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明1128西洋湖边

第807章 第八〇五章 南国烽烟

绍兴元年夏,烈日炎炎,岭南的丛林中闷热如蒸,虫鸣不绝。大越国的两路大军已然兵临梧州城下。

大越国太后杜倚兰得知宋朝北方已尽失,江南又为大明所据,便乘虚而入,意图吞并广南西路。她遣弟弟杜英武统帅主力,从邕州东下,拔取横山、浔州;又命面首杨嗣明率精骑从钦州一路疾行,袭破象州。两路军队势如破竹,最终在梧州城下汇合。

梧州,乃广南东路的门户,若失,则南越之兵可长驱直入,威胁韶州、广州。守将陈昌岳虽无大名,却久历边战,闻敌来犯,便令全城戒严,誓死抵抗。

大越军在梧州城南十里安营,杜英武居中军,杨嗣明领先锋,擂鼓叫阵。杨嗣明面如冠玉,身披银甲,端坐战马之上,扬声道:

「尔等鼠辈,可知天命已改?大越奉天承运,南疆自当归我。识时务者,速降不杀!」

梧州城头,陈昌岳冷笑一声,昂然道:「大宋社稷虽衰,然尔等亦非天命所归!岭南百姓皆我宋人,岂容南蛮窃据!」说罢,他命弓弩手张弦搭箭,一时间梧州城上杀气腾腾。

杨嗣明见城上拒不投降,怒道:「全军听令,攻城!」

一时之间,喊杀声震天,大越军攻城士卒,扶梯攀墙,火油箭矢齐发。陈昌岳镇定自若,指挥守军以滚木礌石、猛火油壶反击。双方激战数个时辰,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然梧州城墙依旧巍然不动。

黄昏时分,杨嗣明见久攻不下,心生不耐,便对杜英武道:「此城狭长,沿江而立,城北依西江而建,若用水军截断粮道,内外夹攻,岂不速破?」

杜英武微微一笑,道:「汝言正合我意。」遂命水军自江上围困,陆军则断其南北,誓破梧州。

城陷在即,援军何来?

翌日,大越军水陆并进,梧州告急。陈昌岳仰天长叹:「若无援兵,我城危矣!」

而此时,湖南转运判官万俟卨已得赵构委托前往柳州跟大越国议和。

柳州官衙,一场关乎南疆未来的谈判正在展开。宋使万俟卨端坐正中,面色凝重,而对面的越使阮知敬则神情淡然,嘴角含笑,俨然胜券在握。

万俟卨朗声道:「我大宋官家仁德,知南疆多故,愿以广南两路相让,换大越奉表称臣,携手共拒明国。阮公,眼下局势你我皆知,明军势大,岂能容大越独占岭南?若不早定国策,恐将来祸起萧墙。」

阮知敬轻轻一笑,慢条斯理地抚须道:「万俟相公说得好听,然则广南两路,早是我大越囊中之物。何须贵国施舍?你等留在此地的,尽是残兵败将,何不趁早卷旗而去,免得自取其辱?」

万俟卨眉头紧皱,沉声道:「贵国当知唇亡齿寒之理!明国南下,岂容尔等安枕?今日大越吞我广南,明日明军若犯南岭,尔等又能奈何?不如依旧如贵朝太祖、仁宗时之旧制,称臣纳贡,以保万世基业。」

阮知敬眼神一冷,叩指桌案,朗声道:「万俟相公错矣!明国未必能破我南疆,而大宋又岂能视我大越为臣?昔日开封之大宋已亡,如今你等偏安江陵,不过是‘蜀宋’罢了;而明国女流不过据有吴地,不过是江东鼠辈。既然如此,我大越国恢复祖宗疆土为交州之主,便与贵国益州之主平起平坐,何来臣属之说?」

他顿了顿,继续道:「若贵国真有诚意,可称兄弟之邦。尔主赵构年长,可为兄,我国天子李阳焕为弟。然而,既是兄弟之邦,按宗法长幼有序,汝主赵构须称我朝圣母杜太后为‘皇婶’,以表尊重!」

