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梅家提亲了
晏信听到这话,也赶忙凑过来:“裴大人所言甚是!蒋大人,为表诚意我们愿下三倍聘礼,等令妹过门后就执掌中馈,下官还能保证让小儿此生不纳妾,不知您可满意啊?”
“满意?”
蒋不疑冷眼一扫,看得晏信一个激灵。
接着他转头看向裴忌:“不知裴大人可满意啊?”
“我?”裴忌愣了下忙道,“三倍聘礼、管家权限,本官以为晏家已经是诚意十足了,不如就……”
“既然诚意这么足,那就请裴大人把女儿嫁过去吧!”蒋不疑讥讽甩袖。
裴忌下意识道:“这怎么行?”
那晏承浩没有功名不说,连手指都断了五根,岂配得上他的女儿?
看着蒋不疑眼底的嗤蔑,裴忌沉声道:“蒋大人,本官都是为你好,你非要闹得鱼死网破,难道就没想过令妹的将来吗?”
蒋不疑眉头一沉,转身朝着帝王跪下去:“皇上!臣知道臣的妹妹,宁可声名尽毁地活,也不愿苟且忍辱地嫁,求皇上成全!”
晏铮剑眉一轩起身道:“好!蒋卿有此决心,朕也绝不会偏袒徇私,曹首辅。”
“臣在。”
“就由你主审此案,大理寺刑部从旁协助,无论牵涉到谁,哪怕是皇亲也绝不姑息!”
“臣遵旨。”
裴忌还想再说什么,被帝王一记眼风逼了回去。
晏信一屁股瘫在地上,蒋不疑对着帝王深深叩首:“臣——多谢皇上!”
上面有了决心,下面查得飞快。
两三天就把人证物证搜集齐了。
晏铮看也没看,直接让曹阳判,于是按着奸淫未遂的罪条,当廷判杖五十、流放三千里!
行刑的时候,几乎大半个京城都去了。
达官显贵们是不敢相信皇帝真的不护堂弟一下,百姓们则是兴高采烈地去看权贵倒霉。
可直到晏承浩被打得半死,奄奄一息拖出来时,那些大臣们才是真的信了,当今这位铁面无私,那是没任何情分讲的!
于是回府后纷纷约束自家儿郎,千万不可仗势欺人触犯律条。
百姓们则是交口称赞。
皇宫,养心殿。
楚若颜听到外面消息笑了笑:“杀鸡儆猴,收买人心,论兵法谁玩得过三公子你啊?”
晏铮唇泛笑意,伸手在她后颈软肉上捏了捏:“谁说的,在夫人面前,我永远甘拜下风。”
即便做了夫妻这么久,听到这话还是耳根发烫。
小娘子不自在地偏开脸:“别捏了,痒。”
遂又抬起眸子看他:“对了,蒋不疑你怎么处置的?他不是砍了晏承浩的手指吗,依律怕是判得不轻。”
晏铮道:“是啊,判了赎刑,确实不轻。”
“赎刑?”楚若颜眨眨眼,他身后的尹顺笑着解释,“娘娘有所不知,皇上允许蒋大人以金赎罪,判了十两黄金赔给三房。”
楚若颜愣了一瞬,不由笑出声。
十两黄金虽然不少,可比起晏承浩的五根手指,实在不值一提。
晏铮眼底掠过一抹厌恶:“进京以后,他就打着皇亲名义鱼肉百姓,首辅大理寺都跟我提过两三回了,早就想处置他,想不到自己撞上来了。”
楚若颜感慨道:“你这两家亲戚,就没个省油的灯,原先是二房不安分,现在三房又跳出来,也好,敲山震虎,以后就该都老实了。”说完,想起什么又不禁叹口气,“就是可惜了蒋妹妹,经此一事,日后只怕不好说亲了。”
晏铮道:“别担心,我已命大理寺贴出布告,相信能减轻一些。”
楚若颜点头,心中却想布告怕是也收效甚微。
毕竟一个被轻薄的无辜女子,和一个偷情被抓奸的女子来说,前者远不如后者吸睛。
果不其然,布告一出,并没掀起多大风浪。
反而有人说是蒋怡清白已失,只是官府怜悯她,才特地出来为她挽回名声。
这个说法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同,还有些钻营的媒婆,已经瞅准了机会上门提亲。
“蒋大人!钱秀才年纪虽大了些,可好歹没娶过亲啊!”
“是啊,令妹如今这样的名声,别说门当户对,就是正经的小官人家也不会要的。”
“您总不想她去做填房,或者下嫁给商户吧?”
蒋不疑冷着张脸,抄起案板就往外砸。
媒婆们统统被撵了出去,一气之下又开始编排,说蒋怡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当初就是一心攀附秦王不成,所以才有了晏承浩这门报应,甚至还有说是她主动勾搭的晏承浩,然后翻脸不认人……
尽管蒋不疑严令喝止,可谣言还是传进了蒋怡耳朵里。
她恨不得以死以证清白,还是楚若颜派人把她接进宫去才没寻到机会。
“蒋妹妹,谣言止于智者,你就算一死,也不过是外人少了个谈资,可对你的至亲兄长,才是切肤之痛啊!”
蒋怡垂泪摇头:“娘娘,蒋怡不怕这些,可蒋怡怕带累兄长、带累蒋府名声!哥哥他吃了这么多年的苦,好不容易才熬到现在,可出了我这档子事,他以后还怎么娶亲啊?”
他们蒋家本就是寒门出身,不受世家大族待见。
眼下又出了这事儿,就像那些媒婆说得,门当户对的看不上他们,小官人家也嫌弃他们!
楚若颜揉了揉额角,心想实在不成,就让晏铮指婚!
可转念又想以蒋家兄妹的骨气,怕是也不会要这皇权威逼来的亲事。
正头疼,周嬷嬷忽然进来:“娘娘,蒋大人派人来接蒋姑娘回府了,说是有人上门提亲。”
楚若颜额角一跳,蒋怡苦笑道:“又是哪家年纪大的老爷、还是身有隐疾的来了?”
这阵子,但凡来提亲的就没一个正常人。
周嬷嬷却道:“都不是,是……梅小将军。”
“!!!”
昨日,梅鹤轩从巡防营换防回来,第一时间就请祖母去了曹家。
也不知和曹大夫人谈了些什么,出来以后就神光焕发,京城里各家店铺逛了一遍,还去八宝轩特意打了一套点翠头面。
外面人都在猜,梅家怕是有喜事了。
只是不知道哪位姑娘出嫁。
众所周知,梅将军的妹妹当年与人私奔,毁了全家女子闺誉,所以到现在,最大的梅芳如都二十五、六了,还未出阁。
于是好奇地跟着去看,却见那流水一样的聘礼全抬进了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