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 粮食成功运回,登记改种人数
贺年看着张泽等人离去的方向,手紧紧攥成拳头。
自家的五亩地一定要全部改种土豆,有了土豆,他就不用饿肚子了。
“黄大人,改种土豆一事,大人需要写折子告知皇上,以免后续的麻烦。”
利溪县今年受了灾,按照以往的惯例,今日是可以减免赋税的。
当然,这些都需要黄知府亲自上书,禀明皇上。
“是,瞧我都高兴糊涂了,今日之事,多亏了张老弟,若没有你排演出来的那一出好戏,只怕百姓们压根不会愿意改种土豆。”
“黄大人,一切还得等三日后,才能见分晓,希望今日这一出戏,唱到了百姓们的心里吧。”
张泽没有居功,神情平静道。
一个衙役激动地走了进来,禀报道:“大人,师爷他们回来!”
今日是个什么黄道吉日,一个又一个惊喜把黄宁给砸懵了,“回来了?!”
“快,快把人请进来。”
水荣、蓝臻、师爷齐齐走了进来,张泽看了一眼水荣和蓝臻,见他们面上虽有些许疲惫,但是并没有受伤,放下心来。
“见过大人。”三人齐齐行礼。
“快起来,粮食都安全运送回来了?”
“回大人,幸不辱命,一万石粮食已全部运了回来。”
“好!好!好!”黄宁高兴地一连说了三个“好”,可见他的高兴。
“师爷,你即刻带着水荣、蓝臻将这一万石粮食妥善放入粮仓。”
“是。”
三人来的快,去的也快。
水荣一行人的阵仗很大,不少人都看见了一板车,一板车的粮食。
脸上的愁苦之色,一扫而空,“有粮食了,有粮食了,我们不用再挨饿了!”
“巧花婶子,你们商量得怎么样了?要不要改种些土豆?”
“害,还没商量好了,我家那口子今儿个尝了一口土豆,说味道确实不错,只是不知道产量是否有张通判嘴里说的那么高,有些担心。”
“我那汉子也这么说,哎,不过依照我的心思,我是想改种一亩试试。我家有十五亩的田地,舍出来一亩种土豆,剩下的补种别的庄稼。
即使那一亩土豆颗粒无收,一家人紧巴紧巴,也勉强能过活。”
“这倒是。”
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当天晚上,张泽吩咐后厨准备了一桌席面款待水荣、蓝臻。
几人把酒言欢时,城外的临时居所的百姓们都不约而同的说起了是否要改种土豆一事。
“当家的,你说我们要不要改种土豆?”
“不行,土豆这玩意看着好,都没有人种过,咱们也不会打理,到时候颗粒无收怎么办?”
“可是,张通判他们说土豆产量高,咱们家里五个娃今年遭了罪,可得好好补一补。
若是,补种的庄稼,收获的粮食太少,咱们家这个年可怎么熬得过去,总不能不管几个孩子的死活吧。”
“当家的,我听巧花说,她男人准备拾掇出一亩地来种土豆,你说咱们要不要也和巧花家一样,也拾掇出一亩来种土豆。
毕竟,若一亩土豆真能产两千斤,咱们家今年就不用愁了。”
整个县都遭了灾,若是后半年老天爷依旧不开眼,那他们就只能背井离乡了。
只是,能在家里,又怎么会想背井离乡呢?不过是无可奈何罢了。
“哭哭哭,哭也没用,我不同意改种土豆,那小白脸说的话能管用吗?他哪里懂田地里的事!”
一整晚,整个临时居所的百姓们都在讨论此事。
有了从溪田县运来的一万石粮食,黄宁总算是有了底气,做事更加利落了。
张泽对此乐见其成,他也想早点儿把利溪县的事处理完毕,回源柔府去。
三日的工夫转瞬即逝,县衙的正门大开,衙门外已经有许多百姓在等着了。
两个衙役板着一张脸,严肃道:“都别挤,一个个都排好队。”
百姓们赶紧排队,衙役站在门口,“进,下一个。”
一个汉子搓了搓手,小心翼翼往里走,一个衙役在前面领路。
后面的汉子们自觉跟在了两人身后,庭院里,摆了好几张木桌。
一个衙役站在一旁,对一脸无措的汉子们道:“此处都可以登记,和进门一样,排好队。”
木桌后面坐着一个衙役,他手里拿着毛笔,头都没有抬,语气平淡问道:“名字,要种多少亩土豆?”
汉子愣了一瞬,嗫嚅道:“张大力…种八分地土豆。”
衙役点了点头,毛笔唰唰在纸上落下汉子刚说的话,记录完毕,衙役摆了摆手手,示意汉子可以离开了,语气平淡道:“下一个。”
张大力迷迷糊糊,跟着前面的人群离开。
“贺年,种五亩土豆。”
记录了小半天,还是头一次听到有种五亩土豆的人,衙役惊讶地抬起了头,想看看是谁这么相信自家大人。
“原来是你啊,贺年小兄弟。”
贺年点了点头,拱手道:“差爷,是不是不能种这么多?”
“当然不是,只是你比其他人更有魄力,我有些好奇,想瞧瞧是谁这么有魄力罢了。”
贺年眼里闪着光,“我信张通判,他说的话不会错。”
衙役没有再多说,挥了挥手,“好小子,你回去安心等着。”
衙役们今日忙坏了,会写字的衙役们轮流上岗,手都要写抽筋了,第一日总算是熬过去了。
期间,黄宁和张泽曾来看了看情况,黄宁对此特别满意。
当他看到衙役们记录的册子后,脸上的神色一变。
“怎么竟是些只拿出五分、八分田地的,最多的也就一亩,他们竟都这么胆小吗?”
“黄大人,有这个结果,已经超出了下官的意料了。
土豆毕竟是一个外来的作物,百姓们都没见过,将心比心,他们怎么可能放心得下,全部改种土豆呢?”
黄宁听了张泽的开解,心里的郁气少了许多,叹了一口气,“是,是我急切了。”
随即又想到,能种五分、八分地也算不错,依照土豆的高产,即使种五分、八分也能有不小的收获。
“张老弟,百姓们都不会种土豆,你可有种植土豆的法子?”
“这个不难,等五日后,我会派人亲自教导百姓们一番。”
做事哪有做一半的道理,这事他既然插手了,自然要做得尽善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