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强征入伍(5)
那些尸首中没有“将军”!
看来昨夜已经趁乱逃走了,这个很好理解:老拐子等人既然能躲过敌人的袭击,想必“将军”的逃生本领只比他们要强一些而不会差,否则他做不到结‘将军’就死掉了,虽然吴少还不知这“将军”的官到底是多大。
“我们也快走吧,说不定蒙古鞑子会转头回来。”老拐子招呼吴少。
“好”吴少向着老拐子一拱手,“咱们就此告别!后会有期。”
“告别?你要到哪儿去?”老拐子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他。“你不会想趁机溜走吧?”
“其它的人不是早就跑了么?”吴少反问道。“我们还待在这里干什么?”
于大手在边上道:“他们可不是跑了,只不过是先行一步,到前面另一个地点聚集去了,我们现在也要赶往那儿去。”
吴少这才明白,原来义军早就商量好了另一集合点,昨夜遇袭之后,那些活着的已经按照事先约定直奔那个聚集点去了。
吴少也没再说什么,也没跑,他跟着几个人走上一条更偏僻的小路。路上,老拐子与吴少一路攀谈,吴少注意到老拐子走路时,一只脚总是一撇一撇的,他猜想这恐怕就是人家叫他老拐子的原因,至于那位于大手,吴少注意了一下,果然他的右手较常人更为宽大,大手称谓毫不夸张。
“鲁小子,听你先前的话,似乎想溜号逃走?若真有这个念头,我劝你还是尽早打消了吧,咱们既然加入了义军,生死都是义军的人。”老拐子进一步解释道:“你可以想一下,若是偷偷溜走了,又能到哪儿去?单单是蒙古朝廷的那些地方官员和各路关卡你就过不去,你说不清来历,自然会被当作义军抓住砍头。再说了,每个州都有官,每个村都有地保,谁也不会轻易让你藏身的。当然不能随便溜号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是什么?”
“你当时替代的那个人的家里,‘将军’已经派人做了特殊记号,这个记号有两个作用,一个是标明这一家已经有人参加了义军,兄弟军团不会再行强征他家里人从军。当然,另一个作用是若这家里从军的人中途叛逃,那么自然有人会对这家人采取行动,因此说,大部分义军军士不会选择中途逃走。”
“这未免太夸张了吧?我不相信你们转战千里,还有余力安排人手去监视军士的家人。”
“义军当然没有那么多人手去监视所有家人,但你大概不知道,义军靠得是教众,征兵的地方,大部分是教众聚集之处,很多教众虽然已经从军,但也有不少教众留了下来,这些教众就是那些帮我们做事的人。”吴少倒吸一口凉气,这一点可是他不曾想到的,看来这些义军并不简单,组织上倒也相对严密庞大,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是一群乌合之众。
吴少沉默片刻,抬头道:“难道真的没有机会离开义军?”
于大手摇摇头:“不杀尽蒙古鞑子,咱们是不可能离开义军的,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你立下战功,做到了大将军。不过,做到大将军可并不容易,一个大将军可以带领一万兵马,咱们郭将军大小三十战,立下许多战功,这才做到了‘将军’,但他这个级别的将官只能带50人,要做到大将军还早呢,更不用说你了。话又说回来了,做到了大将军,谁还会离开义军?”
接下来,老拐子和于大手又争相向吴少这个“新兵”介绍义军情况,一路走来,吴少倒长了不少知识。比如义军最大的官是明王,明王伍长,分别可以统领一万人、一千人、五十人和五人,郭将军就是能统领五十人的将军,这一次他们这支义军奉了明王之命,北上攻打元朝京城大都,由明王手下一位护法率领,带着几十位大将军和数百猛将,共有五六十万人马。
义军的三军构成吴少并没有怎么在意,只是觉得又是将军又是护法,有些不伦不类,但当他听说有五六十万人马时,还是吃了一惊,想不到义军声势如此浩大!后来听说义军此次的目的在于攻占大都时,心里大为疑惑:他吴少是从大都出来的,遇到义军时已经离大都已经比较远了,而且按照老拐子所说,义军的前锋部队所在地方,似乎距离大都更远,这怎么会是去攻占大都呢?
“这叫迂回战略懂不懂?”于大手听到吴少的置疑后,双眼向天,一副不予置辩的样子,还是老拐子告诉他,听说是在大都附近,无人调集了蒙古铁精兵严密把守,义军审时度势,这才采取了迂回作战的办法。
迂回作战?可这圈子也绕得太大了吧?虽然心有疑问,但吴少没再说什么,他知道老拐子与于大手虽然是老兵油子,但毕竟只是一个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军士,也了解不到更多情况,不如不问。
吴少是黄道宗的教主之一,他很想打听一下黄道宗那些人的情况,因为他知道黄道宗是最早起事的义军之一,也不知八拜、闻香还有连山落那帮人是不是也在义军之中,但他想了想还是没问,一来就算他问了,老拐子也未必知道,二来,他也不想真的长期在义军里混着,打听黄道宗的人也没意思,他现在也不想给黄道宗添麻烦。
吴少之所以主动要求代替张三里加入义军,并不全是为了张三里一家,更主要的是,他知道现在太清宫余光、向北一伙人肯定在四处找他,这个时候与其找个地方躲起来,不如藏身于义军更为安全,义军里面,人员驳杂,又是人山人海,混在这里面最不容易被向北发觉。
连续走了两天,到了另一个地方,引路的人说,前面就是放牛岗,义军的辎重军的一部分就在这里。
转过一个山角,眼前一片高岗,果然出现了数十顶帐篷和几十所草棚子,刚一靠近,便有一队人马跑过来查问。
(第七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