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明1128西洋湖边
第564章 盖州满奸
小
大
永乐九年正月,舟山军在营口的棱堡内,统帅方梦华正于地图前筹划下一步攻势。辽东地区的地形复杂,猛安谋克制度下的金国统治盘根错节,虽已攻克大连与营口,但深入辽东腹地的征途仍面临重重阻碍。正当此时,一名亲兵急报:「报教主,有使者自盖州前来,称带有太守完颜钩室亲笔书信,请求觐见!」
「完颜钩室?」方梦华眉头微蹙,旋即露出一丝淡笑,「看来,这场博弈终于有人开始站队了。」
营帐内,一名身着辽东传统服饰的中年男子立于案前,神情肃然。他自称是盖州太守完颜钩室派来的使者,将一卷书信呈递于方梦华。信封封缄严密,上书「钩室亲笔」四字,字体沉稳刚劲,显见其人心思慎重。
方梦华展开信函,细细阅读。信中,完颜钩室自述家世渊源,追溯至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时代,祖父完颜挞不野曾为辽道宗之太尉,曷苏馆部完颜氏早在两百余年前即南迁辽东,接受契丹唐文化熏陶,成为所谓「熟女真」。
完颜钩室在信中写道:
「钩室虽姓完颜,实乃辽东旧家,与会宁府之野蛮亲族志趣殊异。曷苏馆氏子弟,皆以契丹礼乐为荣,自视为文明之邦,不屑与北地莽夫为伍。金国攻辽以来,掳掠成性,摧毁乡井,令曷苏馆部祖宗所托之地满目疮痍。
今闻舟山义军威震辽南,不夺民田,不掠民女,尤其于化成关之战放过合厮罕猛安老弱之举,更令人敬仰。钩室遂知,贵军所行并非狂热民族复仇,而是仁义之师。钩室愿弃暗投明,为辽东百姓觅一线生机,恳请南朝定海郡主明鉴。」
信末钩室还列出详尽计划,表示愿与舟山军里应外合,协助攻取盖州,并承诺此后全城归附舟山义军统治。
信读毕,方梦华合卷沉思,诸将却已议论纷纷。
刘锜道:「郡主,这完颜钩室虽言辞恳切,但毕竟是女真鞑虏,投降之言未必可信。若他是诈降,岂不反受其害?」
邓荣却冷静道:「钩室所列计划详实,且其族曷苏馆部自辽太祖起便归附契丹,文化习俗与黑水女真不同。其表明不满北地完颜部的暴虐统治,恐非虚言。教主素行仁义之道,或可令其心悦诚服。」
方梦华点头,抬手制止众人争论,道:「钩室能写此信,说明他对我们已有信任基础。而他的曷苏馆部,在辽东确实颇有号召力。若能使其归降,不仅少一敌军,更可减轻我们对辽东汉、契丹、熟女真的统战负担。」
顿了顿,她转身对亲兵道:「传令,留使者暂驻营中。明日,本座亲赴盖州会钩室使者。」
次日,方梦华亲率一小队人马,护送完颜钩室使者回盖州。在城外,完颜钩室率领数十名族中长老及亲兵,迎候舟山军至。
完颜钩室身着唐式文官打扮,善翼冠在阳光下闪烁着银光,他身姿挺拔,言谈举止中透出一股饱读诗书的从容气度。这与典型的女真人穿兽皮形象截然不同。他见方梦华身披甲胄,仪容端庄,非寻常女将可比,立刻俯身施礼,道:「钩室有幸得见南朝郡主,三生之幸!」
方梦华拱手回礼,道:「府君信中言辞恳切,本座深感其诚。今日亲来,只为共议辽东百姓之计。」
方梦华端详片刻,心中暗自了然:辽国源自唐末松漠都督府,而曷苏馆部又早已定居辽东,受契丹与汉文化熏陶甚深。在这些世代农耕的熟女真人眼中,那些原始森林中依靠渔猎为生的生女真人,显然不被视为「自己人」。
二人并肩入城,于太守府议事良久。完颜钩室详细讲述曷苏馆部在辽东的势力分布及民心向背,并提出若舟山军能攻克东京辽阳府,他可率辽东熟女真部族全体归附,协助大军稳固东北疆域。
