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教科书!他赐予了角色生命!
第257章教科书!他赐予了角色生命!
咔擦!
莫三妹在那专注修复着车祸死者的脊椎,眼神犀利而专注。
这个死者,是他前女友的丈夫。
“嘶”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郭忛感觉刚刚倒吸的一口凉气还不够强烈。
太变态了。
拍个电影,演的跟纪录片一样。
真实的有些过分了。
“……”
所有人都把目光看向了陈瑾,包括安德烈,全都是一副不敢置信的神色。
因为面前的这一段,把在场所有人,几乎全都看的完全傻住了。
陈瑾饰演的莫三妹,居然原原本本的,把一个死者修复的过程,呈现在了每个观众的面前。
而且这还不够,镜头是黑白的,只有工具和呼吸的声响。
冲击力强的不仅仅只是起鸡皮疙瘩。
郭忛都已经连续说了几个卧槽。
这一段长镜头很长,但每个人居然看的都很沉浸,因为黑白和滤镜,所以并不血腥。
“呼太牛逼了!”
看完这一段,郭忛不由得长呼出一口气。
他感觉后背都好像湿了,看的很紧张。
众人也都有一种从镜头中抽离的感觉,但电影的剧情还在继续。
可刚刚的那一幕,却一直在每个人脑海萦绕,足以让他们看完电影,都能清晰的记住这一段。
甚至在未来的很长时间,都能回想的起来。
……
哒哒哒!
夜雨如注,武汉老城区的街巷被雨水冲刷得泛着冷光,积水倒映着霓虹灯扭曲的光影。
哗——
载着小文的白色轿车在湿滑路面急驰,红色尾灯刺破雨幕,引擎声混杂着雨点,击打车窗的嘈杂。
陈瑾饰演的莫三妹,趿着廉价的人字拖冲出了殡葬店,未系扣的衬衫被风掀起,露出他脖颈那道狰狞的伤疤,还有手臂的纹身。
啪嗒!
刚追出十几米,左脚拖鞋便陷入排水沟缝隙,他踉跄着甩开右脚的拖鞋,光脚踩进冰冷积水中继续狂奔。
小文就在刚刚,被她妈妈给接走了。
两个人在店里相处了小半年的时间。
一想到平日里的点点滴滴,莫三妹的眼眶就有些红了。
他发了疯似得朝小文的出租车追了上去。
“呼哧呼哧”
莫三妹在雨夜中狂奔,长期混迹市井养成的痞气跑姿,却越发的吃力。
他的肩膀前倾、手臂大幅度的摆动,却在雨水中显出格外的笨拙。
嗤啦啦——
脚底打滑时本能的张开双臂保持着平衡,泥水却溅满了他得裤腿,金项链在胸口剧烈的晃荡。
他红着眼狰狞的面容,这一刻显得异常的狼狈。
“小文……小文……”
雨水模糊了莫三妹的视线,他边跑边用袖子抹脸,分不清这是雨水还是泪水。
“三哥三哥”
小文坐在车子后排,脸上流着泪一遍遍拍打着后档玻璃,看着莫三妹朝着自己追来,不住的喊着。
“小文!!”
莫三妹喉结震颤,声音在雨夜中显得无比的沙哑。
每一声呼喊都带着破音,脖颈青筋暴起如挣扎的一条条蚯蚓,门牙磕破下唇的血丝混着雨水流进领口。
这台词的张力,让人动容。
“爸爸!”
小文终于喊了出来。
她从后窗看着身后眼神撕裂,整个人有些碎掉的莫三妹,更是哭的声嘶力竭,这一刻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渴望。
可惜车子越驶越快,哪怕莫三妹拼了命的追赶,依旧是无济于事。
最终莫三妹,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车子消失于自己的视线。
砰!
