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宫中家宴!

要是换成其他人,她少不了得骂一声没福分。

谁让周心柔是沈斓曦的生母呢,这层关系比她这个做祖母的都亲。

她女儿办家宴,她这个做母亲的不去,就是不给这个做女儿的面子。

沈老夫人久违的升起了看热闹的心,就想看看沈斓曦会不会如同对待她儿子一样,对待周心柔。

……

眨眼沈家人就到了皇宫。

沈斓曦亲自到宫门口迎接,给足了沈家长辈的面子。

“陛下万岁……”

沈斓曦:“平身。”扫了站在最后,一脸不情愿的父亲,随即就把视线移开。

“祖母,咱们沈家如今子孙繁茂,再过几年,就能成一个大家族了。”

相比起其他人在沈老夫人跟前说儿孙满堂的话,她更喜欢直白一些的说法。

尤其是从一个子嗣淡薄,发展成一个大家族,都是她这个做老太君的功劳。

“你们这些小娃娃们,还不赶紧过来跟陛下见礼!”沈老夫人张口。

一群小娃娃们,上到十几岁,下到坐在婆子怀里刚学会说话的,全都摆件。

“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沈斓曦看着地上黑压压一片,饶有兴致的伸出手指,数人头。

“一个两个三个……四十五个,好!”

沈老夫人:“女娃娃十六个,男娃娃二十九个,那两个丫头是元馨的。”不要认错了沈家子嗣。

沈斓曦抬手,内侍端来几个托盘。

“这是朕送你们的礼物,上面雕刻着沈字,戴着这块玉佩,就代表,你们是沈家人。”

沈家不少人瞧在眼里,玉佩上雕着龙纹,实打实的御赐之物!

“还不赶紧叩谢陛下!”沈老夫人高兴坏了,斓曦心中还是向着沈家的。

前两日有立储传闻,斓曦此举,肯定是想从沈家挑子嗣过继。

这样最好,皇位不能便宜了外人。

沈元棠就站在最末,既不上前,也不讨好。

之前她只觉得魏东逐虚伪,现在觉得沈斓曦也没有两样。

魏东逐也是个傻的,如果沈斓曦真对他一心一意,为什么到现在还不嫁给他?

两个人没有一个好东西。

“元馨,这是你两个孩子的。朕之前听说,你已经给两个孩子改了姓沈?”

沈元馨满脸意外,她的孩子也有?

“嗯,大……”察觉失口,沈元馨连忙改口。

“陛下,我不想孩子再跟那家纠缠,以后孩子只是我一个人的孩子。”

沈斓曦拍了拍她的肩膀:“也是咱们沈家的孩子。”

沈元馨捂着脸低泣。

沈老夫人一记眼刀子甩过去:“大喜的日子,哭什么哭。”丧气。

要不是心里有顾忌,她高低得痛骂两句。

一个个全都赶在今天找晦气。

“祖母别气,元馨能免于夫家磋磨,也是她的福气。咱们一家从东川,再到西北,一家人患难与共,整整齐齐走到现在,非常不容易!”

沈老夫人想到流放东川的日子,这口气最终还是消弭了。

“你说的对,咱们一家走到现在,整整齐齐,已经算是大幸。”

“陛下姑姑!”沈娥眉走上前,牵上沈斓曦的手。

后者一愣,随即一笑,反手抓着。

“娥眉,想你父亲了吗?”

“想了,父亲说了,我要是想他,就给他写信。”

沈斓曦语气吃惊:“你已经会写信了?”

沈娥眉一脸骄傲道:“那有什么难的,在西北的时候,我就经常给父亲写信,要不是父亲拦着,我都想给陛下姑姑写信呢。”

沈斓曦:“真的吗?那么厉害?”

沈娥眉神气的哼了一声:“那是,我还会骑马,会武功,会打猎,父亲经常带我去军中看将士们操练呢。”

沈斓曦脸上笑意加深:“我们娥眉那么厉害啊,那下次练给朕看,好不好?”

“好啊,陛下姑姑,父亲说你功夫很厉害,你能教我吗?”

“可以啊,不过朕没有那么多时间,你要是想练武,朕就给你挑一个厉害的师父吧。”

沈娥眉皱着小眉头,认真想了想:“好啊,陛下姑姑可不能骗我。”

沈斓曦失笑:“人小鬼大,说的就是你!”

跟在后面的人,默默的看着前面手拉手走着的一大一小,把她们的谈话记在心里。

“陛下,我们乘风从小也爱习武,力气还大,现在一顿能吃两碗饭呢。”刘氏生怕沈斓曦忘了她孙子,赶忙插嘴。

沈娥眉虽然是大房所出,却是个女子,他们乘风可是男儿郎。

沈老夫人看了刘氏一眼,没有出声阻止。

其他人同样没出声。

沈从文板着脸一句:“要教孩子习武,就要一起教!”

刘氏苗氏等人齐刷刷看着沈从文,心里欣喜不已。

“大哥……”本想说不愧是沈家家主,一想到沈斓曦,就有了避讳。

“大哥思虑周全,时时刻刻为咱们沈家着想。”沈从义硬憋出一句。

沈斓曦看在眼里,笑容不变。

“国子监教文也教习武,以后咱们沈家的孩子入了学,想学君子六艺,都能学到。”

不是说单独找个好老师吗?

沈家众人腹诽。

说话间,就到了太和殿。

沈斓曦松开沈娥眉的手,沈娥眉想要追上去,被沈老夫人眼疾手快的拉住,瞪了一眼。

小丫头片子逞什么能,一点都没有女子的样子,学什么武,那都是男子学的,回头回了府邸,让老大好好教教房里的孩子,一点规矩都不懂!

家宴各自落座,沈斓曦眼睛随意一瞄,瞥到了安排到最远处的吴倾玉。

默默的收回眼神,开始跟家里话家常。

“大封的时候,本想着给叔叔们封个军职,一想到分了军职,叔叔们就要被拆散安排到各地,不能在祖母跟前守孝,朕当时纠结了两天。“

“一边是叔叔们的前程,一边是孝道。后来还是家中的儿郎们劝说朕,说叔叔们年纪渐长,之前在军中勤勤恳恳吃了不少苦,现在天下大定,就让长辈们在家中好好歇歇吧,出力的事情,就交给年轻人!”

沈从廉兄弟几人之前还为了大封的事情生过气,私下里没少埋怨沈斓曦过河拆桥。

没想到拆桥的不是她,是他们家的兔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