方梦华沉思片刻,答道:「完颜府君能以辽东百姓为重,本座自当全力配合。但本座更愿与你立约为证,不以血腥屠戮取城,而以德服人。」
完颜钩室拱手道:「定海郡主仁义之心,令钩室佩服至极。如此,我等便以曷苏馆部的名义,与舟山军共扶仁义之师。」
「郡主,」完颜钩室轻声道,打断了她的思绪,「据本府探知,完颜宗幹已得知旗庄大面积遇袭之事,派两黄旗骑兵急速北上。他们轻装简从,意在先以骑兵截击,掐断你军退路。」
方梦华眉头微蹙,冷笑道:「如此迅速,看来金军对辽东的控制力比我想象中更强。」
「正因如此,我愿以金国太守的身份,设下反间计,将两黄旗前锋引入熊岳山伏击圈。此地山势险峻,若以舟山军火器埋伏,当可一战歼灭。」完颜钩室一拱手,面色凝重,「只是不知郡主能否信任钩室之计。」
方梦华点头道:「既然府君愿以身涉险,本座又岂能怀疑?但伏击之事,必须严谨周密,不容丝毫失误。」
方梦华即刻召集参谋团,在熊岳山周边地形图前定下伏击方案。她将熊岳山北侧的隘口作为伏击点,命种鱼儿率百花营擅长弓箭的精锐布置于山腰,火器队埋伏于谷地周边;刘锜和彭无当则领轻骑兵隐蔽于东侧丛林,随时准备拦截敌军退路。
「完颜太守,」方梦华转身对完颜钩室道,「你是关键一环。若你能成功将两黄旗骑兵引入此地,我舟山军必以雷霆之势一举全歼。」
完颜钩室微微颔首,笑道:「郡主放心,曷苏馆部虽久居辽东,但谋略尚存。那些北方蛮人自以为我是忠于金国的‘同姓同族’,定会上钩。」
正月初六清晨,完颜钩室一身金国太守装束,率数十名随从策马前往熊岳山北口。他见到两黄旗前锋骑兵时,故作慌张道:「海寇大军已攻入盖州城内,我军正可趁其立足未稳,截断其退路!」
镶黄旗梅勒详稳完颜乌勒率军疾驰而来,见是完颜钩室带路,丝毫未疑,便命两千骑兵跟随其直入熊岳山。
进入山谷后,乌勒突然感觉气氛有些异样。谷中寂静无声,连鸟鸣都听不到。正当他下令全军小心时,只听山上传来一声清脆的锣响。
「放!」种鱼儿一声令下,埋伏在山腰的弓弩手如骤雨般射出箭矢,密集的箭雨顷刻间打乱了金军的阵形。
「开火!」方梦华挥下令旗,火器队一齐点燃燧石,火铳喷吐出刺目的火光,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彻山谷。金军骑兵首当其冲,被炸得人仰马翻。
「杀!」彭无当率领轻骑兵从丛林中冲出,截断了金军后路。舟山军步兵随后从两翼杀出,将金军困在谷地中央。
经过一日激战,两黄旗前锋骑兵全军覆没,金军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山谷。方梦华站在山坡上,冷眼看着战场,低声对身边的刘锜道:「这是金国不可一世的骑兵?不过如此。」
完颜钩室策马而来,脸上露出一丝疲惫的笑容,「郡主用兵如神,钩室今日大开眼界。」
方梦华看了他一眼,微微点头,「府君此次立下大功,待我军攻占辽阳,必以盖州为核心,让曷苏馆部继续安居乐业,永免战乱之苦。」
完颜钩室抱拳道:「钩室愿为辽东百姓竭尽全力,与郡主共扶太平。」
此时,山谷的硝烟逐渐散去,舟山军的战旗猎猎飘扬。
复州大营,完颜宗幹大步走进帅帐,怒气未平,将一封刚刚收到的密报重重摔在案几上。
