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条件

秦业舍不得拒绝女儿的好亲事。


虽说低头娶妇,高门嫁女,可他家也太低了些。


如果只这些还罢了,在外人眼中,女儿还只是养女,更加的低人一等。


秦业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往事历历在目。


当年老妻是怀了身孕的,只是被继母磋磨站规矩,生生的流掉了。


而他也在那一年,因为一场意外伤了根本,再也不能生孩子。


没孩子,没奔头,就在营缮司待了下来。


大人们分钱,他跟在后面喝口剩汤,有事就兢兢业业的干。没事就歇,从不上窜下跳,上面的大人们都觉着他老实,营缮司郎中这个位置,他干得稳稳当当。


但哪怕再不漏富,他也是个官,族里盯着的人越来越多。


人人都想塞一个孩子过来,吃他的绝户。


尤其继母生的两个弟弟,仗着血缘亲近……


秦业又翻了一个身。


当年那场意外没死,是因为太子路过,伸了把手。


所以可卿这个女儿,不止是他的女儿,还是恩人之女。


这些年因为女儿,他这个家才叫家。


老妻因为那次流产,身体一直不好,担心他们父女以后会被族人吃干抹尽,他又动用历年积累的人脉,按着族里,从善堂抱回钟儿。


那时他一家四角俱全,老妻是笑着走的。


如今……


秦业又翻身坐了起来。


宁国府虽有沈夫人,可真要嫁过去,女儿的婆婆也是继婆婆呢。


当年他答应过老妻,一定给女儿找个简单的人家。


哪怕穷些,他们帮扶一点都没事,万不能再嫁到那等复杂家里去。


宁国府……不行啊!


树大就招风。


当年太子一案,牵连了多少人。


宁、荣二府的当家人也都在那一年去世,宁国府的贾敬还被逼到了城外的道观。


这以后再有事……


秦业唉声叹气。


他从来没想过给女儿攀高门。


小门小户,日子苦些,但粗茶淡饭保平安啊!


算了,拒了吧!


刚想要拒,脑子里想的又是贾容的文武双全。


那天他也要猜迷赢老虎呢。


而且还有孝心的很。


有那位沈夫人看着,再长歪的可能性也小。


尤大奶奶又没有自个的亲生孩子,她能依靠的只能是继子蓉哥儿。


秦业翻来覆去的,一夜没睡好。


如此这般连着两天,终于请了假,要亲口拒绝再来的媒婆,却没想,一早才开门,族长就带着几个族老过来了。


“秦业,这婚事你得替丫头应下来。”


挺喜庆的一件事,结果这家伙的脸一天更比一天愁,他们实在太担心,不得不过来说一声。


毕竟这家伙常不走寻常路。


族里的好孩子多着了。


他偏要去抱养那不搭嘎的。


这些也就算了,但宁国府的婚事,他们绝对不能再让他瞎搞了。


如今的贾家虽然已算没落,但再没落,拔根汗毛也比他们的腰粗。


“就是,你还拿什么乔?”


换成他们家的孩子,早高高兴兴的应下了。


“就算你不为族里考虑,也要为你自己和钟儿考虑。你要拒了贾家,贾家丢了面子,人家能饶你?”


“是啊,秦业,你可不能糊涂啊!”


贾家的护卫,那只要走出去,都是官呢。


虽然是小小的官,可那也是官,走在街上也是吆五喝六的。


可秦家族人呢?


算上秦业,也只有两个。


都是不分钻营的穷哈哈京官。


这世道,上面没人,舍不得送礼,那就只能永远被别人压着。


“可卿的婚事,无论如何,我们都得应下。”


“……可卿是我女儿,当初我答应过她娘……”


哐当~


老族长摔了一个杯子,“秦业,你还想进秦家的祖坟吗?”


秦业:“……”


一刹时,他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老妻还在祖坟,将来他也是要进去的。


“就这么说定了。”


震慑住秦业,老族长一锤定音,“现在我们来说说可卿的聘金和陪嫁。”


老秦家穷,宁国府是知道的。


“一会儿等媒婆过来……”


他正要跟大家说具体的,媒婆已经来了。


这婚事,在她看来就是秦家走了狗屎运,不可能不答应。


果然,人家应下了。


她正要道声恭喜,却不想,秦业摆摆手,“我这边还有一个条件。”


“……您说。”


虽然有些诧异,但媒婆素养还是在的。


这秦家姑娘救过沈夫人,只要条件不是太过份,想来都会答应。


“我们可卿嫁过去,那就是长房长孙媳是吧?”


