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1章 请君入瓮的死局

纵然恐惧,也绝无人会向这等逆贼低头!

“冥顽不灵!”

定国公脸上闪过一丝狞笑,毫不在意那些怒骂。*卡?卡`小?说*网+ _最?新*章~节′更,新^快.

他环首刀猛地向前一挥,声音如同寒冰:“杀!斩杀南宫玄羽!”

“其余负隅顽抗者,杀无赦!”

定国公的心腹们发出震天的吼叫,如同潮水般,向谷底发起更猛烈的冲锋!

禁军虽然精锐,但仓促遇袭,又要护着因伤心过度的帝王,阵型被冲击得摇摇欲坠。

不断有士兵倒下,情势岌岌可危!

定国公看着下方禁军勉力支撑,节节后退的惨状。

南疆,烟雨迷蒙,山峦叠嶂。镇南王府坐落于群山环抱之中,气势恢宏,宛如一座小朝廷。

“玄”身着黑衣,悄然踏入府中,目光冷峻。他此行名义上是代表皇帝慰问镇南王,实则肩负监视与谈判双重任务。镇南王李敬远,虽为皇族旁支,但自先帝起便镇守南疆,手握重兵,势力盘根错节,早已非一般藩王可比。

“玄”被引至偏殿,不多时,脚步声响起,一名身着蟒袍、面容威严的男子缓步而入。正是镇南王李敬远。

“玄”微微拱手:“王爷。”语气平静,却未显卑微。

李敬远目光如炬,缓缓落座:“陛下派你来,是要谈婚事?”他开门见山,毫不掩饰自己的意图。

“玄”点头:“陛下已应允联姻之事,只是??”他顿了顿,“皇后之妹年幼,尚需调教。若王爷不急,不妨等两年。”

李敬远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等?我倒是想等,可惜北狄不会等。”他缓缓起身,走到窗前,“陛下怕我吧?不然怎会只派你一人前来,却不肯亲自召见?”

“玄”神色不动:“王爷多虑了。陛下正值国难当头,军务繁忙,不便亲临,实属无奈。”

李敬远转身,目光森然:“那你告诉他,我出兵可以,但必须立刻成婚。否则,南疆兵马,未必能听从调遣。”

“玄”沉默片刻,终是拱手告退:“属下即刻回京复命。”

待他离去后,李敬远负手立于殿中,低声喃喃:“李昭啊李昭,你以为稳住了朝堂就天下太平了吗?你太天真了。”

与此同时,京城皇宫,御书房内,烛火摇曳。

李昭翻阅着最新的战报,眉头紧锁。北狄攻势迅猛,边境数城已被攻破,百姓流离失所,朝野震动。镇北将军虽拼死抵抗,但仍难以抵挡敌军铁骑。

“玄”推门而入,将南疆一行的经过一一禀报。齐盛晓说旺 醉鑫蟑劫哽辛筷

李昭听完,脸色阴沉:“他果然在要挟朕。”

“玄”道:“他已看出陛下对他心存忌惮,所以才急于联姻,借此巩固地位。”

李昭冷笑一声:“他以为娶一个庶女就能掌控朝局?殊不知,这正暴露了他的野心。”

“那陛下打算如何应对?”“玄”问。

李昭沉吟片刻,缓缓开口:“准婚。”

“玄”一怔:“可是”

李昭抬手打断他:“柳婉清的妹妹,不过是个庶出的小姑娘,嫁过去又能改变什么?倒是李敬远,既然想借这场婚姻扩大影响力,那就让他尝尝权力的滋味。”

“玄”望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担忧:“陛下,您真不怕他坐大?”

李昭淡淡一笑:“他越得意,就越容易露出破绽。朕要的,不是他的忠诚,而是他的把柄。”

册婚圣旨下达当日,柳家上下一片哗然。

柳婉清之父柳承恩连夜进宫求见,跪于丹墀之上,老泪纵横:“陛下,臣女年幼,尚未及笄,实在不宜许配藩王之子,请陛下收回成命!”

