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第五八〇章:江北疮痍
舟山军众将感到不安,方梦华立在船头,眺望这片因「迁界禁海」而死去的土地,冷声道:「金人所至,淮东已成废土。如此国策,真是自毁长城。」
舰队继续南行,至通州海门一带,沿岸逐渐恢复了几分人气,似乎尚未沦陷。方梦华心头微定,当即下令登岸:「打出本座那面宋朝郡主旗号,全军俱甲,带足补给,赶往通州城!」
舟山军行至通州城外,城门大开,烟火四起,百姓四散奔逃,哭喊声夹杂着喝骂和厮杀之声。
刘锜勒马冷笑道:「主公,这哪是城池,分明是个贼窝。」
燕青手持望远镜观察片刻:「有兵痞在烧杀抢掠。城中应无成建制军队,皆是乱兵作乱。」
方梦华脸色阴沉:「全军听令,入城维持秩序,阻止劫掠。凡兵痞拒不缴械者,格杀勿论!」
舟山军立刻分队展开行动。刘锜的弓骑营负责占领城门与主要街道,种鱼儿的百花四营清剿城内巷道,彭无当的近卫营则护卫方梦华指挥。
兵痞们对舟山军的突然到来毫无防备,凭他们的散兵游勇,怎敌舟山军整齐划一的精锐部队?短短一个时辰,城中乱象被平定。
劫掠的溃兵首领靳赛率残部龟缩于城内府衙,眼见舟山军兵锋难挡,不得不派人前来请降。
在衙门前的广场上,靳赛带着百余兵痞,跪地缴械。靳赛一脸谄媚:「郡主饶命!小人无路可走才抢掠百姓,并无反叛之心。只要将军收留,小人愿效死力!」
方梦华冷眼看着这位乱兵首领,问道:「你等为何至此?楚州、盐城、如皋为何失守?」
靳赛低头答道:「楚州失陷,金兵已杀至江北。我等原为楚州守军,因城破后主帅不在,大家四散奔逃。盐城、如皋之地又遭金兵迁界禁海,兄弟们只得南下,想着抢点东西,再逃回老家。」
方梦华冷哼一声:「抢点东西?你们可知,若非舟山军及时赶到,通州百姓皆要因你等之乱受金兵屠戮!」
靳赛惶恐叩头:「郡主恕罪!小人知错,只求给条活路!」
方梦华沉思片刻,挥手命人将靳赛押下,随后下令:「收编其余溃兵,遣散不愿从军者,登记造册,交由北路军安置。」
城内秩序恢复后,方梦华召来信使,命其渡江向北路军传信:「通州已平,可迅速接收城池,妥善安置溃兵。」
随后,方梦华立刻召集部队,向众将宣布:「通州虽暂时无虞,但扬州、泰州岌岌可危,我们即刻赶往泰州查看。」
舟山军不作多留,当晚整编兵力,携收编的部分士兵,星夜兼程赶往泰州。
一路西行,方梦华心情愈加沉重。她知道,江北局势危急,金兵正蓝旗、正黑旗压境。泰州若失,扬州、镇江便暴露在敌人兵锋之下。而江南的经济命脉,更无法承受如此剧变。
望着夜色下疾行的舟山军,她心中暗道:「此战,唯有速战速决,稳住江北局势,才能为江南争得喘息之机。」
星月在天,舟山军的旗帜在夜风中猎猎作响。泰州决战,近在咫尺。
翌日清晨,舟山军行至泰州北侧官道,晨曦微露,远远便见两架装饰奢华的马车迎面驶来,车夫扬鞭驱马,不但不减速,竟高声喊道:「贼配军让路!快闪开!」
舟山军行军整齐,队列如一,车夫的喧嚣却激起阵阵不满。刘锜一挥手,弓骑营迅速分列官道两侧,虚让出一条路,随即灵活包围两车。马车停下,车门打开,几名穿着宋朝文官服饰的中年男子跳下,怒气冲冲地叫骂起来:「贼配军无礼!你们将军呢?叫他来见本官,吃不了兜着走!」
刘锜冷笑一声,不答话,只用目光示意他们看向舟山军后方的指挥车。车顶上高悬的旗帜赫然写着「定海郡主」四个大字。几人神色微变,叫骂声稍稍收敛,但脸上仍是不屑之色。
其中一人快步上前,自报家门:「本官乃承州知州赵士瑷,旁边这位是泰州知州曾班。吾二人乃正五品朝廷命官,郡主见了,也当起身迎接!」
舟山军让出一条通路,方梦华骑马缓缓上前。她目光如电,扫过赵士瑷和曾班,沉声问道:「两位知州,不在城中守土,何故弃城逃跑?」
