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好莱坞修仙我想要有一个庄园

第347章 哈维的手段,无底线的奥斯卡公关

时间不知不觉就进入了2月,就在奥斯卡的公关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一家不知名的小报突然开始耸人听闻的爆料。

“惊爆,《阿甘正传》的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是个严重的种族主义者。。。。。。。”

文章称,据知情者爆料,罗伯特-泽米吉斯在执导《阿甘正传》影片的过程中,对剧组中的黑人剧务和黑人演员曾经有多次歧视性的行为,并在公开场合下多次用nigger称呼对方。

文章中甚至还描绘了具体的场景,一看就知道是剧组内部人员的爆料,看起来可靠性极高。

这篇文章一出,立刻就被大部分媒体转载,纷纷对罗伯特-泽米吉斯予以严厉的谴责。

而好莱坞以斯派克李为首的黑人群体更是群情激奋,纷纷在各种媒体上对罗伯特口诛笔伐。

甚至斯派克李还在一档影响很大的《周六夜现场》电视节目中,大声疾呼,称罗伯特这样的种族主义者不配获得奥斯卡奖,应该将他开除奥斯卡评选名单,号召所有的评委不要投他的票。

派拉蒙的宣发部会议室,《阿甘正传》的奥斯卡公关小组会议,制片人斯蒂文-邦迪看着脸色铁青的罗伯特-泽米吉斯,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原本大好的评奖局面,就被这篇小文章生生弄得直转直下。

可以说,凭着《阿甘正传》的表现,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3个最具分量的大奖,简直就是剧组的囊中之物。

哪里想到,突然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罗伯特,你看这件事该怎么应对?”

“f**k,我上哪知道怎么处理,这一切都是污蔑,我根本就没有这么做过?”罗伯特-泽米吉斯双手捶桌,沙哑的声音中藏着压抑不住的怒火。

“安吉拉,你是公关专家,你觉得应该怎么处理?”

“罗伯特,现在的问题是不管你有没有这样做过,但是观众已经相信了,还有几千个奥斯卡评委已经相信了,除非。。。。。。”

“除非什么?”罗伯特像是抓住了救命的稻草,迫不及待的追问。

“除非是你能找来剧组所有的黑人剧务和黑人演员,来帮你澄清和背书。”

“剧组所有的黑人剧务和黑人演员,那得有多少,不可以找几个人吗?”

“不行,即使不能找来所有人,也得找来大部分人,否则的话,观众不会相信的,并且会酝酿更大的风险。”

“更大的风险?”

“对啊,万一我们这边找媒体召开发布会澄清,没有出席的黑人演员转身在另外的媒体上实名揭发或者拿出更直接的证据,我们怎么办?

到时候就别说你了,整个剧组都会受影响,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等其他奖项,都可能离我们而去。”

听到公关专家安吉拉的分析,现场所有人都脸色大变,这怎么行,一个罗伯特还不够,难道要整个剧组都陪葬吗?

其实在座的绝大部分人包括安吉拉,内心中都已经选择相信了媒体的报道,因为罗伯特-泽米吉斯本身就不是一个对黑人友好的人。

只不过大家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愚蠢到在公开场合都无所顾忌,被人抓住了把柄。

制片人斯蒂文和男主角汤姆汉克斯对望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不甘和愤怒。

最后还是斯蒂文继续问道:“罗伯特,刚刚安吉拉说的,你能做到吗?”

罗伯特像只愤怒的公牛,不停地喘着粗气,“这我哪里能做到,但是你们要相信我,这是有人要陷害我,对,肯定是我的竞争对手在故意对我抹黑。”

众人相互对视,都不自觉的摇头,这还用问吗,在这种关键时刻爆出这种丑闻,对方肯定是奔着奥斯卡奖项来的,问题是你被人家抓住了实锤的丑闻啊。

这个年代的奥斯卡公关相对还是比较温和,大家花的钱也不多,每个剧组的公关经费最多的也就是2/3百万美元而已。

不像到了新世纪,要参加奥斯卡评奖游戏,不准备个2/3千万美元,你都没有资格上桌。

公关手段更加没有堕落到互相抹黑、互相比烂的时候。

要知道,前世在奥斯卡攻关中开启抹黑手段的,还要等到1999年初,当时也是哈维,疯狂的在媒体上抹黑最佳影片大热门《拯救大兵瑞恩》,从而让《拯救大兵瑞恩》提前出局,最后让《莎翁情史》夺下了奥斯卡最佳影片。

哈维现在提前使出这一招,简直就是降维打击,直接就攻击到了罗伯特-泽米吉斯的七寸,让他不得不退出,甚至剧组都要主动放弃他,以免遭到池鱼之殃。

至于罗伯特-泽米吉斯有没有真的在公开场合用侮辱的词汇称呼黑人,重要吗?

紧接着,又有不知名的媒体爆料,“饰演《蓝色天空》的杰西卡-兰格原来是个不折不扣的蕾丝边,女同性恋。”

要知道,90年代中期,同性恋在美国还不被主流社会接纳的年代,可不是后世LgBtQ盛行的年代,而奥斯卡评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白色老头”。

白人,男性,中老年,这就是构成学院的主体,在哈维掌握的奥斯卡奖项的学院成员中,百分之九十五是白人,百分之八十是男性,而他们的平均年龄,达到了61岁。

这样的一群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保守,对社会风气的保守,面对一个不被社会大众认同的蕾丝边,可想而知,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接下来,又有媒体在反复的提醒《百老汇上空的子弹》是一部喜剧电影,黛安-韦斯特饰演的是一个喜剧角色。

众所周知,奥斯卡一直对喜剧电影和喜剧角色有着严重的偏见,认为喜剧电影没有严肃的内核,也不会有感人的人文关怀,历来不被学院认可。

一旦被人反复提起,贴上了喜剧电影和喜剧角色的标签,获奖的可能性就会无限变小。

面对林顿对奥斯卡奖项公关的大棒加胡萝卜政策,哈维是手段齐出,在做好自己公关的同时,他通过仔细的分析,认为罗伯特-泽米吉斯,杰西卡-兰格,黛安-韦斯特就是自己最大的拦路虎。

他们分别是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三个奖项最有力的竞争者,按照常规的公关手段,无论是昆汀-塔伦蒂洛,还是苏菲玛索和微偌娜,都很难竞争得过他们三人。

既然明的竞争不过,为了完成林顿交办的任务,那就只有使出杀手锏,把他们提前赶出局咯,为自己人上位扫清道路。

更主要的是,在这场没有先例的抹黑活动中,他没有暴露自己,没有招来其他人的反击。

当然,谁也不是傻瓜,事后大家只要一复盘,必然能发现蛛丝马迹,即使发现不了,从受益者反推,大家也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今后再想这么轻易的浑水摸鱼,就不太可能了。

当然,己方的公关活动他也抓的很紧,公关活动是一场接着一场,就连林顿,也被他抓着出席了好几处公关活动。

苏菲玛索和微偌娜更是每天都有参加不完的party,而且常常要赶两场,忙得像两个陀螺,大感身体吃不消。

以致于每天晚上都要找林顿汲取魔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