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九章始终一片沉寂

传信员出门的第一天,当天傍晚,杨洪就收到了密信……

他迅速将暗号翻译成具体的意思,忍不住笑了。

“好消息啊。”

“阿噶多尔济营地里爆发了瘟疫,撑不住了,马上就要撤退了。”

“我们的对手,现在只剩下瓦剌。”

“瓦剌近日在哪里?”

一名小将立刻汇报:“就在我们的圈套外面,大约五里地。”

阿噶多尔济出发不久,也先便率领大军南下,打算走另一条路,攻打宣府的侧面。

一路行至宣府二百里外,忽然下令军队停下,原地扎营。

别看也先之前接连吃了败仗,被大明军队打得晕头转向,

还被喜宁之类的宦官蛊惑,多次犹豫不决。

但在军事素养方面,也先还是很有本事的,否则也难在土木堡之战中取得那么大的战绩。

到达此处后,也先根据周围的地形判断,认为前方三十里地,都非常适合设下陷阱。

继续向前,很可能就会落入敌军的陷阱,全军覆没。

因此,在试探出敌军主力究竟在哪里之前,也先决定原地扎营,不再前进半步。

“阿噶多尔济那边有消息了吗?”

贾家营是宣府的第一道关卡,攻破这里之后,就能直逼宣府城下。

此地很可能驻扎着敌军主力,这也是为何也先让阿噶多尔济攻打此处。

正是为了探明敌军的具体部署!

“目前还没有任何消息传来。”小将回答道。

也先眉头紧锁,按理说,这都已经半个月过去了。

不管贾家营有没有宣府的大部队,都应该有一个结果了。

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呢?

就算阿噶多尔济被全军歼灭,也应该有一点消息传回来吧。

“再派人去,查探阿噶多尔济那边的详细情况。”

年轻将领俯身领命。

也先站在火盆旁,身体渐渐暖和起来,但心中的不安却愈发浓重。

不对劲,太不对劲了。

再这样下去不行。

阿噶多尔济是个墙头草,靠不住。

若是继续拖延,自己的粮草还能支撑一阵子,但手下人的意见却难以压制。

“三天,再等三天。”

“如果还无回音,就派兵前去试探贾家营。”

下一步该怎么走,至关重要。

这将决定这场战争的走向,也先是否能打到宣府城下,甚至是否会全军覆没。

杨洪的大军究竟在哪里,是决定这个选择的关键因素。

如果确认杨洪的大军确实在贾家营,也先便可放心大胆地进军。即便前方有陷阱,凭借人数优势,也能一举突破,直抵宣府城墙之下!

如果不行,也先立刻调转方向,全力进攻贾家营,同样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一路直逼宣府城门!

三天时间不长也不短。

足够阿噶多尔济手下的士兵们逐渐恢复体力。

这几日,因为彻底放弃了进攻的念头,士兵们天天驻扎在战场上,体温升高,病毒自然难以传播,瘟疫很快就会被彻底消灭。

当阿噶多尔济确认大部分士兵已经痊愈后,便立即决定,明天就撤军。

那些尚未痊愈的士兵,不过几十人,已经不足以影响他的撤退决定。

与此同时,也先连续派出三十九名使者,其中一名历经千辛万苦,靠着同伴的牺牲和自己的运气,终于抵达了阿噶多尔济的大营。

两人见面后,阿噶多尔济得知自己派出去的十几名使者全都死在途中,便果断将撤退时间提前了一天。

“这些大明的夜不收实在太可怕了,再待下去恐怕会有大祸。”

“必须趁着大明反应过来之前,赶紧进行战略转移。现在快要六月了,正是草木茂盛的时候,我们现在撤回去,或许还不至于错过牲畜繁殖的季节。”

阿噶多尔济与手下权贵商议一番后,整个大营迅速行动起来。在逃跑这件事上,他们向来容易达成一致。

至于也先派来的使者?当天晚上就被割了喉咙,扔去喂狗。至于那些使者,估计早就死在路上了。反正阿噶多尔济根本没见过什么使者。

也先迟迟得不到回应,终于忍无可忍,决定调兵遣将,付出一些代价,试探敌军主力到底在哪里。

挑来挑去,他最终决定让和硕特部派出五千兵马,夜袭贾家营。

选择和硕特部,原因其实很简单。

他们是黄金家族的分支,因种种原因在大元汉庭混不下去,便流浪到了瓦剌。

平时,那叫一个目中无人,自诩为黄金家族的血脉,总是用鼻子看人。

而他们确实有这个资本,硕特部实力雄厚,能征善战的人数不胜数,在整个瓦剌内部,虽然说是外来者,但实力也是名列前茅。

两者结合起来,也先觉得没有比他们更合适的人选了。

既能打,又和自己关系不好,这种时候不去送死,还等什么?等他们以后吗?

