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投降还是死亡
“陛下,帝国陆军各个集团军群已经完成了对布俄陆军主力部队的分割包围了。在大大小小的数十个包围圈当中,至少被我们包围了两百万人以上。加之在之前战斗当中,被我们歼灭的布俄陆军还高达上百万人。一旦我们将包围圈内的布俄陆军歼灭掉,那么,布俄陆军的主力部队将会被我们重创!”布劳希奇上将报告道。
“很好,命令前线各部队,开始对包围圈内的布俄陆军实施进攻,将他们歼灭掉!”奥古斯特命令道。
“是,陛下!不过,包围圈内的布俄陆军虽然处于绝境当中。但是,他们的战斗意志却依旧非常的顽强。很多部队都在构建防线,加固工事,准备抵抗到底。”布劳希奇上将说道。
奥古斯特点了点头,他清楚布劳希奇上将的意思。
由此可见,这样的话布俄陆军的抵抗将会非常的激烈。而日耳曼帝国陆军要消灭他们,恐怕就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消耗更多的时间了。
但是,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日耳曼帝国陆军要赢得这一战的胜利,就必须要歼灭这些布俄部队才行。哪怕为此而付出一定的代价,也是可以接受的。
“尽可能的动用我们的空中优势和火力优势,尽可能的以较小代价歼灭这些部队军队,为下一阶段的作战争取更大的优势!同时,装甲部队要在这一期间完成补充和整备,为下一阶段的进攻做好准备!”奥古斯特命令道。
“是,陛下!”布劳希奇上将回答。
9月11日,战场前线,日耳曼帝国陆军各个集团军,开始调集重兵,对包围圈内的布俄主力部队发起攻击,力图在最短时间内用最小的代价歼灭包围圈内的这些布俄军队。
“轰!轰!轰!”
一门门的150毫米重型榴弹炮和105毫米轻型榴弹炮正在猛烈开火,日耳曼帝国陆军第7集团军的三个步兵师,正在对一个包围圈内的布俄军队发起进攻。
尽管,这个包围圈内的布俄军队多达四万多人,甚至于不比进攻的日耳曼帝国陆军少多少。但即便是这样,他们此刻也处于非常艰难当中。
他们的防线,已经被压缩成一块长十五公里,宽六公里的区域了。
日耳曼帝国陆军这边,正在利用猛烈的炮击和轰炸,不断的消耗着包围圈内的布俄陆军的士兵。
在猛烈的炮击当中,不断的有布俄士兵被炸死,残肢断臂散落的到处都是。同时,这也使得包围圈内的布俄士兵的士气,正在不断的下跌当中。
尽管,不断有各级指导员或者教导员,向他们灌输为国家和党魁而死战到底的思想。但是,眼睁睁的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的被炸死。这对于那些士兵们而言,依旧是非常大的打击。是人,就都会有恐惧心理的。哪怕是布俄的这些士兵们,也毫不例外。
“飞机,日耳曼人的飞机来了!”包围圈内的布俄士兵们,看到天空中出现一大群小黑点之后,一个个都惊恐的吼叫起来。
只见,日耳曼帝国空军的一个中队的Bf-109战斗机,掩护着一个中队的he-111中型轰炸机,还有十多架俯冲轰炸机和对地攻击机,出现在了包围圈上空。
“哒哒哒!”
这些Bf-109战斗机快速的俯冲向下,用航空机枪向地面扫射。这一过程,既是对包围圈内的布俄士兵的打击。同时,也是诱导地面的防空火力暴露出来。这样的话,就可以在轰炸机发起攻击之前,将地面的防空火力给摧毁掉,减轻己方的轰炸机受到攻击的危险。
密集的航空机枪子弹扫射在地面,留下一个个深深的弹孔。
不少躲避不及的布俄士兵直接被打成了筛子,甚至于被威力强大的航空机枪的子弹打成了碎片。
这也就使得地面上的防空火力,开始向天空开火,企图击落日耳曼帝国空军的战机。
“哒哒哒!咚咚咚!”
一门门的高射机枪和高射炮开始开火。
但随后,他们就遭到了日耳曼帝国空军的战斗机的火力压制。
一架架的俯冲轰炸机也加入进来,用精准的投弹将布俄陆军的这些防空火力摧毁掉。
随后,一直在高空盘旋的he-111中型轰炸机开始降低高度,打开弹仓。
一枚枚重达一百公斤的航空炸弹从天而降,砸在布俄陆军的防线上。
“轰!轰!轰!”
密密麻麻的爆炸声不断的响起,一大片的区域被火光和硝烟笼罩在了里面。
一架he-111中型轰炸机,就能够直接覆盖一片区域。更别说十多架的he-111中型轰炸机一起行动了。
而天空中的对地攻击机也加入到了攻击当中,用炸弹轰炸,机炮和航空机枪扫射,给地面上的布俄部队造成更大的损失。
在日耳曼帝国空军的轰炸之下,包围圈内的布俄陆军可谓是苦不堪言,损失惨重。
这个时候,包围圈外面,架起了一个高音喇叭,一个沙俄陆军的军官,开始用俄语向包围圈内的布俄士兵们喊话。
“包围圈内的同胞们,我是沙俄陆军的士兵,你们不要再被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和布俄蒙蔽了,不要在为他卖命了。你们已经被包围了,继续抵抗下去的话,只有死路一条。仁慈的沙皇陛下和日耳曼帝国沟通过了,可以给你们一个机会。只要你们放下武器投降,就可以保证你们的生命安全,你还可以加入沙皇陛下的军队,为沙皇陛下效命。战争结束之后,你们都能够获得沙皇陛下的奖赏。哪怕不愿意加入沙皇陛下的军队,也没有关系。战争结束之后,你们也可以被释放,平平安安的回家,过上正常的生活。机会只有一次,你们要把握好这个机会!”沙俄陆军的军官苦口婆心的劝说。
这倒是让包围圈内的很多布俄士兵们,仿佛看到了一丝活命的机会。
如果可以活下去的话,估计没有多少人愿意去死的。这些布俄士兵,也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