「钩室这叛徒!他竟敢投降舟山贼军,还亲自坑杀我镶黄旗两千巴图鲁!」完颜宗幹的脸因愤怒而涨红,拳头砸在桌面上发出一声巨响,「此等叛逆之举,我大金开国以来从未有过,他怎么配姓完颜!」
帐中诸将低头不语。旗主暴怒时,任何多言都是自找麻烦。然而,完颜宗幹随即冷静下来,双眼死死盯着辽南地图。
「此地情势不利,」他沉声道,「盖州已失,两黄旗大军被困复州,两面受敌。若舟山军再两路合击,则复州危矣。」
幕僚完颜斡赛小心翼翼地进言:「大太子,不若暂据复州,整兵以守。与此同时,速向上京请援。辽南虽属大金后方,但地广人稀,若舟山军长驱直入,后果不堪设想。」
完颜宗幹点头,立刻命人草拟急报,派快马送往上京:「速请援兵回防辽阳,阻断舟山军北进之路。」
急报传至上京,完颜吴乞买紧急召集枢密院议事。大殿内气氛沉重,完颜宗伟、完颜蒲家奴、完颜希尹等十旗主将悉数到场。
完颜吴乞买阅罢军报,将密函丢在桌上,厉声道:「舟山海寇在辽南之势已成燎原之火!斡本失盖州,如今又退守复州求援,我大金后方腹地岂能如此脆弱!」
完颜希尹捻须沉思,缓缓道:「陛下,此事非小可。舟山军所图非止辽南,而是我大金国根基。若不及时回防,辽东沦陷指日可待。」
完颜吴乞买点头,「蒲家奴,传旨两白旗速回辽东,协助粘罕勃极烈稳固澄州与辽阳一带。你也暂时回防辽南,分担其压力。」
完颜希尹却眉头一皱,冷声道:「陛下,辽东沦陷虽是威胁,但更大的隐患恐怕在我朝内部。钩室身为大金太守,却选择投降海寇妖女。此事昭示一个事实:世居辽东的农耕女真人未必可靠,也并非姓完颜的就是我大金忠臣。」
完颜吴乞买脸色沉重,「希尹,你有何高见?」
希尹从袖中取出一本线装书,封面写着三个大字——《鹿鼎记》。他微微一笑:「陛下,这是从那本宋朝得来的奇书,虽为戏说女真人全取天下,却蕴含深意。书中康熙大帝以‘黏竿处’统管特务事宜,暗中监控文武百官,惩治内奸。我大金正当用人之际,若想避免内患,不如效法康熙大帝,设立类似机构,排查近十年来投降各官各将的忠诚度。此举虽损名誉,却可稳大局。」
完颜吴乞买若有所思,目光转向众臣,「诸位以为如何?」
完颜蒲家奴沉吟道:「此策虽有些偏激,但辽南局势已非寻常手段可解。若可因之肃清内部,固我大金国本,未尝不可一试。」
完颜吴乞买决然道:「好!即日起设‘黏竿处’,以希尹为总领,彻查我朝官员忠诚度。希尹,蒲家奴,两白旗大军即刻回辽东,断不能让舟山贼军进一步北侵!」
完颜希尹离开上京会宁府后,直赴洛阳,接替完颜宗翰主持中原军务。在洛阳城内,他召集两红旗将领议事,手持密函,当众宣布:「粘罕勃极烈奉旨回防辽东,中原军务自今日起由本旗主接管。各位详稳需全力配合。」
一名副将试探着问道:「希尹大人,辽南局势已然紧张,那舟山军是否有可能趁此机会再攻中原?」
完颜希尹冷笑一声,「舟山军?他们无暇顾及中原,至少目前不会。粘罕勃极烈已亲率两白旗北返,本旗主则在此稳守中原。若舟山军真敢脱离海船来犯内陆,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他抬起头,眼神犀利如刀,语气笃定:「如今当务之急,是肃清内患,稳固中原防线。我黏竿处即将成立,从今往后,所有投降官员、将领,皆需接受忠诚审查。大金国虽受威胁,却绝不能在内部失守!」
此时,辽东、河北、中原,三地局势紧张,金国风雨飘摇。而方梦华率领的舟山军正步步为营,逐渐将金国拖入内外交困的深渊。
此时,营口棱堡内,方梦华站在地图前,目光坚定。她低声自语:「辽东已然见曙光,只待金虏覆灭,辽地必成江南之后第二沃野。」
