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央视采访!
第400章央视采访!
人民会堂。
方才热闹非凡的颁奖大厅,此时已经人去楼空。
程开颜本以为座谈会是在这里召开,但中午吃饭时得知是去了一个小一点的会议室。
毕竟人民会堂是国家重地,经常有领导人在此开办重要会议,或是接见外国政要。
而且参加座谈会的人少了很多,其他不相干的旁人在看完颁奖典礼之后,大多都离开了。
留下来的大多是编辑作家们。
“明阿姨,您也跟着要采访吗”
程开颜跟在唐明身后,好奇的问。
“央视的领导邀请我,本来是打算回去处理公务。”
唐明优雅地双手抱胸,轻轻转头看了他一眼,淡声道:“不过你一个人去参加采访,我还是有些不放心……要是主持人问了一些敏感的问题,而你又说了一些不妥当的话,那就不太好了。”
“原来是这样啊,谢谢你,明阿姨。”
程开颜没想到她会这样细心,心中微微一暖,诚恳致谢道。
他知道明阿姨多半是看在小姨还有宁绾嘉的面子上,但还是挺感动的。
他知道明阿姨现在可是文化部排得上号的领导,说一句日理万机也不为过,还愿意抽时间陪着过来采访,关照他。
“没事。”
唐明淡然摇摇头,不再多言,转身带着程开颜走进了颁奖大厅。
……
此时的颁奖大厅经过打扫整理之后,重新变得干净整洁起来。
灯光只开了讲台上的几盏。
沙发上。
身穿女士衬衣,齐耳短发的女主持人邢质斌坐在程开颜与唐明对面。
三十多岁岁的样子,举止得体,仪态端庄严谨。
这位就是目前《新闻联播》的主持人。
程开颜来了才意识到这个简短的个人采访的严肃性。
他和唐明二人,作为本次被采访的作家和辅助采访的文化部领导,则挨在一起坐着。
三人的斜对面,有一个摄像师扶着一台冒着红光的外国摄像机器对着三人。
除此之外,在摄像机后方还有电视台的干部,负责监督和审查。
这次的采访可是要登上央视新闻的,容不得任何错漏。
“开始吧!”
导演打了个手势,采访开始了。
“电视机前的同志们,我是邢质斌……”
邢质斌握着话筒看向镜头,轻声开口和观众打着招呼。
镜头一转落在程开颜和唐明身上。
“我是程开颜,我是文化部唐明……”
二人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打了个招呼。
画面后退,将三人都囊括其中,采访对话正式开始。
“程开颜老师的大名,我是早有耳闻,如雷贯耳。”
邢质斌脸上带着端庄的微笑,字正腔圆的祝贺道:“首先在这里恭喜程老师,在今天的颁奖典礼上狂揽五座文学大奖。这一成就足以载入中国文学史,实在令人叹服!”
“谢谢。”
程开颜表情保持着平静,这是来时明阿姨提醒过的。
不要表现任何突兀的情绪,一定要平静。
“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而您又是如此的年轻,能否请您讲讲您是如何走上文学的道路我想有很多同志都好奇您的经历。”
邢质斌微笑问道,眼中闪过一抹掩藏的很好的好奇。
第一个采访问题大多比较简单,用于拉近对话者之间的距离,进入采访氛围。
“应该算是一个巧合,1979年的冬天,我从南疆前线因负伤退伍回城。
和很多年轻人一样,一无学历,二无工作,三无技术。
回城的大多时候,我都因无所事事在院子里,躺在阳光底下晒着太阳……”
程开颜微微抬头,脸上浮现回忆之色,不急不缓的诉说着。
一旁唐明听见这带着悠闲颓然意味的话,一对弯柳般的眉微微蹙着。
“呼……”
唐明深吸一口气,没有打断程开颜,而是眼神示意希望他在后面调整回来。
程开颜将明阿姨的眼神看在眼里,感慨道:“那一年我十九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改革开放的黄金年代。
我有好多奢望,我想奋斗,想贡献,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于是文学成了我的救赎……”
话锋陡然一转,变得积极向上起来。
唐明听见这里,终于松了口气。
“如今的确是黄金一般的时代,希望所有人都能像程开颜老师一样找到自己道路。”
邢质斌点点头,看向手中的提词板,该继续下一个问题:“在《芳草》之中,我们看到那个年代许多描写,知青的热血和不堪,生活的艰苦和人民的顽强。
您如何看待苦难你认为苦难对年轻人有哪些教育意义”
“苦难没有任何意义,苦难也不值得歌颂,这是错误的价值观。”
程开颜不假思索的回答。
此话一出,在场的无论是邢质斌,还是唐明以及导演都不禁脸色一顿。
“程开颜同志的理解……”
邢质斌正要开口,却被程开颜打断。
但程开颜自顾自的平静开口,眼中的悲悯与柔和,仿佛是在教育众人:
“古人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是苦难的神圣化根源。
它来自于中国五千年的儒家文化,是批判的对象。
事实上,苦难只会带来创伤记忆和健康问题。
根据国外科学研究,创伤记忆会永久改变大脑海马体结构,造成精神疾病的概率比常人高出三倍。
苦难需要铭记,而非赞美。
苦难需要对抗,而非歌颂。
真正值得被歌颂的是在苦难中,咬牙坚持的人民,在苦难中挺直的脊骨。
在伤痕深处开出朵的从不是苦难,而是生命不驯的光。
这也是现如今伤痕文学真正偏离的主题。”
“呼……”
在场的所有人听完这番话,陷入安静之中。
所有人仿佛被洪吕大钟敲中,心中没有任何反驳的欲望,反而只觉被人揭开遮眼布一般豁然开朗,一片清晰。
“程开颜老师的话真是发人深省,令人深思,我想先烈们之所以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为了人民付出,为了国家奋斗。
其根本原因就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过上国家富强,幸福美好的日子。”
唐明忽然微笑着开口找补道。
“是极!”