硕特部的酋长被叫来,也先盯着他下达军令。

“额尔勒克,证明你们还是长生天之下荣耀的黄金家族,是翱翔于蓝天的海天青,是勇敢无畏的勇士的时候到了。”

“贾家营至关重要,我命你率领五千人,夜袭贾家营,务必将其拿下,否则以军法处置!”

额尔勒克脸色大变,犹豫不决,但在也先的注视下,最终狠狠一咬牙,答应了下来。

“国师大人放心,我这就去调兵遣将,一定把贾家营拿下来!”

寄人篱下,自有其好处。

硕特部借助国师也先和瓦剌带来的威慑力,避开了黄金家族的内斗,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灭门之祸。

而相对的,坏处也很多。

平日里各种进贡,都要比其他部落更多。

每当遇到难啃的硬骨头,也会被派去当炮灰。

额尔勒克知道这次去,可能再也回不来了。

但他还是不得不去。

如果他不去,硕特部就会立刻被瓦剌分而食之!

男人和孩子都会被,女子则会沦为奴隶,部落眼下拥有的一切,都会被别人夺走。

额尔勒克没有选择的余地。

几个时辰后,天色昏暗。

杨洪站在城墙上,眺望远方,眼神有些恍惚。

自己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

这次瓦剌南下入侵,可能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大规模战争了。

不知不觉,时间过得真快啊。

“这一下子,我也是半只脚……”

嗖的一声!

一支利箭从远处飞来,精准地扎在远处五外面的靶子上。

箭头穿透靶心,木屑纷飞。

杨洪凝神望去,不远处,身披黑袍的夜不收踉跄着转身走入黑夜。

利箭上,带着血腥味。

不是敌人的血,而是这位夜不收自己的血。

“我大明的好儿郎……”

杨洪不禁攥紧了拳头。

他知道“慈不掌兵”的道理。

但每次看到大明的好儿郎,一个接一个地消失在他面前,然后可能就再也见不到了。

他的内心,依然难免掀起波澜。

很快,一名小将带着夜不收送回来的情报,一路狂奔到杨洪面前。

老将军伸手接过情报,瞳孔微微一缩。

那张小纸条上,只有一句话。

“瓦剌大军有异动,五千军队正直奔贾家营而来!”

“来人哪!”杨洪把一旁的头盔拿起来,瞬间变得威严无比。

就像一头沉睡的雄狮,睁开了眼睛。

敌人的试探,如约而至,和预想的一模一样。

接下来,宣府将会全力以赴,以最快的速度吃掉这支军队……

这样一来,也先才会相信宣府的大部队在贾家营,然后一头扎进陷阱!

今天的夜很深。

格外的深。

明明不是很冷,心里却直发冷。

也先站在高处,望着远处,黑暗的原野让他心中发寒。

以前他对杨洪的印象,是个冷酷又守规矩的老头。

和石亨到处抢劫不同,杨洪很少离开自己的地盘,只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

当石亨纵马劫掠,甚至跑到草原上向部落收税时,杨洪一直保持沉默,整个宣府也始终一片沉寂。

唯一能证明他这把老刀依旧锋利的——

是瓦剌派来的奸细,一旦进入杨洪的地盘,就再也出不来。

几十年如一日,每年都有几十上百个奸细被派进来,但从无一人活着出去,也没有任何消息传回来。

有些狂妄的草原部落,试图劫掠宣府范围内的村庄,结果只见他们冲进去,再也没见出来。

与石亨的张扬不同,杨洪就像一个沉默的死神,静静地俯视着他所处的位置。

任何来犯之敌,都会被他尽数收割。

也先以前还真没怎么和杨洪打过交道。他送的礼物,杨洪照单全收;他的使者,全部;他派出去的奸细,一个不剩,全都莫名消失,再也不见。

真要论起来,这次南下侵略,是双方第一次大规模战争,第一次正面硬碰硬。

就这么一次,也先便深刻体会到了杨洪为何被人称为“杨王”。

他的斥候,只要离开军营三里,就会立刻人间蒸发,再也不会回来!

几天时间里,他派出去几十个使者,联络各方,没有一个带回消息!

也先还真是第一次,体会到这种窒息的感觉。

就像自己的眼睛被挖瞎了,耳朵被捂住了,连嘴巴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发出声音。

沉重的压抑感,不断在他心头蔓延。

有时候,他也先看着面前这片黑暗的旷野,会莫名其妙地感到害怕,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无数敌人从黑暗中涌出,将他的军队活生生撕碎。

“有消息了吗?”

也先从高台上走下来,回到自己的帐篷,问身边的副官。

对方摇头,神色凝重地说道:“硕特部已经出发快两个时辰了,还是没有任何消息。”

“连逃兵都没有吗?”

“对,连逃兵都没有。”

也先内心的压抑越来越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