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东京1986落日满余晖

第300章 惊慌失措的巨硬

开业才3小时,竹下雅人便迫不及待的向秘书询问。

“怎么样,数据如何?”

“因为我们的免费政策,每个网吧现在都处于爆满状态。”

“那就好,那就好。”

青年低声重复念叨两句,然后露出计划得逞的笑容,继续暗自嘀咕。

“不知道等会微软看到我们网吧里的操作系统,会露出什么样的表情。”

“如果出现惊慌失措的画面,那就有趣了。”

因为时差问题,北美和西欧的网吧会稍晚一些开业。星海操作系统,自然也会更晚时间与美国人见面。

时间流转,就在想要吃瓜的竹下雅人睡着之后,欧美地区的1800家网吧按时开业。

相对于亚洲,这边的单个网吧造价更高,单单一个装修就要十几万美元。

这还是普通级别装修,要是学欠发达国家走高档路线,估计要贵出天际。

两边唯一相同的是,店内很快进入爆满状态。

“比尔,大事不好了,你知道银河网吧联盟这家公司吗?”

“嗯,确实是很天才的想法,怎么了?”

这一段时间媒体铺天盖地的给银河网吧打广告,身为科技届的一员,自然也知道了什么是网吧。

但银河网吧,又怎么和大事不好扯上关系了?

“我去了银河网吧一趟,发现它们的操作系统比我们现在用的要好上无数倍,并且还有自己研发的办公软件。”

“我们的威胁出现了,不信你看我们公司现在的股价。”

鲍尔默发现的这些东西,华尔街同样有所掌握。所以银河网吧刚一开业,微软的股价就节节下跌。

截止目前,股价已经下跌超过21,几十亿美元瞬间蒸发。

比尔·盖茨看到剧跌的股价,瞬间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同时嘴上喃喃自语。

“难怪前些天星海资本突然抛售手中一半多的股票,我还以为是想落袋为安,没想到是在这里等着我们。”

“没错,应该是这样。”

“公司有被做空吗,包不包括星海资本?”

面对比尔·盖茨的询问,鲍尔默摇了摇头,星海资本从不做空,里边不会有它们。

这么大的行情出现,自然不会少了空头的身影。不过基本都是美国国内资本在狂欢,几乎没有外国资本。

“哼,可恶!”

他用力砸了下桌子,然后表情凝重的站起来说:“走,我们一起去看看。”

“好。”

鲍尔默应了一声,然后同样脸色阴沉的跟在他身后,前往距离最近的网吧观察情况。

网吧的拥挤状况让比尔·盖茨这位稍微有些宅性格的家伙,略微有一丝不适合。

但现在明显不是在意这些事情的时候,他走到一位用户身后,拿出准备好的零散美元。

“可以让我玩一会吗?一个小时,这些都是你的。”

“当然,当然没问题。”

白人小哥开心的接过几百块现金,立马恭敬的让出座位。

这些钱差不多是自己一周的工资,别说让出1个小时,就算是一天都没问题。

星海操作系统简单干净易懂,比尔·盖茨一上手就露出大事不妙的表情。并且随着时间推移,他的表情也越来越难看。

用起来太流畅方便了,简直就像外星科技。

“不行,必须要进行遏制。”

他恶狠狠的在心里计划着,决定发挥自己美国公司的优势,像打垮tron一样打垮星海操作系统。

想到这里,他也没了继续尝试的兴趣。

情绪复杂的离开网吧后,果决的对鲍尔默说:“走,我们现在就去白宫。”

“好,不能让日本人在我们的国土上嚣张。”

涉及到自身利益,鲍尔默也跟着露出恶虎食人般的表情。必须给星海集团一个教训,告诉它这里是美国。

星海集团早已料到这一情况,甚至包括微软和英特尔可能的联手行动。

因此就在两人计划前往白宫的时候,星海集团大笔公关费已经在华盛顿撒出。

此外,郭士纳也早早坐镇美国分公司,方便处理突发事件。

“怎么办?”

