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第六〇五章:易安守城
清晨时分,忽听婢女慌张来报:「夫人,府前乱成一团!城中风言风语,说老爷、毌丘通判、汤观察使昨夜都已弃城逃走,如今金陵无人主事。有人提议不如开城投降,以保性命。」
李清照闻言,心中一震,长叹一声:「明诚竟如此薄幸!」当即起身更衣,从后院走出,眉宇间已然是另一般坚毅神色。
面对局势,她心中挂念不已。此刻江对岸扬州,正是自己的结义小妹方梦华入援之地,听闻她凭区区几千舟山军,硬拖住了金国十万兵马。想到此处,李清照心中不禁生出一股豪气:「梦华她能以一己之力扛下江北,我守此城亦无愧于天地。」
易安居士李清照素来以才名闻天下,诗文皆有盛誉。她走到前院,见府中群情惶惶,便一拍案道:「诸位,金陵乃江南屏障,若轻易降敌,岂不辜负数十万百姓性命?汝等皆为金陵之士,难道甘心以降贼之名留后世耻笑?」
府中仕绅秀才闻言,面面相觑,一时无人敢答。李清照冷笑一声,提笔在堂前立柱上题诗一首: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她写罢,转身朗声道:「我既是赵知府之妻,今日便代他守住这金陵城!诸位才俊若真有忠义之心,愿随我共谋守城之策,否则,请自去出城投敌,莫要误人误己!」
众人见她巾帼英姿,又见诗句豪气万丈,纷纷感愧,齐声道:「夫人所言极是,我等愿听夫人调遣!」
李清照即刻召集各地士绅,分派人手稳定民心。她将府中存银尽数分出,购置粮草,抚恤城中百姓,又联络军中尚存的校尉,着手修整城防。
清晨,李清照亲自登上城楼,面对城中百姓与士绅宣布:「金人虽至,然城未破,人心未散!我等生为汉家子民,死亦为汉家鬼魂!今日起,募壮士守城,男女老少皆为我金陵军民,同心协力,共守家园!」
她一面派人至周边募兵,一面指挥工匠修筑城墙,设下拒马与陷阱。金陵城内百姓见易安居士一女子竟能临危不乱,纷纷自愿参战,城内士气渐渐高涨。
完颜宗弼在玄武湖帅船上听闻金陵知府赵明诚已弃城逃走,城中防务竟由其夫人李清照主持,不由放声大笑:「天助我也!一妇人何足为惧?金陵百姓不过散沙,稍加威吓,便会开门投降。」
他当即命汉军旗统领韩常率五千正黑旗精锐,联合两万汉军,以试探性「蚁附」攻势攀城。一旦金陵守军慌乱,便趁机全军压上,低成本攻陷城池。
翌日清晨,金军先至金陵城下,韩常骑马出阵,高声喊道:「金陵百姓听着!大金皇帝仁慈,若早降,保你等平安无事。如今城中一娘子主持防务,何必为她枉送性命?」
城楼上,李清照一袭青衣,立于宋字旗下,冷冷看着城下金兵。她挥手示意,令士兵回应:「金人焚掠润州,生灵涂炭,何来仁慈?今日城破,我等不过一死,岂能甘心降敌?」
韩常见喊话不成,怒道:「妇人无知,待我踏平城池,再来教妳什么叫大金铁骑!」他指挥汉军正黑旗推起云梯,发起试探性进攻。
金军云梯架上城墙,箭如雨下,汉军攀爬而上。李清照站在城楼之上,沉着指挥:「左右强弩听令,先射梯上甲士!滚木礌石准备,待敌上梯再投!」
金军攀梯至半时,城墙上一声令下,数百强弩齐发,箭矢密集如雨,将汉军先头士卒射翻下梯。滚木礌石随即投下,夹杂着燃油火焰,云梯瞬间化作火海,汉军惨叫连连,纷纷跌落护城河中。
见士兵畏缩不前,韩常大怒,亲率正黑旗甲士,举盾冲至城下。李清照冷眼看着,命弓箭手对准盾牌下方露出的脚踝放箭,金军阵型顿时大乱。
