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病

贾琏拿着那把被封起来的木枪,‘咔哒咔哒’按了许久,又一点点的拆开、装上,确定还能‘咔哒咔哒’的按,这才转向等待的大哥和伯娘。


“工部有位戴大人。”


贾琏道:“他曾造了一把连珠火铳,也叫二十八连珠火铳。铳背是弹匣,可贮存28发火药铅丸。铳机有两个,相互衔接,扣动一机,弹药自落于筒中,同时解脱另一机而击发。”


“他叫戴梓?”


沈柠的心跳都忍不住加快了些。


在原来的时空里,若是戴梓能被重用一点儿,若他的连珠火铳还在,也不会有那百年屈辱。


“是!”


贾琏点头,“原来伯娘也听过他?”


他轻轻叹了一口气,“可惜,戴大人去世的太早了,那把连珠火铳如今就在工部,但能打造它的大师傅却只有一位。”


死了?


沈柠的眉头忍不住拧了拧,“他是怎么死的?”


“具体怎么死的,我也不知道。”


贾琏摇头,“我只知道,自他死后,工部加强了对火器工坊的保护,里面的大师父是可以直见皇上的人。”


沈柠:“……”


她已经有些明白他话里的意思了。


“伯娘是想把这个东西献出去吗?”


贾琏道:“侄儿觉得暂时还不行。”


太上皇还在呢。


二龙在朝,变数就一直都在。


而且这京城看着安全,但事实上,明里暗里的厮杀一直都在。


前朝、被赶出去的大清,鞑靼、倭人等等,从来就没有消停过。


这还只是外部的,内部的更加惨烈。


要不然,当年祖父和伯祖父也不能就那么郁郁而终。


“再等几年吧!”


史书上的太上皇们,可没几个有好下场。


所以,他们的太上皇虽然退位了,却还牢牢抓着所有。


朝堂如今没有大的波澜,不代表一直没有。


尤其北边胜局渐定,皇上手中的权利进一步加大……


“前两天,我爹去太玄观了。”


贾琏道:“大伯让他转给了我一封信。”


大伯都没想着给大伯娘和珍大哥一封信。


搞的贾琏在面对这母子二人的时候,莫名的心虚,“信中说,北方胜了,朝中局势就有可能会变,这就好像一山不容二虎一样,大伯让我谨言慎行。”


曾经一山不容二虎,太子没了。


如今,太上皇更老了,万一疑心更重,而皇上因为北边的大胜,失了以前的平常心……


贾琏也挺怕的。


所以,他一直都特别老实。


兢兢业业的干活。


大人们吵架时,需要他提供数据支持,他马上就能翻出小本本。


武库司郎中的职责范围之内,他尽量做到最好,其他的……,就跟当初在父亲和二叔之间一样,他滑的很。


贾琏有时候都庆幸,有在二叔和父亲之间讨生活的经验。


要不然,只怕被有些老狐狸卖了,他还在那里乐呵呵的呢。


“那信你毁了吗?”


贾珍听他爹有信,不由自的多看了看兵器库,生怕有什么人藏在这里。


“毁了。”


贾琏在伯娘也看过来时,忙点头道:“我才看完,就被我爹抓着一把烧了。”


那就好。


沈柠轻轻的吐了一口气,“成,东西你已经看过了,你觉得能送就送,不能送就放。”


她这个算啥啊?


戴大人的连珠火铳才是最重要的。


“琏儿你就跟我说说工部的连珠火铳吧!”


“那火铳我拿起来过,形状很像琵琶”


伯娘没气大伯,贾琏面上轻松了许多,“不过,它是后来几位大师父联手打造的,戴大人打造的早在研究中被拆坏了。据说到现在没能推广,是因为那连珠火铳还有很多问题并未解决。


用它上战场可能打着打着,也会伤到我们自家人。”


里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


“……是吗?”


沈柠不知道是失望多还是遗憾的多,“那你们有问过传教士的火枪都是怎么弄的吗?”