在熟悉的国会议员那里得知星海集团的撒币情况后,比尔·盖茨看向鲍尔默。

“不要急,要始终记住,我们是美国公司。”

公关确实有用,但一切都必须在保证美国利益优先的情况下。

现在的情况明显超出边际,白宫不可能因为这点钱改变态度。

“不过我们也要有所行动,表明我们的爱国立场。”

很多时候,爱国也可以是一门生意。现在微软就是爱国企业,抵抗日本公司入侵的一块礁石。

“好,公司全力支持你。”

现在已经是最危险时刻,比尔·盖茨非常舍得放权。

就在微软和星海集团忙着公关的时候,英特尔作为微软的战略盟友,却始终按兵不动。

这是因为,星海集团意识到微软必然强烈反抗,最终放弃了上线自家电脑的想法。

不能犯众怒。

如果上线星海电脑,不仅会得罪康柏、ibm、惠普等美国电脑制造公司,还会得罪英特尔等芯片公司。

这么多美国公司一起进攻,别说是星海集团这个日企,就算是美国国内公司也要跪下。

面对星海集团的种种策略,比尔·盖茨清楚认识到。只有微软一家,就算可以战胜星海集团也需要很长时间。

说不定那个时候,自家公司已经破产倒闭。

因此他很快打通英特尔总裁电话,然后低声向盟友求助。

“葛洛夫,我们希望得到你的帮忙。”

“没问题,我们是最好的合作伙伴,不是吗?”

英特尔早期有三位重要员工,分别是业界领袖诺伊斯、研究天才摩尔,以及冷酷的管理者葛洛夫。

不过前两者的身份更接近于创始人,而葛洛夫大致等同于第一位雇员。

但这并不影响葛洛夫在英特尔的地位,因为在他的推动下,目前英特尔是世界第一大半导体公司,并将第二位甩了一大截。

作为经历过80年代美日存储芯片战争的优秀ceo,葛洛夫很清楚日本企业的难缠。

因此他和诺伊斯一样,时刻关注着日本半导体公司的发展。

星海电脑,在英特尔眼中根本就不是秘密。

葛洛夫只不过是想要获得更多利益,才会暂时在星海集团和微软的战争中保持安静。

听英特尔总裁这样说,比尔·盖茨内心大定。

他微微翘起嘴角,压抑着心中的喜悦。

“当然,我们一直都是最好的盟友。”

英特尔能带动的力量,要远远超过此时的微软。

因此一上线,就让星海集团面临巨大压力。

“会长,微软和英特尔出现联盟姿态,我们长时间抵抗。”

“嗯,按计划行动吧。”

星海集团自然早有应对方案,竹下雅人很干脆的下达最新命令。

“是!”

郭士纳挂断电话后,脸上露出郁闷的表情。

明明自家占据优势,就因为不是美国公司就要率先选择妥协。

“看来,是时候离开了。”

他想到最近收到的那份邀请,决定事情结束后就开始新的旅程。

“比尔,星海集团那边有事和我们商量。”

“哦,星海集团竟然主动将姿态放低,你觉得会是什么事?”

鲍尔默脸上露出胜券在握的笑容。

“很正常,我们可是爱国公司。”

“没错,我们是爱国公司。”比尔·盖茨露出得意的微笑,然后开心的说:“走,我们去听听他们有什么条件。”

双方互相打过招呼后,郭士纳很干脆的说:“我们的目标都是赚钱,没必要打生打死,让别的公司看笑话。并且我们虽然是竞争者,但一样可以双赢。”

“哦,不知郭士纳总裁有何高见?”

比尔·盖茨也不想太过依赖行政手段,很容易陷入其中。如果星海集团真有合适的解决手段,他也可以接受。

“我们公司可以将操作系统授权给微软,但需要一定条件。”

郭士纳直接上大招,以求一击致胜。

“什么,这是真的吗?操作系统卖给我们?”

