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第七〇九章:旁听罗竹
当王伯庠一行人踏入教室时,眼前的景象令他们为之一震。
这间学堂宽敞明亮,天花板高耸,四面窗户开敞,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落在学子们的书桌上。整齐排列的桌椅,一排排坐满了衣着朴素但神色专注的学生。他们面前摆放着课本、笔记,甚至还有一种奇特的石板和白色石笔,与他们熟悉的纸笔完全不同。
前方站着一位年轻的女先生,身穿剪裁俐落的深色旗袍,袖口挽起,显得干练而自信。她并非传统的束发,而是梳着一种简单的马尾,双目透着睿智的光芒,给人一种干脆俐落、不容置疑的威严。
——这就是罗竹先生?
书生们心中暗自吃惊。他们虽然在明州城内见过许多女掌柜、女跑堂,甚至街头行走的女子都比金陵多得多,但亲眼见到女子在学堂中讲学,还是头一回。
「她真的能教学问?」有书生低声私语。
「你们看,学生们可没人质疑。」王伯庠压低声音。
只见下方学子们早已翻开书本,端坐整齐,人人目光都紧盯着讲台,神情专注,没有半点散漫之态。
这样的学风,竟比金陵书院还要严谨?
「我们来看这道题。」
罗竹拿起一根细长的粉笔,在黑板上流畅地写下:ㄒ2+ 5ㄒ+ 6
「这是一个二项式乘法的逆运算,也就是因式分解。」
她放下粉笔,扫视全场:「我们之前学过如何展开两个括号相乘,现在,我们要学会如何把它拆回去。」
「请大家回忆,如果我们有两个数(ㄒ+ㄚ)(ㄒ+ㄅ)相乘,会得到什么?」
下方一名少年迅速举手:「先生,会得到ㄒ2+(ㄚ+ㄅ)ㄒ+ㄚㄅ!」
「很好!」罗竹点头,「那么,这题ㄒ2+ 5ㄒ+ 6,我们要找到哪两个数,使得它们相加等于5,相乘等于6?」
教室内顿时响起一阵低声讨论,学子们纷纷在石板上演算。
不出片刻,一名少女举手:「先生,应该是2和3,因为 2 + 3 = 5,2 x 3 = 6。」
「正确!」罗竹微笑,转身写下分解过程:ㄒ2+ 5ㄒ+ 6 =(ㄒ+ 2)(ㄒ+ 3)
「这就是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
坐在一旁的金陵秀才团,此刻却如坠云雾之中。
他们这几日已经读过一些代数书籍,知道「代数式」竟然不仅能加减乘除,还能用符号表示,但这种逆向拆解的思维方式,却让他们倍感陌生。
「我们向来学的是顺推,这种逆推的思维,怎么可能?」
他们低头尝试运算,却发现这套方法竟然真的有效!
王伯庠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内心的震惊,低声对身旁的张懋之说:「这与我们的算学不同……这不是简单的加减,而是推理。」
「数学不仅是计算,更是一种思考的方式……」另一名书生喃喃道。
「我们再试一道题。」
罗竹转身,在黑板上写下新的数式:ㄒ2- 7ㄒ+ 12
「大家来试试,这次该怎么分解?」
这次,明州的学子已经开始熟练地演算,很快便有数人举手:「先生,是(ㄒ- 3)(ㄒ- 4)!」
「很好!」罗竹微笑点头,「你们已经掌握了方法,那么——我们来试试更进一步的挑战题。」
她转身写下:2ㄒ2+ 7ㄒ+ 3
教室内一片寂静,学生们埋头思索,有人皱起眉头,露出苦思的表情,有人低声讨论。
而金陵书生们则更加迷茫——这不是他们熟悉的九九乘法,这不是他们熟悉的笔算加减,这是一种全新的思考模式,一种他们从未接触过的「数学推理」!
这堂课,短短一炷香的时间,却让金陵书生团的世界观受到了强烈冲击。
当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纷纷起立行礼,罗竹老师微笑着收起粉笔,转身离开教室,而秀才团的人却仍坐在座位上,久久无法回神。
「这……这就是明州的学堂?」
「这样的数学……比我们所学的算学更灵活,也更有用!」
「不仅是计算,这是一种思考方式……」
王伯庠看着窗外,心情复杂。
他原本是抱着探究的心态而来,可现在,他却开始有些动摇——
「如果这样的学问真的有用,那么,我们过去所学的四书五经,是否还能让我们立于不败之地?」
他回头看了一眼教室内那些专注学习的明州学子,心中突然生出一个念头:或许,未来的天下,真的会是这群人的天下……
「你们快来看这个!」
当金陵秀才团中的阮良玉眼尖地发现教室内墙上的一张考试榜单时,他立刻招呼同伴们凑过来。
这张榜单上,清楚地列着六年九班上一轮考试的成绩排名。前十名的学子姓名赫然在列,但当他们仔细一看,却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这些名字里,竟
然只有两三个像是男孩的名字!「怎么可能?」
秀才们面面相觑,在金陵的书院里,虽然也有少数女子学堂,但她们学的内容多是女戒之类的训诫,偶尔学点诗书也仅限于琴棋书画,至于算学这种学科,根本与她们无缘。可是眼前这份成绩单,却分明显示,明州的小囡不仅能学算学,还能考得比男同窗更好!