李昭端坐龙椅之上,神情淡漠:“柳尚书,此事朕已有定夺,无需再议。”

柳承恩伏地痛哭:“陛下,臣知陛下意在牵制镇南王,但此举太过冒险。若那李敬远趁机逼迫柳氏,岂不危及皇后安危?”

李昭终于动容,站起身来,缓步走下玉阶:

“柳尚书,朕知道你心疼女儿。可如今边关告急,若无镇南王相助,恐怕连江山都保不住,更何况一个女子?”

柳承恩哽咽无言。

李昭叹息一声:“你回去告诉柳婉清,朕答应她,一定会护住她的家人。”

柳承恩叩首谢恩,颤巍巍地退下。

夜深,凤仪宫内,柳婉清独坐灯下,手中握着一封书信,泪珠滚滚而落。

那是她写给妹妹柳婉柔的信,字里行间满是不舍与愧疚。

“婉柔,姐姐对不起你。若非我得宠,你也不至于落入这般境地。可姐姐别无选择,只能用你的幸福,换我们全家的平安。”

门外传来轻响,她慌忙拭去泪水,抬头一看,竟是李昭。

“你在哭?”他轻声问。

柳婉清摇头:“臣妾只是舍不得妹妹。”

李昭走近她,轻轻抱住她:“婉清,朕答应你,一定不会让任何人欺负她。??幻?想t¤e姬¤x {u追]?±最?]新|`:章′节{”

柳婉清靠在他怀里,低声道:“陛下,臣妾只愿与您同甘共苦,不愿以亲人换取荣华富贵。”

李昭吻了吻她的发顶:“我知道。可有时候,牺牲是为了更大的守护。”

柳婉清沉默良久,终于轻声问:“陛下,您真的相信镇南王吗?”

李昭眸光幽深:“朕从不相信任何人,只相信实力。”

三日后,南疆使者携聘礼入京,迎娶柳婉柔。

婚礼盛大,百官齐聚,仿佛一场盛世联姻。然而,在这繁华背后,却是步步杀机。

就在婚礼当晚,一封密信送入御书房。

“玄”站在李昭身旁,低声禀报:“陛下,我们在南疆发现了大量私藏兵器,以及与西域往来的密信。”

李昭展开信纸,细细阅读,脸色越来越冷。

“看来,李敬远已经按捺不住了。”他冷冷一笑,“他以为朕给了他一个庶女,就是示弱?”

“玄”沉声道:“陛下,是否需要提前动手?”

李昭摇头:“不,让他继续演下去。朕要让他彻底放松警惕,然后??一网打尽。”

翌日清晨,边关再次传来噩耗:北狄大军突破防线,直逼京城!

李昭召集六部尚书,下令全国动员,同时命镇北将军死守最后防线,等待援军。

而他本人,则亲自率禁军出征,留下柳婉清在京主持大局。

临行前夜,李昭站在凤仪宫外,久久凝望那扇朱红宫门。

他知道,这一去,或许便是生死未卜。

但他更清楚,唯有以血洗剑,才能真正稳固这江山社稷。

天亮时分,金鼓齐鸣,李昭披甲上马,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出征。

身后,是柳婉清含泪送别的身影。

前方,是烽火连天的战场。

而在这场风暴之中,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李昭率军出征,一路北上,直奔边关。

沿途所见,尽是战火留下的疮痍。村庄被焚毁,百姓流离失所,哭声震天。他勒马驻足,望着满目萧条的景象,心中沉重如铅。

“玄”策马上前,低声提醒:“陛下,前方战况紧急,不宜久留。”

李昭点头,却未立即催马前行。他翻身下马,走向一名蜷缩在废墟旁的小女孩,蹲下身,轻声道:“别怕,朕是来救你们的。”

小女孩泪眼朦胧地看着他,忽然伸出颤抖的手,轻轻拉住他的衣角:“叔叔我爹娘呢?”

李昭一时语塞,良久才道:“他们会回来的。”

可他自己都知道,这不过是一句安慰的话。战火无情,多少人家破人亡,又有多少孩童从此孤苦无依?

