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6章
陆家二哥茫然地看着那册子和红泥。
“右手大拇指,蘸点红泥,按这儿!”村吏指着签名栏下方的空白处,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
陆家二哥依言,将粗糙的、带着冻疮痕迹的右手拇指用力按进红泥,再小心翼翼地按在册子指定的空白处。一个清晰的、带着指纹螺纹的红色指印,落在了“陆清州”的名字下方。这一刻,这些物资,才真正属于他们陆家。
“下一位!赵石头!”村吏扬声。
赵头儿挤上前,报上自己孤身一人的名字。助手麻利地称出十斤米、十斤面、三斤油、二十斤红薯、一件棉袄、一条棉裤、一双棉鞋……堆在他面前。
“按手印!”册子推过来。
赵头儿枯瘦的手指蘸满红泥,用力按下,看着那个鲜红的指印,他咧开豁牙,嘿嘿笑了两声,眼中却有水光闪动。这指印,是他在北境安身立命的凭证。
孙瘸子、顾家几位……岭南众人依次上前,报名字,领物资,按手印。沉甸甸的粮食,厚实暖和的衣物,还有那落在名册上的鲜红指印,像一块块沉甸甸的基石,垫在他们漂泊无依的心底。
懵懂的小男娃也被妇人抱着,用沾了红泥的小拇指,在属于他的那份物资后面,留下了一个歪歪扭扭的小红点。
领完物资,人群并未散去,而是涌向行政楼侧面一面巨大的、刷着白灰的墙壁。墙上贴着几张巨大的白板上,顶端朱砂写着“万福村招工启事”。
白板前人头攒动,议论纷纷。
赵头儿扛着米袋挤过去,眯着老眼费力地辨认。白板上用工整的楷书分门别类列着:“北麓煤矿:招井下运煤工三十名。身强力壮,耐劳苦。日钱三百文,管三餐,冬发棉护膝一副,可提供住宿。”
“南坡砖窑:招制坯工、烧窑工各十五名。有经验者优先。日钱二百三十文,管两餐。”
“村东糖坊:招榨汁工、熬糖工学徒二十名。需灵醒肯学。日钱一百八十文,管午餐,村长亲授技法!”
“沼气站:招清渣工五名,巡检工三名。不惧脏累,识字者优。日钱三百五文,管两餐,发胶靴手套。”
“村塾扫盲班:招识字先生两名。通文墨,有耐性。月钱5两,供住宿。”
一条条,一项项,清晰明了。钱粮待遇,工作内容,要求条件,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没有含糊其辞,没有克扣盘剥的余地。
“糖坊!榨汁熬糖!季村长亲授!”赵头儿看到这一条,浑浊的老眼瞬间爆发出惊人的亮光!他枯瘦的手指死死点着那行字,呼吸都急促起来。岭南的老本行!季村长亲自教!这简直是天赐的活路!
“清渣工?沼气站?”孙瘸子独眼扫过,落在“不惧脏累”四个字上,嘴角扯动了一下。琼州海峡的尸山血海都蹚过,粪池清渣算什么?日钱三百多文,还管饭!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心里已有了盘算。
顾家几个兄弟的目光则直接越过那些力工活计,落在最后一行:“村塾扫盲班:招识字先生……月钱五两,供住宿。”
月钱五两!还供住宿!他心头猛地一跳。流放多年,他爹都没有放弃让他们识字读书,一身所学几成废纸,未曾想在这北境苦寒之地,竟还有重拾书卷、以文墨换衣食的机会?他下意识地挺直了微驼的脊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