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1章 得罪人的活,杨东都干了!

杨旭和杨东的关系,大家也都有一些了解,知道两个人是同族,而且杨旭还是杨东的长辈。

但是现在杨东开口,批评杨旭。

这就让人惊讶了。

不过想一想东街镇的事情,批评农业局,也是合情合理的。

农业局没有做好相关工作,这是最根本的错误。

杨旭立马站起身来,朝着杨东和各个领导表达歉意。

“书记,各位领导,是我们农业局错估了东街镇农业形势,没有把握好种子化肥的质量要求,存在不可推卸的责任,我身为局长要以身作则,也接受领导的批评,立马改正。”

杨旭还能怎么说?自然首先态度要摆正,心态摆正,站位摆正。

但是说句客观的话,农业局只是工作性指导,而不是东街镇的上级部门,他们没有资格去要求东街镇做什么,只是在农业相关业务上的督促和管理。

比如这一次,东街镇选择了晓红农资商店的化肥种子,这就是他们农业局管不了的事情。

毕竟东街镇的财政是独立的,人家愿意买谁的种子,都是他们自已的权利。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现在时间来得及,你们农业局立即联系靠谱的种业公司,化肥公司,为东街镇提供质量好的种子与化肥,争取让东街镇农民在一周内把新的种子种上。”

“虽然可能会晚一些秋收,后补种子也会推迟玉米成熟期,但也比彻底绝收要好。”

“化肥氮超标的问题,县农业局立即组织科学团队评估,找出对策。”

“据我所知,土壤里面的氨肥超标可以使用清水清洗,另外豆类作物对氨的耐受性更高一些,也可以选择种植豆类作物。”

“县农业局要做好科学评估,确定哪些田无法种植玉米,确定哪些田地氨肥超标严重,哪些是可以补救的,哪些是今年无法种植的,一定要评估好。”

“对于那些可以继续种植的土地,东街镇酌情减少补贴额度。”

“对于那些彻底无法耕种的土地,东街镇要以百分百的损失额度进行补贴给农户。”

“对于那些还能耕种,但无法种植玉米的田地,东街镇要补贴不同作物的差价。”

“农业局,全面监督东街镇补贴事项,全力对土地进行科学评估,务必在一周之内,解决好,化肥,种子的问题。”

杨东持续开口,朝着杨旭吩咐着,该怎么做。

还是那句话,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是,书记,散了会,我立马干。”

杨旭连忙点头,坚定的百分百执行杨东的所有要求和措施。

“不要等散会,你现在就去做吧。”

杨东朝着杨旭摆手,让他现在就去做事。

“是,书记。”

杨旭点头,把纸笔和公文包收拾一下,立马就离开大会议室。

相关单位,相关责任负责人都走了。

杨东看向周围的县委常委们以及副县长们。

“我知道同志们对我要求财政拿出一千万对东街镇进行堵窟窿,有些不理解。”

“但是,遇到问题,就要想着解决问题。”

“解决了问题,再去调查问题本身存在的隐患。”

“东街镇这次肯定有人要倒霉,肯定要有人承担这次事件的后果。”

“但不是现在,现在要想方设法的解决老百姓受到的利益损失,解决老百姓的不满,解决老百姓的怨言。”“我们身为父母官,不能只想着自已,也要想着老百姓。”

“额外支出了一笔钱,的确会影响咱们庆和县一年的财政规划以及项目实施,对此我希望各位同志能够节俭过日子,不该花的钱不花,不该批的款不要批。”

“我知道各单位每个月的用度都不小,光是办公用品一项,一个月至少几万块。”

“我希望借此机会把铺张浪费能够解决掉,除了要入档案的办公用纸之外,其余的桌椅板凳包括笔,没必要用最好的,质量没问题就可以。”

“我要强调的是,庆和县不仅要开源,还要节流。”

“同志们啊,大家可别忘了庆和县欠债22个亿啊。”

“这22个亿,我希望同志们当回事,甚至把它当成最大的事情,一个地区政府有没有公信力,对人民老百姓,甚至对投资者,都一样至关重要。”

“这22个亿,是我们欠投资者的,欠银行的,以及欠各种基建项目施工团队的。”

“虽然欠款很多都是几十年以来积压下来的,但是绝对不能出现坏账,呆账,烂账,死账。”

“去年我们县政府还了一部分,有一些拿到钱的甚至都不是本人,而是他们的子女,本人已经去世了。”

“欠了人家几十年,这对于我们政府来说,是最不应该发生的事情。”

“刘常务,你整理一下咱们庆和县的债主,先从最久远的债主开始,争取今年内还清五千万。”

“明年财政收入会有重大起色,我们就要增加清债的力度,明年争取还掉5个亿。”

“因此,大家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各单位各集体的花销要在今年的基础上砍掉百分之五十。”

“不要想着有钱做大爷,有钱不用腿工作,对于短程视察,能走路的走路,能骑摩托车的骑摩托车。”

“从我这个县委书记开始!”

“谁要是违反规定,谁要是带头搞铺张浪费,谁就是庆和县发展的罪人。”

杨东的脸色是坚定的,语气是执着的,坚定的。

总之一句话,不该花的钱绝对不能花,钱要花在刀刃上,要把省下来的钱还给债主们。

以前给庆和县干工程的,被庆和县借了钱的,贷款的,都要把钱给人家。

不要等到债主死了,账还在。

这对庆和县,是一个很丢脸的事情。

虽然这些钱是几十届县委县政府欠出来的,也没有哪个一把手愿意擦屁股,但是不解决早晚是个祸患。

财政债务,绝对不允许在庆和县存在下去。

“散会!”

杨东宣布散会,立即起身往外走。

大家都有些精神恍惚。

书记不是谈东街镇的问题吗?怎么话锋一转就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杨书记这是打算把得罪人的活,一并干了吗?

先拿基层地主,乡绅,老干部开刀。

现在又开始得罪广大体制内干部了。

但是书记已经这么宣布了,那就得执行到位。

还好,庆和县铺张浪费的行为不多,各单位花销也不算大。

可即便如此,各乡镇,各单位一起挤,一年至少能够挤出来至少五百万元。

由此,可想而知,那些铺张浪费的其他地区政府,如果真能过紧日子,挤出个大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岂不是轻轻松松?

如果真能挤出来,政府又何必对债主们双手一摊,表示没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