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对于新式战法的探讨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对于新式战法的探讨

一众将领们死死的看着沙盘上那几个形态各异的小人儿,仿佛看到了战场上的火炮轰鸣以及厮杀震天。

他们习惯性的把自己代入到了冲锋陷阵的骑兵大队身上。

而后换来的便是一个个都觉着遍体生寒!

此时此刻,看着那快把骑马小人给掩埋了的米粒,竟是如此的刺眼。

那哪里是一粒粒米啊,那是一发发的夺命追魂的索命贴啊。

从三百步开始,便冲着人劈头盖脸的一路连轰带炸。

关键是,这索命贴可不止三百步这一层啊。

你便是侥幸冲过去了,又能如何?

对面的火炮还能调整,继续追着炸。

这岂能不死?

可……这该如此应对?

蓝玉对这一幕感触尤为深刻!

因为他自从军以来,最擅长的便是带领骑兵突击。

迂回、穿插、突破……

高速机动的骑兵,在他的指挥下,成了一把攻坚克难的钢刀。

而蓝玉也因此而屡战屡胜!

可如今面对这局面,他陡然间发现,自己过往那些个战法、手段却一个都用不上了。

打?

面对着这连绵不绝的炮击,那是绝对打不穿的!

怕是还没冲到阵前就已经死了大半了。

逃?

这逃起来怕是死得更快,这战马跑得难道还能比那空中飞着的炮弹还快?

这是连拼命都不知道往何处去拼的死局啊。

蓝玉一时间竟是觉着胸中一阵郁结,眼前一阵发黑,而后猛的一口鲜血噗嗤一声喷了出来。

这口血,来的是如此惊人却又如此的巧合。

正正好把原本埋没在白米之中的骑兵染上了星星点点鲜红的血迹,看上去竟是愈发的多了几分凄惨和肃杀!

蓝玉一口血吐出来倒是轻松了不少。

可他却压根没管众人惊讶的眼神,反倒是胡乱抹了一把嘴以后,满脸悲切的看着胡大老爷道。

“督帅,难不成以后我等将士,连勇武都不需要了?”

“末将观这操炮之术,但凡不是至愚之人,怕是简单训练个三五日,便能上手。”

“而两军对垒之际,更不需要如往日那般白刀子进红刀子出,那我等军伍之人,岂不是没用了?”

蓝玉此言一出,在场之人总算是知道他为何如此悲哀了。

要知道,蓝玉素来心大,那是在宫中挨了揍都能忝着脸嘎嘎直乐的人。

如今居然直接当场吐血了,可想而知心中是何等的郁结。

可胡大老爷听到蓝玉的问话之后,倒是松了口气。

“我当你是想到什么才如此郁结呢,敢情就为了这事儿?”

“那你怕是想多了!”

“谁告诉你这操炮之人训练起来便简单,便不需要勇武了?”

“我明着告诉你,这战法,对士卒的要求,反倒是比原本最精贵的骑兵还要高!”

蓝玉一听这话,立马眼睛一亮。

“果真?”

胡大老爷看着在场众人那不约而同激动起来的模样,没有直接回答蓝玉的问题,反倒是回到了之前的问题上。

“在此之前,本帅先问诸位,用此战法,来应对那鞑靼和瓦剌的主力精锐,可还堪用?”

众将明白,这是胡大老爷在确定军略呢。

什么具体的练兵之法、操练之法,那都是之后的事情。

如果不把这战法定下,那其他的还谈个屁!

不过众将对此确实没什么好说的,倒是指挥佥事张玉问出了个老成持重的问题。

“督帅,末将看您这新式战法,威力大则大矣,可是对后勤的要求可是相当高啊。”

“无论是战前训练还是战斗当中,一旦后勤跟不上那可是大麻烦。”

“不知督帅这方面可有相应的考量?”

胡大老爷满意的点点头。

到底是能跟着朱老四造反一路打过去最终封国公的猛人,在短时间内便发现了这战法的短处还提了出来。

不错!

“嗯,放心!”

“此等战法,非国力强大、武备昌隆的大国不可,便是因为这等战法,于后勤的压力极大。”

“但本帅既然提出了这个战法,那自然是早有准备。”

“尔等不用为火炮以及弹药之事发愁,甚至全军聚集在一起的时候,连携带的问题本帅都能解决了。”

“所以张佥事你大可放心!”

张玉见胡大老爷说得客气,赶紧起身回礼。

方才的答话是胡大老爷给面子,但他却不敢坦然受之。

毕竟,不说胡大老爷如今的督帅身份,便是胡大老爷原本的那些个头衔,哪个是他能轻看的。

况且,方才胡大老

爷话中那夸奖、赞叹之意,已经溢于言表了,他于公于私都要谢恩。

胡大老爷摆摆手,示意他坐下后,转而看着其他人道。

“既然尔等对于这战法没有其他意见了,那咱们便来聊聊这战法所需的练兵之道!”

蓝玉听到这话,便再次激动起来了!

他要听这个!

他方才也想明白了!

这火器的发展他是拒绝不了,也阻挡不了的。

由此可见,骑兵的落寞已经是注定了的。

但转过来一想,骑兵的落幕又不是他蓝玉的落幕。

他难道就不能学着带这火器之兵?

要知道,比起其他人,他还有个身份,乃是华夏国的军中大将呢。

这‘自家人’要学华夏国国主的本事,总能多上几分优待吧?

那还怕学不到本事?

而胡老大爷则压根没想着藏私,反倒是侃侃而谈了起来。

“首先回答蓝玉方才的问题,是不是这火器之兵便不要勇武、不需要操练了?”

“本帅再次言明,不是,相反还需要更多的操练和勇武!”

“尔等想想,军中新丁面临战阵之事,多有胆怯、手软之事。”

“可这还仅仅是当面厮杀罢了,可那操炮之人呢?”

“他们可是要面对着正面冲击而来的骑兵,不仅要冷静的瞄准、上弹、发射,还要细听上峰口令不断的进行调整。”

“这要是没点处变不惊的勇武之心,哪个老卒敢说自己就一定能扛住?”

众人听到这,细细一想,还真是。

尤其是那火炮发射之际震耳欲聋,这怕是连口令都有些听不清楚,若不用心,哪来的如臂指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