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痛击孙权三三冲锋制

第200章 叛军四起

大汉刚打下广州,本来就根基不稳,再加上摊丁入亩等一系列打击士族的政策,让士族心里很是不满。若是平时,在强大的军队面前,士族也只能乖乖的。

但是此刻东吴大军来攻,士族们顿时全都嚣张了起来,纷纷起兵造反,士族的底蕴在这一刻表现得淋淋尽致。

三国时期曹操牛逼吧?就是这么一个牛人,也是经常打战得时候后方就出问题,著名得衣带诏事件,其实就是士族的反扑。尤其让曹操郁闷的是,他称魏王的时候,手下的第一号谋士荀彧激烈反对。天下一片哗然,谁都没法相信,曹操手下的第一谋臣竟然是大汉忠臣!

马谡把文件递给刘禅,看到了吧,都是造反的,傻眼了不?

刘禅随意看了一下就丢一边,继续看精盐和捕鱼文件,大汉此刻的经济问题特别严重,第一地盘小,就成都平原一块沃土,是很难支撑巨大的财政支出。第二,根基不稳,除了成都安稳以外,其他地区不是少数民族反叛,就是土匪强盗横行,这些都沿着破坏生产。第三,也是大汉最致命的缺陷,建国时间太短。建国时间短,没有财富累积,又要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不穷就有鬼了。

此刻打下交趾,财政终于得到了缓解,但是刚占领地区的维稳又是一个大问题,在交趾府库消耗完之前,如果不能复兴经济,大汉就会被拖入泥潭,这或许也是历史上诸葛丞相不打交趾的一个原因。

“陛下,你怎么能随便看两眼?”

马谡多少有些逼宫的意识,大汉官场氛围太好,不会像曹操那样消消乐,也不会像孙权那样到处贬谪。更别说马谡还是丞相的徒弟,就更加嚣张了。

“陛下。”

虞意快步进来,把密信递给刘禅,吴军的联络终于来了,这时机也是卡的准,趁着各地叛乱,联络城内,到时候以番禺为根据地收拢叛军,实力快速增长,到时候打城外的汉军直接全军突击,就能以人数优势淹没。

“太好了,你看着办,朕相信你。”

刘禅把信退还给虞意,毕竟是自己女人,就算还没打针,但是也是预定了家园。

“陛下,按照兵法来讲,吴军不会派多少人进城,这样有用吗?”

虞意有些怀疑,吴军派一两千进来杀了能有啥用?

“吴军想要收拢各地叛军,就必须入城,因为他们粮草补给线太长,他们需要城内的粮草,想要彻底控制番禺城,吴军保守要派五千兵马入城。”

刘禅解释道,除了加强城防,到时候还要管理物资分发,叛军的素质不是很高,若是兵力太少,很容易造成哄抢的局面。

“陛下,摊丁入亩不会是你故意在这个时候实行的?”

虞意震惊,她其实很病垢这个政策,毕竟各地叛乱严重威胁这一次战斗得胜负。但是此刻按照陛下诓骗东吴的计谋来开,这就是故意的。

“这次诱敌成功,朕重重有赏。”

刘禅看向虞意那曼妙的身姿,心里又是一阵激动,毕竟作为皇帝,想要什么很容易得到。马蕴就是这么睡的,男人有时候就很贱,很容易到手的就会有点不懂得珍惜。

马蕴白了刘禅一眼,把笔丢案几上,感觉这日子没法过了。眼神有些幽怨的看向虞意,她觉得这么大的事交给虞意,很容易出事。

但是此刻要骗吴军,就必须用投降的吴军,所以虞意又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虞意脸色发红,陛下我不是都说了,要守孝三个月,你还重重有赏,实在太过分了。虽然还没侍寝,但是她也是知道陛下是如何重重奖赏马蕴的。

“臣妾一定小心谨慎。”

虞意行礼退下,脸色火辣的退下,这种总是被陛下亵渎的感觉也不是太好,感觉还不如马上就圆房来的干脆。

东吴大帐

令兵把城内的回信递上来。

“大宝,虞翻病了,这是他女儿的回信。”

孙韶把信递上来。

说虞翻生病,自然是为了渲染虞意一介女流控制不了番禺,营造一种需要人入城主持大局的氛围。

“毕竟是文人,坚守番禺近两个月,难免身体吃不消。”

徐盛有些心疼虞翻了,毕竟也一把年纪了。

“如今,各地士族反叛,需要一个大本营统筹全局,我觉得番禺是最好的选择。”

孙韶走到地图边上,他的军事才华虽然不算顶尖,但是也算合格了,若是番禺真在东吴手上,这就是最佳选择。

“将军,您是统帅,不易冒险,不如让末将率领三千精锐入城。”

徐盛提议道,三千人入城,加上一千地方守军,足够控制局面。

孙韶脸色微变,入城能有啥危险,好家伙,想抢我的功劳?

“将军此言差矣,我身为统帅,更应该身先士卒,哪有让属下去冒险的道理?”

孙韶这么一说,徐盛眨了眨眼。

也对,城外驻军的确苦寒,这也难怪将军想要入城,毕竟是孙氏宗亲,喜欢安逸。

“既然将军想要入城,那不如就多带点人。”

徐盛提议道。

“你这说的什么话?你进城只要带三千?我进城就多带点人,看不起谁?”

孙韶感觉自己受到侮辱。

“末将不是这个意思,将军想带多少人,就带多少人。”

徐盛赶忙道歉,他是觉得孙韶三千人,到时候没法控制将来收拢的那些士族叛军,所以多带点人保险。不过孙韶那么自信,自己也不好多说什么。

孙韶脸憋得通红,你倒是再劝几句呀?带三千让他感觉一点安全感没有,他甚至想带一万进去。

可是此刻自己说了带三千,这可如何是好?

等等!

“军需官。”

孙韶喊道。

“末将在。”

军需官进来行礼。

“冬季的毛衣被褥充足吗?”

孙韶询问道,此刻他们补给线很长,粮草都有些紧张,更别说毛衣被褥。

“将军,人多挤一挤,倒也不是太大的问题。”

军需官尴尬的说道,毕竟他也不会无中生有。

“这怎么行?这样,我带一万人入城,把他们的毛衣被褥留下,这样剩下的士卒就够用了。”

孙韶义正言辞,我可不是怕死,我是为了大家的保暖问题。城内有房子,所以保暖比城外好太多,再说了,番禺城内物资充足,更不可能冻着。

此刻吴军进城,多少不是因为军事需要,更多的还是物资需要,他们太需要番禺这个充足的府库了。

“还是将军想的周到,末将佩服。”

徐盛也没多想,毕竟亲眼看见汉军攻城,谁能想到刘禅这犊子那么能演。此刻一万军士进城,把物资留下,确实能大大的缓解后勤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