帐外,北风呼啸,战旗猎猎。一场更大的征途,正蓄势待发。在这片金国自诩不可征服的土地上,方梦华的仁义之师正在开创属于自己的时代。
「完颜钩室?」方梦华眉头微蹙,旋即露出一丝淡笑,「看来,这场博弈终于有人开始站队了。」
营帐内,一名身着辽东传统服饰的中年男子立于案前,神情肃然。他自称是盖州太守完颜钩室派来的使者,将一卷书信呈递于方梦华。信封封缄严密,上书「钩室亲笔」四字,字体沉稳刚劲,显见其人心思慎重。
方梦华展开信函,细细阅读。信中,完颜钩室自述家世渊源,追溯至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时代,祖父完颜挞不野曾为辽道宗之太尉,曷苏馆部完颜氏早在两百余年前即南迁辽东,接受契丹唐文化熏陶,成为所谓「熟女真」。
完颜钩室在信中写道:
「钩室虽姓完颜,实乃辽东旧家,与会宁府之野蛮亲族志趣殊异。曷苏馆氏子弟,皆以契丹礼乐为荣,自视为文明之邦,不屑与北地莽夫为伍。金国攻辽以来,掳掠成性,摧毁乡井,令曷苏馆部祖宗所托之地满目疮痍。
今闻舟山义军威震辽南,不夺民田,不掠民女,尤其于化成关之战放过合厮罕猛安老弱之举,更令人敬仰。钩室遂知,贵军所行并非狂热民族复仇,而是仁义之师。钩室愿弃暗投明,为辽东百姓觅一线生机,恳请南朝定海郡主明鉴。」
信末钩室还列出详尽计划,表示愿与舟山军里应外合,协助攻取盖州,并承诺此后全城归附舟山义军统治。
信读毕,方梦华合卷沉思,诸将却已议论纷纷。
刘锜道:「郡主,这完颜钩室虽言辞恳切,但毕竟是女真鞑虏,投降之言未必可信。若他是诈降,岂不反受其害?」
邓荣却冷静道:「钩室所列计划详实,且其族曷苏馆部自辽太祖起便归附契丹,文化习俗与黑水女真不同。其表明不满北地完颜部的暴虐统治,恐非虚言。教主素行仁义之道,或可令其心悦诚服。」
方梦华点头,抬手制止众人争论,道:「钩室能写此信,说明他对我们已有信任基础。而他的曷苏馆部,在辽东确实颇有号召力。若能使其归降,不仅少一敌军,更可减轻我们对辽东汉、契丹、熟女真的统战负担。」
顿了顿,她转身对亲兵道:「传令,留使者暂驻营中。明日,本座亲赴盖州会钩室使者。」
次日,方梦华亲率一小队人马,护送完颜钩室使者回盖州。在城外,完颜钩室率领数十名族中长老及亲兵,迎候舟山军至。
完颜钩室身着唐式文官打扮,善翼冠在阳光下闪烁着银光,他身姿挺拔,言谈举止中透出一股饱读诗书的从容气度。这与典型的女真人穿兽皮形象截然不同。他见方梦华身披甲胄,仪容端庄,非寻常女将可比,立刻俯身施礼,道:「钩室有幸得见南朝郡主,三生之幸!」
方梦华拱手回礼,道:「府君信中言辞恳切,本座深感其诚。今日亲来,只为共议辽东百姓之计。」
方梦华端详片刻,心中暗自了然:辽国源自唐末松漠都督府,而曷苏馆部又早已定居辽东,受契丹与汉文化熏陶甚深。在这些世代农耕的熟女真人眼中,那些原始森林中依靠渔猎为生的生女真人,显然不被视为「自己人」。
二人并肩入城,于太守府议事良久。完颜钩室详细讲述曷苏馆部在辽东的势力分布及民心向背,并提出若舟山军能攻克东京辽阳府,他可率辽东熟女真部族全体归附,协助大军稳固东北疆域。
方梦华沉思片刻,答道:「完颜府君能以辽东百姓为重,本座自当全力配合。但本座更愿与你立约为证,不以血腥屠戮取城,而以德服人。」
完颜钩室拱手道:「定海郡主仁义之心,令钩室佩服至极。如此,我等便以曷苏馆部的名义,与舟山军共扶仁义之师。」