“是的,这是我们公司上下的决定。”

“不好意思,我们要出去一下,可以稍等片刻吗?”

比尔·盖茨现在心神大震,想要出去冷静冷静。

“当然,请随意。”

比尔·盖茨带领团队迅速离开谈判地点,找了间隐蔽的办公室。

“鲍尔默,你觉得对方为什么要这样做?”

鲍尔默小眼睛中闪着精明的光泽,他迅速整理好思路说。

“我觉得,事情不会像你想的那么简单。星海集团就算将操作系统授权给我们,也需要非常多条件。”

“比如说,一定的股份,或者是cpu适配度方面事宜。”

这么长时间的对抗,微软也发现了星海电脑的问题。

难怪英特尔答应的那么干脆,原来未来也可能涉及到英特尔的利益。

为什么别家的cpu竞争不过英特尔。

一方面是英特尔的芯片较为先进,但更重要的是,英特尔生产的芯片更加适合市场上的软件。

如果真的让星海操作系统成为pc霸主,星海电脑将来发售的时候必然更适合电脑软件。

到时候英特尔就会变成摩托罗拉,就算芯片更先进,也完全卖不过。

“股份可以答应,毕竟我们不是唯一的可合作者。但cpu方面我们一定不能同意,英特尔是我们的盟友。”

微软自然不会因为和英特尔是盟友做出如此决定,毕竟微软未来会毫不犹豫抛弃英特尔。

比尔·盖茨只是觉得自家扛不住英特尔进攻,才会有如此决策。

“好,我明白。”

微软高层领导讨论了小半个小时,有了最终的决策之后,这才重新回到谈判桌。

“抱歉,耽搁郭士纳总裁这么长时间。”

“没事,我们可以继续吗?”

“当然,请说。”

比尔·盖茨笑着做出一个请的动作,想要听听对方更具体的条件。

“我们的技术授权条件很简单,整个美洲市场归你们,其余市场归我们,二分天下。”

谈判谈判,自然不能一上来就曝光底线。

郭士纳狮子大张口,将需求扩大数倍。

“不可能,我们不会放弃欧洲市场。”

比尔·盖茨想都没想,直接选择拒绝。

当下整个计算机通讯市场,确实美国一家独大,占据全世界大半份额。

但西欧的增长速度非常快,想必很快就可以接近美国。并且就算超越美国,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微软失去欧洲市场,将很难成为全球级巨头。

日本可以成为星海操作系统的自留地,西欧不行。

因为目标差距过大,双方的第一次谈判很快不欢而散。

但星海集团担心自家操作系统被美国政府干掉,微软担心别的美国公司得到这一超越时代的操作系统。

投鼠忌器之下,双方很快重新坐上谈判桌。

俩家公司的分歧依旧很大,谈判桌上不时响起咆哮声。

经过十几天谈判,郭士纳见火候差不多了,脸上露出十分不情愿的表情。

“我们星海集团愿意为谈判后退一步,放弃西欧市场,但微软必须转让5股权给我们。”

“可以,但股权最多割让2。”

“不行,必须是5。我们不能失去市场后没有任何利益。”

“不行,5太多了。”

又是持续半个月的争吵,最终精疲力竭的双方勉强达成协议。

星海集团将操作系统无偿转让给微软公司。

作为回礼,微软转让星海集团35自身股份。

同时,双方划定操作系统销售范围。

整个美洲、独联体国家外欧洲地区,以及整个非洲,属于微软势力范围。

整个亚洲、澳洲、独联体国家属于星海集团势力范围。

如果自家软件出现在对方势力范围,自动认定属于对方。

也就是说,如果日本出现了微软的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那么利润自动归属星海集团。

同理,欧美地区出现星海集团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利润属于微软公司。

双方对于这个谈判结果都十分满意。

微软这边,认为自己占了大便宜。

因为除了日本、澳大利亚,以及几个小国,星海集团整个势力范围都是落后国家。

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在这些地方根本没法赚钱。

(本章完)