他一个踉跄直接跪倒在了地上,抬起头双目如赤的盯着,赤着的一只脚,已满是鲜血。
“哈……哈……”
他胸膛跟拉风箱一般的喘着,艰难起身,膝盖上已经布满了血迹。
他迈步刚准备继续追出去,但走了两步,脸上已经露出了一抹绝望。
没力了。
彻底追不动了。
莫三妹双手撑膝喘气,抬起头仍紧盯着车辆消失的方向,吞咽了下喉结;手指深深掐进了大腿肌肉,却恍若无觉。
扑通!
最终莫三妹苦笑的跪倒在了雨巷之中。
雨水声有些减弱,但拳头砸向地面时骨节的闷响,却越发的清晰。
“啊啊啊——”
一道道喉咙里压抑的呜咽声,从陈瑾的嘴里发出。
他一拳拳击打着路面,发泄着心中的那抹无力。
最后,他整个人瘫倒在了地上,蜷缩成了一个胎儿的姿态,虚弱的如同一个病人。
雨水快速的落在了他的身上。
镜头这时俯拍着积水中的两只蓝色塑料拖鞋。
一只底纹磨平,另一只鞋带断裂。
莫三妹曾为生存尊严挣扎,是个被边缘化的小人物,此刻,仿佛连最后体面也丢失了。
他痞子般坚硬的外壳彻底碎裂,如同孤儿般脆弱。
这是压在在身上的最后一棵稻草么
哭泣声最终从莫三妹蜷缩着的身子里传出,这时镜头中的车尾红光,逐渐消失在青灰色的雨雾之中。
画面从湿透的衬衫,过渡到了回忆里小文用彩笔涂鸦的“星空寿衣”。
360度的一个环绕镜头,空间旋转中两人逐渐被路人吞没,个体的命运在这时,显得异常的苍白。
“这小子,拍了多久啊”
张辉军忍不住问着身旁的田状状。
田状状笑了笑,伸出了三根手指:“三个月不到!”
张辉军:“……”
“真的,我感觉不公关,其实他也能拿奖,国内反正肯定是通杀了!”
这演技要是连金鸡也拿不到,田状状肯定要把金鸡舞台给砸了。
不开玩笑的。
安德烈都看了陈瑾好几眼,更别说坐在陈瑾另一边的劳福伦斯,这家伙是完全没法想象,自己身旁坐着的这个年轻小伙,是电影里面这个角色。
不仅仅只是反差,而是表演上的一种超然。
这角色不是本色出演,而是真的是需要演员用实力演出来的。
身旁这个年轻演员,能演到这种程度,反正劳福伦斯这辈子没见过。
啪啪啪!
小观影室里,顿时传开了如雷般的掌声,为陈瑾这一段追车的高光表演。
这已经不是众人的第一次鼓掌。
刚刚的那一幕堪称全片最为催泪的场景,比入殓时的静默,更来得让人共鸣。
这同样是一个长镜头的调度。
从陈瑾背后跟拍他的踉跄背影,到侧面捕捉面部狰狞,最后旋转180度仰拍他跪地的剪影,头顶路灯晕染成模糊光斑,宛如小文口中的“星星”!
“……”
郭忛眼神死死的盯着身旁,看着电影有些双目泛红的陈瑾。
他是感同身受。
而郭忛,饶是心志坚定,也被刚刚陈瑾的这段戏看的有些触动。
其实在入殓那一段,整个放映室就已经传来了惊呼声。
殡葬场景,采用的高对比黑白,象征生死界限;而回忆片段,则是饱和暖色调,凸显生命张力。
这是陈瑾和田状状讨论后的画面。
黑白的冲击力比较强,尤其是入殓时,那种死亡的感觉更加强烈。
并且全程一镜到底,营造沉浸式的一种仪式感。
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肃穆而窒息,看得人头皮发麻;再加上现在这一段男女主角分别的戏份,每个人内心都看的很是伤感。
前面有多么温馨,这结局就有多么悲凉。
小文离去的情感还没从众人内心剥离,下一秒就是莫三妹父亲老莫的去世。
接连两个人离去的打击,却并没有让莫三妹垮下。
相反,莫三妹蜕变了。他从痞子成为了一个成熟的男人。
人生也仿佛得到了救赎。
砰砰砰!