而更令他们惊诧的是,这样的异象并非仅止于此。
这几日他们在明州城内观察,已经见过太多与金陵迥异的现象——
——女掌柜、女跑堂、女商贩随处可见,甚至许多大店铺的负责人也是女子。
——街头穿旗袍半裙的女子比比皆是,她们不像金陵的女子那样裹足不前,而是步履轻快,眼神中没有畏缩,反而充满了自信与活力。
——明州中学的先生里,竟然也有不少是女子!
当他们把这一切拼凑起来时,一个骇人的结论浮现在脑海之中——「阴盛阳衰。」
「我看明州这般变化,并非偶然,而是魔女方氏的精心算计。」王伯庠低声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凝重。
「怎么说?」阮良玉问道。
「你们想想,周秦以来,女子地位向来不高,因为世道之中,有五种至高无上的存在,依次是——天、地、君、亲、师。」
众人点头,这是儒家根深蒂固的价值观,是大宋立国以来所有士子们习以为常的认知。
「可是在明州,魔女几乎一步步抢占了这五个生态位。」
他深吸一口气,低声分析道:「第一,宗教领袖的地位——方梦华是明教教主,在她的治下,明教并不仅仅是信仰,而是深入民心的精神支柱。她是大明国的精神象征,甚至有人将她视为活圣女,这个位置,已经足以与『天』平起平坐!」
「第二,地位与血统的正统性——你们可别忘了,她的姪女方敏是方腊之女,拥有天家血脉。这让她们在造反成功后不至于成为无根之木,而是能够延续这一份名义上的正统性。」
「这么一来,天与地的地位,她们已经占了一半。」
「这还不算完,第三,君主之位——如今明国已不再遵大宋朝廷诏令,实际上已是一个独立国家,她在这片土地上拥有最高的决策权,这与『君』有何分别?」
说到这里,众人已经有些变色。
「如此说来,方梦华已经在三大领域站稳了脚跟?」阮良玉喃喃道。
「不仅如此,第四,她让女子出来工作,占据了经济命脉。」王伯庠继续道:「传统上,女子出门工作是不合礼法的,哪怕是贫家女子,也多是侍奉夫家或做些针线活,可是在明州,女子可以开店、掌柜,甚至可以做跑堂、货郎,这已经是大逆不道。」
「而更可怕的是,她不只让女子进入商业领域,还把握了师道!」
王伯庠抬起头,看着墙上的考试榜单,语气低沉:「你们还记得刚才的算学女先生吗?在大宋,先生向来是男子的职业,因为『师』代表了知识的传承,而知识的传承意味着话语权。」
「但在明州,女子已经开始教授学问,甚至在算学这样的领域上表现优异,这代表什么?」
「这代表,她们不仅能教孩子,也能影响下一代,让他们从小接受这种新秩序。」
「如此一来,『天地君亲师』之中,魔女已夺取了四个半。」
此话一出,众人皆倒吸一口凉气。
「那……亲呢?」有人颤声问道。
王伯庠苦笑:「亲,是最难改变的。因为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母亲终究是母亲,父亲终究是父亲。但——如果长久以往,明州的女子逐渐成为家中赚钱养家的主力,而男子反而只能靠妻子生活,那么,这最后一个位置……还能守得住吗?」
「难怪我们这几日在城内总觉得男子的存在感变低了。」阮良玉低声道:「这与金陵不同,在金陵,男子是天生的主人,而在这里……女子却比男子更活跃。」
「这不仅仅是因为女子得到了更多的权利,而是因为这个地方的秩序,已经与我们所知的大宋完全不同。」
「倘若这种秩序继续下去,百年之后,还会有人记得女子曾经是弱势的吗?」
众人陷入沉默。
——这就是方梦华的算计?