“是!”


这有什么可怀疑的?


媒婆不解。


“我一辈子没什么本事,也没给孩子攒下什么家业。”


秦业不能不为女儿争取一些东西,“可卿嫁入贾家,那她将来的妯娌们,在身份上恐怕都会比她高。”


太子的亲生女儿怎么能被人比下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她们的嫁妆也一定会比她多。”


秦业生怕族里再反对,加快语速道:“但是我的女儿,我不想她被别人比下去,所以在聘礼方面,我希望贾家能置办万两银子的聘礼,这些聘礼,我秦业一分不取,尽会写入女儿的嫁妆里。


麻烦您跑个腿,先去问问,若同意,这婚事就成了,若不同意……”


“我们再商量!”


秦家族长生怕这婚事,马上被秦业弄黄了,忙加了一句。


“这……”


媒婆没想到这家的心这么大。


置办万两银子的聘礼……


她做媒至今,还没遇到这样的。


她看看秦业,再看看秦家的一众人等,还没来得及说什么,族长又说话了,“对了,这么重要的事,我们好歹也要问下可卿的意思。”


媒婆都迟疑了,贾家那边……,族长不敢抱希望。


所以这条件还是让可卿自己反对吧!


“族长爷爷,不用问了,我听我爹的。”


秦可卿的声音从里屋传来,“麻烦胡妈妈,往贾家走一趟。”


父亲卫护她的心,她不仅听到了,也感受到了。


贾家同意,她一定做个好媳妇,孝敬祖母、公婆,照顾一家。


不同意……,那就再说不同意的。


哪怕会有遗憾呢,她也愿意听从父亲的。


“成,我这就去问。”


胡媒婆走得飞快。


这两天都不知道有多少人朝她打听贾、秦两家的婚事。


不说人人都塞好处,但大方的居多。


真算起来,都够她在城郊买上几亩地了。


胡媒婆很清楚,那些来打听的人里,十个倒有九个是希望两家婚事不成的。


真要不成……


肯定还会有好多人朝她打听。


于是,没过多久,沈柠就见到跟着尤氏过来的媒婆。


万两白银的聘礼……


嘶~


西府迎春、宝玉他们的嫁、娶银子都只在三千两。


蓉哥儿一个当侄子的……


“这是秦大人提的?”


沈柠好奇。


“是!”


胡媒婆忙把在尤氏面前说的话,又重新说了一遍,“……最后秦家族长说问秦姑娘的意见,秦姑娘说,她听她爹的。”


这姑娘娶回家,以后恐怕会把婆家的东西往娘家搬。


换成平常人家,胡媒婆肯定要劝一劝。


但这两家……,她决定只作那个跑腿传话的。


“尤氏,这是你媳妇,你怎么看?”


沈柠没管媒婆,反而问起了尤氏。


“我听母亲的。”


尤氏笑。


“别光听我的呀!我现在听你的。”


不过是提早给一份财产。


尤氏她都给了,更何况秦可卿了。


沈柠早和贾珍私下商量过,待她嫁过来,就把皇家那天赏下的财物划到她的名下。


长房长孙媳妇,束手束脚的,没点财物傍身,那肯定不行。


所以沈柠还打算把婆婆当年给的庄子,也划一个给秦可卿。


但尤氏是当家奶奶,秦可卿在名义上是她媳妇,不管什么时候,沈柠都要先维护她的体面。


“听我的,那就给嘛!”


尤氏笑,“可卿是个好孩子,她要做我们贾家的长孙长媳,当然不能被人看低了去。”说到这里,她的笑容加盛,“不要说她是嫁进来,就算嫁给别人家,这份嫁妆,我们家也会给的。”


太上皇那天还因为秦可卿赏下了不少东西呢。


就算不赏……,只凭她救了婆婆一命,贾家给她一份嫁妆也没啥。


尤氏自己是高嫁进来的,深知没有嫁妆的苦楚。


这大宅院,有银子没银子,那真的完全不一样。


有了婆婆给的财产,再加上和婆婆合作的烤鸭店生意火爆,如今的尤氏还真不在乎给媳妇做的那点脸。


“这样,公中出秦家要的聘礼,我私人再拿八百两银子给她做压箱底。”


“你出八百两?”