烟在大屏幕上绽放出最美最耀眼的绚烂,莫三妹以平静而坚定的眼神,传递出了对生命的敬畏,完成了人生价值观的重构。
“我们埋葬的,不是死亡,而是活着的人不敢记住的故事!”
最后的镜头,是老莫生前,坐在长椅上,跟莫三妹聊天时的一句话。
这是父子俩唯一一次安静的聊天。
是在老莫教会莫三妹入殓师手法的隔天。
父子俩神似的表情和动作,好似融合在了一起。
这当然是一个隐喻,意味着莫三妹最终也成为了老莫这样的一个人,父与子的传承。
导演:田状状
主演:陈瑾
大屏幕结束打出了白色的字幕,让所有观众都有了片刻的失神。
而后,就是响彻整个放映厅的掌声。
持续了足足10秒之久。
郭忛也眼神直勾勾的盯着陈瑾,已完全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一部陈瑾的演技,比《山楂树》好的太多太多;哪怕郭忛已经觉得《山楂树》里的老三演的很好,但这部《人生大事》,好像才把陈瑾的表演实力,给全部的释放出来。
方言自然的台词能力,各种微表情尤其是眼神戏的表演。
声音更是从前期的痞气,到后来的各种转变。
太强了。
郭忛就像是第一次认识陈瑾一般,全程扫视了陈瑾好几眼。
实在是莫三妹这个角色,给他的冲击力太过颠覆。
那一段一镜到底的入殓,都完全没法掩盖他从头至尾的角色光芒。
莫三妹已经被陈瑾给演活了。
“能再看一遍吗”
安德烈老头突然朝田状状笑了笑,田状状摸了摸白胡子,点了点头:“当然!”
对于这些评审来说,第一遍可能就是看故事的整体性,还有就是镜头语言、技巧等等;第二遍,才是看细节,第一遍被忽略的地方,窥探各种隐喻、留白等等。
对于自诩为艺术家的老导演来说,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事实上老田这部电影之中,点到即止和影射有很多。
这就是资深导演和商业片导演的区别。
可能他拍的偏向于晦涩一些,偏向于文艺性,但电影的质感确实上升了不少。
他将殡葬行业作为现代社会的缩影,指出物质化社会中人性的异化。
还有中式父子间的情感,更加的浓烈和无声。
各种反复出现的“未烧尽的纸钱”、“断裂的香烛”等等,象征未完成的执念。
雨、河这些水元素贯穿全片,暗喻生死循环。
等等等等。
总之,陈瑾看完后,已完全超出了原本他体验的那部电影水准。
至于评分怎么样,这个陈瑾一个人也说了不算。
他反正打满分。
老田“初出茅庐”之作,显然打磨的很用心。
众人全都没有离开,包括陈瑾身旁的那个劳福伦斯,也同样目不转睛的继续在那观看。
陈瑾第二遍也看的很是认真。
郭忛是仔细欣赏陈瑾的表演,这点对他来说很重要,电影剧情他刚刚已经看过了,他是想再看看,陈瑾的发挥到底有多强!
至于导演想要表达的一些东西,以后可以拉片仔细分析。
而陈瑾,是看这部电影里面老田和摄影师的一些手法。
……
众人目的不同,但都正襟危坐。
陈瑾这一次带着学习的目的看,感觉出了学院派导演厉害的地方。
可能他们有的确实票房不行。
但电影的深度绝对是可以的。
首先是视觉的风格,色调对比非常的强烈。
市井生活的暖黄vs殡葬场景的冷蓝,生死对立感油然而生。
还有用武汉方言的市井喧闹,对比死亡场景中令人窒息的静默。
拆迁工地的轰鸣声逐渐淹没殡葬店的钟声,象征着传统的消逝。
还有各种镜头的隐喻。
最重要的是拍人。
陈瑾在里面拍的非常高光,角色弧光很完整的被塑造了出来。
老田并没有忘记陈瑾要冲奖的事,所以他的人设保留的很全面,而且复杂。
“很有意义的一部影片!”
