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三顾茅庐曾经事
这原本是一处女真贵人的宅邸,在沂州被忠义军攻破之后,就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公产,此时供给梁家兄弟居住。
梁球拿着个大蒲扇,坦胸漏乳的坐在树荫下,正在闭目养神,听到动静之后睁眼说道:“阿肃,你这是干什么?”
梁肃沉声说道:“收拾行李,准备离开,去投奔耿京耿节度。”
梁球慌忙起身,上前拉住这名族弟的手说道:“阿肃,你这又是为何?”
梁肃叹了口气,摆了摆手:“不是立马就走,而是三日之内,若是刘都统没有来寻我,那我在此地待着也没什么意思,还不如另谋出路。”
梁球拉着梁肃坐下:“刘都统刚刚回来,正是繁忙之时,哪里会有那么快就来寻咱们?过上几日,等他清闲了,咱们上门拜访即可。”
梁肃摇头,眼中却是充满了坚定:“兄长,若咱们是逃难而来,寸功未立,毛遂自荐也就罢了。但咱们二人可是做了天大的事情,就连魏公也对我等尊敬有加,难道还不值得刘都统亲自来请吗?”
“而若是三日之内刘都统都不来,那就说明他根本没有将咱们放在眼中,我的满腔志向也无从寄托,还不如早些离去。”
梁球也有些慌乱,连连摇头:“你这话是咋说的,就算没有刘大郎,不还有魏公吗?到时候咱们跟着忠义军做事即可,魏公这里还是有体统的,总比那耿节度要好许多。”
梁肃再次摇头:“魏公老矣,没有精力来做许多事情,到最后不还是刘大郎主政吗?反观耿节度那里,我近来也从魏公那里看了许多公文,天平军缺少一个总揽大局之人,我在彼处,或许能获得重用,实现生平抱负。”
梁球此时麻了爪子,他是相信李通的眼光的,既然李通觉得刘淮能成事,梁球自然也会追随刘淮。
但这个族弟却是个有主意的人,也是有本事的人,哪里会随大流的跟风效忠呢?
梁球叹了口气,只能说道:“那么刘都统若是在三日之内便来了呢?”
“那也有说法的。”梁肃同样叹气:“若是第三日才来,那我也只能给他当个政务官,助他地方行政;若是明日就来,那我还有谋略奉上;若是今日便来,那我……”
话声未落,只听到大门口一阵马蹄声,随后则是响起了爽朗的声音。
“霍,谁要搬家啊这是……这么多的大车,莫非要出远门?”
“两位这是……”门口有老仆询问道。
“哦,告诉你们家主,就说靖难大军都统、知益都府、靖难军节度使刘淮前来拜访!”
那个老仆似乎是有些犯糊涂,沉默了片刻方才问道:“贵人可否再说一遍,小老儿记性不好。”
门外之人仿佛也被噎了一下,片刻之后方才有一句哭笑不得的回答:“老丈就说刘淮来访即可。”
已经不用老仆来回折腾了,在听到声音之后,梁氏兄弟就已经快步前来迎接,走到大门口之时,梁球甚至已经将衣服整理好,除了头发依旧有些凌乱之外,郑重的像是要上朝。
两人联袂走出大门,见到台阶之下牵着马,笑吟吟的青年人时,根本不敢怠慢,快速下了台阶,拱手行礼:“参见节度。”
“贤昆仲多礼了。”刘淮上前,把住二人的胳膊,将二人扶起:“汴梁的事情我都已经听说了,若不是贤昆仲出力甚多,此番也不会如此顺利。”
梁球还没有开口,梁肃却抢先说道:“刘节度此言差矣,若非刘节度谋划甚为精妙,无论谁都难以阻挡,我等也不会出这么大的气力。”
即便是百忙之中,梁球还是侧目瞥了自家族弟一眼。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这厮刚刚还说什么要去投奔耿京,此时见到刘淮之后,就能立即拍出这么有水平的马屁。
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刘淮闻言脸上都笑出了褶子,竟然犹如主人一般当先向着梁府走去:“走走走,进去说,还得与贤昆仲商议大事。”
梁球与梁肃落后两步,面面相觑。
“之前没见刘大郎这么开心过啊?”“谁知道呢,应该遇到喜事了吧。”
两人低声窃窃私语了几句,随后赶紧跟了进去。
在厅堂上,三人又是寒暄了几句,刘淮率先将话题引到了正题:“梁尚书,我这里可没有尚书的官位,只有一个沂州通判的位置虚位以待,还得兼顾修理沂水,整修水利,不知道梁尚书是否满意。”
“大郎君莫要说笑了,我也早就不是什么尚书了。”梁球先是摆了摆手,随后方才拱手说道:“大郎君,我愿意当沂州通判,整修沂水。”
这并不是小觑于梁球,而是正常的考察,即便你以前是尚书,初来乍到也得先立下一番功勋之后,再说其他。
否则如何服众?
而且梁球自称善于治河,也就让他先拿沂水这条水文比较稳定的河流试一试,省得一上手就是黄河,实力不济再惹出大乱子来。
面对梁球的表态,刘淮也只是点了点头,随后看向了梁肃:“梁先生可有想要做的事情。”
梁肃深吸一口气,诚恳说道:“愿为大郎君的谋主。”
刘淮微微一愣,他原本以为梁肃想要当地方官,或者协助军务,却没有想过梁肃要这个职位。
但转念一想,梁肃的选择又太正常了一些。
现在刘淮虽然已经被许多人看好,却还是没有什么人身依附关系。
一方面在于刘淮是穿越者,将人当独立个体看,而不是当个物什,本能反感家奴。
另一方面则在于刘淮确实太年轻了一些,势力也比较小,许多人拉不下这个脸来,无法说出效忠之语。
并不是人人都有何伯求何三爷那种决心的。
而梁球不一样,他已经把路给走绝了,他已经叛离了金国,而且惹出了这么大的乱子,无论完颜亮还是完颜雍都想要宰了他。而梁肃又是的确一点也看不上宋国,除了山东义军,他已经无路可走。
这种情况下,选择追随刘淮,为他的私人实在是太正常了。
若刘淮最后能成事,梁肃即便当不了独相,独当一面的左丞右丞还是可以当一当的。
“我的谋主可不好做。”刘淮似笑非笑的说道:“不仅仅得在行政上有些手段,战阵上也得粗通,还得有些阴私手段,最重要的是能看明白天下局势。”
梁肃立即接口:“那我就为大郎君分析天下局势。不过……”
“不过如何?”
“不过在此之前,还望大郎君能回答我几个问题。”
刘淮正襟危坐:“梁先生请问。”
梁球在一旁有些呆滞。
合着这就没自己的事情了?
自己这个族弟当真不当人子,如何能悄咪咪的为他谋求如此高的官位,而不为自己着想呢?
但是梁球转念一想,自己的本事是真不成,就算梁肃将他推到这个位置上来也坐不稳,只要做出一两次错误判断,即便没有造成什么恶果,也会被人撵走。
没有金刚钻,还是别揽瓷器活了。
如此想着,梁球起身,拎起茶壶,当起了端茶倒水的小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