她并未直接废除传统礼教,而是透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女性在经济、教育、政治、宗教等各个领域都占据优势。当这种趋势积累到一定程度,哪怕没有人下令废除男尊女卑的制度,它也会自然而然地瓦解。
这已经不只是改革,而是改天换地。
「你们觉得这样的明州,是盛世,还是乱世?」王伯庠低声问道。
众人一时无语。
「各位今日旁听,有什么想法吗?」
课后,罗竹老师笑盈盈地问道。她的神情温和,语气中带着几分好奇,丝毫没有名师的架子。
金陵秀才团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这堂课,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学生的学习氛围,都让他们感受到了极
大的冲击。他们曾以为自己读过诸子百家,算得上见多识广,但今日见识的却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书院的教育方式。其中最让他们震惊的,便是班上女生的学习态度——太过认真了!
她们全神贯注,积极回答问题,甚至在老师提问时,争先恐后地举手抢答,彷佛这是一场关乎生死的战斗。这种学习的劲头,比起他们在金陵书院见过的任何一群学子都更加狂热。
这不禁让他们产生了一个疑问——「这样的教育体系,会不会太偏向女子,反而打压了男孩?」
于是,他们小心翼翼地表达了自己的疑虑。
罗竹听完后,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低下头,微微抬起了自己的裙角,露出一双脚。
金陵秀才们的目光下意识地落在她的脚上,顿时瞪大了眼睛。
这是一双被伤害过的脚。
虽然已经不再是那种畸形的三寸金莲,但脚掌仍有些变形,脚趾弯曲,脚背上的皮肤也显得有些异常。虽然她现在能够正常行走,但稍加观察便能看出,她的脚仍然带着旧伤,行动时比常人要小心许多。
「我小时候也缠过足。」她语气平淡,像是在陈述一件与自己无关的旧事,「那时候,我家里人告诉我,这是女子的命,将来缠了脚,才能嫁个好人家。」
「后来,我在济南府的牢里见到了方梦华,她问我要不要拆了这双破鞋,跟她学点新东西。」
她笑了笑,语气不知是嘲讽还是自嘲:「我那时候想着,反正都要死了,何不试试?」
「结果这一试,已经过了六年。」
她重新放下裙角,环视在场的秀才们,语气平静而坚定:「到现在,我的脚还没完全恢复,走久了还是会疼。」
「但至少,我能自由行走,能站在这里,给学生们讲课,而不是被绑在一间屋子里,等着被卖给一个从未见过面的男人当妾。」
女子为何如此努力?
秀才们听得心惊不已。
他们虽然知道缠足之害,但过去却从未真正换位思考过。对他们而言,三寸金莲是一种文化习俗,一种「美」,一种社会默认的规范。但今日,当罗竹亲口讲述她的经历,并让他们亲眼见到缠足后的伤害时,他们才意识到——
这不是什么「美」,而是残酷的迫害。
这时,罗竹继续道:「你们觉得,这些女孩为什么那么用功?」
「因为她们知道,这可能是她们一生中唯一的机会。」
「这个世道,女子读书本来就是件违逆天命的事。她们不是天生有资格来学校的,而是拼了命才争取到这个机会。如果她们成绩不够好,家里就会逼她们回去,让她们早早成亲,让她们像从前那样,变成一个人的附庸。」
「而对你们这些男子来说,读书是理所当然的,哪怕你们贪玩,考试落榜了,家里人还是会让你们继续读,因为这是你们的『正途』。」
「这就是区别。」
这一番话,让秀才们沉默了。
他们回想起自己年少时的求学岁月,确实也曾贪玩,甚至偶尔会偷懒、逃学,认为「读书太辛苦」,但哪怕如此,家里的长辈们仍会不断督促他们学习,甚至花钱请名师指导,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补救。
而他们身边的女子呢?
她们若是出身书香门第,也许能学点诗书,但到了年纪,便得回归「妇德」,学习刺绣、女红,准备出嫁。
那些寒门女子,更是根本没有「读书」这个选项。
现在,他们终于明白了——
当男子贪玩时,还能继续学业;当女子贪玩时,则可能再无翻身之机。
这样的「公平」,真的公平吗?
他们曾以为明州的教育体系「偏向女子」,但现在才意识到,这不过是让女子补回她们原本应得,却被剥夺的机会。
「所以,你们还觉得,这是在打压男孩吗?」罗竹轻声问道。
秀才们没有立刻回答。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思维正在动摇。
这一刻,他们开始真正意识到,这个世界正在变化。
——这不只是「女子受教育」这么简单,而是一整个社会秩序正在被重塑。
——曾经理所当然的男尊女卑,在这片土地上已经开始崩解。
——曾经她们只能被动接受的命运,如今开始有了选择的权利。
——而他们,这些从传统社会来的读书人,是否能够接受这样的新时代?
「……谢谢罗先生指点。」王伯庠沉声道,神色凝重。
罗竹微微一笑,没有再说话。
她知道,这些秀才今天的所见所闻,将会在他们的心里埋下一颗种子。
至于这颗种子将来会如何发芽、如何影响他们,则是未来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