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他知道了(2)
“今日起,你就在咱身边学着怎么处理政务,治理国家!”
乾清宫中,朱元璋看着穿着红色礼服,头戴金冠的孙儿朱允熥,正色道,“你爹现在身子不好,东宫的事你要多担待,你也是大人了,咱在你这个年纪,都撑起一个家了。你爹在你这个年纪,都独当一面了!”
说着,他看着脸上笑嘻嘻的孙子,皱眉道,“不许笑....”
而后,他指着边上侍立的中书舍人刘三吾,都御史詹徽,凌汉等人开口道,“你要是偷懒,咱让这几个打你手心板。这几个老头,坏得很!”
他口吻严厉,但岂知朱允熥却根本不怕。
反而上前一步,拉着朱元璋的胳膊,“皇爷爷,孙儿知道了,以后孙儿就每天跟着您!”说着,低声道,“天还没亮就起来参加朝会了,孙儿这会肚子都饿了。”
“传膳!”
朱元璋大手一挥,又看着几名心腹文臣道,“今日你们借了吴王的光,陪咱一块用餐!”
不等大臣们谢恩,朱允熥又撒娇道,“皇爷爷,孙儿想吃冬瓜羊肉丸子汤,还想吃惠妃娘娘蒸的枣糕......”
“这算什么难事?”
朱元璋顿时笑得眉眼都没了,继续转头道,“没听见吴王说吗?赶快去预备...速速上来!”
就这时,太监总管朴不成蹑手蹑脚的走来,“主子,吴王千岁.....”说着,他双手捧着一封奏折,“凉国公刚送来的,贺表折子!”
“哦?”
朱元璋微感意外。
在他的预料当中,这一封贺表折子,该是曹国公李景隆那个七窍玲珑心送来的才对?怎么是蓝玉那个粗人?
“拿来...”
朱元璋随手接了,打开一看,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住。
“皇爷爷!”
朱允熥歪头过来,“凉国公写的什么?”
“啊...就是一堆废话,就弄这些门面功夫!”
朱元璋说着,转手把奏折,放在了御案之上。
众人谁都没把这件事当回事,唯有詹徽也朝着那奏折瞄了几眼。
~~
皇帝赐宴,其实就是受罪,众人吃得极快。
之后由刘三吾领着朱允熥去了偏殿,手把手的教他如何批阅奏折,如何措辞,哪位官员姓甚名谁,洪武几年的举人进士等等。
而朱元璋则是在众人退去之后,眯着眼睛再次拿起那本奏折。
“臣蓝玉闻听皇孙升爵吴王.......”
“臣...中军都督黄恪。”
“中军都督佥事孙熊...”
“右军都督佥事王铭..”
“水军左卫指挥使许茂...”
“前军都督杨春...”
“羽林卫左千户陈继..”
“羽林左卫镇抚陈贵...”
“怀远侯曹兴...”
“会宁侯张温....”
“景川侯曹震....”
“东平侯韩勋...”
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林林总总几十人,全是淮西军侯,乃至军中悍将。让老朱脸色巨变。
他瞳孔之中升腾的烈焰,好似要把这奏章烧起来一般猛烈。
“好,原本咱还不知道,你蓝小二身边竟然笼络了这么些高级的将官...”
“哈,咱也省事了,不必去查了!”
“你这哪是贺表,你这是跟咱摆擂台呢!”
“怕是再过几年,咱这大明国,都容不下你了!”
心中连连冷笑,朱元璋把折子啪的一声合上。
转头对外,“来人,叫蒋瓛那狗东西过来!”
~~
半炷香之后,锦衣卫都指挥使蒋瓛,撅着屁股五体投地一般匍匐在朱元璋的脚下。
“这些日子,凉国公那边可有动静?”朱元璋沉声问道。
最近苦于没有在皇帝面前露脸机会的蒋瓛,马上大声道,“皇上,据奴婢所知。曹国公出兑门下的产业千金楼,被凉国公和宋国公共同出资买了下来。”
“连日以来,凉国公整日都在此处,跟心腹属下饮酒作乐!”
“哦!”朱元璋淡淡的问道,“都有谁呀?”
“有东平侯韩勋......”
蒋瓛不假思索,一连串名字脱口而出,甚至有些还不在蓝玉刚才上的贺表之上。
“这条狗是忠心的!”
将这些名字,和奏章上的一一印证之后,朱元璋心中暗自点头,暗中想道,“还是可以用的!”
