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南海道
在他身后,猛大虫徐震和放屁虎童闯正一边啃着干肉,一边低声议论。
「哼,咱们在外面当了两年多‘海盗’,这回总该给个明军编制了吧?」童闯咧嘴一笑,语气有些不满,「打下琼州岛,现在又打吕宋,结果连个正经身份都没有。」
徐震沉声道:「话不能这么说。之前咱们挂着澎湖海盗的名头,不就是为了让宋人掉以轻心么?现在琼州已经是大明国的南海道,宋朝压根没来得及反应,这仗算是打得妙。」
林元仲闻言,淡淡一笑:「都别抱怨了。这次只要拿下吕宋,咱们的身份就定了。」
两人对视一眼,徐震笑道:「你是说,元老院这回肯定得给咱们封爵?」
林元仲点头:「不仅仅是封爵,南海道的归属问题也会彻底定下来。」
两年前,他们奉命拿下琼州岛时,还只是方梦华布的一枚暗子。为了避免刺激宋廷,导致舟山军合作抗金的过早破裂,他们始终以澎湖海盗的身份活动,甚至对外宣称只是在此避风、贸易,不称明军,不设官府。
事实证明,这一策略十分成功——直到李纲在万安军宣布易帜,宋廷才惊觉琼州已经易主,但那时他们已无力回天。
如今,大明在琼州正式设立「南海道」,并开始对海南岛进行系统开发,广设屯田,吸纳流民,而林元仲等人依旧没有正式明军编制,显然是因为吕宋群岛的战事尚未尘埃落定。
此次南征,他们的任务很明确——占下吕宋群岛,为大明的扩张铺平道路。
「按照计划,咱们先在北部登陆,在各处设立补给点。」林元仲看着海图,沉声道,「每隔三十里设一处营地,以此为基点,逐步向南推进。」
徐震皱眉道:「这吕宋岛上有土人部落,虽然不成气候,但我们人手不多,怕是不好清理。」
童闯却大咧咧地笑道:「怕什么?当初咱们跟着陈少庄主横行南洋的时候,哪次不是一战定乾坤?再说,这里的土人早就听过‘澎湖海盗’的名号,吓都吓破胆了。」
林元仲冷笑道:「你们别忘了,咱们这次可不是打劫,而是要彻底占下来。土人部落若是能归附,那就尽量安抚,让他们种田、捕鱼,别逼得太狠。」
徐震点头:「懂了,师长的意思,是要把吕宋变成琼州那样,彻底纳入大明版图。」
战船缓缓靠岸,林元仲踏上柔软的白沙滩,眺望着这片尚未被大明染指的土地,目光沉稳。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征服战,更是他们三人正式进入大明权力体系的最后一步。
他们曾是澎湖海盗,是被舟山军收编的降将,虽然立下汗马功劳,但始终游离在明国的正规体系之外。
但现在不同了。
只要吕宋群岛顺利收入大明版图,他们就不再是「澎湖海盗」,而是南海道的开拓者,真正的大明勋贵。
想到这里,他回头看了一眼已经在海滩上忙碌的兄弟们,嘴角微微上扬。
「徐震、童闯,」他低声道,「这片土地,咱们必须拿下。」
猛大虫徐震哈哈一笑:「放心吧,这回谁也抢不走我们的功劳!」
放屁虎童闯咧嘴道:「咱们要让元老院看看,咱们这些‘海盗’,到底能成就什么!」
吕宋群岛的战幕,缓缓拉开。
林元仲立在船头,极目远望,只见海岸线绵延不尽,翠绿的热带森林紧贴着沙滩。这里的一切都透露着原始与野性,既是富饶的宝地,也是残酷的试炼场。密林几乎延伸到海滩边,藤蔓缠绕,偶尔能看到几只盘旋的海鸟和成群结队的猿猴。
「这就是我们的新战场。」林元仲低声自语。
他抬手,指向前方一处避风的海湾:「这里,先修一个寨子。」
一声令下,海盗们熟练地跳下船,拖着斧头、柴刀、木料,开始砍伐树木,搭建简易的码头和木屋。这些人本是海上亡命之徒,如今成了大明「开疆拓土」的先遣队,干起这种事驾轻就熟。
澎湖海盗出身的水手们忙碌着,船队上的木料、工具、粮食正一箱箱卸下。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海盗行动,而是方梦华亲自授意的「布点计划」——每隔三十里,清理一片海滩,修建一个码头村寨,为即将到来的守旧派地主提供落脚点。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极富心机的战略。
海盗们选定了一处天然的避风港,水手们扛着柴刀斧头,向着森林深处砍伐出一条通路。
「快点!太阳下山前,把第一批房子搭起来!」林元仲一声令下。
