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5章

从最初居民们抵触情绪强烈、矛盾频繁发生,到后来居民们主动参与其中、大家齐心协力共商共建,每一个阶段都展现得清清楚楚。

曾强烈反对改造的居民刘德昌、吴东明、李桂芳,还有那位一心守护梧桐树的老奶奶等人,都被热情地邀请到了现场。

刘德昌轻轻翻看着当年的调解笔录,神情坦诚地说道:“一开始啊,我心里头确实担心拆违建会影响自家的面积,多亏了社区工作人员一次又一次上门耐心沟通,给我们讲政策、摆道理,我才彻底明白改造是为了大家都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老奶奶则轻轻地抚摸着身旁的梧桐树,满是感慨地说道:“这棵树啊,都陪伴我几十年了,改造的时候政府专门调整规划来保护它,这份用心,真的让我特别感动。”

这些真实的档案资料,以及居民们质朴的话语,让考察团的成员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基层工作者在化解矛盾过程中的艰辛与智慧。

走进社区服务中心,智能化管理枢纽的景象令人眼前一亮。

一块巨大的智能监控大屏上,各种数据实时跳动着,安全监控、能源管理、物业服务响应等各类信息一目了然。

技术人员在现场为大家演示智能门禁系统,只见居民只需刷脸,就能快速通行;一旁的智能充电桩管理屏上,实时显示着车位占用情况与充电进度,而且还支持手机扫码预约、自动计费结算,这一举措有效地避免了以往私拉电线充电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周欢指着屏幕,向大家介绍道:“这些智能化手段的运用,不仅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还让居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更加安全。就拿电动车充电来说,现在不用再为抢位置发愁了,费用明细随时都能查到,后台还能实时监测异常充电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就能第一时间预警并进行处置。”

在考察现场,各类资料与成果展示丰富而详实。

住建局准备的汇报材料内容全面细致,宣传手册图文并茂,让人一目了然;宣传部布置的大型展板上,改造前后的全景对比极具视觉冲击力,居民们亲手写的感谢信、记录改造点滴的日记,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对改造工作的认可与喜悦之情;融媒体中心推出的系列短视频二维码随处可见,只需扫码即可观看改造过程中的感人故事,生动地展现出改造在全县范围内所引发的积极反响。

在居民代表座谈会上,居民们踊跃发言。

有人开心地说小区绿化变好了,现在休闲散步的时候感觉格外舒心;有人提到停车位经过合理规划后,停车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混乱无序了;还有人满怀感激地感谢社区增设的便民设施,让日常生活变得便利了许多。

考察团成员们认真倾听着居民们的发言,不时点头记录。

尽管之前已经来过朝阳小区考察过一遍了,但徐文远在这次的考察过程中,依然保持着高度的专注。

在社区服务中心,徐文远紧盯着智能监控大屏上跳动的数据,忽然指着电动车充电桩的实时监测画面,向周欢发问:“这些充电桩的覆盖率怎么样?充电安全又是如何保障的呢?后续维护资金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