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一章亲自调配人手

石亨放下手中的水杯,咧嘴一笑,反问道:“当时瓦剌同时进攻八门,我军唯一能灵活调动的力量,就是我这支马军!”

“除了我之外,还有谁能够去支援西直门?”

那个学生顿时沉默了。

石亨笑着说道:“所以,就算是疲惫的军队,也必须得去支援。”

“西直门的防御阵线绝对不能被攻破,否则其他七座城门就都危险了!”

“京城的守卫战,又怎么能取得胜利?”

“这一点,谈不上是什么军事理论,更不是什么真理,只是我自己的些微体会罢了。”

“有时候啊,做人还是得傻一点、憨一点,就算知道不行,就算明知道不对,也得硬着头皮上。”

“我们这些将领,怎么能让陛下失望?”

“怎么能让百姓失望?怎么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家园被敌人夺走!”

说到这儿,石亨脸色渐渐变得严肃,重重地敲了一下面前的沙盘。

“我石亨是个粗人,但我也明白,有些事该做,有些事不该做。”

“这些话,各位听了也就听了,今天从这楼里出去之后,可别在外面乱说。”

一时间,教学沙盘周围陷入了一片死寂。

石亨这番肺腑之言,震撼人心,让每一位前来学习的武将都深受触动。

忽然,一个听起来有些熟悉的嗓音从旁边传来,带着好奇问道:“既然形势这么紧急,为什么不打开城墙上的大炮,用火炮击退敌军?”

石亨头也不回地答道:“当然是因为打不到啊!大炮、弩车这些重型武器,由于角度问题,从城墙上根本无法覆盖到护城河外的民房区域。”

“本来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按计划,敌人根本不可能推进到那里。”

“实在是……唉,一场毫无预兆的溃败,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导致城墙上的火力根本无法覆盖敌人。”

“原来是这样。”

那声音恍然大悟,又问了一句:“城墙和护城河之间还有一段距离,为什么不在这段距离之间搭建一道斜坡,然后把重炮架在上面?”

“这样一来,不过损失一点远射程,却能获得中距离的全面覆盖,岂不是更好?”

石亨听到这话,微微一愣。

原来还能这样用兵吗?

大明的作战方式非常成熟,继承了历代的经验与教训,很多战术都相当先进。即便放在现代军事角度来看,也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但在某些方面,由于时代的局限和思维的盲区,仍然显得很薄弱。

比如这种人为制造地形、便于火器使用的战术,直到后世全球战争爆发后才在战场上频繁出现。

每次出现,都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效果。

在此之前,还真很少有人尝试过这种打法,不管是使用重炮还是其他武器,大多还是依赖自然地形来部署,很少会考虑人工建造地形。

石亨下意识地问道:“还能这么玩?”

说着,他下意识地转过头,想看看究竟是谁的学生,竟然有如此奇特的思路。

结果却看到一身黄袍的皇帝,正好奇地望着自己。

“陛下!”石亨大吃一惊,皇帝什么时候站在自己背后听讲的?

还好刚才没偷偷说皇帝的坏话,不然这回可真是要倒霉了!

见到皇帝到来,众人纷纷行礼。相比办公室里的文官们,他们更清楚皇帝的喜好,没有跪拜,而是行了鞠躬礼。

朱钰点点头,脸上带着一丝笑意,挥手说道:“起来吧。”

“石大人,你还没回答朕的问题呢。”

石亨一个激灵,这才反应过来,回想陛下刚才的问题,眉头微皱,陷入沉思。

自古以来,几千年来,人类与自然的斗争,往往都是自然占上风,并且是大获全胜。

久而久之,人们便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在惯性的作用下,无论是建筑还是军事,一向提倡顺应自然,以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人造斜坡这种战术,完全与这种思路背道而驰,从人配合自然,变成了自然配合人。对石亨这样的老将来说,确实有些新奇。

越琢磨,越觉得其中奥妙无穷;越深思,越觉得斜坡大有可为。

石亨抬起头说道:“陛下,您所说的这个人造斜坡,以前几乎从未有过类似的战术。末将很想给您一个确切的答案,但像这种新鲜的东西,最终能起到什么效果,末将实在不知。”

“不如这样,您前段时间不是让京营二十万将士去开山挖石、修桥铺路了吗?”

“算起来,也算是积累了一些经验。”

“正好可以抽调一部分人手,让他们去京城之外试着搭建斜坡。”

“如果能够成功,达到陛下所说的效果,那么未来的京城防御体系将会大大增强!”