城内预备队出动,抬出八牛巨弩「威震天」,将一根粗如儿臂的长矛直射至金军后阵,炸裂声响彻江岸。韩常眼见局势不妙,只得下令撤退,金军留下数百具尸体狼狈退回营地。
夜晚,韩常回至金军大营,跪伏在完颜宗弼面前请罪:「末将轻敌,未料城内防守如此坚固。」完颜宗弼冷哼一声,道:「不过是文官妇人,竟能败我大金精锐,成何体统!传我令,明日再调正黑旗巴图鲁助攻,务必破城!」
但他随后又略带嘲讽地说道:「这李清照,倒比她那夫君有几分胆识。明日我倒要亲自看看,她能硬撑到几时!」
城头上,李清照看着金军退去的狼狈身影,长舒一口气。她回到府衙,提笔书诗:
烽烟起秣陵,守土心如铁。
巾帼谁道弱,金戈对胡羯。
她知金军并未全力进攻,但无论敌军来多少,她已立誓誓死守城,不负江南百姓之托。
完颜宗弼在金陵城下督战三日,连番攻城却毫无进展。城中守军虽少,却凭借坚城和李清照的巧妙指挥,屡次击退金兵。金军士卒疲惫不堪,士气日渐低迷。韩常、阿里斜卯等将
纷纷上报,表示若再无攻城器械,强攻恐难奏效。完颜宗弼负手立于中军帐内,眉头紧锁,低声自语:「若再耽搁数日,缪龙王必率舟师截我退路,明教南军大军合围,我大金十万精锐恐要尽陷江南。」
他冷冷扫视众将,果断下令:「放弃金陵,不再攻城!全军继续向西撤退,寻找渡江良机。」
李清照布防有序,城中百姓同仇敌忾,金军一时竟无法迅速攻破。金陵城内,李清照夜半提笔,题诗寄于扬州方梦华:
千里烽烟急,江南未肯降。
两城巾帼志,共守汉家邦。
自此,李清照守金陵之名传遍江南,人皆称赞其不让须眉。
完颜宗弼命韩常留少量兵力假装继续围城,掩护大军悄然撤离。他亲自率领主力绕城而过,沿江南岸西行,目标是镇江以西的渡口。
金陵城内,李清照见金兵攻势骤然减弱,立刻判断敌军有撤退意图。当即召集城中士绅与军官布置追击计划,同时派人去江边向明教太湖水师通报金军动向。她站在城头,目送金军远去,心中暗道:「此番能挡金军于城下,实仗明教友军牵制,若无缪头领压制水道,金兵早已横行无忌。」
金军自黄天荡逃脱后,北路缪威水师、润州邓荣第二师步军以及常州陆行儿的北路军精锐和蒋居正麾下僧兵已在后方展开追击。缪威得知金兵欲西撤,立刻命舟师沿江逆流追截,并派快艇联络邓荣、蔣居正,要求陆路两军并进,合力围堵金军于江岸。
完颜宗弼率军抵达板桥店一带,原计划借助地利在此渡江。然而,江面上明教水师的艨艟大舰早已布防,舰上日月旗迎风猎猎。金兵试图架设浮桥渡江,却遭到明军弓弩火炮的猛烈打击,不得不放弃。
完颜宗弼愤怒地说道:「我大军虽困于此,却不是束手待毙之辈!传令全军,加快西撤步伐,务必在长江上游寻一渡口脱困。」
金军行至采石镇附近时,邓荣率步军迎头拦截,与金军正面交战。双方激战数时辰,邓荣所部虽英勇善战,但毕竟兵力不足,被金军冲破防线。完颜宗弼趁机带领主力突围,继续沿江西行。
与此同时,缪威水师已封锁江面,蔣居正则在后方步步紧追。明教三路军队逐渐形成合围之势,将金军越逼越近。
完颜宗弼站在帅船上,遥望江面明教战舰,心中暗道:「若无法迅速摆脱追击,我军将难以全身而退。」他环顾众将,沉声道:「传令全军,全速前进!务必找到能够渡江的地段,速速脱离险境。」
金军的西撤之路艰险万分,而明教的水陆追击愈发紧迫。江南战局,因黄天荡之役后的局势变幻,再度进入白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