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7章

陆家大哥和二哥挤在人群中,看着“煤矿”、“砖窑”后面那“身强力壮,耐劳苦”的要求,又看看自己因长期流放而显得单薄的身体,脸上露出挣扎和犹豫。井下运煤?听着就凶险。烧窑制坯?从未干过。

“怕啥!”王铁匠的大嗓门在身后响起,他蒲扇般的手掌拍在陆家大哥肩上,“力气是练出来的!咱村护村队正缺人手训练!先去练几天把式,壮实了身子骨,再下矿也不迟!工钱少不了!”

陆家大哥看着王铁匠豪爽的笑脸,再看看招工栏上那些实实在在的待遇,心头那点畏缩渐渐被一种豁出去的狠劲取代。他用力点了点头。

人群熙攘,对着招工栏指指点点,议论纷纷。识字的低声念给不识字的听,懂行的分析着哪个活计更划算。北境的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泻下来,照在白板上清晰的墨字上,照在人们充满希望的脸上,也照在那些堆放在脚边、属于他们的崭新米粮衣物上。

小石头和妞妞被新衣服裹得像两个圆球,在大人腿边钻来钻去。小石头好奇地踮着脚,想够墙上贴的招工告示,小手胡乱地指着那些他不认识的墨字。

带着孩子们过来领取物资的妇人们,有很多是不识字的。

直到旁边的人念出白板上的内容后,她们的眼睛里迸射出光亮。

随便找个活计,每天都有一百多文呢。

这,这不是天上掉钱的事情吗?

想干,太想干了。

沉甸甸的米粮衣物扛回了新宅,招工栏上的墨字还在心头盘旋,岭南众人胸腔里鼓胀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与微茫的希望。

安身的口粮有了,御寒的衣物有了,能卖力气换钱的活路也明明白白贴在墙上。就在这心绪稍定之时,代理村长洪亮的声音再次响起,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新的石子:“安家落户,娃娃们的去处最是要紧!咱万福村的学堂,九月一号准时开蒙!不分男女,不论出身,只要到了年纪,都收!”他大手一挥,指向行政龙东侧一片被高大院墙围起的青砖建筑群,“走!带你们去学堂瞧瞧!还有托儿所、幼稚园!”

学堂?托儿所?幼稚园?又一批闻所未闻的名词砸过来。岭南众人面面相觑,下意识地拢紧了身边的孩子。流放路上,孩子是拖累,是愁苦的源头,能活着已是万幸,读书识字?那是梦里都不敢想的事。

穿过一道月洞门,喧嚣仿佛被隔绝在外。眼前豁然开朗。几排崭新的青砖瓦房错落有致,红漆廊柱,素白窗纸。最让岭南人挪不开眼的,是房舍之间那大片平整的场地(操场)。地面铺着细密的砂石,踩上去松软无声。场地边上,矗立着几个巨大的、色彩斑斓的木头架子!

有高耸的、带着弯弯曲曲滑道的“滑梯”,漆成鲜亮的蓝色和黄色;有并排悬挂的、用铁链和木板做成的“秋千”;有用粗大原木搭成、缠绕着绳索的“攀爬架”;甚至还有用厚木板和铁链悬空架起的“吊桥”!

几个脸蛋红扑扑的北境孩子正在上面嬉闹,滑梯上传来兴奋的尖叫,秋千荡得老高,攀爬架上灵巧的身影如同猴子。

“这……这是啥地方?”赵头儿指着那些色彩鲜艳的木头架子,一脸茫然,“练……练武场?不像啊……”

“是托儿所和幼稚园的‘游戏场’!”代理村长笑着解释,“娃娃们白天送过来,不光有人看着,还能玩这些!跑跑跳跳,晒晒太阳,身子骨结实!”

游戏场?专门给娃娃玩的地方?岭南众人只觉得匪夷所思。在岭南,娃娃要么拴在大人裤腰带上干活,要么野狗似的在泥地里乱爬乱滚,摔了磕了是常事,何曾有过这般精心布置、只供嬉戏的“福地”?

“妞妞……滑……滑!”妞妞被那高高的蓝色滑梯吸引,小手指着,眼里满是渴望。

“小石头!看!能爬!”小石头则盯着那粗壮的攀爬架,跃跃欲试。

陆家二嫂见状,便把两个孩子放下来,这两个孩子脚刚落了地,就迫不及待的冲了出去。

然后跑到滑滑梯上面,站在上面看着滑滑梯很高,妞妞还有些担心害怕。不过下面传来陆二嫂的鼓励打气的声音,她闭了闭眼睛,坐上去用力蹬腿,接着就有一股冲力冲了下来。

等她睁开眼睛才发现自己已经落了地,大大的眼睛里都是惊喜。

“好玩,好玩。”妞妞开心的拍着手,表示还要玩。

另一边石头在玩攀爬,一关下来,满头大汗,但是孩子们却开心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