「郡主,」完颜钩室轻声道,打断了她的思绪,「据本府探知,完颜宗幹已得知旗庄大面积遇袭之事,派两黄旗骑兵急速北上。他们轻装简从,意在先以骑兵截击,掐断你军退路。」
方梦华眉头微蹙,冷笑道:「如此迅速,看来金军对辽东的控制力比我想象中更强。」
「正因如此,我愿以金国太守的身份,设下反间计,将两黄旗前锋引入熊岳山伏击圈。此地山势险峻,若以舟山军火器埋伏,当可一战歼灭。」完颜钩室一拱手,面色凝重,「只是不知郡主能否信任钩室之计。」
方梦华点头道:「既然府君愿以身涉险,本座又岂能怀疑?但伏击之事,必须严谨周密,不容丝毫失误。」
方梦华即刻召集参谋团,在熊岳山周边地形图前定下伏击方案。她将熊岳山北侧的隘口作为伏击点,命种鱼儿率百花营擅长弓箭的精锐布置于山腰,火器队埋伏于谷地周边;刘锜和彭无当则领轻骑兵隐蔽于东侧丛林,随时准备拦截敌军退路。
「完颜太守,」方梦华转身对完颜钩室道,「你是关键一环。若你能成功将两黄旗骑兵引入此地,我舟山军必以雷霆之势一举全歼。」
完颜钩室微微颔首,笑道:「郡主放心,曷苏馆部虽久居辽东,但谋略尚存。那些北方蛮人自以为我是忠于金国的‘同姓同族’,定会上钩。」
正月初六清晨,完颜钩室一身金国太守装束,率数十名随从策马前往熊岳山北口。他见到两黄旗前锋骑兵时,故作慌张道:「海寇大军已攻入盖州城内,我军正可趁其立足未稳,截断其退路!」
镶黄旗梅勒详稳完颜乌勒率军疾驰而来,见是完颜钩室带路,丝毫未疑,便命两千骑兵跟随其直入熊岳山。
进入山谷后,乌勒突然感觉气氛有些异样。谷中寂静无声,连鸟鸣都听不到。正当他下令全军小心时,只听山上传来一声清脆的锣响。
「放!」种鱼儿一声令下,埋伏在山腰的弓弩手如骤雨般射出箭矢,密集的箭雨顷刻间打乱了金军的阵形。
「开火!」方梦华挥下令旗,火器队一齐点燃燧石,火铳喷吐出刺目的火光,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彻山谷。金军骑兵首当其冲,被炸得人仰马翻。
「杀!」彭无当率领轻骑兵从丛林中冲出,截断了金军后路。舟山军步兵随后从两翼杀出,将金军困在谷地中央。
经过一日激战,两黄旗前锋骑兵全军覆没,金军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山谷。方梦华站在山坡上,冷眼看着战场,低声对身边的刘锜道:「这是金国不可一世的骑兵?不过如此。」
完颜钩室策马而来,脸上露出一丝疲惫的笑容,「郡主用兵如神,钩室今日大开眼界。」
方梦华看了他一眼,微微点头,「府君此次立下大功,待我军攻占辽阳,必以盖州为核心,让曷苏馆部继续安居乐业,永免战乱之苦。」
完颜钩室抱拳道:「钩室愿为辽东百姓竭尽全力,与郡主共扶太平。」
此时,山谷的硝烟逐渐散去,舟山军的战旗猎猎飘扬。
复州大营,完颜宗幹大步走进帅帐,怒气未平,将一封刚刚收到的密报重重摔在案几上。
「钩室这叛徒!他竟敢投降舟山贼军,还亲自坑杀我镶黄旗两千巴图鲁!」完颜宗幹的脸因愤怒而涨红,拳头砸在桌面上发出一声巨响,「此等叛逆之举,我大金开国以来从未有过,他怎么配姓完颜!」
帐中诸将低头不语。旗主暴怒时,任何多言都是自找麻烦。然而,完颜宗幹随即冷静下来,双眼死死盯着辽南地图。
「此地情势不利,」他沉声道,「盖州已失,两黄旗大军被困复州,两面受敌。若舟山军再两路合击,则复州危矣。」