“自然问过。”


表叔史鼎那里就有一门冲天炮。


“他们还有人在帮我们制炮呢。”


贾琏很可惜自入朝以来,就特别忙,那些工坊都没去巡视过。


是夜,他在这边吃了饭,才回的府。


搞的王熙凤一直担心着。


生怕是他最近飘了,要被大伯娘骂。


“……我忙的跟狗一样,哪有飘。”


贾琏对自家的媳妇很无语。


他是忙且快乐着。


毕竟曾经他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守好家。


给珠大哥和宝玉做好后勤。


没想到他还能当官,还被皇上和各部大人夸了。


“大伯娘找我,就不能是好事吗?”


“真是好事?”


王熙凤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那你说嘛!让我也高兴高兴。”


贾琏:“……”


那木枪的事能随便说吗?


“河套不是抢回来了吗?”


贾琏只能道:“这次北边的战事,我们武库司可是出了大力,伯娘夸我干的好,跟我打听了蓝枝表妹和史表叔的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蓝枝表妹真的砍了好五个鞑靼的脑袋?”


王熙凤至今都不太敢信。


当然,每问一次,她心中的佩服就加深一分。


“那是自然,这都是写在战报里的。”


贾琏道:“她是女子军的副尉官呢,杀鞑靼算个什么,最主要的是,这一次她带左路军抄后路,和中路军一起夹击鞑靼援军,先用火铳灭了他们一波人马,才让他们溃败的那么快。”


身为荣国公的孙子,他也是知道,在战场上,早一刻胜,与晚一刻胜的区别。


他们这边能少死多少人呢。


士气强盛之下,最后冲锋的动作都会比鞑靼那边的麻溜。


“那……我听说史表叔回来,要被封爵,蓝表妹这……”


王熙凤想问她是不是也能有个爵位。


“这你可问倒我了。”


贾琏笑,“朝上的都是老狐狸,你夫君我在那里,就是一只纯白的小白兔。”


“就你?还小白兔?”


王熙凤给他一个小拳拳。


“我不白吗?”


贾琏那声音那眼神,逼得平儿几个丫环迅速退了出去。


“要死呦,大白天的。”


“谁说的?分明黑了。”


夫妻二人又笑又闹,平儿几个干脆躲到茶水间,一边烤板栗,一边说闲话。


“平儿……”


理儿看看外面,“你听说了吗?嫁在金陵薛家的二姑太太要进京了。今天给我们奶奶来信,说是等她来了,要见二太太呢。”


“……什么时候的事?”


平儿甚是吃惊。


“就是你到大厨房的时候,旺儿带信进来的。”


“那……,她没给二太太写信吗?”


“也写了,让我们奶奶转交呢。”


平儿:“……”


“奶奶因为那封信,烦了好一会,如今丢在妆匣呢。”


理儿叹了一口气,“二姑老爷去世了,二姑太太守着一双儿女过活,说是那薛家族里,很是欺负他们家呢。”


“大老爷不是才封了镇南将军吗?”


“可能那边还没收到消息。”


几个丫环都是从王家陪嫁过来的。


对曾经的主家,还有维护之情,“不过二姑太太进京,怎么着都比在金陵好吧!”


“……”


平儿看她们一眼,并未说话。


大老爷走了,家里二老爷当家,二姑太太进京未必就有金陵好。


但是依附这边……


就二太太那样,老太太只怕也不乐意。


到时候还是他们奶奶为难。


平儿在心里小小的叹了一口气。


……


宁国府,沈柠院,把女儿扔给好大儿带着,她拿着笔接着写书。


此时,她已经写到第十二回亢龙有悔。


青竹几个丫环服侍得特别周到。


她们的眼睛几乎都盯在她的稿子上。


虽然跟着太太听过不少书,但是真的没想到,他们太太还能写书啊!


这要是印出去……


青竹几人的呼吸都尽量放轻些。


沈柠一抬头,好嘛,桌前围的都是人。


“来来来,青竹,看到了吧?”


她放下笔,揉了揉手腕,“现在我说你写。”


啊?


“太太,我……我行吗?”


青竹很激动啊!


这是写书啊!


她做梦都不敢梦的事呢。


“什么叫你行吗?”


沈柠无语,“你天天练字是干啥的?”