潮湿的空气里,木屑翻飞,斧头声此起彼落,帐篷、木屋、围栏在短短三天内初见雏形。一座简易的港口村寨,就这样硬生生地从荒地中拔地而起。
木屋、栅栏、码头搭建完毕,一片稻草铺成的空地上堆满了干燥的木材和从海里打捞上来的鱼虾。
几天后,一艘大船缓缓驶来,船上装满了人,都是从大明本土被「劝离」的士绅、地主及其家眷、佃农。他们一开始还心存幻想,以为自己会被安置在某个已有城镇,可上岸后才发现——
这里只有一片刚砍出的空地、几间简陋木屋,连座城墙都没有。
「这……这算什么安置!」有人惊呼。
「官府难道不该给我们分土地,派官员管理,设立城镇?」
林元仲冷笑:「土地?这里的树砍完就是你们的地,开垦出来的田都是你们的家产。」
「至于官府?五十年内,不会有官府过问你们的事。你们自己当土皇帝去吧!」
然后,他指向身后的森林:「你们要住得更舒适些,就自己去砍树、盖房、开垦土地。」
那群士绅顿时炸开了锅:「这不合理!」
「我们可是大宋的士绅,怎么能像流民一样自己砍树盖房!」
「我们要回去!让船带我们回明州!」
林元仲挑眉,冷哼道:「船?你们以为自己还有回头路?」
话音刚落,海上的帆影缓缓远去。那些负责运送士绅们的船,正扬帆返回大明——它们不会再回来。
有人急了,拔腿就想冲进海里追赶,结果立刻被几个海盗摁在地上。
林元仲俯视着他们,语气平静:「这片土地已经是你们的了。想活下去,就别做无谓的挣扎。」
随着第一批士绅被「安置」完毕,林元仲立刻带队前往下一个地点。
三十里外,另一支海盗队已经开始清理第二片海滩。和第一座村寨一样,这里也是从零开始,所有上岸的人都必须自己动手盖房、种田、生存。
每隔三十里,修建一个独立的据点,让每一批地主和佃农都互相隔绝,直到他们在各自的地盘站稳脚跟,建立自己的生存体系。
这个间距巧妙地制造了「孤岛效应」:一开始,刚上岸的人们不会知道彼此的存在,只会以为自己是孤零零被流放在这片土地上的一小撮人。等他们真正扎根,砍伐森林,修建房屋,耕种田地时,才会逐渐探路发现别的村寨。但那时,他们已经投入了太多资源和劳力,沉没成本极高,已经不可能轻易放弃一切回归本土。
几日后,一批新到的士绅们开始反抗。
他们联合了村里的佃户,试图强行登船返回大明。
然而,当他们冲到码头时,却发现——
所有的船,已经在夜里被林元仲的人撤走了!
怒火冲天的士绅们找上林元仲,他却只是嗤笑一声,甩手丢下一封国会公函:
「此地五十年内不设官府,不收赋税,土地自由占有,生死自理。」
翻过公函背面,只有四个字:「陆宋自珍」。
这时,他们才终于意识到——这是一次无法回头的放逐。
夜晚,海风呼啸。
有些士绅颓然地坐在海滩上,望着漆黑的海面。
但更多人已经意识到,无论他们愿不愿意,他们都必须在这片土地上活下去。
最初的日子,这些士绅们还幻想着「重建大宋」。
「我们得有一个主城,集中力量发展。」有人提议。
「必须立个朝廷,由我们这些士绅共议国是。」
甚至有人想要推举「皇帝」,以恢复「正统」。
但他们很快发现,事情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
首先,他们被彻底隔离了——每个村寨之间相距三十里,往返一次就要耗费整整一天。而且,没有统一的官府管理,各村寨的日子过得天差地别:有的士绅带着能工巧匠,很快盖起了像模像样的宅院,甚至开始制造砖瓦、铁器。有的士绅则完全不会农事,靠佃农勉强种点粮食,日子过得比乞丐还惨。更有一些人,沉迷于空谈「复国」,却连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
随着时间推移,现实的艰难开始磨灭他们的幻想。
三个月后,林元仲再次巡视这些村寨。
有些人已经适应了新生活,开始开垦田地、修路建桥;有些人则因不适应环境而亡;还有人偷偷造船,试图逃回大明——但没有一个人成功。
海盗们严密监视着这片海域,任何试图出逃的船只都会被拦截、拆毁。
夜晚,林元仲站在高处,看着村寨里点点灯火。
他知道,他们已经沉没在这里了。
从此以后,吕宋岛上的秩序,将不再由中原的旧士绅们决定,而是由这片土地本身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