“我感觉比《入殓师》拍的更加深入,但稍显艺术性不足,镜头语言弱了些……”
第二遍放完,安德烈就在那聊了起来,同时看着陈瑾笑了笑道:“你的表演让人印象深刻!”
这是对陈瑾演技的认可。
“谢谢!”
“如果这部电影是在2年前威尼斯首映的话,是可以惊动所有人的!”
安德烈叹息了一声。
这话陈瑾显然也听懂了。
珠玉在前,要想再超越,这是很难的。
因为2年前《入殓师》横空出世,如果《人生大事》在前,那可能就没《入殓师》什么事了;《入殓师》的基调很悲伤,故事其实也很简单,艺术性比较强烈。
其实有很多写实的情感,也凸显了一个入殓师职业的伟大,第一部叙述生死的电影。
而《人生大事》,其实更深刻!
但同类型,难免拿来作比较,所以要拿大奖,这就很难了。
因为已经有了。
也就是《人生大事》,金狮大奖应该是拿不到的。
哪怕《入殓师》三大奖没有任何斩获,但首创,和站在前人的基础上再创作,是不一样的概念。
虽然《人生大事》没有参考《入殓师》,但评审是不会用这个参考的。
在他们眼里,《人生大事》拍的再好,那也已经有与之类似的一部得奖大片。
“我也觉得陈瑾演的挺好!”
这话是谢非老爷子说的:“19岁把这个角色演成这样,挺不容易,抛开最高光专业的一镜那一段,追车、出场、还有跟老爷子长椅上哲理的聊天,都是人物的升华!”
“老田,有一个死者生前仰望的那一段,有什么意义吗”
郑栋天问出了一些疑惑。
旁边的陈瑾赶紧跟安德烈翻译了一下,安德烈其实也挺好奇。
“主要是强化存在主义的探讨,那边留白算是致敬生死哲学,加缪式的荒诞、海德格尔的向死存在……”
这个陈瑾就有些听不懂了。
也是很多学院派导演拍电影固有的一些毛病。
因为田状状、张一谋这些,他们一开始学的就是西方的导演风格,例如新浪潮等等,所以他们或多或少,会带有一些西方色彩。
观影后的讨论很激烈,陈瑾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
他在这部影片里面的演技,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而且……事实包括张辉军在内,都非常的吃惊。
因为陈瑾的年龄。
这个年龄段演出这么复杂的一个角色,绝对不容易。
更何况,还有那一段堪称杀手锏的一镜入殓高光,这就更是加分项。
“我第二遍看的时候,真有点毛骨悚然!”
“还是不敢相信,这个角色是你演的!”
郭忛很由衷的说着,脑海中此刻,依旧有陈瑾在《人生大事》里的几个画面跳闪。
“天生的演员!”
“你这我感觉,比当年的周讯还要来的猛啊!”
郭忛这绝对不是拍马屁,但凡看过这部电影的,记住的只有陈瑾的几个高光。
反而影片的剧情,对比起来都有些黯然失色。
这不是说电影拍的不行,相反电影非常好,但陈瑾的演技,更让观众能够记住!
就如同《我不是药神》,评分这么高,但里面吕受益吃饭的那个镜头,永记影史一般。
陈瑾这部影片中,入殓的那一段,肯定是教科书级别。
但追车、出场、父子聊天……名场面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不客气的讲,陈瑾从出场开始,莫三妹这个角色,就仿佛拥有了他的生命,这是陈瑾……所赐予的。
一个优秀的演员,就是可以做到这一点。
但以前,往往只有30岁以上的一些演员可以做到,例如保强抽烟,树是活的。
而现在,19岁的陈瑾,让莫三妹成为了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