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痛击孙权三三冲锋制

第165章 出发番禺

大海上,战船扬帆起航。

刘禅朝马蕴挥挥手。

马蕴微微转身,手抹着眼泪,毕竟跟了陛下以后,她基本上都是陪着陛下的,这次打战分开,顿时有些舍不得。

刘禅就没有这种情绪,毕竟他女人多可以换着睡,男人永远是花心的,喜欢不同的女人换着玩,这样就不会腻。

谯周却是比较紧张,一会儿看天,一会儿看水,一会儿看风,在海上行船,随时都可能遇到风暴,到时候一不小心,大家都交代了。

虽然谯周的担忧不无道理,但是华夏板块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海南岛,弯弯都能给沿海起到很大的缓冲作用。北方又有高丽棒子,小日子缓冲,所以从南到北,其实能构建一条稳定的航线。

其实近海航道最大的问题还是洋流,搞不明白这个,战船就很容易在海里打转转,最后被冲到岸边搁浅。

“谯周。”

刘禅盘膝坐下,比较随意。

“陛下。”

谯周凑上来,您这是又要闹什么幺蛾子。

“朕觉得战船用浆划,有些不太好,训练一个船夫,费时费力不说,他们还容易累。”

刘禅把肉干递了过去,一副吃了朕的肉干,就得好好干活。

“陛下你觉得不用浆,该用什么?”

谯周吃着肉干,本能的就觉得,又要费脑筋了。

“脚踏车你也参与了,你看能不能换成那种?”

刘禅提点道,虽然此刻发明蒸汽机条件不太成熟,尤其是密封这一块非常难搞,而且这时候的战船都是木制的,得等煤炭应用以后,发展炼铁技术突破后,才能搞。

但是传动式螺旋推进模式,绝对能大大改善战船的机动性。

“用这种浆吗?”

谯周在战船两边加了两个大大的水车。

虽然刘禅想笑,但是谯周能有如此敏锐的反应,其实已经是相当牛逼了。

“不是,是这种,在水里面驱动。”

刘禅在战船屁股后面画了三个,一个大的主动力螺旋桨,两边配备两个小的转向螺旋桨,到时候船夫只要蹬就完事了,不需要太大的技术含量。而且两排船桨去掉以后,也能大大减轻船的重量。

“等这次打完战,我弄个小船先试试。”

谯周心里一阵激动,好像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

“谯周,你看这茶壶,时不时把壶盖顶上来又下去,你说他像什么?”

刘禅指着一边的茶壶问道。

瞬间,兰尼脸色绯红,陛下你怎么能当着外人的面说这些?这也太羞耻了。

谯周也是脸色绯红,陛下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觉得亏欠了我?要赏赐美女给我?

谯周不是不想再娶,实在是杜琼身份地位太高,而且还特别有钱,自己已经是高娶了,这时候要是再娶个平妻侧妻,肯定会闹出很多是非。

刘禅见谯周脸色发红,也只能微微摇头,看来有些事不能操之过急,强人所难。蒸汽机这个不但涉及很多物理原理,还有很多机械原理,更加重要的还有材料支持。

尤其是活塞运动的机械臂缸,需要打磨的相当光滑,就目前这个技术,摩擦十分钟就得红温,绝对烧坏。

成都

诸葛亮喝了一口热茶,最近南中消耗巨大,成都财政紧张,又听说陛下南下交趾,心里顿时更加担忧起来。

“丞相,大司农病重。”

蒋琬脸色悲伤的报告道,穷家本来就难当,此刻秦宓病重,无疑是给大汉财政雪上加霜。

“备车。”

诸葛亮的扇子无力的落下,秦宓一死,财政调拨就更加难了,李严倒是有这个能力管,但是那家伙小心思太多,给他管府库,指不定就要出大事。

诸葛乔套上马,虽然诸葛瑾也住在成都,但是他压根就没理这亲父亲,更加狗血的是,诸葛瑾也一样,压根不理这个儿子,两人见面一个叫大伯,一个贤侄,也是绝了。

“去秦府。”

诸葛亮和蒋琬上了马车,往秦宓府邸赶去。

“丞相。”

杨仪骑马追了上来,魏延离开成都以后,杨仪整个人都精神了很多。

诸葛亮掀开马车帘子,接过杨仪的文件,仔细看了起来。

“这?”

诸葛亮一直被人称赞神机妙算,可是此刻看了文件,他都开始怀疑陛下会神机妙算。毕竟在他看来,陛下应该是趁着士徽和吕岱激战的时候去偷袭。

没想到陛下年纪轻轻,却如此有耐心,硬是等到吕岱打下龙骧城。

这时候吕岱本来胜券在握,结果他把士家三族给杀了,这什么鬼操作?

“丞相,难道陛下出事了?”

蒋琬本就对南中支出巨大不满,毕竟南中只要维持基本稳定,给大汉提供铜铁和颠马就行,不需要大费周章去发展。

诸葛亮其实也不想大费周章去治理,但是那是陛下推行的政策,自己作为臣子,只能批复,他不是曹操,陛下的决定只要是对的,他都得支持。

虽然和他北伐有些背道而驰,但是他内心是知道,陛下治理南中的政策都是对的。

“没有,陛下打下交趾了。”

诸葛亮把文件递了上去,可是表情却没有太大喜悦。

毕竟聪明如他,很快就会想到陛下打下交趾,就会去打广州,今年过年孙权估计要炸锅。

赢是赢了,但是曹魏强大,大汉和东吴在南边又打起来,真的好吗?

作为大战略家,诸葛亮的眼光格局都是一流的,大汉东吴内耗,只会便宜了曹魏。

而且从曹睿收买李邈搞事就可以看出,曹睿是一个极具谋略和手段的君主。更加让诸葛亮不安的是,曹睿还如此年轻,一旦自己撒手人寰,陛下以后该怎么办?

“太好了!“

蒋琬心里大喜,交趾四十年的财富,正好解决成都的财政问题,等等,可惜这么远,这要如何运过来?

“丞相,这还有陛下的另一份文件。”

杨仪把另一份文件递了上来。

诸葛亮打开一看。

“国债?”

诸葛亮微微皱眉,给杜家,胡家,罗家发行大量国债,让他们拿着国债去交交趾兑现。

物资过不来,那就把人搬过去,这方法简直绝了。

而且,把杜家,胡家,罗家的大部分产业搬过去,很利于大汉瓦解益州的士族势力,让大汉政权更加稳固,绝对的一箭双雕。

“国债?直百钱吗?”

蒋琬急了,这可是费了好大劲才废除的,这东西对百姓伤害巨大。唯一的好处就是,百姓稀里糊涂的,根本不知道为何被压榨了。

“不是,是国债,以国家信誉为基准的借贷合约。”

诸葛亮摇着扇子,这可比刘白的直百钱健康多了。只要大汉能履行合约,这个政策就能筹措军费,打赢了又能兑现,如此循环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