幕僚完颜斡赛小心翼翼地进言:「大太子,不若暂据复州,整兵以守。与此同时,速向上京请援。辽南虽属大金后方,但地广人稀,若舟山军长驱直入,后果不堪设想。」
完颜宗幹点头,立刻命人草拟急报,派快马送往上京:「速请援兵回防辽阳,阻断舟山军北进之路。」
急报传至上京,完颜吴乞买紧急召集枢密院议事。大殿内气氛沉重,完颜宗伟、完颜蒲家奴、完颜希尹等十旗主将悉数到场。
完颜吴乞买阅罢军报,将密函丢在桌上,厉声道:「舟山海寇在辽南之势已成燎原之火!斡本失盖州,如今又退守复州求援,我大金后方腹地岂能如此脆弱!」
完颜希尹捻须沉思,缓缓道:「陛下,此事非小可。舟山军所图非止辽南,而是我大金国根基。若不及时回防,辽东沦陷指日可待。」
完颜吴乞买点头,「蒲家奴,传旨两白旗速回辽东,协助粘罕勃极烈稳固澄州与辽阳一带。你也暂时回防辽南,分担其压力。」
完颜希尹却眉头一皱,冷声道:「陛下,辽东沦陷虽是威胁,但更大的隐患恐怕在我朝内部。钩室身为大金太守,却选择投降海寇妖女。此事昭示一个事实:世居辽东的农耕女真人未必可靠,也并非姓完颜的就是我大金忠臣。」
完颜吴乞买脸色沉重,「希尹,你有何高见?」
希尹从袖中取出一本线装书,封面写着三个大字——《鹿鼎记》。他微微一笑:「陛下,这是从那本宋朝得来的奇书,虽为戏说女真人全取天下,却蕴含深意。书中康熙大帝以‘黏竿处’统管特务事宜,暗中监控文武百官,惩治内奸。我大金正当用人之际,若想避免内患,不如效法康熙大帝,设立类似机构,排查近十年来投降各官各将的忠诚度。此举虽损名誉,却可稳大局。」
完颜吴乞买若有所思,目光转向众臣,「诸位以为如何?」
完颜蒲家奴沉吟道:「此策虽有些偏激,但辽南局势已非寻常手段可解。若可因之肃清内部,固我大金国本,未尝不可一试。」
完颜吴乞买决然道:「好!即日起设‘黏竿处’,以希尹为总领,彻查我朝官员忠诚度。希尹,蒲家奴,两白旗大军即刻回辽东,断不能让舟山贼军进一步北侵!」
完颜希尹离开上京会宁府后,直赴洛阳,接替完颜宗翰主持中原军务。在洛阳城内,他召集两红旗将领议事,手持密函,当众宣布:「粘罕勃极烈奉旨回防辽东,中原军务自今日起由本旗主接管。各位详稳需全力配合。」
一名副将试探着问道:「希尹大人,辽南局势已然紧张,那舟山军是否有可能趁此机会再攻中原?」
完颜希尹冷笑一声,「舟山军?他们无暇顾及中原,至少目前不会。粘罕勃极烈已亲率两白旗北返,本旗主则在此稳守中原。若舟山军真敢脱离海船来犯内陆,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他抬起头,眼神犀利如刀,语气笃定:「如今当务之急,是肃清内患,稳固中原防线。我黏竿处即将成立,从今往后,所有投降官员、将领,皆需接受忠诚审查。大金国虽受威胁,却绝不能在内部失守!」
此时,辽东、河北、中原,三地局势紧张,金国风雨飘摇。而方梦华率领的舟山军正步步为营,逐渐将金国拖入内外交困的深渊。
此时,营口棱堡内,方梦华站在地图前,目光坚定。她低声自语:「辽东已然见曙光,只待金虏覆灭,辽地必成江南之后第二沃野。」
帐外,北风呼啸,战旗猎猎。一场更大的征途,正蓄势待发。在这片金国自诩不可征服的土地上,方梦华的仁义之师正在开创属于自己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