赵士瑷冷哼一声:「承州兵力空虚,金兵势大,本官明哲保身乃是智举。至于泰州,金兵未至,本官已亲自安排守城事务,这才与曾知州结伴南行,向朝廷汇报军情。」
曾班则一脸陪笑:「郡主明鉴,下官只是被赵相公邀同行,并未弃城,实有冤屈!」
方梦华冷笑一声,手按剑柄,目光凌厉:「知州之职,守土有责。两位弃城而逃,依《大宋律》,当如何处置?」
赵士瑷冷不防地被问住,脸色一僵,随即仰头大笑:「郡主怕是不知赵家祖制?从开国至今一百六十八年,从未杀过一名文官!就算本官有罪,也该由大理寺审断。至于郡主您——」他上下打量了方梦华一眼,语气越发狂傲:「本官乃太
祖皇帝玄孙,亦为神宗皇帝同辈的宗亲,妳家父王见了本官也要喊一声叔父,妳一个小女娃娃,竟敢在这里妄论国法?」方梦华面无表情,只是淡淡道:「哦?谁告诉你本郡主姓赵了?」
赵士瑷闻言一愣,瞳孔骤然一缩,猛然回过神来,颤声道:「妳是那东海女寇……」
方梦华冷笑,抬手一挥:「斩!」
话音未落,赵士瑷的头颅已然落地,鲜血喷涌而出。舟山军众将士一阵低喝:「狗官,杀得好!」
曾班见状,早已涕尿横流瘫软在地,磕头如捣蒜,连声求饶:「郡主饶命!小人知罪!小人愿戴罪立功,助郡主守住泰州!」
方梦华冷冷看了他一眼:「曾班,你既未弃城,也算罪不至死。但你得回泰州,为我舟山军效力。若有半分不从,后果自负!」
曾班连连点头,口称:「小人遵命!」
舟山军押着曾班一路疾行,赶到泰州城下。所幸城中尚无金兵踪迹,但城门大开,防务散乱,守军士气低落,百姓人心惶惶。
方梦华当即命令紧闭城门,加固防线,派彭无当率近卫营驻守城墙,确保金兵无法轻易攻入。种鱼儿带领百花四营在城中巡逻,维持秩序,同时向百姓说明舟山军已接管泰州,保证城池安全。派快船渡江,通知北路军派遣精兵接收泰州城,并安置城内百姓。
曾班战战兢兢地站在方梦华身后,看着她一连串的布置,不禁暗暗心惊:「这舟山巨寇果然不是寻常女子,竟有如此胆略和手段!」
方梦华安排妥当后,负手立于城头,眺望北方战云密布的天际,沉声道:「金兵若至泰州,我们便让他们知晓,江北这道防线,还没有崩!」
次日清晨,舟山军与北路军管仲孙部在泰州城下交接。管仲孙刚率部渡江上岸,舟山军士卒们便开始骚动起来,纷纷指向江面远方西北方向的天际。
雨幕朦胧,江南的天空淅淅沥沥,然而那边扬州的方向,却升腾起一股股黑烟。即使被雨水冲刷,浓烟依旧滚滚向上,仿佛整个天空都被染上了焦黑的色彩。
方梦华站在泰州城墙上,远眺那烟柱冲天的景象,心中一沉,眼底闪过一抹冷厉的光。
「扬州……」她低声念着,旋即心头一震。
她曾深知维扬之变的惨烈,也清楚历史上那场屠杀将在明年发生(类似后来的扬州十日但是宋史的史官着重描写赵构如何狼狈而春秋笔法忽略了几十万黔首冤魂)。然而,此刻亲眼目睹那黑烟升起,她意识到自己的蝴蝶效应已经改写了历史。维扬之变,不再是未来的噩梦,而是眼前的现实。
方梦华猛然转身,对身旁的将领喝令道:「全军集结!四千骑兵即刻启程,目标扬州!」
「教主!」管仲孙刚赶到城头,见方梦华脸色铁青,急忙拱手道,「泰州城防尚未交接完毕,这就要撤离吗?」
方梦华未及寒暄,冷声道:「管师长,扬州已失!此事非同小可,本座须立刻前往阻止更大惨剧。泰州城防,就拜托你了!」
管仲孙皱眉,看了看扬州方向的浓烟,又看了看方梦华那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冷峻面庞,只能重重点头:「属下明白,教主放心,我北路军定守好泰州!」
方梦华不再多言,一抖缰绳,率先策马而出。她身后,从辽南一路带来的舟山军四千精锐迅速集结,铁甲轰鸣,蹄声如雷,一路沿官道直奔扬州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