“从原来的民宅、护城河、城墙三道防线,转变为民宅、护城河、斜坡、城墙四道防线!”

“到那时,敌军想要进攻京城,必须先经过民居区域,经历一场激烈的巷战消耗,接着再来到护城河前,又得承受一轮斜坡上的炮火轰击。”

“两道防线相辅相成,叠加之下,就算一百万人,也未必能攻破京城!”

如今这位大明天子,总是有一些新奇的小点子。

起初,这些有趣的小点子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重视。

但随着时间推移,皇帝的这些小点子逐渐派上了大用场,甚至有时候能直接左右战局。

因此,皇帝的这些点子,也越来越受到石亨的认可。

他对皇帝的新点子,态度明显是看好的。

不仅看好人造斜坡在京城中所发挥的作用,心里还盘算着,自己的大同府是否也能效仿京城,搞一搞人造斜坡。

不过,他随即在心里摇了摇头。

和京城的情况不同,大同府本来就位于天险要地,建造人造斜坡的意义不大。

最多就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在某些区域设置几处人造斜坡,起到增强防御的作用。

但无法像京城那样,通过层层叠加的方式,将人造斜坡融入整个防御体系,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朱钰点点头,心中大致明白了自己这个新点子会带来怎样的效果。

他回想起自己以前在课本上看到过的关于使用人造斜坡的经典战役,立刻叫人拿来纸笔,亲手在纸上画出大致的结构图。

“先按照这张图来建造人造斜坡,如果有问题,再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如果觉得这种方法行不通,那就让朱钰提点子,他从来不只是提出一个想法,还会提供相应的方案,以及整体的大方向指导。

这次也不例外。

石亨接过设计图,看着上面详细的各项参数,忽然对陛下是真武大帝转世的传言有点信了。

如果不是真武大帝转世,陛下又怎么可能经常拿出这么好的东西?

这可不是仅仅提出个点子那么简单,而是在提出点子的同时,还给出了一个非常成熟的实施方案。

像这样的方案,通常需要几百上千次的尝试,才能慢慢成型。

陛下一句话就能拿出成熟的方案,这不是真武大帝转世,还能是什么?

石亨看了一眼设计图,把各项参数牢牢记在心里,随后把图纸收好,打算回去后亲自调配人手,着手实施人造斜坡的建设。

朱钰点点头说:“那你们继续上课吧,朕就在这里旁听一会儿,你们当朕不存在就行。”

话虽如此,当皇帝本人站在旁边时,又有谁敢真的无视?

课堂气氛顿时变得压抑起来,原本还能踊跃发言的学生们,都选择了沉默。

多做多错,少做少错,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个道理。

就算是勋贵的二代,这个时候也不会开口说话,他们心里清楚自己几斤几两,在皇帝面前提出幼稚的问题,不过是自讨没趣罢了。

石亨更是头皮发麻,不停地用眼神示意学生们赶紧提问,赶紧提问,想要打破这越来越压抑的气氛。

可学生们却视而不见,一个个就像没看到似的,完全无视了石亨的眼神。

大家都很聪明,作为学生,在课堂上不提问,最多也就是被扣个不思进取的帽子,但要是敢在皇帝面前出丑,这辈子的前途就全完了!

两害相权取其轻,众人自然选择沉默,用嘴巴投票。

朱钰听了一会儿,发现气氛越来越尴尬,越来越僵硬,无奈地摇了摇头,转身离开了演武堂。

皇帝的身份好处虽多,但坏处也实在不少,随时都有人想杀他,这只是其中一项,像这种一旦暴露身份,就无法与百姓同乐,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弊端。

身为皇帝,朱钰如履薄冰,站在大明的巅峰,本身就是高高在上,双脚离地。

一旦无法与民同乐,无法听到民间真正的声音,哪怕他待在自己家里,也逃不开文臣武将们为他精心打造的无形牢笼!

朱钰没事就抽时间,哪怕是大冷天,也要出门微服私访,不就是为了看到真实的民间吗?

不就是为了让自己能够看见真正的大明王朝,而不是文臣武将、勋贵们为自己量身打造的幻象!

离开演武堂后,皇帝下一步打算去神工堂看看。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去见识一下大明最尖端的科技。

军校的三个堂口,风格截然不同。

演武堂里,一群肌肉壮汉围在大沙盘周围,站成一圈。

最壮的那个,唾沫横飞,嘴里不停地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