高烨学目光锐利地看向一人:“你在说谎!”

这人瘦瘦高高的,跟个竹竿一般,突然被高烨学盯住,他心里一颤,连忙道:“大人明鉴,小人不敢欺瞒大人。”

高烨学依旧盯着他:“本官问的是你们和谁说过此事,哪怕是家里的婆娘,也得说出来。”

此人面色一僵,低声道:“小人确实和婆娘说过,但只是随口嘟囔两句刘三要借银子,并未说因为什么。”

顾文崇也不用高烨学说,立刻道:“去将此人的婆娘带过来。”

这人脸色大变:“大人,我家婆娘只是个妇人,不可能和这个案子有关。”

顾文崇淡淡看他:“有没有关系,一会儿审一审就知道了。”

说罢,顾文崇看了高烨学一眼。

他审问这五个人的时候,一心想要找出他们中有人和幕后之人勾结的证据,但高烨学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或许这五人都是清白的,消息是他们无意识泄露。

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个案子,同样一批证人,为什么有人一无所获,有人却能快速破案。

因为证人不知道什么情报重要,他们需要引导,谁能正确引导,谁就能破案。

顾文崇一直不服气高烨学踩着他扬名立万,如今确实多了一丝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