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2章
哪怕是向来懒散且根本不会种地的杨少峰,也依旧惦记着在自家的院子里面种点儿什么东西。
老登那家伙就更过分了。
好好的紫禁城,老登硬是在宫里搞出来一片菜园子,甚至还种了两株茶树,没事儿就去打理打理,说是自己亲手炒出来的茶更香,亲手种出来的菜也更好吃。
马皇后原本是大小姐出身,但是在种地这方面的执念也不比老登轻多少。
她老人家在宫里种桑树,养蚕,甚至亲自织布。
如果用种地综合症来评价,那么杨少峰就属于初期阶段,老登和丈母娘属于中期阶段。
李善长是典型的晚期阶段,已经彻底没救了。
“沙漠……那破地方得先固沙。”
“不固沙,就算填再多水进去也存不住。”
“而且沙漠会逐步扩张,侵占原本可以耕种的良田。”
李善长几乎是自言自语般说道:“你们农业部还是得先想办法固沙,用那些能在沙漠里成长的树木去锁沙,一步步的来。”
“弄一个长期的规划,时间拉长到一百年。”
“一点一点的,把沙漠变回能耕种的良田。”
“……”
杨少峰多少有点儿懵。
甚至有一种自己这个穿越者还不如李善长这个土著更加敢想敢干的憋屈。
所以,这就是土著派嫌弃穿越派不够激进?
这他娘的上哪儿说理去!
本官明明是个氢壮派来着!
杨少峰在心里疯狂吐槽,李善长却又皱着眉头说道:“好像这么一算,咱们大明的战舰还是不太够用。”
大明本土沿海,像金州、登州、泉州、广州,这些地方得驻扎小型舰队吧?
哪怕只有十几艘战船的小型水师,众多沿海州府加一块儿,起码就得几百上千艘的战船。
瀛州石见银山那里得驻扎一支小型舰队吧?
三佛齐、麻喇甲、暹罗、安南等地方既然要设置巡检司收税,那就得配备各自一支小型舰队以保证巡检司能收到税。
加一块,应该也要有百十艘战船。
要去找日南郡的大岛,还要转运煤炭和铁矿石,这他喵的需要一支大型甚至超大型舰队,起码也得好五六百艘战船才行。再加上杨癫疯之前还说过,海外有座岛上全是鸟粪,可以将之拉回来肥地,这他喵的又得一支几百艘船的大型舰队才行。
那么问题来了。
造船不像是造炮。
造炮需要的是钢铁和煤炭,不够用了直接去开采就行。
但是造船需要的是阴干多少年的木材,这玩意儿用光了可就真用光了。
哪怕是年年砍伐年年阴干一批,也很有可能供不上造船厂的消耗。
更更关键的是,树木这玩意儿砍起来容易,种起来却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想到这儿,李善长又忍不住看了杨少峰一眼。
难道他杨癫疯早就准备好了要大量造船,所以才会在道路两边大量种树?
啧。
都说老夫不是什么好人。
他杨癫疯却早好几年的时间就惦记着造船出海抢地盘,难道他就是什么好东西了?
李善长在心里疯狂吐槽,杨少峰却是让人拿来一些打火机,挨个塞给李善长和一众官老爷们。
“这是最新弄出来的,改进版本的打火机。”
“砂轮摩擦燧石取代了原本的击锤打击燧石。”
“砂轮的底部顶加了小弹簧,能顶着火石向上走。”
杨少峰一边给众人塞着打火机,一边笑眯眯的说道:“原本的击发式打火机还能轻易仿制,现在嘛……就是摆在蛮子们面前,他们也仿不出来。”
“毕竟外观好仿制,里面用到的煤油可不好仿制。”
“没有化工学院的石油蒸馏分离法,他们顶多也就是能弄出简单版本的猛火油。”
李善长一边把玩着打火机,一边笑眯眯的说道:“所以,榷场里的打火机又提价了?”
……
足足花了五六天的时间,李善长才把登州大学逛完。
然后,李善长就得出两个结论。
一是要继续加大砸钱的力度,让户部在做预算的时候,增加对大学的投入比例。
二是登州大学要尽快拆分,最起码也要在明年,也就是洪武七年的年底之前,复制出第二所登州大学。尤其是登州大学的医学院,更是要多拆出几所同样的医学院,分置在各个布政使司。
至于跟着李善长一块儿来到登州的那些官老爷们,则是彻底陷入了懵逼状态。
甚至有些怀疑人生。
到底是他杨癫疯太厉害?
还是朝堂上的官老爷们太过废物?
如果是他杨癫疯太厉害,那他喵的天下大乱的时候他在干什么?
这些乱七八糟的学问为什么只有他一个人会?
他的同门师兄师弟乃至于师门长辈呢?
如果是朝堂上的官老爷们太废物,那胡元岂不是废成了渣滓?
还有,就这一次来登州府的所见所闻,尤其是在登州大学里面见识到的那些新的机械,它们又该怎么推广开?
推广这些机械必然是有好处的,但是弊端呢?
老话说不能只看到贼吃肉,却看不见贼挨打。
问题是这些新机械对于整个大明的影响,完全算得上是个新贼,也没人见过他挨打啊。
一众官老爷们越想越不是个滋味,也越想越感觉头疼。
“让他们好好想想吧。”
朱标笑着说道:“知道想一想,愿意想一想,是好事儿。”
“要是他们连想都不愿意想,天天光想着怎么升官发财,那才是最让人头疼的。”
李善长直接瞥了朱标一眼。
合着官老爷们就是你家的牛马是吧?
还想一想是好事儿。
那你个黑芝麻汤圆怎么就不能替老夫的头发考虑考虑呢?
李善长在心里疯狂吐槽,朱标却忽然笑了笑,说道:“孤忽然有个想法。”
“既然李相带来的官老爷们知道想一想,那其他各个布政使治下的官老爷们呢?”
“能不能这样儿——回头让各个府乃至各个州的官老爷们也来登州看一看,长长见识,让他们也好好想一想。”
“大明一千多个州县,哪怕有一成的官老爷们愿意好好想一想,也足以让一百多个州县的百姓因此而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