不好找外人,那就只能逼自己的丫环。


所有丫环里,青竹最稳重,字也写的最好。


“快拿着。”


沈柠把笔塞到她手上,“写错字没事,大不了回头再抄一遍。”


她这里不缺纸笔。


“行了,开始吧!”


沈柠道:“黄蓉骂道:‘洪七公本来说你为非作歹,今日非宰了你不可,幸亏我那郭家哥哥好心,替你求了半天人情……’”


有人代笔就是好啊!


沈柠希望她能就此解放。


同一时间,泡了脚的太上皇正要转转就睡的时候,戴权脚步匆匆的进来了,“太上皇,甄太妃病情加重了。”


什么?


太上皇的脚步一顿。


这些年,他送走了很多人。


甄氏算是宫里陪他最多,最得他心的妃子了。


跟他一比,她还年轻的不像话,怎么短短时间就……


“摆驾!”


太上皇没什么犹豫的就要去看看。


甄氏的身体一直都很好。


这才进佛堂多长时间啊?


还是说……


想到晋王出京,她进佛堂,太上皇突然怀疑有人因为他的态度,苛待了她。


或者说,干脆就有人想要害她。


这不是不可能的。


这宫里,因为他的一个疏忽,死的人太多了。


就是太子都……


太上皇很是急切。


好在两宫相距并不是很远。


才进去,就听到甄太妃的咳嗽声。


“太上皇驾到!”


“太上皇……,咳咳~咳咳咳~~~~”


甄太妃在榻上行了礼,但她好像害怕把病传给太上皇,又急又咳的道:“太上皇不要进来,咳咳,染了病气就不好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太上皇看到她连咳嗽都是往榻里咳,对他的关心不似作假,忍不住就叹了一口气,“怎么病成这样?太医呢?没叫太医吗?”


“叫了,前儿就叫了。”


甄太妃的脸上难掩伤感,“咳咳,但这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哪有那么快?”


她并不是在刚发热的时候,就让人通禀太上皇。


“太上皇,我年纪也渐大了。”


怎么在病中让自己看上去苍白、无力又美丽,她研究了好多年,也一直做得不错。


甄太妃连咳带喘的道:“晋王出京……”


确定太上皇没有沉脸,她又道:“我这一辈子就他一个儿子,他长这么大,也没离了我们,这一下子走那么远……”


说着说着,她的眼泪就落了下来,“也不知道,我还能不能再见到他。咳咳~~,咳咳咳~~~~”


惊天动地的咳声,让太上皇心惊。


曾经皇后也是这样。


咳着咳着……


甄太妃猛的捂嘴,一点血丝落在锦帕上,她忙掩了。


但太上皇已经看到了。


“你想让晋王回来?”


他的声音难得的软和。


“……能吗?”


甄太妃眼中的泪水要落不落,但里面的期盼好像要满溢出来。


“您金口御言,才让他去南边……”


她好像不忍太上皇为难,“算了,就让他去吧!”


太上皇:“……”


儿子坐马车,一天就走个百来里。


慢得人神共愤。


太上皇早就后悔让他做那什么观南使了。


尤其在王子腾快马加鞭的情况下。


若王子腾到了,晋王连四分之一的路都没走到,他这个老子都要被人笑话。


“算什么算?”


正好,甄太妃给了他这个好借口,“戴权,马上派人快马加鞭,让晋王回来给太妃侍疾。”


太上皇关切的看着甄太妃,“你好好养病,不必多想。”


晋王在家,皇帝儿子就要绷着点。


太上皇虽然很高兴皇帝能让他一雪前耻,可也正因为他帮他一雪前耻了,他这心里也越发的复杂。


儿子不如他,他愁。


儿子太能干……


有时候也很让人愁啊!


不说以后的史书上如何,只说现在,太上皇明显感觉到,某些朝臣如今更偏向皇帝儿子那一边了。


这是让他很抓狂的事。


他这个太上皇的身体还好着呢。


万寿节才办了多久?


北边的战事能这么顺,分明是他在支持。


可是那些个人,却只念皇帝……


太上皇确定让晋王回来后,心情反而放松了,“一切有朕!朕会看着,晋王要不了几天就会回来。”


喜欢红楼大当家请大家收藏:()红楼大当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