主持人连连点头,开始下一问题。
“您认为集体和个体之间是否是矛盾”
“我的看法是……”
“您对市场经济的未来如何看待,是悲观,还是乐观的”
“好!非常好!人民有了富裕起来的机会!要先富带动后富……”
“您的看法如何……”
一连几个堪称敏感的问题问下来,程开颜也不禁背后冒出冷汗,这他妈是哪个混蛋编写的问题啊!
这是赶着给他挖坑呢!
难怪明阿姨早早提醒他注意说话分寸。
好在有明阿姨在一边帮腔找补,程开颜也老老实实的往光伟正的话上靠拢。
动辄振兴中华,建设新时代四化宏图,亦或者是坚持维护……
“采访的最后,希望程开颜老师还有说的吗”
“最后的话,我想感谢陪伴在身边的家人朋友以及我的爱人,没有他们的鼓励与支持,我想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
“谢谢您的配合,不出意外的话,采访内容将在明天晚上七点《新闻联播》中播出。”
下午两点半,摄像机关闭,。
主持人邢质斌与导演二人,与程开颜、唐明二人握手道别。
“呼……终于结束了。”
程开颜抹了把额头上的细汗,长长舒了口气。
这看似光荣,实则惊吓的央视采访总算是圆满结束了。
“以后不许随便乱说话知道吗你大小也算是个公众人物了。”
唐明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转眼看见他被吓出了一身汗,又忍不住眉眼弯弯的轻笑了起来。
知性秀美的眼眸轻轻转动,唐明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块白色丝巾递过去,淡淡道:“好好擦擦吧,一会儿还有《人民日报》的采访呢!”
“……谢谢。”
程开颜愣了愣,接过来擦了擦,只觉有种道不明白的淡淡香气。
似乎是某种茶叶的香气。
片刻后。
《人民日报》的老熟人杨振武同志接到消息,走了进来,朗声笑道:“好久不见,程开颜同志!”
“好久不见,杨振武同志!”
“恭喜了,今天可算是出了个大新闻。”
杨振武语气中满是惊叹与感慨,去年第一次见到这个年轻人,他就见识到了他的出色。
当时他还觉得未来必将成为有名的作家,鼓励程开颜加油,说是以后希望能在全国短篇小说奖的颁奖台上见到他,到时候再亲自给他做单人采访。
当上午从主编口中得知程开颜连续斩获五座大奖的时候,吓了他一跳。
斩获五座大奖!
当时差点当着主编的面爆粗口了。
这可不是什么一般的有名作家能够形容的。
说一句未来的文坛领袖也不是没有可能啊!
“唐局长您好,我是人民日报的小杨……”
万分感慨过后,杨振武将目光看向一旁的美妇人,语气尊敬的说道。
“嗯,小杨同志。”
唐明轻点螓首,淡淡道,表现的不冷不热。
三人一番寒暄,采访开始了。
相较于央视的采访,这次就轻松多了。
谈论的没有敏感内容,而是文学上的事情以及程开颜的作品。
下午三点半,所有事情告一段落。
人民会堂大门口。
程开颜和唐明一人带着一个装满饭盒的布袋子走了出来,在知道程开颜是带回去给家里人吃的之后。
唐明中午就让人民会堂的国宴大厨们,做了多的菜打包好,保温。
现在还是热乎的。
程开颜带了一份,唐明想了想也拿了一份准备拿回去当自己和女儿的晚饭。
“那我就先走了,明阿姨您怎么过来,不然我送您回去”
程开颜垂眸看向眼前的美妇人,温声道。
说起来这位阿姨自认识以来,就帮助了他不少。
明阿姨或许一开始是看在小姨的面子上,或者是宁绾嘉的面子上,但不管怎么样,程开颜还是挺感谢她,拿她当尊敬的长辈对待。
要是没有晓莉,说不定他真忍不住从了。
“谢谢,不过不用了,一会儿司机过来带我回去。”
唐明摇了摇头,看着程开颜手中的饭盒,想了想开口道:“小颜,我跟你换一下吧。”
“盒饭”
程开颜将手中盒饭提了起来,疑惑道。
“嗯。”
唐明轻轻点头。
“给。”
程开颜没有任何迟疑的和她进行了交换,没有多问,唐明也没有说。
“那我走了。”
“路上慢点。”
唐明双手提着袋子垂落身前,静静看着街道上那个迎着风远去的年轻人。
他张着双手松开了把,自行车车轮随意在街道上摇晃的轨迹,潇洒肆意的背影,在斜斜的阳光下拉得很长。
