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0章 沈青云的想法

  日子转眼间就过去了一个月。

  省委正式下发文件,任命沈青云为华阳市委书记,公示期半个月。

  而在这之前,田野已经被任命为华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兼市公安局局长。

  至于常山市这边,沈青云卸任市委书记之后,省委任命赵闯担任了市委书记,从外地调来一个市长。

  这一系列调整,在一个月之内完成。

  而沈青云,借着公示期的时间,回了一趟燕京,陪着妻子和女儿好好休息了一段时间。

  到了他这个位置,陪伴家人有时候已经变成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了。

  虽然他也不愿意出现这个结果,但有时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仕途上的事情,往往不是他能够控制的。

  就好像现在,原本沈青云以为自己能在常山市干几年,结果没想到,华阳市那边有了变化,田富国希望他过去当救火队员。

  但事已至此,沈青云也只能服从组织安排。

  带着沈静和周雪在燕京玩了几天,又陪着母亲散散心,顺便还跟工作繁忙的沈振山见了个面,听父亲说了一些关于湘南省的情况,沈青云这才回到了湘南。

  按照父亲的说法,田富国在湘南这边工作的时间很长,但湘南省一直存在着大量的本地派干部,他们有自己的圈子,在省里势力很强大。

  之所以,田富国要让沈青云去做华阳市委书记,目的就是希望能够通过沈青云的强势,撬开他们铁板一块的势力。

  当然。

  沈振山是赞成这件事的。

  “不管怎么样,你是我的儿子,也是党的干部。”

  看着沈青云,沈振山语重心长的说道:“我希望你能够为国家,为群众多做一点事情。”

  听完了父亲的话,沈青云总算明白了他的一番苦心,自然答应下来。

  ………………

  距离公示期结束还有五天的时间,沈青云来到了华阳市。

  湘江的晨雾还没散尽,沈青云站在洞庭大桥上,望着脚下奔涌的江水裹胁着浮冰向东流去。他裹紧黑色羽绒服,领口遮住半张脸,手里捏着张皱巴巴的旅游地图。

  这是他在火车站报刊亭买的,地图上华阳市三个烫金大字被昨夜的雨水洇得发暗,旁边用小字标注着古称巴陵。

  桥下的货运码头传来汽笛声,五艘货轮正排队等待卸货,岸边堆着小山似的集装箱,吊臂却有气无力地晃着。

  沈青云沿着石阶走到码头值班室,一个裹着军大衣的老汉正趴在桌上打盹,搪瓷杯里的浓茶凉得结了层膜。

  “大爷,这码头一天能卸多少货?”

  沈青云递过去支烟,火苗在晨风中抖得厉害,笑着问道。

  老汉接过烟夹在耳朵上,浑浊的眼睛上下打量他:“以前一天能走二十船,现在嘛……”

  他朝江面啐了口痰,没好气的说道:“自打张广豪承包了货运公司,每吨货要多收三十块管理费,粤东那边的老板都改走汉武港了。”

  听得出来,老爷子怨气很大。

  沈青云的手指在地图上码头位置画了个圈,好奇的问道:“这收费有文件吗?”

  “文件是啥,人家张老板说了,他的话就是文件。”

  老汉突然提高嗓门,隔壁房间传来麻将牌碰撞的脆响,他没好气的说道:“上个月有个船主不肯交,第二天船底就被凿了个洞,报警也没用,这儿的公安分局局长是他叔的老部下。”

  “他叔叔?”

  沈青云一脸好奇:“那么厉害么,我还想在咱这开个店呢。”

  “可别。”

  老汉摇摇头,撇嘴道:“你在这开店,得给张广豪干股的,我劝你还是算了吧。”

  有意思!

  听到他的话,沈青云眉头皱了皱,没有再说什么,便离开了这里。

  但他的心里面,已经记住了张广豪这个名字。

  穿过洞庭南路老街区时,青石板路上的冰碴硌得脚底生疼。

  二十多栋明清风格的老宅被圈在铁皮围挡里,“拆迁改造”的红色标语褪得发白,墙角却用红漆写着“血债血偿”。

  沈青云凑过去,发现三个戴安全帽的工人蹲在墙根抽烟。

  “哥们,这儿不让拍照。”

  看沈青云拿出手机准备拍照,其中一个连忙过来说道:“你快走吧,一会来人你就该挨揍了。”

  “啊?”

  沈青云一愣神,一脸诧异的说道:“不至于吧,我就拍个照片,就要打我?”

  他还真就头一次遇到这么霸道的事情。

  说话的那个工人满脸无语:“一看你就是外地人,我们是城建公司的,这边一会估计有人来讨债,说不定得打起来,你快走吧。”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确实是外地来的。”

  沈青云没有废话,顺手掏出两包烟,递给了那个工人:“大哥,谢谢了,你们几个抽着。”

  眼看他这么会来事,那几个工人笑了起来。

  其中一个指着围挡后的废墟:“那片老房子拆了三年,说好的回迁楼连地基都没打,拆迁款全被城投公司拿去填窟窿了。”

  “城投公司这么厉害?”

  沈青云踢了踢脚下的碎砖,砖缝里还嵌着片青瓦,有点惊讶的说道。

  “那当然了。”

  工人往地上弹了弹烟灰,撇嘴道:“市委张副书记的小舅子,当然牛逼了。”

  听到他的话,沈青云皱了皱眉头,却没有说什么。

  时间来到了晚上,暮色已染红洞庭湖面,沈青云站在岳阳楼前,看着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匾额在夕阳里泛着金光。

  三个穿校服的学生正对着楼前的石碑写生,其中一个指着碑文中的政通人和问:“老师,现在的华阳算政通人和吗?”

  老师没说话,沈青云站在那里一愣神,随即摇摇头却笑了起来。

  他看着远处的霓虹灯,忽然觉得这个城市也许真的需要一些改变了。

  最后看了一眼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江风卷着渔歌掠过耳畔,沈青云突然想起举报信里的话:“华阳的水太深,但总有肯拼命的人。”

  他拦了一台出租车,车窗外的街景缓缓后退,像一卷待被改写的旧书,沈青云知道,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了。

  请收藏本站:www.4044cca.sbs。笔趣阁手机版:m.4044cca.s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