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4章
到时候以洪武大帝的名义,挥兵打进应天府去。
有的是机会礼贤下士。
「届时,本王有如此谋士相助,本王可不似朱允熥那等蠢人,辨不清是非黑白。与他成就一段君臣佳话,又何愁大明不兴?」
这时候的朱棣,宛如一个年轻小伙,见到了心仪的姑娘,脑子里在顷刻间就把往后的恋爱、结婚、生娃、儿孙满堂……给想了一圈。
这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儿。
他已经脑补到「君臣佳话、大明盛世」的阶段了。
“王爷?在想什么?”道衍和尚转过头来,发现朱棣有些怔怔出神的样子,还以为他心里在思虑什么呢,赶紧问道。
朱棣的思绪从应天府拉了回来。
看到眼前道衍和尚的脸,当场有些心虚和尴尬,下意识轻咳一声掩饰自己的尴尬,而后随便找了个借口道:“哦,本王是在想……不知父皇……何时能作出正确的决定。”
这个借口倒是很合理。
毕竟朱元璋把朱棣撵走时候的说法,就是自己要从长计议、好好思索一下这件事情,他们接下来就是等朱元璋作出决定了,当然会格外关心这个问题。
所以道衍和尚也不疑有他。
当下还认真地分析道:“贫僧以为,王爷倒是不必对此事太过心急。按照王爷方才的描述,陛下约莫已经生气到了极点,他也的确该生气——自己的嫡亲孙儿坐着他的位置便也罢了,还有一步一步把他的大明皇朝搞得乌烟瘴气的趋势。”
“现在又是钱粮流水一样往外花出去,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朝廷官僚体系、人才征用体系又被他坏了规矩……他要是还能忍得下去,他就不是洪武皇帝了。”
对于这一点。
道衍和尚是一点不怀疑的。
洪武皇帝朱元璋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太过鲜明了,他就不会是什么畏首畏尾、瞻前顾后的主儿,同时他也是一个把大明、百姓看得很重的皇帝。
这就决定了朱元璋必然会做出他们想要看到的决定。
哦……如果没有朱允熥这个bug的话。
听了道衍和尚这话。
朱棣原本有些急迫的确平静下来不少,心里也更加笃定最后情况会往他想要的方向发展。
这次的情报都快被自家老爹的肺管子给戳爆了。
这一回。
总不能再出什么乱七八糟的变故了吧?朱棣面上扯起一个笑容,对道衍和尚这一番说法从善如流:“不错,道衍师父所言有理,本王也是……心急了些。现在优势在你我,而父皇作出正确的决定又是必然的,此次也必然能够成功起事!”
虽然他面上没有表现出什么异样来。
可是此刻朱棣看着替自己认真分析、谋划的道衍和尚,顿时觉得自己像是个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渣男。
他刚刚思绪都飞到应天府那位「诸葛孔明」身上去了……
然而。
当朱棣刚刚说完「此次也必定能够成功起事」这句话后。
当下便觉得自己的鼻子好似有些痒痒,他伸出食指摸了摸鼻子,接着便没来由地、不可控制地打了几个大喷嚏:“阿嚏!阿嚏阿嚏!”
道衍和尚微微一惊,立刻带着些许关切地问道:“王爷您没事吧?可是着了风寒?如今虽已经是开了春,天气也在渐渐暖和起来,可冬日的寒意终究没有彻底散去,王爷当保重好身子,以图来日才是。”
“贫僧与王爷都知道。”
“私宅里那位做出决定,或许也就是这些日子的事了,而一旦那位做出了决定,整个北平,王爷麾下的燕军……当然也包括王爷自身,就必须铆足十二分的精神与劲儿了。”
道衍和尚的声音里,一半是关心,另一半则是提醒。
或者说,道衍和尚现在已经笃定,起事势在必行。
在他看来。
这场布局谋划多年的计划,很快就要迎来关键时刻了,而朱棣这个燕王,到时候肯定不能掉链子。
听到道衍和尚这话。
朱棣心思一暖——无论这是道衍和尚的关心还是提醒,这都是在为自己好。不久之后的起事最大的受益者是谁?还不是他朱棣么?
当下,朱棣吸了吸鼻子,故作轻松地道:“道衍师父不必担忧,本王没事,身体也好得很呢!许是刚刚回来吹了风的缘故罢了,你让本王立刻打个一百仗都不成问题!”
说话的同时,朱棣心里也暗暗有些心虚与过意不去。
暗道:「道衍师父自十年前就跟随本王,也一直看好本王、相信本王,如今更是费尽心力帮本王成就大业,即便日后本王得了应天府那位“诸葛孔明”,也当记道衍师父大功。」
道衍和尚想得远,想到了日后起事的种种。
朱棣想的更远。
都开始纠结自己两个谋士的功劳与待遇了,好似那所谓的「诸葛军师」已经成功为他所用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