而后,他从袖子之中掏出一份单子来。
“嘶...”
蒋瓛接过之后,倒吸一口冷气的同时,心中狂喜。
果然,不出他预料,就听朱元璋开口道,“将这些人家里,都安插探子进去,每日的消息,无论大小,都要报上来!”
“奴婢遵旨!”
蒋瓛深深叩首,又道,“其实...奴婢已安排人进了千金楼了!”
以前曹国公李景隆名下的所有产业,都是滴水不进。
哪怕一个小伙计,都恨不得把祖宗八代给查清楚,且没有原户籍地官府出具的文书,一律不予录用。
可是等那些产业易手之后,蒋瓛马上就安排了人进去。
“做得好!”朱元璋点点头,“你是懂得帮咱分忧的!”
闻言,蒋瓛大喜,咚咚叩首。
刚要拍几句马屁,见皇帝摆手,马上躬身无声退下。
殿内又剩下朱元璋一人,他冷冷的看着窗外,心中冷笑,“让你跳?老子吃你的肉!”
“主子!”
忽然,朴不成出现在殿门外,“曹国公求见!”
~~
“微臣李景隆,叩见吾皇万岁...”
“行了,那么多虚礼,咱看着都累得慌!”
朱元璋坐在御座上,嘴角轻挑,“你是听着信儿了?”
“老朱这是心里带着火了?”
“谁惹他了?”
李景隆心中暗道两句,上前再叩首,起身道,“臣确实听闻宫中有喜,所以前来恭贺。”
说着,他伸手入怀。
朱元璋微微眯眼,但随后眼神之后,露出几分诧异。
就见李景隆从怀中掏出一张纸条,“这些日子太子爷的身子总不见好,臣心里急,恰好臣早些年家里置备了药房,跟南来北往的药商比较熟悉!”
“就吩咐下去,让他们多多采购奇珍药材!”
“有冰片麝香,牛黄,藏红花灵芝,海马,鹿茸高丽参等.....专门给太子爷补身子!”
“臣已命人送至宫内药房了....”
闻言,朱元璋脸色稍微缓和一些。
“你的孝心是好的,但.....”
“宫里药房这些东西也有,你如今管着督军府,掌握天下兵备,不要把心思都用在这上头!”
“皇上!”
李景隆笑道,“臣.....其实...臣说句....有人要掉脑袋的话。大内药房的珍品,未必就是天下最好的!天下最好的,也未必都在宫里!”
“哈!”
朱元璋顿时笑出声,“就你聪明....”
说着,感叹道,“以前咱当百姓的时候,以为皇帝老二吃饭都是用金饭碗的...当了皇帝才知道,呵呵...有时候想吃口新鲜菜都难!规矩规矩...到处都是规矩!”
说到此处,朱元璋又道,“你不是来恭贺的吗?贺表呢?”
“啊?”
李景隆纳闷,讪笑道,“这....臣想着进宫来恭贺,没想着写那些...文绉绉的!”
“哈!”
朱元璋又是一笑,看着李景隆的目光颇多玩味,“那你恭贺什么?空口白牙来讨好咱家老三?”
“微臣岂敢!”
“别的无事,臣都没有准备。”
李景隆正色说着,忽又撩开蟒袍的裙摆跪下,“臣有所奏,正是关于吴王殿下!”
“哦?”朱元璋意外道,“何事?”
“臣斗胆请奏皇上,许吴王殿下知晓兵事!”
李景隆叩首道,“臣身为大都督府左都督,请吴王殿下每日能移步大都督府......”
说着,他抬头,快步上前,“殿下岁数不小了,不能....咱大明带兵的是谁,都一个不认识呀?而且殿下晋升王爵,也该....让
“他...?”
朱元璋面上不动声色,心中暗道,“想的还真是周全!”
作为百战起家的帝王,没人比他更明白军权是怎么回事了。
所谓军权,是最上面的皇帝,然后是
军人的效忠,其实来源于层层制约。
这就是他这些年,不断从边军之中抽调精锐军官入上十二卫,然后再提拔出去,外放领军的原因。
“眼看就是年底,京师大营要放饷!”
李景隆又道,“臣想着让殿下跟着...不是,是臣护着殿下,去看看我大明军威。”
突然,朱元璋在御座上伸手道,“你过来!”
“啊?是...”
李景隆错愕之后,马上前行,跪在朱元璋的脚边。
就见朱元璋微微侧头,声音细不可闻,“你是不是也觉得,太子的病,有些蹊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