他起身,望向远方,眼中燃起怒火:“传令下去,凡随军粮草,优先赈济灾民。”

“玄”拱手应命:“属下即刻安排。”

大军继续前行,三日后抵达前线大营。

北将军周怀安早已等候多时,一见李昭到来,立刻跪地行礼:“臣周怀安,恭迎陛下圣驾!”

李昭扶起他:“不必多礼,敌情如何?”

周怀安脸色凝重:“北狄主力已突破防线,正朝雁门关逼近。若再不设防,恐怕京城亦将陷入危局。”

李昭沉思片刻,随即下令:“调兵遣将,死守雁门关。另派斥候探查敌军动向,务必掌握其主力所在。”

周怀安领命而去,李昭则登上?望台,俯瞰战场形势。

远处,黑云压城,风卷残旗,杀机四伏。

“玄”站在他身后,低声道:“陛下,我们是否该考虑动用南疆兵马?”

李昭冷笑一声:“李敬远那老狐狸,此刻定然坐山观虎斗。他想等我们与北狄两败俱伤,再出手夺取最大利益。”

“那陛下打算如何应对?”“玄”问。

李昭目光冷冽:“让他如愿。”

“玄”一怔:“陛下?”

李昭缓缓转身,看向他:“你立刻回京,让柳婉清着手准备,以皇后之名,召集旧党群臣,暗示朕有意退位避战。”

“玄”震惊:“陛下不可!此举太过危险!”

李昭淡淡一笑:“正因为危险,才能逼出真正的敌人。”他顿了顿,“我要让李敬远以为,朕已无心恋战,甚至可能放弃皇位。如此,他才会迫不及待地动手。”

“玄”沉默片刻,终是郑重颔首:“属下明白了。”

夜色降临,营地灯火通明,战鼓声此起彼伏。

李昭独坐帐中,翻阅战报,忽听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亲卫匆匆入内,跪地禀报:“启奏陛下,雁门关急报!敌军前锋已至十里之外!”

李昭霍然起身,披上战甲,走出营帐,遥望北方。

风雪交加,天地苍茫。

他握紧手中长剑,低声喃喃:“这一战,朕必须赢。”

翌日清晨,第一缕阳光尚未洒落,雁门关便已响起震耳欲聋的战鼓声。

北狄大军如潮水般涌来,铁骑踏碎大地,箭雨遮天蔽日。

李昭亲自披挂上阵,立于城墙之上,指挥作战。

“放箭!”随着他一声令下,万箭齐发,敌军阵型顿时混乱。

然而,北狄素以骁勇著称,虽遭重创,仍奋勇向前,一波又一波地冲击城门。

李昭深知,若不能尽快击溃敌军主力,雁门关迟早失守。

他当即下令:“开城门,出击!”

众将皆惊:“陛下不可冒险!”

李昭冷声道:“朕若不敢冲锋陷阵,何以鼓舞士气?”

说罢,他翻身上马,率领禁军冲出城门,直扑敌军核心。

战场上,刀光剑影交错,血流成河。

李昭一马当先,挥剑斩敌,所向披靡。敌军见状,纷纷惊呼:“那是大梁皇帝!杀了他!”

无数敌军围攻而来,李昭却毫无惧意,只听得耳边风声猎猎,手中长剑寒光凛冽。

突然,一支冷箭破空而来,直取他胸口!

千钧一发之际,一道黑影闪电般掠过,替他挡下了致命一击??正是“玄”。

“玄”踉跄倒地,鲜血从肩头汩汩而出。

李昭心头一震,怒吼一声,挥剑斩杀数名敌军,随即跳下马背,扶起“玄”:“撑住!太医就在后面!”

“玄”虚弱一笑:“陛下快去守住城池”

李昭咬牙切齿,将他交给亲卫后,再次跃上战马,目光森然地扫视敌军。

“杀!”他怒吼一声,带领将士们发起最后的冲锋。

经过一日一夜的激战,北狄大军终于溃败,狼狈撤退。

雁门关守住了。

但代价,却是惨重的。

李昭站在城墙上,望着尸横遍野的战场,心中一片冰冷。

他缓缓闭上双眼,脑海中浮现出母后临终前的画面。

“知念,你放心,朕一定会守住这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