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明1128西洋湖边

第719章 决战前夕

夜深,宫灯昏黄,赵构独坐书房,桌案上摊开的不仅有来自各地的奏报,还有方明檄文的抄本。

「偏安一隅,舍生民而不顾……此等懦夫,何以称帝?」

字字如刀,深刺帝心。

赵构缓缓合上书卷,眉头紧锁。外界议论汹涌,江东明教的立国宣言正在动摇人心。他已感受到压力——不仅来自百姓,也来自朝堂。主战派渐盛,连素来主和偏安的秦桧也暗示,若不能在陕西一战定乾坤,南宋的正统地位将岌岌可危。

此刻,赵构脑海中浮现秦桧所言的比喻。

「陛下,如今之宋,正如当年昭烈先主最乐观时之季汉。既据荆湖,又得川蜀,甚至西凉亦有局部控制。只需陕西一战成功,拿下潼关稳住长安,便是诸葛武侯之志得竟,南北之势便可逆转。届时,大宋便不再是偏安西南的小朝廷,而是真正的天下正统,宋再受命。」

赵构思索片刻,猛然起身,走至殿外,仰望夜空。月色苍茫,隐约间,他仿佛看到了大宋铁骑踏破三京、重振华夏的辉煌画面。

「既然如此,便赌一把!」

次日,行在大殿,百官齐聚,赵构端坐龙椅,目光扫过文武群臣,沉声道:

「诸卿,陕西战局如何?」

韩世忠出列奏道:「川陕宣抚使张浚屯兵邠州,欲取永兴军路以为根基,但金人兵强,久攻不下。」

赵构微微颔首,目光转向秦桧。

秦桧拱手进言:「陛下,今川蜀粮储尚丰,兵甲亦足,张宣抚虽未克陕北,但敌势已消耗颇多。此正是反攻之机。」

赵构沉吟片刻,缓缓道:

「朕意已决,传旨张浚,尽快发起陕西决战。此战,非取全陕不可!」

殿中群臣面面相觑,良久后,韩世忠率先出列,朗声道:「陛下英明,臣愿尽力辅佐张宣抚,以定中原!」

秦桧亦微微一笑,俯首称贺:「陛下此举,必使天下再归炎宋正统。」

赵构目光坚定,心中一片豪情。此刻,他不再是那个只知偏安的庸主,而是一个要与金人一争天下的皇帝。

大宋的命运,便系于此战!

北风凛冽,黄土翻卷。金军的旌旗遮天蔽日,铁甲之声震动山河。

数月来,完颜宗辅、完颜宗弼率镶黄、正黑两旗大军自淮南西上,日夜兼程,踏破太原、渡过黄河,直抵耀州富平县。与此同时,完颜娄室奉命自河东进兵,率三万镶黑旗精骑攻入陕西绥德军,与完颜宗辅大军遥相呼应。

富平大营之中,火光熊熊,帅帐内,完颜宗辅端坐中军,面前沙盘上布满了陕甘地形图。完颜宗弼披甲而立,目光如电。帐中诸将肃然而立,听候主帅号令。

完颜宗弼率先开口,语气坚决:「此次南征,须雷霆一击,取关中,陷成都!」

完颜娄室抱拳道:「河东一路已定,我军三万已至绥德,可从北面策应,若能策反南宋守将,则取关中更易。」

完颜宗辅沉吟片刻,指着沙盘道:「张浚屯兵邠州,此乃西陲门户,若强攻,则陷入苦战。然我军新至,锐不可当,趁敌军未稳,先取长安,再逼汉中。」

完颜宗弼冷笑道:「我军横扫千里,便是硬攻仙人关,也不过是时间问题。主帅若担心鏖战损兵,不妨佯攻仙人关,实取长安,一旦关中震动,蜀中宋军必乱。」

完颜宗辅点头:「正合我意。命娄室军北逼凤翔,以牵制张浚主力;兀朮亲率五万铁骑南下,三日内拿下华州,继而长驱直入,迫近长安!」

完颜宗弼一拱手,朗声道:「遵令!」

完颜宗弼率大军疾进,三万铁骑如狂风般掠过黄土坡,直扑华州下邽县城。城中宋军仓促迎敌,却挡不住金军凶猛的冲锋。刀光血影间,金兵已破东门,杀入城中。

下邽守将力战不敌,被乱军斩于巷口。金军势如破竹,仅半日,下邽县城已陷落,城中百姓惊恐哭嚎,火光冲天。

完颜宗弼登上城楼,环视四野,目光凌厉,笑道:「下邽已得,长安不远矣!」

完颜宗辅站在他身旁,望向西南方向,沉声道:「关中门户已开,命诸军速整兵马,三日后直取长安!」

此时,东风猎猎,金军大纛迎风飘扬,关中风雨欲来。

宋军十八万大军自邠州东出,兵锋直指富平。沿途征募乡民运送辎重,步骑齐行,声势浩大。张浚身披甲胄,驻跸中军,远眺前方战阵,心中盘算着这场关中决战的成败。

「报!」一名斥候飞骑而至,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抱拳急道:「金军主力已屯华州下邽县,相距八十里,列阵扎营。完颜娄室尚未抵达!」

帐中诸将闻言,皆神色振奋。泾原路经略使曲端拱手上前,沉声道:「敌人分兵,正是良机!我军人马远胜金兵,何不趁完颜娄室未到,速战速决?」

「不错!」秦凤路经略使孙渥亦躬身请战,「金军虽精锐,然主力未集,若能趁机突袭,或可一举破敌。」

赵哲、吴玠等将亦纷纷附和,军帐之内战意昂然。

然而,张浚却缓缓摇头,目光沉稳,

道:「金军虽分兵,然讹里朵、兀朮久战沙场,断不会轻易示弱。若金人知我军欲战而故意诱我前攻,待娄室军至,我军反陷两面夹击之境,岂不危矣?」

众将闻言,面面相觑,曲端皱眉道:「但若坐待不战,恐失良机。」

张浚环顾众人,沉声道:「兵法云,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金军既然列阵不战,我军亦不得轻动。传令全军,按兵不动,扎营整顿,待战机成熟,再行进击。」

宋金两军遥遥对峙,战鼓不鸣,箭弩不发,唯有旌旗在风中翻飞。

张浚数次遣使约战,金军皆不回,军中渐生躁动。吴玠私下对孙渥低声道:「金人不应战,恐怕是另有谋算。」

孙渥微微颔首,沉吟道:「此战凶险,若张宣抚使判断失误,后果不堪设想。」

前线,宋军主力静静伫立,士卒手握刀枪,目视前方,等待决战的号令。而远处的金军营寨,如一座座黑色的铁城,静谧而森然,似潜伏的猛兽,等待着最佳的扑击时机。

风起关中,决战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