风中隐约还传来若有若无的笑声。
“青春年少的肆意洒然……”
唐明抬起白嫩的尾指,将耳边不知被风,还是被笑声拂动的秀发捋到耳后。
柔妤的腰肢一拧,干净利落的转身离去。
……
“轰轰……”
空军大院,园洋房门口。
一辆黑色小轿车在门口停下,车门打开。
一条骨肉匀亭的腿将修身的西裤绷得紧紧的,落了下来。
唐明下车,与司机知会一声后,走进屋内。
古典风的客厅里,传来电视声。
一个身材纤细修长,俏脸精致无暇的少女蜷缩在沙发上,身上盖着毛毯子,怀里抱着一个洋娃娃,百无聊赖的看着电视。
细长的玉腿斜斜倚在一起,卷起纯裤脚将少女粉白的柔嫩腿肉裸露在外面,在窗外的光线下泛着莹莹的瓷光。
小巧精致如白瓷的秀足悬在沙发半空,正无意识的晃动着,暗示着少女此时的心情。
昨天宁绾嘉就已经知道了今天是文学界三座大奖的颁奖典礼,还求着母亲想去一起见见世面。
唐明哪里看不出来女儿的小心思,见见世面
是去见某个男人吧
话虽如此,但唐明还是拗不过女儿,无奈答应了下来。
只可惜宁绾嘉翻看了课表,这才发现明天有一上午的发动机设计课程。
平生第一次如此讨厌上课的宁绾嘉,只好无奈的打消了计划。
乖乖上课,中午回家后就一直看电视,等着母亲把消息带回来。
“咔嚓……”
粉嫩的耳尖听见门外的发动静声音,微微一颤,像是一只受惊的小小兔子一般。
“妈妈回来了”
宁绾嘉顿时坐直了身子,专心的看着电视。
“嘉嘉……我回来了。”
唐明在门口弯着腰换着鞋子,喊了声,很快耳边传来女儿清冷的嗓音。
“知道了。”
嗯这么冷淡
唐明心中有些疑惑,换好鞋子进屋,先去厨房洗了个手,然后提着盒饭走到沙发。
看见宁绾嘉专心看电视,就连自己回来了都目不斜视的样子。
“呵呵……”
美妇人无奈的摇头,一手带着女儿长大的她,哪里还不明白这是装矜持呢。
不过她不急。
索性挨着女儿坐了下来,也看起了电视,时不时拿茶几上的水果吃着。
见母亲没有任何说话的想法,宁绾嘉咬了咬牙,继续看电视。
母女俩僵持了许久,宁绾嘉一口银牙都快咬碎了。
“哎……累死我了今儿一天。”
唐明这才长长叹了口气,靠在了沙发上,疲累的揉着肩膀。
“妈,我来帮您按按!”
宁绾嘉眼睛一亮,迫不及待的开口。
“行吧。”
唐明勉为其难的答应了,然后开始毫不客气的挑刺,“你能不能用点劲儿,没吃饭啊往左边点……”
“呼……”
要不是牙齿太坚硬健康,少女都快咬碎了,一张小脸气得通红。
但还是屈服于母亲的淫威,弱弱道:“是没吃饭……”
“那正好,这些盒饭你吃了吧。”
唐明指着茶几上的盒饭。
“算了我不……”
“颁奖典礼宴席上,程开颜他打包的。”
唐明悠悠道。
“不吃!”
宁绾嘉坚决不吃,转移话题道:“颁奖典礼上的妈妈,程开颜今天得奖了吗”
“得奖了啊,五部作品提名,五部作品全部获奖,央视和人民日报专门采访了他,明天的新闻联播会播出。”
唐明淡淡的说道。
“……”
但宁绾嘉没有表现出预想中的高兴与惊喜,反而有些沉默,她喃喃道:“真厉害啊这家伙!比那些大家族里的优秀子弟都强多了。”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你就该相信你三姨的眼光,当然你的眼光也不差……差在你的性格,差在运气上,差在时间上。”
唐明冷声道。
……
梧桐院。
春日午后的四合院里,安静的像是平静的湖面。
秀美温婉的妇人百无聊赖捧着下巴,静静看着院子里的随风拂动的树叶与扑弄蝴蝶的猫儿。
“叮叮……”
一道颀长清俊的身影推着自行车走了进来。
“开颜!回来了!”
“回来了。”
程开颜看向屋檐下端坐的母亲,脸上露出轻快的笑意。
此时徐玉秀已然快步走了过来,帮他推着车子,提着车篓子里袋子。
虽没有开口询问,但妇人满含关心的眼神还是说明了一切。
“五篇提名,五篇全部获奖了妈!多亏了您早上炸的五个荷包蛋啊!”
“真的!”
徐玉秀听见这话,美眸圆睁,轻掩着嘴惊呼起来。
全部获奖!
早上的祝愿成功实现了!
妇人心中惊讶很快一闪而过,取而代之的则是抑制不住的自豪与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