万俟卨闻言,勃然变色,厉声道:「荒唐!我大宋乃正统天朝,岂有向尔等番邦妇人称皇嬸之理?此等悖礼之言,不值一驳!」

阮知敬哈哈大笑,站起身来,傲然道:「既如此,谈判到此为止。万俟相公,贵国若还不识时务,休怪我大越刀兵相向,将你等全数送去见赵宋列祖列宗!」

万俟卨怒极反笑,拂袖而起,寒声道:「阮公,劝尔等莫要欺人太甚!南疆之地,未必容得尔等狂妄妄为!」

柳州谈判彻底破裂。自此,大越国正式否认宋朝宗主地位,南疆战云密布,战火一触即发……

万俟卨被押解至梧州,远远便听得城内厮杀已止,越军军旗遍布城头。他强作镇定,步入城外校场,迎面便见成排宋军降卒被反绑着押在地上,衣甲褴褛,个个面如死灰。

一旁,越军统帅杜英武高坐马上,手持降诏,神情漠然。而其副将杨嗣明则满脸戏谑,望向万俟卨道:「万俟相公,贵国皇帝已割让广南两路于我大越,今日你且观此新地纳贡之仪,以示归顺。」

说罢,杨嗣明一挥手,号角响起,数十头披甲大象缓缓踏入校场,巨足所过之处,地面轰然震动。

「呜——」一声长鸣,驯象兵挥鞭一指,铁甲巨象迈步向前。

「不要——!」

数千名宋军俘虏惊恐挣扎,惨叫声此起彼伏,但绑缚坚牢,动弹不得。下一瞬,象蹄重重踏下,「噗嗤」一声,血肉横飞,头颅炸裂,红白之物溅满地面!顷刻间,尸骸成片,血流成渠,惨不忍睹。

万俟卨本已脸色惨白,此刻更是双腿发软,汗流浃背,忽然双膝一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裤裆一片湿痕,随即双眼一翻,直挺挺地昏了过去。

数日后,越军架起万俟卨,让他手持赵构早已写好的割地诏书,随军巡城劝降。每到一地,便在城门外高声宣旨:「圣上有诏,广南两路,尽归大越,宋军百姓,当顺天承命,莫作无谓抵抗!」

柳州守将贾云鹏听闻,勃然大怒,率军抵抗,奈何城中军心已乱,不到三日,越军破城而入,贾云鹏自刎,柳州遂陷。

静江府闻讯,文武百官跪于衙前,泣诉无主,终在万俟卨宣旨之下,无奈开城纳降。

自此,广南西路尽归大越,万俟卨虽逃得一命,却被天下人唾骂为「辱国贼」,史书痛诋,不齿于世。

自从雷州半岛沦陷,琼州岛的烽火台腾起滚滚狼烟,紧接着,信使乘快船抵达泉州,送上越军入寇广南西路的急报。

明国镇南军区司令吕师囊展开战报,只见上面写道:「越军两路兵马入侵广南西路,攻势迅猛,梧州已破,柳州、静江府相继陷落。宋廷万俟卨奉诏割地,广南西路实已入越手!」

吕师囊看完,眉头深锁,冷冷一笑:「宋廷窝囊,已无力守土,这广南两路,终究要落入别人之手。既然如此,不如我们来接管!」

吕师囊立即召集参谋吕助、第十八师师长梁拜明、第十九师师长丁朝佐、第二十三师师长杨勍,于泉州军部共商战策。

吕师囊手按地图,沉声道:「如今局势已明,方首相正在淮南与金军死战,无暇南顾,广南西路已落越手,广南东路也危在旦夕。宋廷若失此地,必无力再夺,届时我们再收复,岂非替人做嫁衣?」

众将点头称是。杨勍道:「司令,属下请战!潮州为广南东路门户,若能速取潮州,则可从海道直取广州。」

吕助补充道:「宋军在南疆战力孱弱,且割地已成事实,军心必然浮动。我们若能迅速进兵,必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吕师囊敲定决策:「好!命第十八师、第二十三师为先锋,主攻潮州。第十九师自漳州南下,沿海道接应,务必一战而定!」

当夜,泉州水师三百余艘战舰扬帆起航,携五千精兵沿海直驶潮州。翌日,陆路部队也自漳州南下,沿途征集粮草,所到之处,百姓皆言:「愿归明国,不愿受金、宋、越三国之乱!」

此时的潮州守军尚未接到万俟卨的割地诏令,见明军大举压境,顿时乱作一团。而吕师囊已整肃兵马,誓言——「此战,要的不是一城一地,而是广南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