沈柠眨了眨眼睛,“你这啥意思?是想我这婆婆再给你媳妇出更多的压箱底?”


“哈哈!”


尤氏被逗笑了,“瞧您说的,我媳妇不是您孙媳妇吗?母亲,您就说,您给多少吧?”


胡媒婆:“……”


饶是见多识广,也被这婆媳两个的骚操作给惊呆了。


作媒这么多年,就没遇到过这样的。


不对,这满天下,也没几家这样的。


就算那厚道的,要给媳妇作脸,聘礼上多给些,几百、上千两不得了了。


这不争不吵,一下子给万两银子的聘礼不算,还要另外再给压箱银?


今天的太阳是从东边出来的吗?


还是她进来的方式不对?


更或者,是她在做梦?


胡媒婆的眼睛在沈柠和外面的阳光处转了转,就听人家道:“那我就出一千两百两吧!凑个整。”


从宁国府出来,她还很有些恍惚。


来时感觉绝不可能的事,就这么办成了?


“快,去秦家。”


坐上马车,她偷偷掐了下自己的大腿。


哎呀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是真的。


胡媒婆连忙给自己揉了揉。


真是怪不得人人都盯宁国府。


瞧瞧人家婆媳相处得多好。


现在谁再跟她说尤大奶奶小家子气,她定然啐他一口。


这虽是继婆婆,可只凭人家大气的给那么多,那就是绝世好婆婆。


别说什么聘礼要带回贾家。


既然记成了嫁妆,那就是秦氏的私产。


私产和公产,完全是两回事啊!


她满脸堆笑的去给秦家报喜时,秦家一众族人也全都惊呆了。


这是真给?


几个老头子的眼神在彼此交换。


秦业一看,就知道他们又在盘算女儿的东西了。


忙道:“贾家大义!”


老头朝贾家所在的方向拱了拱手,“那就麻烦胡媒婆你,把聘礼全都写进嫁妆的事,记录在案。”


“自然!”


胡媒婆也是见多识广的。


连忙点头笑道:“这样的媒,我生平第一次做,自会记录在案。”


从此以后,她也算媒婆界的第一人了。


胡媒婆恨不能宣扬的全天下皆知。


她人脉甚广,再加上贾、秦两家的婚事本就受人关注,不过半天功夫,京城各茶馆、酒楼等消息灵通的地方,全都在说这一桩奇事。


万两白银呢。


这得置多少嫁妆啊?


嫁王府都足够了。


贾家真是太大方了。


不对,贾家对媳妇真是太好了。


也不对,是宁国府对媳妇太好了。


想想贾敬被沈氏搜的一丝儿不剩,要靠挑粪过活,好些人的心情就异常复杂。


这女人当家……


好些人想说不行。


但是话到嘴边,想想自家闺女,又只能咽下去。


各家早就看好蓉哥儿,却没抢到他作女婿的夫人们,恨不能捶胸顿足。


早知道那天的灯会,无论如何也得带女儿去啊!


可恨,就那么白白便宜一个五品小官的养女了。


她们在家里伤心难过,后悔不迭时,却不知道,此时的寿康宫,听完暗卫的汇报,太上皇坐在那里,也是半天没出声。


直到汇报的暗卫悄悄抬头,太上皇才抬抬手,“你们干得不错,秦家那边,多照看着些。”


如今孙女也被人注意到了。


老头子怕别人因为贾蓉,朝孙女下暗手。


“待他们成婚,这差事就算完成了。”


太上皇心中感慨的很。


果然还得是贾家得他心啊。


瞧瞧这事办得多敞亮。


他的太子……


太上皇忍不住起身,在屋子里转了几圈,平复心境。


太子可以放心了。


他一直很喜欢贾家。


如今他的女儿,嫁进了贾家。


有沈氏在,这一辈子都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了。


再也不会有人欺负她。


喜欢红楼大当家请大家收藏:()红楼大当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